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553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docx

合肥地铁1号线方案通用部分

概况

工程概况

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以下简称:

本工程)北起合肥站,南至徽州大道站,合肥站预留三期向北延伸条件,三期工程远期适时修建。

本工程线路全长24.58km,全地下线,设车站23座,最大站间距2462m,最小站间距714.5m,平均站间距1106m,其中换乘站6座,分别为合肥站与3号线换乘、大东门站与2号线换乘、高铁站与4、5号线换乘、紫云路站与7号线换乘、太湖路站与6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与5号线换乘。

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在大东门站附近设置控制中心,为1、2号线共用控制中心,全线设胜利路和庐州大道2座主变电站。

1号线远期全线平均旅行速度35km/h,采用B型车6辆编组,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二期工程同步设计、同步运营,2016年底建成通车。

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

1.线路在直线地段无限速要求,曲线地段最高行车限制速度与轨道结构相关,将在轨道专业完成设计后提供。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

Ø正线:

一般情况350m,困难情况300m

Ø辅助线:

一般情况200m,困难情况150m

2.线路坡度:

Ø区间正线线路的最大坡度:

地下线为30‰,困难条件下为35‰;联络线及车辆段出入段线为35‰,困难条件下为40‰;以上均不考虑平面曲线对坡度折减值。

Ø区间隧道和路堑地段的正线最小坡度不宜小于3‰,困难地段在确保排水的条件下可采用小于3‰的坡度,但坡段不宜过长。

Ø地下车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应设在一个纵坡上,坡度宜为2‰,在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度上。

Ø道岔设在不大于5‰的坡道上,困难地段可设在不大于10‰的坡道上。

3.线路最小竖曲线半径:

Ø区间正线一般情况为5000m,困难情况为3000m;

Ø车站端部一般情况为3000m,困难情况为2000m;

4.折返线安全保护距离最大为50m(不含车挡长度)。

车辆

1.采用标准B型车。

车辆外型尺寸为(带司机室/不带司机室):

20020mm/19520mm(车钩中心线间距长)×2800mm(宽)×3800mm(高)。

列车总长度118.12m。

2.车辆配属列数:

初期26列;近期42列;远期66列。

采用动拖混合编组,均为6辆编组(+Tc*Mp*M=M*Mp*Tc+),4动2拖。

其中:

Tc:

带司机室的拖车;Mp:

带受电弓的动车;M:

不带受电弓的动车;+:

全自动车钩;=:

半自动车钩;*:

半永久牵引杆。

3.牵引供电:

采用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受电弓。

电压变化范围DC1000V~1800V;电制动时最高电压DC2000V。

4.车轮轮缘直径为840mm,最大磨耗时为770mm。

5.车辆自重:

拖车:

≤30t;动车:

≤35t;平均轴重:

≤14t。

6.性能参数:

Ø启动平均加速度:

列车速度从0~40km/h,不小于1.0m/s2;从0~80km/h,不小于0.6m/s2;

Ø平均制动减速度:

在定员荷载下,列车从最高速度至停车,最大常用制动减速度不小于1.0m/s2;紧急制动减速度不小于1.2m/s2;

Ø列车纵向冲击率:

不大于0.75m/s3;

Ø平稳性指标:

不大于2.5,经过运行15万公里后,平稳性指标≯2.7;

Ø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同时满足瞬时运行速度85km/h的安全要求。

7.客室门:

每侧设4对对开车门,车门开度1300mm+4mm,车门控制方式:

全列车门的开/闭集中控制,单独开闭和再开闭功能,满足ATO驾驶和人工驾驶两种模式。

8.控制及制动方式:

采用VVVF交流传动控制系统。

微机控制模拟制动系统,包括再生制动、电阻制动、空气摩擦制动和停放制动。

9.制动系统由电制动及空气制动系统组成。

制动方式采用电制动和空气制动协调配和,当电制动失效时可自动转入空气制动。

10.车辆参数仅为参考,具体参数由车辆供货商在接口设计联络时提供。

车站

正线车站类型表表1.2-1

序号

站名

里程

车站形式

0

起点

K4+361.324

1

合肥站

K4+461.324

地下二层一岛两侧式

(与3号线T型换乘)

2

凤阳路站

K5+513.694

地下二层岛式

3

明光路站

K6+251.787

地下二层岛式

4

大东门站

K7+50.522

地下三层岛式

(与2号线T型换乘)

5

芜湖路站

K7+946.935

地下二层岛式

6

南一环站

K8+964.118

地下二层岛式

7

太湖路站

K10+623.799

地下二层岛式

(与6号线T型换乘)

8

水阳江路站

K11+607.815

地下二层岛式

9

葛大店站

K12+615.000

地下二层岛式

10

望湖城站

K14+312.612

地下二层岛式

11

高铁站

K15+22.670

地下二层双岛四线

(1、5号线双岛与4号线T型换乘)

12

繁华大道站

K15+834.51

地下三层岛式

13

大连路站

K16+847.452

地下二层岛式

14

花园大道站

K17+990.114

地下二层岛式

15

锦绣大道站

K20+397.000

地下一层侧式

16

紫云路站

K21+919.000

地下一层侧式

(与7号线十字换乘)

17

中山路站

K22+967.000

地下一层侧式

18

方兴大道站

K23+908.642

地下一层侧式

19

云谷路站

K25+25.000

地下二层岛式

20

南宁路站

K25+810.000

地下二层岛式

21

贵阳路站

K26+628.411

地下二层岛式

22

湖南路站

K27+699.904

地下二层岛式

23

徽州大道站

K28+743.032

地下二层岛式

终点

K29+10.334

运营及行车组织

1.运营组织原则:

双线右侧行车,徽州大道站至合肥站为上行方向,反之为下行方向。

运营时间为早5:

00至晚23:

00,信号设备按全日(24小时)运行考虑。

2.列车运行最高速度为80km/h。

平均旅行速度不低于35km/h。

3.运营间隔:

初期最小行车间隔为4.6min,近期最小行车间隔为3.3min,远期最小行车间隔为2min。

4.列车交路:

5.站停时分的具体数值在设计联络时确定,区间走行时分由投标人根据牵引计算在满足运营要求的前提下最终确定,投标人提供的系统设备至少须满足在以下站停时间要求的前提下,满足本工程各阶段的最小行车间隔要求及平均旅行速度要求,全线暂定的站停时分表如下:

序号

车站名称

站停时间(s)

序号

车站名称

站停时间(s)

1

合肥站

35

13

大连路站

30

2

凤阳路站

30

14

花园大道站

30

3

明光路站

30

15

锦绣大道站

30

4

大东门站

35

16

紫云路站

35

5

芜湖路站

30

17

中山路站

30

6

南一环站

35

18

方兴大道站

30

7

太湖路站

35

19

云谷路站

30

8

水阳江站

30

20

南宁路站

30

9

葛大店站

30

21

贵阳路站

30

10

望湖城站

30

22

湖南路站

30

11

高铁站

35

23

徽州大道站

35

12

繁华大道站

30

限界

1.限界包括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建筑限界,不同结构如车站、区间隧道或地面线等的断面具有不同的建筑限界,不同的曲线半径具有不同的曲线设备限界。

2.轨旁设备安装在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之间,并距设备限界≥50mm,曲线地段应为超高旋转后的曲线设备限界,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及安装应满足本工程的限界条件。

3.车载设备的安装应满足车辆限界的要求,即:

车载设备安装后,其动态限界不得突破车辆限界的要求。

4.区间不允许突破的最大速度暂定为80km/h;车站不允许突破的最大速度暂定为60km/h。

最终数值取决于招标车辆的动态限界。

对于上述速度ATC系统正常控制时,最不利情况下都不能突破,但应能使行车速度尽量贴近该限制速度,以确保旅行速度等各项运营指标的实现,最大限度提高运营效率和水平。

电源

控制中心、车站(含区间)、车辆段、停车场

1.设备负荷等级:

一级负荷,消防电源,设备由车站(车辆段/停车场)动力照明专业配置双电源切换箱供电。

2.电压允许偏差:

单相供电为+7%--10%,三相供电+7%—-7%;

3.电源波动范围:

1.6%;

4.频率范围:

50Hz,±1Hz;

5.电源:

三相五线制380/220V。

接地

FAS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设备限高与荷载

机柜:

小于等于2260mm

FAS设备机房地面均布荷载:

≤6KN/M2。

气灭钢瓶间设备允许荷载为2t/m2。

设备的使用环境

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材料必须满足以下的工作环境要求,确保在其环境下正常工作。

1、工作环境温度:

-10℃至+60℃日平均值不大于:

+35℃ 

2、储藏环境温度:

-20℃至+80℃

3、相对湿度:

日平均值不超过95%(25℃),月平均值不超过90%(25℃),相对湿度应符合GB7251.1-2005及GB7251.2-2006标准。

系统概述

2.1公司介绍

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

霍尼韦尔(Honeywell)国际集团(下简称霍尼韦尔)是一家年销售额超过340亿美元并在航天航空技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跨国企业,位居福布斯全球企业500强前列。

在全球,霍尼韦尔旗下分为航空航天、自动化控制、特殊材料和交通运输系统四大业务集团。

其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及服务、住宅及楼宇控制和工业控制技术、自动化产品、特种化学、纤维、塑料以及电子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覆盖全球近100个国家。

集团拥有超过12万名员工,总部设在美国新泽西州莫里斯镇。

在纽约、伦敦和芝加哥太平洋证券市场的交易代码为HON,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组成部分。

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隶属于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集团,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旗下有消防报警系统、传感器与探测、烟雾和气体探测、音频系统、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医院呼叫系统等,年销售额超过20亿美金,在火灾报警、气体探测、个人安全防护等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集团长期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先进、可靠、高效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全球超过千万用户的生命和财产提供着安全保障。

诺帝菲尔全球消防系统业务作为世界500强的霍尼韦尔国际公司的战略业务单位之一,隶属于霍尼韦尔自控集团,而且是霍尼韦尔自控集团下属生命安全集团公司(lifesafety)在消防产品的旗舰品牌。

诺帝菲尔一直致力于火灾报警方面的基础研究,着力于火灾报警判断模式与判据算法研究,并开发几款领先当今技术的专利性火灾判据算法。

诺帝菲尔(NOTIFIER)公司成立于1949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总部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罗福市,总部有占地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用于研发、设计、检测、制造和客户服务的全球技术支持和服务中心。

同时在欧洲、澳洲和印度等地建有分厂以及分支研发机构、客户服务以及支持中心。

诺帝菲尔十分重视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业务的成长始终是公司长期战略的重要一环。

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在北京设立第一个代表处以来,诺帝菲尔中国消防系统业务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和西安设立了销售和市场联络机构,并于2001年末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了"联信国际贸易(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有限公司"诺帝菲尔中国消防系统业务物流分拨中心。

10多年来,诺帝菲尔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建立起了由四十家分销商组成的遍及全国的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服务网络。

现在,诺帝菲尔(NOTIFIER)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口火灾报警系统设备供应商,并致力于将世界最先进技术和最高品质的消防报警控制系统产品介绍到中国来。

诺帝菲尔中国消防系统业务拥有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全球最大的火灾探测及自动报警控制器制造厂为后盾,将代表最先进技术和最高品质的消防报警控制系统产品介绍到中国,并已广泛应用于国内智能楼宇、商业办公楼、宾馆、商场、医院病房以及电信、工厂、院校、机场和地铁的各个领域中。

公司所有的进口产品均通过了NOTIFIER除了获得工业界最高的国际品质ISO9001(生产和产品设计)外,还通过了美国的UL、FM、MEA、CSFM、USCG、FCD、BELLCORE、CHICAGO等标准,同时也满足全球其它地方标准,包括SSL和中国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取得了UL、FM和CCCF证书。

“在最好的情况下,系统仍具有完整的工作能力”——是NOTIFIER始终不变的设计理念。

“所做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要有出类拔萃的质量,彻底的、全心全意的使客户满意,对未来有责任和追求”是NOTIFIER一贯的目标和思路。

“我们与您,让安全创造价值”!

一直致力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的诺帝非尔深信,我们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创造安全,我们可以协助客户,让安全创造价值。

霍尼韦尔生命安全集团在中国地铁的业绩表:

地区

地铁线

站点数

运营时间

供应系统

FAS系统品牌

网络架构

FAS系统组成

北京

北京地铁4号线

24

200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北京

北京地铁7号线

21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北京

北京地铁9号线

13

201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北京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

23

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北京

北京地铁15号线

17

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北京

北京地铁小营控制中心

200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NCS

大连

大连地铁1号线

22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大连

大连地铁2号线

28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广州

广州地铁5号线

29

200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3030(FAS)+NCS

哈尔滨

哈尔滨地铁1号线

18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南京

南京地铁3号线

29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南京

南京地铁10号线

10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南京

南京地铁10号线改进站

4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南京

南京地铁机场线一期

8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宁波

宁波地铁2号线一期

22

20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NUP-MODBUS

青岛

青岛地铁3号线

22

20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上海

上海地铁16号线

13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沈阳

沈阳地铁2号线

19

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苏州

苏州地铁1号线

24

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苏州

苏州地铁2号线

22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无锡

无锡地铁1号线

24

20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无锡

无锡地铁2号线

22

20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武汉

武汉轻轨1号线二期

16

201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武汉

武汉轻轨2号线

28

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MODBUS-GW

武汉

武汉轻轨4号线

2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FAS组网

NFS2-3030(FAS)+NUP-MODBUS

长沙

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MODBUS-GW

西安

西安地铁1号线一期

19

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

西安

西安地铁3号线一期

26

201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

NOTIFIER

ISCS组网

NFS2-3030(FAS)+ONYXWORKS+NUP-MODBUS

2.2概述

我方已对项目标书充分理解并能够满足要求。

结合我方采用的Notifier产品和项目标书要求,我方对于合肥地铁1号线一、二期工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均按照两级监控方式设置,第一级为中央级,设置于控制中心;第二级为车站级,设置于各车站的车站控制室及车辆段、停车场等其他建筑的消防控制室,实现对其所管辖范围内系统的监控管理。

车站级设计为具备独立运行能力。

在车辆段设置中央级别的FAS全线维修工作站。

如图所示:

全地下线,设车站23座,其中换乘站6座,分别为合肥站与3号线换乘、大东门站与2号线换乘、高铁站与4、5号线换乘、紫云路站与7号线换乘、太湖路站与6号线换乘、徽州大道站与5号线换乘。

设滨湖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和大连路停车场1座,在大东门站附近设置控制中心,为1、2号线共用控制中心,全线设胜利路和庐州大道2座主变电站。

我方采用NOTIFIER产品系统对合肥地铁1号线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设计。

2.3设计标准与规范

系统设备所涉及的产品标准及规范;工程标准及规范;验收标准及规范等必须完全满足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条例及规范,包括(不限于此):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GB/T?

30013-201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2009)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版)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GB4715-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4716-2005)

《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GB16280-2005)

《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GB14003-2005)

《特种火灾探测器》(GB15631-2008)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GB19880-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GB4717-2005)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16806-2006)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GB50440-200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年版)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2008)

《火灾报警设备图形符号》(GA/T229-1999)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2006)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GB/T21197-2007)

《空气采样烟雾探测报警系统技术规程》(DBJ/CT516-2005)

《吸气式烟雾探测火灾报警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1-622-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1-75-200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气体消防系统选用、安装及建筑灭火器配置》(07S20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2011)

《防火膨胀密封件》GB16807-2011

《气体灭火系统及部件》(GB25972-2010)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

《拉制铜管》(GB1527)

《钢质无缝气瓶》(GB5099-1994)

《钢质焊接气瓶》(GB5100-1994)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国家劳动总局颁布)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A61-2002)

《惰性气体灭火剂》(GB20128-2006)

中国国家电磁兼容相关标准IEC61000-4-3

2.4主要设计原则

轨道交通常见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意外停车事故、地震等,其中发生频率高、危害最大的是火灾。

因此防灾重点是考虑火灾报警及消防措施,同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