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502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docx

新建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

 

新建2000吨气调保鲜库项目建议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条件

第四章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第七章财务评价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章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第十一章结论与建议

 

项目名称:

新建2000吨气调保鲜库项目

项目执行单位名称:

xx县

项目性质:

新建

概算投资:

800万元

项目建设期:

2年

项目建设地点:

xx县

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储量为1000吨的气调保鲜库2座,(共计2000吨气调保鲜库)占地面积16680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及配套附属建筑。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单位云南临沧市xx县华侨管理区,xx华侨管理区前身为xx华侨农场,创建于1958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农垦总局,1978年8月接纳1892名越南归难侨后交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管理,1988年11月归口移交县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2009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6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1〕13号)的要求和“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改革目标,华侨农场实施全面改革,3月18日挂牌成立了xx华侨管理区,为县人民政府派出的乡科级机构。

管理区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和侨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干部人事按干管权限纳入地方统筹管理,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县级发展规划,所有经费收支接受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审计和监督,管理步入正轨,基本实现改革和发展目标。

目前,管理区辖14个生产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3万亩。

全区总人口3551人,其中归难侨1988人,现有劳力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27人。

产业以甘蔗种植为主,水果、蔬菜、养殖等新兴产业为辅。

2009年度全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383.13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929.19万元,林业产值420万元,畜牧业产值851.34万元,加工运输业产值66.7万元,人均纯收入2927.5元。

1.1.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名称:

云南临沧市xx县2000吨气调保鲜库

建设地点:

xx县华侨管理区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区建设总规模是储量为2000吨气调保鲜库,占地面积16680平方米,其中:

主要包括土建工程、设备购置及配套附属建筑。

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二年,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第一期建设1000吨气调保鲜库、在8月投产拭运行;第二期为2011年8月—2012年7月建设1000吨气调保鲜库。

争取在2012年8月运行。

1.1.4项目建设方案

设备方案:

本项目气调储藏库关键设施和设备及技术方面从外国引进。

生产技术方案:

每年储藏保鲜甘蔗1000吨,保鲜储藏期为六个月,平均三个月周转一次;每年储藏保鲜水果1000吨,保鲜储藏期为六个。

供电建设方案:

本工程用电接在xx县供电管理区中心变电所10KV线路上,全库装机容量取450KW,供电系统选择容量500KVA。

1.1.5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由项目建设单位自筹。

1.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详见表1-1主要技术经济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T/a

2000

2

总投资

万元

800.0

2.1

建设投资

万元

789.34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0.66

3

项目定员

30

3.1

工人

15

3.2

工程技术人员

10

3.3

管理人员

5

4

动力消耗

4.1

KW

750

4.2

万M3

5

占地面积

M2

16680

6

年总成本

万元

336.96

7

年销售收入

万元

400

8

年利润总额

万元

200.37

9

投资回收期

6.52

10

投资利润率

%

31.31

1.2建议书编制依据

《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1.3综合评价

1.3.1综合评价

(1)项目建设必要性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华侨农场种植结构单一、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带动华侨管理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方向,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效益,推动华侨管理区经济快速增长,项目实施后,可增加基地收入521万元,带动种植户800个,农工年均收入增长6806元。

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并可以扩大就业,解决30多人就业。

且华侨管理区将从本项目获得较大收益和长足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和繁荣云南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2)项目建设可行性

①原料供应有保障

本项目水果种植基地主要依托xx县华侨管理区,近年来,华侨管理区以甘蔗循环经济为抓手,大力实施好“11”工程、蔗区万元示范村建设、测土配方蔗地套种项目,延伸甘蔗产业链,增加土地产出效益。

2009年管理区甘蔗种植面积1.2万亩,甘蔗总产量79871吨,平均亩产6.67吨,目前已建有甘蔗生产“11”工程样板基地200亩,建立十二队蔗区万元村示范点1个,甘蔗测土配方示范地200亩。

②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国家产业化政策

本项目保鲜水果符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尤其是在进口水果日益增多的形势下,对本地产品需求及要求日益增加,市场对本地产品的需求在逐年增加。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政策,为农民增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龙头示范作用。

③项目技术先进性

本项目从保鲜方案、设备选型均通过认真比选,同时项目依托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食品保鲜中心,在保鲜技术、措施上都将得到保障。

④项目经济合理性

通过计算分析,本项目财务指标均超过国家对本行业财务评价参数,经济效益良好。

⑤环境评价

本项目厂址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良好,无重大污染,对厂区无危害。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将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使环境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1.3.2论证结论

1、项目符合国家、云南及临沧市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华侨管理区特色产业,有利于发挥产业优势。

2、水果通过贮藏保鲜后,可使销售期延长到6个月,同时通过贮藏保鲜,大大减少了水果腐烂损失,同时错开销售旺季,提高附加值。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含量高、设备先进,完全具备本项目实施的大环境和小气候。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成熟,设备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加快,为迎接我国入世对农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临沧市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省政府根据云南实际提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转化战略和特色农业战略,促进云南林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临沧市“十一五”期间,要发展100万亩名、特、优果品基地,将特色林果业培育成临沧市一个农业支柱产业,使农业产值翻一翻。

xx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

东与临翔区、双江县接壤,南与沧源县毗邻,北与镇康、永德县隔南汀河相望,西与缅甸山水相连。

国境线长47.35公里。

县城xx镇居县境中部,东北距云南省会昆明最大横距11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6公里,总面积3720.33平方公里。

近几年,随着xx县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果品产业已成为xx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果园栽植面积迅速扩大,年产商品果量也在成倍增长,将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由于xx县贮藏保鲜、运销等发展滞后,造成果品市场供应受季节影响,价格差异浮动较大,直接影响xx县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给农民提供一个集果蔬储藏地、加工及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交易平台,解决农民丰产而不能丰收的卖难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鲜增值,农民增收。

气调贮藏保鲜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产品保鲜技术。

从而促进xx县的水果产业发展。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临沧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强林果业的大原则下,为xx县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出的,建设的必要性由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2.2.1是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旨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贫困面貌,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

云南水、土资源丰富,有发展林果业的天然优势。

为利用和发展这一优势,临沧市已对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第一产业的战略部署,这样“绿色产业”将快速发展,而本项目提出的瓜果保鲜贮藏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2.2.2是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随着xx县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以往传统作物种植模式下,种植户收入十分有限,到目前为止,农民人均收入仅2927元,农村的经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

本项目将充分利用所处的城郊优势和城市及周边地区对鲜食果品需求的市场优势,发展鲜果种植,实施鲜果的产业化生产,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使xx县农村经济有较大的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

2.2.3是农场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xx县的主种作物是水稻、小麦为主的传统作物,林果面积甚微。

当前种植作物的亩利润一般是:

水稻320元,小麦180元,,而果蔬产品的利润都在2000元以上。

从比较效益可看出,鲜果的亩效益是其它作物的10倍左右,为提高土地的生产潜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种植业结构势在必行。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xx傣族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北纬23°21′—24°01′,东经98°48′—99°52′间。

山地面积约占92.4%,坝区约占7.6%。

境内峰峦重叠,山川纵横,连绵起伏的xx大山自北向南横亘中部,把xx截为两个不同的自然地理区,把孟定、勐简、河外、福荣分隔于xx的北面。

整个xx地势自东向西呈梯级递降,一般海拔在1500米左右,最高3230米,最低孟定坝南定河出境口海拔450米,地理构造以断裂为主,形成了孟定、勐简凹陷带坝区,福荣、河外、xx大山皱褶带山区。

xx地处热带、亚热带,北回归线横穿境内,主要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丰沛,阳光充足,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农作物终年生长,树木四季常青,为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045.7毫米,无霜期317天。

xx华侨管理区位于xx县东北方向,地处东经99°25′38″,北纬23°32′49″,距xx县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西最大跨径4公里,南北最大跨径1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地形,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316毫米,6月份至10月份为雨季,11月份至翌年5月份为旱季,海拔1067.4米至1195.2米。

全区辖14个生产队,国土总面积14.2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43万亩。

全区总人口3551人,1433户,其中归侨1988人,981户,分别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印尼等国家。

现有劳力1421人,离退休人员550人,机关管理人员27人。

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3.2水文条件

xx华侨管理区属于澜沧江流域小黑江水系忙片河的上游,引区发源于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