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196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docx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考点1(精)

LT

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

它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

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5、新月派(代表、主张

新月派:

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前期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6、创造社(内涵

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

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

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7、新感觉派

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是在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下,在30年代步其后尘发展起来的。

它的产生,既是世界性的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文学冲击的一种反馈,又是30年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空前激化的结果。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感觉派”小说的根本特点是特别强调作家的主观感觉而不太注重对客观生活的真切描写。

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倾向的一种,其小说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社会都市生活的种种病态和畸形现象。

8、新青年(概念、内涵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

1915年9月上海创刊,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月刊,第二卷更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主编。

1917年冬编辑部迁往北京,参与编辑和撰稿的有李大钊、鲁迅,沈尹默,刘半农,钱玄同,胡适,高一涵,周作人等,早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

提倡新文学,自第四卷起改组为同人刊物,1920年秋又迂回上海,1923年6月成为中共中央期刊。

9、彷徨(原因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

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

《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

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

《彷徨》是先生目击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的“分化”,一方面披露了妥协性,又一方面正在“转变”,社会的力量需要有人领导!

然而曾被“新文化运动的”所唤醒的青年知识分子则又如何呢?

——在这样的追问下,产生了《彷徨》。

10、乡土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农村题材小说,它多取材于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农村,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许杰等。

乡土小说的主要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与批判。

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住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11、三大主义(内涵

1917年二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更为激烈的《文学革命论》,真正高涨文学革命军大旗,明确提出三大主义。

所谓三大主义就是: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讲文学与人们的关系;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讲文学与现实的关系;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讲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12、八事主张

1916年10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通讯《寄陈独秀》,初步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八事: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从形式方面进行改革,接着胡适在陈独秀的建议下,又于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系统的阐述了文学革

命的八事主张,明确提倡新文学,“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提倡白话文,认为之今新文学应以白话之正宗。

13、新潮

《新潮》是《新青年》之后的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又一阵地。

北大学生领袖傅斯年,罗家伦等在北大人文学科长陈独秀和胡适的支持下,于1918年11月19日正式成立起新潮社。

成立初期还有汪敬熙,潘家洵等,皆是北大学生,后陆续加入者有俞平伯朱自清等三十多人,由傅斯年任《新潮》主任编辑,罗家伦任编辑,杨振声任书记。

1919年元旦,《新潮》创刊,对文学革命斗争中起过一定积极作用,但是其对中国民族文化遗产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1920年八月十五日改组为新潮学社。

三、简答题

3、鲁迅为什么取名为《呐喊》,《伤逝》?

1、《呐喊》的缘由是青年时代的许多“梦”。

是指鲁迅在青年时代对革命思想的追求对社会前进道路的探求,对光明富强的中国的憧憬,而这些都像梦幻一样未能实现。

回首往事,固然可因未荒废时光,内心无愧而“欢欣”,却也难免因无人理解而“寂寞”。

但是,不管怎样,那救国救民的愿望在作者心中萦绕,那“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志使作者心潮难平。

当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吹响的时候,那长期埋藏在心底的理想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就成为投入新的战斗的动力,为“希望”而写起了小说,并且为感染教育读者而结成了集子。

又因为写小说是为了要唤醒沉睡的人们,并是为前驱者添威助阵的,所以命名为《呐喊》。

2、《世说新语》中有伤逝篇,东晋重臣庚亮死,向扬州临葬云:

埋玉树著土中,使人

情何能己己!

伤逝中犹具悼惜美之幻灭的意思。

在这里主要是指涓生伤痛的追念已经逝去的人和事,也有悼惜美和爱幻灭的意思。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收在彷徨中,鲁迅在探索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上,热切的希望中国出现“精神界的战士”,并把希望寄托在新型的知识分子身上,后来,随着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的分化,鲁迅清楚的看到,较早觉悟的知识分子虽然有着现代社会思想意识的新质,但缺乏斗争精神,更缺乏集体斗争威势,在旧势力的强大压力下,他们的追求总是有始无终以失败而告终,1924到1925年,她一连写下《孤独者》,《伤逝》等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方面揭示出种种社会问题,批判知识分子的弱点,一方面探索知识分子前进的道路。

4、结合作品分析作品《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

《凤凰涅槃》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的坚定的内容,决定了该诗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1.诗篇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命的

全过程,基调高昂而悲壮。

想象丰富、色彩瑰丽。

2.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基调和传奇色彩。

诗篇借古代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英雄

抒发现世的理想,把宇宙的新生、世界的新生、中国的新生和诗人自我的新生融为一体,通过凤凰的新生一体多能地表现出来。

3.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他说,“我要打破一些诗的形式来

写自己够味的东西”。

作品正是他诗歌主张的体现。

诗歌长达三百多行,采用诗剧的形式,诗的气氛随着故事和发展,全诗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舞蹈性,节奏明快而悠扬,句法多变而活泼,完全适于思想感情的流泻,不拘一格,随心所欲,这种自由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

三、论述题

1、结合作品《伤逝》,分析里面的人物涓生与子君的形象?

并结合实际谈谈从

人物身上得到的启示。

子君的人物形象:

子君和涓生都是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具有资产阶极民主主义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有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和婚姻自主的新思想。

作者充分地肯定了子君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

为了争取恋爱和婚姻自由,敢于同旧势力进行较量,勇敢地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高傲地宣称: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

这是子君反封建专制的战斗宣言。

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

作者也批评了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顷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禄禄的家庭奴隶。

由于她性格的软弱,最后不得不回到她曾经背叛的旧家庭里去,走进了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

作者也写出了她纯扑善良的性格,她为了爱情,不计较涓生是个门第卑微的穷青年,当离开涓生的时侯,没有留下字条,却默默地把仅有的生活用品留给涓生,这里有关心,有惋惜,有对爱情的最后留恋,表现出子君纯扑和善良的品性。

涓生的人物形象

涓生是一个力图与个人主义决裂的觉醒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

所以,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他是醒了的,他的觉醒的表现是,第一,他理解到,“回忆以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其次,他理解到,“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

接下去,他理解到,“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免得一同灭亡”。

最后,他理解到,“她的命运,已经决定她在我所与的真实——无爱的人间死灭了”。

这里,涓生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很明显的过程,即是:

觉醒——战胜感情的自我——获得理性的自我——重新陷入麻木的自我。

狭獈的阶级观念和社会意识使涓生不能看清子君踏上死途的真正原因在于封建礼教和传统道德的残酷和腐朽,在于个人奋斗的盲目和软弱,而终于认定,“真实”才是真正的“无爱的人间”,是致人死命的毒刀,他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这便是涓生生命的归宿,一个从谎言世界里超脱出来,真实世界里苦闷徘徊了一阵之后,又终于在现实生活所给予的苦痛之中重新回到谎言世界里去的人,绝不是一个勇敢、坚定的探索者和革命者。

自然,涓生的路,也只能是作者是最终所要否定的路。

启示:

中国封建势力的过于强大,社会过于黑暗,在广大的社会群众实现广泛的思想启蒙和广泛的社会解放之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想要单独地实现他们的理想是不可能的;这对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由于他们把争取恋爱自由看作是人生奋斗的终极目

10人文教育徐传雷标,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缺乏更高远的社会理想来支撑他们的新生活,因而使他们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最后造成他们的爱情悲剧。

2、结合作品《阿q正传》,分析文章中的阿Q的形象与意义、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

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

他有农民的优点:

“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

主观、保守、狭隘、愚蠢。

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

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

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

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

阿Q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大团圆”结局有主、客观原因。

主观上阿Q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客观上,阿Q是被由自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意义:

阿Q正传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

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

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①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

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3、《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的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现实意义:

小说通过"狂人"这一形象揭示了封建主义"吃人"的凶残以及在这表象背后隐藏着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不仅在肉体上更是在精神上残害人的本质。

,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

6

10人文教育徐传雷这个“狂人”是一个“迫害狂”病症的患者,他精神紧张,心怀恐惧,以为别人都在准备吃掉他,包括他的大哥和街上的小孩子。

他独自住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被人看守着,或者说是照管着,在他的思想活动中,他把目前生活中能看到的一切和记忆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一切,通通都和“吃人”这一事联系了起来。

通过这狂人这方面表明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社会情况的复杂,混乱,人民麻木。

封建礼教对人民精神上的摧残。

象征意义:

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狂人非常思考和研究问题。

对于现实中看到、听到、感到的一切事,他进行着思考和探索,而且寻根究底,查书本,追溯历史,有一股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精神。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每本上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话中就强调了狂人非常喜欢研究和思考的特点,为了搞清“古来时常吃人”,他翻开历史查,“仔细看了半夜”,直到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时,他才罢休,可见他是十分喜欢研究和思考问题的。

狂人具有现代意识和反传统的精神及民族忧患意识。

在狂人的全部日记中,都是对“人”的强调,对于“真的人”和没有吃人的社会的渴求。

这是他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的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他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

狂人还进一步以进化论的武器对这种罪恶的吃人制度给了彻底的否定,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是进化的,人类处于蒙昧时期才不懂得生命的价值,不珍惜个体生命的存在着吃人的现象。

更重要的是狂人还具有自省精神。

他不只是看到别人有吃人的心思,他还清醒的人是到自己未必无意识之中也吃了几片肉。

他不是只把自己放于批评者的地位,只批判别人身上的封建传统思想,他把自己放于全民族的一分子的地位,是“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民族中的一员。

通过狂人的形象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存在着像狂人这样觉醒的知识分子,表明对于美好未来的追求,也正好符合鲁迅先生自己的人生理想。

4、论述20年代的文学论争?

第一,对"鸳鸯蝴蝶派"的论争:

鸳鸯蝴蝶派文学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是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混血儿,内容庸俗,趣味低下,宣扬颓废腐朽情调,具有很大的腐蚀麻醉作用,在小市民阶层中有相当影响。

五四文学革命主要锋芒是反对正统的封建文学,同时针对这类文学进行过批判,使它受到一定打击。

五四高潮-过,鸳鸯蝴蝶派复又抬头。

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进行了坚决的持久的斗争。

从根本上反对鸳鸯蝴蝶派的消闲的文艺观。

第二,对复古派的论争。

首先对"国粹"派林纾的斗争,林纾是晚清的翻译大家。

早在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林纾便写了《论古文之不当废》的文章,盲目地维护文言文的正宗地位。

对此,胡适写给《新青年》的公开信中作了有力的反驳。

他在指出"林先生为古文大家,而其论'古文之不当废','乃不能道其所以然',则古文之当废也,不亦既明且显耶?

"1919年初,趁政治形势日趋严峻之机,林纾发表了致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攻击当时主要由北大教师编辑的《新青年》,蔡元培立即写了一封公开信,据理反驳了林纾的责难,并且声明了自己的治校原则:

"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其次是对"甲寅派"的斗争。

"甲寅派"因创办《甲寅》周刊而得名。

成立初始7

10人文教育徐传雷该刊有进步倾向,但其主编章士钊后来思想日趋保守和反动,章士钊发表文章极力否认文化有新旧优劣之别,企图以此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存在依据和历史意义。

新文学阵营为了还击"甲寅派"的进攻,撰写了许多批驳文章,对其复古倒退的本质进行了揭露,进一步阐明了新文学代替旧文学、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原因和依据。

在新文学阵营的强大火力打击下,"甲寅派"的进攻也很快宣告失败。

第三、革命阵营的内部论争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加之中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各种西方思想纷至沓来,各个阶层及其代表人物都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问题与主义”论争就是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发生的关于“如何改造中国社会”问题的不同主张的一次理性探讨。

1918年五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胡适1919年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随后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与胡适争论。

争论对于五四时期中国思想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结合闻一多《死水》分析新月派的理论与主张!

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死水》是闻一多的杰作。

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

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并非心如死灰,“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朱自清在《闻一多全集•序》说:

“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

”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

这也正好表现了新月派的思想及理论。

形式上:

诗集《死水》全面实践了闻一多新格律诗的理论,并且显示了其诗作韵基本风格:

诗节匀称,诗句均齐,韵律工整而富于节奏感,将绘画美的色彩和诗的感情色彩融为-连,以精密的构思凸现诗的神韵,用鲜明的对比加强诗的力量。

从总体上说,闻一多的诗较为出色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代表了"新月诗派"典丽、凝重的一派诗风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