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5076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docx

资阳市高二下期历史考试题

资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国社会有“出妇”之道,妇女没有家庭财产的继承权,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这种现象根源于

A.宗法制的宗族森严原则B.早期政治制度家国同构原则

C.分封制的权力与义务观D.宗法制的父系血缘继承原则

2.《荀子·王制》记载: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於家,工师之事也。

”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是

A.私营手工业分工非常细致B.手工业者没有人生自由

C.手工业产品仅供皇家需要D.手工业有专职官员管理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评论中国某学派时说:

“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道德体系,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该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4.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观:

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墨家主张义利并重,道家主张利义双弃,法家主张一断以法。

这些不同的“义利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B.不同流派在社会巨变中的利益诉求不同

C.平民教育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重焕光彩

D.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结束国家分裂掌握政权

5.辨析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右图为我国秦朝疆域图,该图可直接用于研究秦朝的

A.交通发展与风俗变迁

B.地方行政与民族关系

C.国家统一与文字演变

D.文明扩散与民族关系

6.纵观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与走向,无外乎“封建”或“郡县”两大基本框架。

而汉高祖刘邦则对二者都抱有特殊的感情而难以取舍,其结果是

A.成功解决了血缘与政治的关系B.未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C.在制度创新方面遭到彻底失败D.维护了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7.汉代法律注重“春秋决狱”,凡义关伦常而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时,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这主要说明汉代

A.司法审判从重神权到重法治B.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及其苛刻

C.司法审判具有礼法结合特点D.成文法法律体系已经较完善

8.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中医长期领先欧洲医学B.传统医学具有经验性特征

C.西药阿司匹林源于中医D.中医药需要现代科学验证

9.古代中国某选官制度初创的本意是“盖以论人才高低,非谓世族高卑”,结果却造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的局面。

该制度盛行于

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

10.学者黄正建著有《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一书,下列表述出自该书的是

A.“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布料”B.“主食用谷物仍以粟、麦、稻为主”

C.“城市里官民杂处、商民混居”D.“在交通要冲,形成了一大批工商市镇”

11.唐朝才女上官婉儿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据史书记载上官婉儿与专权的韦皇后一党关系非常紧密。

而2013年发掘的上官婉儿的墓志全文,其中则记载了她强烈反对韦皇后支持下的安乐公主当“皇太女”的事件。

对此以下说法较为合理的是

A.文献和实物二重证据更可信B.史书记载没有任何客观性

C.考古发现是唯一真实的证据D.墓志比史书记更具有主观性

12.中国绘画在唐代多有富贵、臃肿、华丽、多彩的特征,到了宋代则有清雅、单调、简朴的特征。

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繁荣B.理学的现实影响

C.内忧外患的形势D.中央集权的加强

13.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A.草市B.交子C.夜市D.商帮

14.宋太祖时规定:

“自今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税;当税各物,令有司件析,颁行天下,揭于板榜,置官宇之屋壁,以遵守焉。

”以上材料反映了

A.统治者逐渐放弃了“抑商”政策B.商人政治经济地位有较大提升

C.统治者以立法手段规范商业行为D.官商勾结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5.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在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省,这样,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

此法被广泛运用于元代行政区域的划分,其根本目的是

A.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相适应B.以犬牙之势防止地方割据

C.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协调发展D.便于军事上控制川陕地区

17.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议事制度。

秦朝是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

廷议形式的变化反映了

A.决策失误逐渐减少B.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C.宦官专权现象严重D.君主权力的不断强化

18.中国古代对检察官任职有严格要求,如宋代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充任御史,明代规定御史必得科举出身。

这些规定都着眼于

A.保证监察官的素质B.扩大监察机构的权力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防止监察官腐败产生

19.“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内阁慢慢地重起来。

不过内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不能和汉唐宋的宰相地位相比论。

”材料认为明代内阁

A.由前代宰相演变而来B.地位受皇帝素质左右

C.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D.标志皇权强化至顶峰

20.景德镇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都。

明万历年间萧近高说:

“(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主要表明

A.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B.私营手工业生产规模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被私营手工业超越D.官营手工业生产逐渐走向商品生产化

21.《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说:

“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强控制海外贸易B.明朝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中国传统手工业较发达D.中国参与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22.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

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

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了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23.据《泉州府志》(清)记载:

南安人郑允桓的未婚妻郭氏,名宜娘,自幼贤淑。

郑允桓前往安南(越南),无法回来,写信回来请郭氏改嫁。

郭氏曰:

“夫纵不返,氏终为郑家妇。

”遂入门,躬绩养老姑。

郑允桓最后病殁于安南。

“允(桓)子归,宜娘抚之。

郭氏现年六十四,盖生平不识夫而终妇道焉”。

据此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A.郭氏生活在封建礼教盛行的时代B.《泉州府志》属于官方史书

C.郑允桓行为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D.《泉州府志》赞赏郭氏行为

2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故事很早就已经在民间流传了,这些著作在明清完成时都是100回、120回的大篇幅作品,并被大量刊刻。

这主要反映了

A.知识阶层的精神诉求B.正统思想的全面退却

C.寒儒才子的愤世嫉俗D.大众文化的迫切需求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30题任选一题,15分,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统计表

朝代

年份

人口

备注

秦朝

2000万

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青铜器上出现了“万年无疆”“子孙永昌”的吉祥语。

汉惠帝鼓励生育,规定民间女子15至30岁未出嫁的,要罚款。

汉代陕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唐太宗要求地方官奖励民间婚嫁,对无钱娶妻的人,亲戚和乡中的富人须予资助,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内容。

唐代户口黄河中下游最密;江南地区次之,关中地区,户口已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尚未很好开发,户口稀少。

……元初蒙古贵族、僧侣等又任意圈地为牧场,导致北方百姓大量南迁,中国人口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疏的格局,在宋元时代已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至此完成。

明代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移民,云贵地区人口增长快。

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农作物的传播、推广和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补救了粮食的不足,到了道光十四年(1834),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

西汉

2年

5959万

东汉

156年

5006万

西晋

280年

1616万

隋朝

609年

4600万

唐朝

755年

5291万

北宋

1110年

4673万

1291年

5985万

1403年

6660万

清(乾隆6年)

1741年

14341万

清(道光14年)

1834年

40100万

材料二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

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人。

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

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

永嘉四年(310),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

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

从此,长江流域开始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中国历代人口管理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在明清时期快速增长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

(11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点一儒家思想在汉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延续了孔子“礼”的思想,强调对等级社会的尊崇,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观点二儒家思想的现实精神与乌托邦性格,使之与君主专制既结合又存在着深刻摩擦与冲突,从而造成了对专制君主的某种内在的制约调节机制。

从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关系的角度,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任选其中一种观点,也可以提出相应的新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

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

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

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刘祚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材料二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兴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

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

——《美国教育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教育改革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从日美教育改革中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7分)

28.(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

“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法国号称民主,而其民权又远逊于英国者……是以其地方自治之力微也。

”同时不少知识分子如严复、张謇等人提出了英国式的“分权立宪”方案。

在他们领导下,20世纪初立宪派主导的分权立宪运动迅速展开,成为一股重要的政治革新力量。

立宪派为了实现“分权立宪”的政治宏愿,对地方自治运动大力鼓吹,广造舆论,把地方自治视为立宪政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他们认为应该将地方自治的范围扩大到省议会,认为省咨议局具有地方议会的性质,他们始终把省咨议局视为最高地方自治机关,要求扩大省咨议局的职权范围。

在此基础上,又把地方自治机关与国会联系起来,要求进一步参与中央政权,召开与“乡议会、州县议会、市议会和省议会相对应的中央国会”。

就立宪派来说,以地方自治为核心的分权立宪方案,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意义的地方分权,但立宪运动的深入发展对地方势力的膨胀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立宪派“分权立宪”的举措和目标。

(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立宪派“分权立宪”的影响。

(9分)

29.(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20世纪的重大战争表(见下)

时间

名称

主要原因

1904——1905

日俄战争

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50——1953

朝鲜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1961——1975

越南战争

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材料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认为:

“如果21世纪会是一个和平的世纪,那么它不仅是由国家间的均势或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性或是由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带来的,而是由通过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带来的可能性会更大。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的内容。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视角分析21世纪人类和平的可能性。

(9分)

30.(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畬所著《瀛环志略》曰:

按,华盛顿,夷人也。

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

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

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材料二华盛顿政府时期,华盛顿总统和战争部长诺克斯为维护边疆的稳定,和平地夺取印第安人的土地,从而实现"渐进有序"地向西扩张。

……在西北地区,华盛顿政府希望边疆和平的美好愿望落空了……边疆的拓荒者和印第安人之间发生了频繁的攻击与反攻击的骚乱。

……在华盛顿政府时期,西北印第安人过的可谓是“血雨腥风和颠沛流离”的生活。

——刘永浩:

《乔治·华盛顿政府的印第安人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对华盛顿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

(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华盛顿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

(8分)

资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5DDABB6—10BCBCB11—15ABACD

16—20BDACA21—24CDCD

二、综合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30题各15分;共52分。

25.(25分)

(1)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阶段性和地区性明显;受政治、经济因素影响。

(每点2分,共6分)

(2)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政府重视;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水利工程的兴修等,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医学的发展;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思想)。

(每点2分,共8分)

(3)评析:

从原因上看,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是北方战乱频繁,自然灾害严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分)同时也与南方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相关。

(3分)从影响上看,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劳动力,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逐渐趋向平衡(2分);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吴越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2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南方的民族冲突等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1分)

26.(12分)同意观点一,儒家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

(2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的思想,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各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维护了君主专制;(3分)宋代的程朱理学进一步宣扬“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为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武器;(3分)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从而控制了人们的思想,成为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3分)因此,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明显起到了维护君主专制的作用。

(1分)(言之成理即可)

同意观点二,儒家思想对君主专制起到了制约作用。

(2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劝诫君主施行仁政,不要推行暴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3分)南宋朱熹提出“正君心”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3分)明清时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抨击君主专制,并提出一些制约君主专制的措施,如黄宗羲提出“公其是非于学校”,顾炎武主张“众治”,王夫之“循天下之公的思想,都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民主因子。

(3分)因此,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对君主专制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1分)

第三种观点:

儒家思想既维护了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君主专制。

(2分)(参考观点一、二进行论证。

10分)

27.(15分)

(1)特点:

斗争激烈;以儒家伦理为准则;强烈的“忠君”色彩;灌输民族沙文主义。

(3点即可,6分)原因:

明治维新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

(2分)

(2)不同:

以民主观念为准则;贴近生活;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发展个性。

(3分)

认识:

社会发展影响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教育观念决定人才素质;教育决定国运兴衰,影响国家发展。

(2点即可,4分)

28.(15分)

(1)举措:

广造舆论,大力鼓吹地方自治,主张扩大地方自治范围到省议会;扩大省咨议局的职权;要求地方自治机关参与中央政权。

(4分)目标:

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权的机会,建立以地方自治为核心的英国式分权立宪。

(2分)

(2)影响:

推动了地方自治运动的兴起,有利于公民意识和现代国家观念的产生;(3分)拓宽了政治参与的渠道和广度,有利于缓和民众与政府,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推动资产阶级民主化进程;(3分)其发展客观上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同时也推动了地方势力的膨胀,造成了民国初期军阀割据的产生。

(3分)

29.(15分)

(1)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意奥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分)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欧亚战争策源地先后形成、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不断侵略。

(4分)

(2)可能性:

“国家间的均势”: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中国、欧盟、日本等力量崛起,制约战争的力量在不断增强,有利于世界和平。

(2分)“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增强,WTO成立,国际贸易规则不断成熟,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

(2分)“思想技术层面上的全球化”: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成为人类联系的条件、共享的成果。

(2分)“超越国境的个人或集团的网络结构”:

全球范围内的人员流动,跨越国境的集团组织的建立,沟通、交流及联合的广泛性,地球村的形成。

(2分)随着世界联系的深入,维护人类的和平和安全,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因此21世纪和平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1分)

30.(15分)

(1)材料一认为华盛顿为“人杰”。

理由:

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建立美利坚合众国;推行推举之法,不实行世袭制;“不尚武功”,不穷兵黩武。

(4分)

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夺取印第安人土地,造成边疆地区动荡和战乱。

理由:

实行西进运动,夺取印第安人土地;迁徙东部居民,造成拓荒者与当地人的冲突。

(3分)

(2)看问题的立场和视角不同,材料一作者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充分关注国家元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材料二作者从社会发展视角出发,全面审视国家发展与普通民众的关系。

(4分)

所处时代和掌握的资料不同,材料一作者生活在中国社会巨变时期,虽然对美国了解不全面,但迫切希望富国强兵,“睁眼看世界”;材料二作者是现代学者,对美国社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仅关注国家的发展,还关注广大基层民众的生活。

(4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