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 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08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 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建 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建 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新建 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新建 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 心得体会.docx

《新建 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 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 心得体会.docx

新建心得体会

参加郫县初中数学赛课比赛心得体会

2012年3月26日,我有幸代表郫县望丛实验学校参加全县初中数学优质课比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回望这段历程,内心有太多的感触,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与惊喜,有赛前的紧张忙碌,又有赛后的反思与释然……

虽然这次走上比赛讲台的人是我,但在幕后却有许许多多为我默默奉献的同事,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才奠定了我向成功迈进。

回首整个历程,虽说辛苦,但收获还是很多的。

下面我就这次比赛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首先是感激。

感激学校给予了我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感激校领导对这次比赛的关心与帮助,感激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成员。

同时也感激学校的何校长,给予我的帮助。

从去年的片区比赛到决赛,从备课到试讲,从不充分到充分,从模糊到清晰,使我不断提高,这些都离不开校领导及同行们的关心与支持。

从拿到参赛课题开始只有一周时间,我熬夜赶好课件和教案,第二天发在学校网上,组上教师帮我看,然后在一起教研,再找一个班试讲。

讲后再进行修改。

学校每次都很重视,组织本校数学组老师开始集体备课为我参赛做准备,(我是上九年级数学的,这次上的是七年级的内容)学校为我的试教大开绿灯,让七年级的老师借班我上。

在这里我再次深深地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各位老师和领导,没有你们也就没有我的这点成绩,这个成绩也是属于学校和所有老师的。

    其次是提高。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更加懂得教学过程中,应当深挖教材,融会贯通;精心设计,注重实效。

比赛课不单单是表演,还应当注重课堂的有效性,如何体现一堂课的亮点,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课堂的创设情景,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中间环节的过渡语都要精心设计。

在这次比赛准备过程中,特别让我在电子白板的运用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让我感觉到他比简单的多媒体更好用,更简单。

三是心态。

这次比赛,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必要,心态好,发挥就好。

一堂课中,好的心情可以传染给学生,快乐的情绪也可以带给学生,学生同样也反作用于老师。

通过比赛让我更加懂得:

不单单是竞赛,就是平时的每一堂课,也要保持良好的、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

    四是学习。

比赛要有进取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功底,才有讲本,才会临危不乱,很好的驾驭课堂。

这堂课我的时间把握的非常好,当说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声响了。

每个老师都是学习的榜样,只要我们善于去吸取别家之优,去其之短,为我所用,就能不断提高。

同时,要努力学会使用现代化的工具,靠别人,有时总是难解燃眉之急,也不一定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自我提高。

还有语言组织能力、感染力、领导能力、教学基本功等等都是很重要的,也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

这次参赛选手的许多优点也让我大开眼界,他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能根据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和整合,他们重视让学生亲历知识,这些优点将激励着我不断地学习。

   五是合作。

这次比赛,充分体现了数学组的团队意识,从集体备课,到试讲中的每个环节,甚至于过渡,大家都畅所欲言,帮我不断改进。

可以说,从选拨赛到决赛,全体数学组的成员从没空缺过,还有初一的几位在上该课内容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最重要的是学校领导非常关心我,在精神上给予了我无穷的能量。

    六是准备。

我利用学生下课休息的间隙,和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和沟通,展示了我的亲和力),而且机会只有这一堂课的40分钟,显然它对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时有的选手一节课竟内容根本没上完,最后没有小结什么。

为了这一堂课,教师必须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准备,通过这次比赛,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早着手,早准备的道理。

这次比赛后,我在想:

不只上公开课要作好平时上课也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多听别人的课做到熟能生巧,多取别人的长处为己用。

这次赛课我和何校长商量作了两手准备,备了两套上课内容,根据我抽的不同班级选取不同内容。

由于我抽的班级成绩比较好,所以我选取稍微难点的备课内容。

   通过这次比赛,我收获了很多,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不足。

这次比赛是我成长道路上一笔价值不菲的精神财富,它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

吸取别人精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课堂教学机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挖掘,教学媒体的应用,对课堂的驾驭技巧,课堂生成的适时捕捉和放大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比过赛后,我就在思考我接下来的教学,常态课也许是成就成功的关键,只有平时思考了,实践了,关键的时候才会应用自如,所以平时的教学我们就应该进入自我观察、分析和审视,只有在常态下把自己习得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应用,不断地用新课程理念去完善我们的课堂,我们才能逐步成长,逐步向新课程的实质靠近,我们的课堂才会实而不华,课堂才会更高效……

 

 2010年10月27日我很荣幸作为一名选手代表宿迁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江苏省2010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

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回望这段历程,内心有太多的感触,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与惊喜,有赛前的紧张忙碌,又有赛后的反思与释然……

虽然这次走上省比赛讲台的人是我,但在幕后却有许许多多为我默默奉献的同事,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才奠定了我向成功迈进。

从17号正式接到市教研室选拔我代表宿迁市参加在常州举行的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比赛的通知后,学校领导就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刘贤法校长就曾多次走进我的课堂听课,并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宿迁市教研室赵主任19号清晨冒着大雾也专程从宿迁赶到我校听我这节课,并针对这节课对我进行了现场指导,随后赵主任又亲自联系我市的部分名师骨干和宿迁市宿城区实验小学进行试上,针对上课过程中,和教案本身存在的不足,他们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基本上涉及了每个方面,精细到了每一句话的推敲,每一个字的准确发音,每一个手势、体态等。

从刚开始的县内选拔,选课题——初定教案——试教——修改教案——县内选拔――再修改教案――市内选拔――再次修改教案……,整个过程,是痛苦的煎熬,也可以说是幸福的收获,也许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以黄德忠主任为首的我的团队,陪伴我度过了整个过程,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很难取得这次的成绩。

当县内选拔的时候,课题初定为《认识角》后,师傅黄德忠主任就带领组织我们团队人员,搜集相关资料,确立预案,然后又通过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改变方案,逐步的细化,细到每个环节、每个问题、每一句话,最终确定了县内选拔的教学预案,在这其间,我已记不清熬了多少个通宵。

在准备的那段时间,给予我帮助的人真的太多,我们宿迁市教研室主任赵主任、泗洪县教研室主任马主任、我校名师工作室黄主任以及我们团队所有的成员,还有学校的领导,这些日子因为有了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教导与帮助,才使得我能顺利地站在省赛的讲台上,是他们对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给予了我信心,让我一次次向成功迈进,是他们的精心指导让我一次次地“柳暗花明”,一次又一次地完善着我的课堂,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今天的进步!

2010年10月26日,我和我的师傅黄德忠主任坐了近6个小时的汽车赶赴常州,师傅晕车的厉害,他是见车就晕的一个人,6个小时的车程对他是种怎样的煎熬,晕车的朋友一定身有体会,所以我内心也充满了愧疚和感激。

赶到常州住下后,我们没有来得急躺下美美地休息,睡上一觉,而是马上又研究起课来,在宾馆我们又把上课的教案进行了又一次整理,课件进行重新的调整和制作,其实这样紧张的日子我们度过的太多太多。

2010年10月27日上午进行了现场抽签,没有出乎我的意料(每次抽签都是1号或很靠前),我抽了个2号签,虽然是在意思料之中的事,但还是很紧张。

课已经准备的很成熟,也很充分,但是想到马上站在省赛这样的讲台上,而且云集在此的都是省内的佼佼者和省内的专家,我的每一根神经还是像紧绷的弹簧,不敢有丝毫的松弛,中午顾不上吃饭,我们来到上课地点做准备,我和师傅都清楚,这次比赛的意义,课上的好坏不仅关系我们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我们市,我们不能给家乡的教育蒙羞!

下午第二节课,是我和三井实小二(4)班孩子一起度过最美好,也是最短暂,最漫长,最紧张的40分钟,也许是因为身上的担子太重,课堂上总有一些放不开,还是有点紧张,一节课上下来后,虽然并没有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总的来说自己感觉还不错。

上完课后我如释重负,有了从未有过的放松,晚上回到宾馆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我在思考下午的这一节课,整个过程就像放电影一样,当想到有些环节自己没有处理好,心中就后悔莫及……那天我和师傅一直谈到了凌晨2点多,我们没丝毫的困意,通过对这一节课的反思,我们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接下来我认真听了来自全省其他市老师的课,每节课都很精彩,他们身上有许多我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他们精湛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课堂教学机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挖掘,教学媒体的应用,对课堂的驾驭技巧,课堂生成的适时捕捉和放大等等,这些都是我今后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地方。

比过赛后,我就在思考我接下来的教学,之所以有的参赛选手的课更胜一筹,这绝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磨就能练下来的结果,常态课也许是成就他们成功的关键,只有平时思考了,实践了,关键的时候才会应用自如,所以平时的教学我们就应该进入自我观察、分析和审视,只有在常态下把自己习得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应用,不断地用新课程理念去完善我们的课堂,我们才能逐步成长,逐步向新课程的实质靠近,我们的课堂才会实而不华,课堂才会更高效……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有幸参加了新站区组织的小学数学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次课堂评比,我们学校的领导、老师都给了我很大帮助。

特别是张主任,从在片上执教《小数乘整数》,到区里赛课执教《7的乘法口诀》,再到录像课《7的乘法口诀》,每一次公开课,她都组织我们数学组成员帮助我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诸多方面,面面俱到,细致入微,使我受益匪浅。

值得一提的是,离赛课还有两天张主任的孩子发烧了,她还坚持来学校陪我一起看专家的视频课,给我细致地讲解每一个过度环节,而她自己的嘴角都上火了,让我特别感动!

所以我想,一定要进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这节课,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不仅可以挖掘青年教师个人的潜能,又能充分发挥群体的作用。

大家集体研究,在资源共享和智慧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以达到共同提高。

张主任要求我在集体备课前独立备课,认真钻研新课标、教学大纲、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对授课内容进行科学地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等。

集体备课时,张主任还要求同事们轮流发言,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优点加以肯定;提出不足,确定整改措施。

帮助我进一步挖掘教材。

在张主任的指导下,我的这节课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集体听课和评课

由于我是二年级数学教师,执教五年级《小数乘整数》对我来说有一定的跨度。

为了使我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张主任要求我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应定要用五年级的同学试上这节课。

区里赛课执教的是《7的乘法口诀》,就一天准备时间,时间仓促。

前一天下午确定课题后,我给主任电话,她一边鼓励我、给我信心;一边给我提出更高的要求,晚上备课,第二天早上试上,全体数学组成员要来听课。

听课前,张主任指导我: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老师把课堂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多的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体验学习、探究学习。

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听课后,张主任要求我在教学手段上多下功夫,进行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因为一节课的重难点能否突破,决定着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程度。

另外,张主任还提出了板书、教学媒体运用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等实践中的细节问题。

一般来说,板书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教学媒体是对教学起辅助作用,增强直观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课堂气氛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在评课时,她引导我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

以激情感染学生,还要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

总之,我的进步与主任的帮助是分不开!

感谢主任的指导,您辛苦了!

 

参加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感受

2007年7月,我代表四中参加了全省初中数学教师说课与优质课评比并获得了一等奖,同年9月参加了东北地区初中数学优质课观摩与评比活动,获一等奖并获“十佳优质课”,2008年11月21日--24日参加了在广西桂林举办的“卡西欧杯”第六届全国初中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个人精心准备、不懈努力有关,但更离不开校领导的关怀、重视和同事们的大力帮助、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

我做事的原则:

做,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一定要做好。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我相信天道酬勤,在我经过9年的积累和2年的精心准备,终于获得了成功。

本次赛会共有全国3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油田系统的600多名教师参加,共分为六个分会场,125名教师进行说课和录像课展示与自述(我省有四名教师参加评比)。

大会安排观摩录象课、说课、东道主桂林市老师做课、专家的专题发言及颁奖等活动。

我被分在A会场,安排在24日进行。

参加本次活动感受颇深,下面谈几点收获。

一、本次赛会的特点及认识

(一)参评教师与专家、听课教师的互动成为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

录象课的教师在展示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堂设计及整个教学过程后,有约15分钟与评委及听课教师的互动,当场可向参评教师提出问题,包括为什么这样设计,某个环节如何处理,有些问题处理不当等等,也可提出自己良好建议。

这给参评教师和听课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大大调动听课教师的热情,增强了会议的吸引力。

另外,大家更想倾听各位评委的现场提问及点评。

这一环节,增强了会议的学术气氛,使观摩教师从互动中得以提高。

(二)课堂实录的播放,成为与以往的说课活动最大的不同点

每位参评教师都加入了自己这节课的实录(部分,5-7分钟,一般以体现这节课的亮点的部分),即改“课前说课”为“课后说课”。

一方面把你这节课最精彩或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部分展示出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在说课中把这些内容恰当地解说并连接、穿插好。

例如,有些环节是怎样处理的?

难点是如何突破的?

重点如何突出等,这些环节不光是说一下,而是展示了自己在上这节课时的具体做法,和学生是如何互动的,具体的做法是什么等,非常的直观,大大改变了以前说课的方法,解决了说课和讲课“两层皮”的问题,大大增强了说课的直观性,效果较好。

(三)锦上添花——专家点评和讲座

两年一次的全国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的评比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每次大赛都不断促进教师的能力提高、理念更新和促进课改的深入实施。

这次说课增加了视频展示,由简单说稿到与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参评教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改进和不断进步,这与这么多年专家的指点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专家讲座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次会议,顾泠沅教授做了《课堂教学的水平演变与观察改进》的报告。

他说:

“数学的本质在哪里?

不是简单的重复、大量的技能训练,而是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教师的讲课水平在大幅度提高,概念教学已做的很好,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仍需提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仍需探究。

二、参加比赛的感受与收获

从06年参加全市的说课比赛到08年参加全国的比赛,这两年的四次比赛经历对我对于课堂教学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感觉从中受益颇丰,在此仅简要总结一下我的个人感受,希望能对想参与赛课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有所帮助。

(一)参加优质课比赛是年轻教师成长和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加工作10年来,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我刚上班不久上的一堂公开课。

记得当时是我校的教学节上的一堂公开课(相当于市级的):

市教研员、校领导及一些外校的老师来听课。

或许是因为对公开课还没什么概念,我当时并没有感到太多的压力和紧张,准备之后先试讲了一节课,组里的老师进行了认真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在正式上课的那天,教室了来了十多位外校的老师,紧张的感觉骤然而至。

在巨大的压力下我开始上课,紧张感也慢慢消退。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次公开课也许算不上十分成功,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因为在这以后我的公开课上,我再也没有感觉到像第一次公开课上的那种紧张感,这让我能以一种很放松的心态去上课。

这可能就是每一位老师都会经历的第一次公开课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经历。

优质课也是一种公开课,特别之处在于,在优质课比赛中,教师往往是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陌生的学生(我在伊春参加东北三省的比赛就是这样,当时我讲的是初三复习的专题课,原定是初三的学生,等到伊春后才知道都用初二的学生,且参赛的选手所用的都是用同一个班的。

我是上午第四节课,等我上课时已经是接近中午12点了,这些不利因素都是事先未曾预料的,再加上学生饥饿、疲劳,评委疲惫,当时压力可想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我利用学生下课休息的间隙,和他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和沟通,展示了我的亲和力),而且机会只有这一堂课的45分钟,显然它对于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时有的选手一节课竟上了长达六七十分钟。

为了这一堂课,教师必须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准备,①选题;②备课;③反复地试讲与修改,等等。

其中的每一步对于教师而言都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特长与摸索学习的过程。

在伊春比赛前,我还请同往的带队领导和参赛老师给我当学生模拟试讲,让他们在个环节尽可能多地提出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锻炼和提高随机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

在我自己看来,这四次比赛(两次做课两次说课)让我收获最多的不是最后的上课和评比,而是在准备过程中同组的老师给我的建议和帮助,从这些富有经验的老师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对于课题的把握、课堂时间分配、教学语言组织等。

有了这样的经历,也许你会用一种更新的眼光来看待平时的教学。

现在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多的参加校内和校外各种优质课评比的机会,这无疑给老师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来实现自我的提高,年轻教师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其中。

(二)选题与入题:

决定课堂成败的重要因素

要上一堂课之前必须确定上课的主题,有的比赛会将内容限制在几个可选的主题之内;而有的比赛并不限制课题,选手可自由选题,新课、习题课、专题课均可,如在2008年的这次全国大赛上,只要符合新课改理念即可,只要求各地推荐的选题要避免重复。

选题的时候有很多综合的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课题的难易程度、自身的理解与喜好、客观条件的限制等。

比如在参加2006市优质课比赛时,我选的是“方案设计问题”这个专题,设计了以“买布—制衣—销售—合作”为主线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在东北三省比赛选题时,许多老师建议我选新课,这样比较保险,但我还是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专题课。

传统的新课虽然一般不会出错,但要能上出新意,还是会有一定难度。

在选题时,还需要考虑整节课的布局构思、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理念及课件效果等方面。

在参加东北三省做课比赛时,因为有市级赛课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由于是在“林都”伊春举办的,我就以当地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木材”为主线,设计了“购买木材—制作家具—销售家具—合作共赢”这一问题链,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而这节课也是十佳优质课中唯一的一节专题课。

参加全国说课时,我选择了新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认为有几点新意:

一是把数学课堂(说课)变成“讲故事”,把整节课的内容变成一个民间故事:

阿凡提与财主斗智过程;二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三是在数学课堂中大胆引入实验,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等新课改理念。

可以说,一节课在最初的几分钟内能否吸引学生、调动起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课堂质量,可以说是决定课堂成败的一半因素。

为了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教师经常需要一些教材之外的素材,所以平时的注意观察和积累显得很有意义。

当然,说课比赛,关键就是要吸引评委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像人数多、水平高这样的国家级比赛。

(三)细节决定成败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对做好小事概括为两句话: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我们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由微小的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也有一些细节不容忽视。

在准备时尽量争取做到信息通畅,知己知彼。

要做到“知己”,先说下讲课,试讲是很必要的,往往当你感觉已经准备得不错了,一试讲才发现感觉很糟糕,这个时候要及时调整心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多和试讲时的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看法,再进行方案的修改。

我在两次比赛之前都进行了四五次乃至更多次的试讲,试讲要尽量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获取更多经验和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应对复杂局面。

随着试讲次数的增多,对于课堂的感觉也越来越真实,对于课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但是也许试讲次数过多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课堂上需要一些让教师和学生都能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说课方面,在定稿后,首先要对整个结构、内容要非常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对手势和表情进行“规范”,实现是说课、讲课,而不是“背稿”。

那时,我是上班背、下班背,路上背,回家背,达到一说话就是说课稿的内容,连我四岁的儿子都能熟练地背出我说课稿的第一段;其次要锻炼敢于面对陌生人、在陌生环境去进行“表演”。

我曾面对老师说、学生说、家人说、朋友说,在两次大赛前,我还在当地的学校门口、操场上进行表演,还甚至给收发室的老大爷讲过呢!

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不怯场,才能表演得好。

那时压力确实很大,同去的有牡丹江的观摩选手,有省内的比赛选手,面对的是全国各地的选手,我想,决不能给四中丢脸。

赛后的一段时间,总想背稿,不背稿,总感觉少点什么。

回来后,爱人问我,这次去桂林都到哪看看,我说,就是赛后去游了漓江。

因为我是去比赛,而不是旅游。

在“知彼”方面,我认为知道一些以前比赛的情况还是可行而且也是很必要的,可以从中取长补短。

从网上我找到一些关于上届比赛的信息,其中有听课的老师对比赛的评价;我查看了上一届比赛的教案和课件;另外咱校有一些老师也曾参加过全省和全国的比赛,他们有参赛的经验,从他们那里我收获了很好的建议。

另外,现在无论是做课还是说课,都需要多媒体课件,切记它只是辅助教学,千万别让它做“主角”,出风头。

避免华而不实,过多的修饰和动画反而影响了教学,尤其是讲课时(学生会注意那个动画效果,忽略了题目本身)。

(四)优质课比赛对平时课堂教学的指导意义

这样大型的活动之所以每两年就要举办一次,因为每次都会对新课程改革有很大的促进。

无论是主办方,参加比赛的各位教师,还是前往观摩听课的老师,关注的最多的便是参赛选手有没有在课堂上体现新课程的思想和精神。

通过市里到国家的几次比赛,我确实收获较大,今后,我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提高45分钟效率,上好每一节课,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相信会有更多的四中教师通过各种比赛收获信心,得到提高。

 

说课:

一、说课概述(转载整理)

说课,是我国教学改革中涌现的进行教学研究的有效形式,最初是1987年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推出的。

当时主要是指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众评说,确定改进意见,再由教师修改、完善教学设计。

实践证明,说课活动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投身教学改革、学习教育理论、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