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476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docx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

“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之团员总结

  一、

  团支部成员感想

  第一站“关爱社区党员”

  莫金凤:

  第九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团日活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而“关爱社区党员”是我们质安091班团支部其中的一个活动。

  我们探望的是已经躺在病床上30年的荣军李振资先生,他是因为被炮弹炸掉双腿后导致全身瘫痪的。

我们进入病房的时候,李叔(护士小姐都这样称呼他的)正在看电视,见到我们进来,他马上露出了笑脸,叫护士拿椅子给我们坐。

在跟我们聊天的过程中,李叔都会保持微笑的,从他的言语中我们也体会到他那乐观的心态,以及他对他所遇经历的宽容,而且令我感受最深的是他那颗对党给予他照顾的感激的心!

在我们看来李叔是多么的不幸,而他自己却觉得他和我们一样,只是行动不太方便而已,他也和我们一样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

常保宽容感激之心,常怀积极乐观之态,是李叔给予我们活生生的渲染!

  我是这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要感谢所有给予我们方便的人,首先要感谢滨江街道办事处给予我们这一个渠道,让我们联系到李叔,还有班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相互帮助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我们同行的同学们肯定收获了不少,被这种党员模范的精神渲染了不少!

  骆贵: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今年第九期的团日活动是关于党的,而我们班在金凤同学的带领下组了一个小分队,我们要到省荣军医院去看望一名老党员,好荣幸的是,我也在其中哦!

  早早起来……我们高兴出发了……走走我们便到了医院门下……

  李叔就是我们要看望的对象,见到他,我们都很开心……他安详地躺在床上……热情的招呼过后……我们便跟李叔聊了起来……在交谈中我们知道李叔他是一名战士!

在战争中他的身体残疾了……他的老家在江门台山……

  嘘寒问暖……拉拉家常……时间滴答地溜走……不留痕迹……或许说不是时间不留痕迹……而是我们没有去注意罢了……在床上躺了几十年……给李叔留下的是身体的日益不便……皱纹的日益增加……而带给他的却是日益平静的心情……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一直怀着为人们服务的宗旨,立志要让国家独立自主,人民生活富足……而当今我们拥有了这样的生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些像李叔一样的战士为我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啊……

  李叔……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革命战士、共产主义者、无私奉献者……我们应该致于他们崇高的敬意并跟他好好学习!

有空的话我们一定要多点去看看他们……他们真的很需要我们去陪陪他们……哪怕只是说说话……聊聊天……

  最后祝愿李叔的晚年幸福快乐!

  肖婷:

  XX年4月8日上午9:

30分我们一行7人出发至广东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看望一位叫李振资的老军人。

  这是一次“关爱社区党员的”活动,也是我们班团日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十点多我们便来到了省荣军医院,见到了那位老党员,于是便和他闲聊了起来。

他告诉了我们一些他的参军情况,参加过云南战争,自参军起就没回过家,家中有80多岁的父母,会时不时的过来看他。

我们也会问他一些问题,他也都会全部回答我们。

虽然他时不时的会笑,但是看得出来,他有时笑得很勉强,这也难怪,在床上躺了30年了,又很少出去外面,的确不容易。

觉得他挺辛苦的,又没有亲人陪伴在身边,天天躺在床上。

以后要是有机会的话,要多去看望看望他,还有其他的老军人,跟他们聊聊天,让我们都献出一份爱,这些军人们便不会觉得孤单,因为还有很多人在关爱着他们。

  黎晓琳:

  曾经魁梧的身躯,曾经花样的年华,曾经激昂的理想……

  现在苍桑的容貌,现在平庸的想法,现在瘫痪地躺着……

  这一苦难给了他的人生掀起了巨大的海啸,然而在他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下,他,战胜了逆境。

即使失去了惜日的斗志,他还是顽强地笑着,他眼中那坚定的眼神,与照片中当年怀着雄心壮志的他一模一样!

  诉说多次的回忆早已坦然地接受了,思考余后的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也许永远的瘫痪并不是他心中的噩耗,与亲人的分离才是他永恒的遗憾,毕竟孝顺父母是作为儿子的他应该做的,而不是让父母担心、流泪。

谈话间,虽然灿烂地笑着,但这背后隐藏着心酸。

社会能给他物质上的帮助,但谁能真正安抚他受创的灵魂?

无论怎样,但愿他能一切安好,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

你一定行的,李振资!

  黄泳炜:

  今天,我和另外6位同学去探访一位半身瘫痪的优秀老党员李振资。

作为杰出党员的代表,李老前辈曾从事通讯方面的工作,后来身负重伤。

但是,让我感到欣喜鼓舞的是,他身残志不残。

看着老前辈挂在墙上的照片,我看到老前辈年轻时帅气的一面。

历经三十年沧桑的老前辈,虽然脸上充满岁月的痕迹,但不变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坚持与执着。

在跟老前辈的谈话中,他说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广州的巨大变化感到无限欣喜,正因为党的正确出色领导,国家正走向繁荣富强。

他勉励我们年轻一代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陈火娣:

  XX年4月8日,是我第一次探访社区病人的特殊日子!

在一定的准备下,我们踏进了李振资叔叔的病房!

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虽然生理上残疾,但心理上却是积极乐观的!

对于我们的每个问题,李叔都能敞开心怀健谈!

作为一名光荣的战士,他不仅年轻时奋勇抗战,退伍后更不忘战士精神,经常观看战争类电视剧,或许这也是他对自己一身当中事业的最后一点寄托吧!

听他讲述着自己的英勇往事,敬佩之感油然而生,他并没有后悔自己变成这样,因为这是他爱国爱民的表现,只要人民幸福了,他就感到欣慰了!

的确,有他这样一位敬业爱国的军人,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

衷心谢谢您的付出,由现在起,应该是我们这代人为您们付出心血的时候,所以请您们安心养病,您们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

  第二站“黄埔军校之旅”:

  曾嘉浩: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质安091的全体学生,怀着一颗爱国爱党的心到黄埔军校缅怀。

黄埔军校在漫长的动乱时期幸存下来了,幸存的不只是其古迹,更是其黄埔精神。

黄埔精神,在以往培养了无数的爱国先烈,今天也在默默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黄埔精神,永垂不朽!

  曾晓娟:

  

  

  今天的天空格外明媚,在阳光的普照下,我们班的团日活动终于拉开了帷幕,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踏上了旅途,一路上,我们不停地嘻哈着,拉拉家常,似乎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尽情地享受着旅途的愉悦。

不知不觉,目的地渐渐地逼近了,终于,我们顺利地抵达了—黄埔军校。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了解到:

黄埔军校,即陆军军官学校,成立于1924年6月16日,是中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因校址在广州黄埔,人们习惯称为“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并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历史事件。

在参观期间,我们拍了不少照片,就当作是曾经的足迹吧。

时间总是不经意地流逝着,参观完黄埔军校、孙中山纪念碑后,我们带着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归途。

最后,忠心地感谢质安091班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因为有着你们的存在,才会有如此顺利、开心的旅程。

  陈晓婉:

  XX年4月14日早上,我们班同学经过两个多钟的时间,终于到达了黄埔区长洲的黄埔军校。

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XX年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任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其中,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

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蒋中正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xq等多所分校。

第七期学生毕业后,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次的参观,让我了解了关于黄埔军校的更多的人与事,学习到我们的先辈的良好精神品质,更加坚定了我们向他们学习的决心。

  吴育斯:

  我们坐地铁到鱼珠,渡船到对岸,就是黄埔军校码头。

那里有好多间卖和军校相关的小玩意的铺头,好多新鲜小玩意——雕刻成各种各样形状物件的象牙果、用子弹壳砌成的坦克大炮、印着黄埔军校名人的纸扇、手枪手榴弹打火机等等,这个看看那个摸摸,逗留一些时间,再前行,终于来到传说中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再转入去就是黄埔军校新建的大门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埔军校是新翻修过的,看上去崭新和整齐有序,左边出去就是常在明信片上、网上、书报上看过图片的“陆军军官学校”大门,右边是几个展馆。

因为坐车很累,所以没有把全部的景点都看完。

但是还是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

  第三站“踏春”:

  陆少梁:

  经过了很多的策划,很多的讨论,很多的投票,最终我们的417东山湖之旅终于可以行动了,这次活动虽然是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开展的,但是我们依然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前进的道路,开始一段轻松愉快之旅。

  一路上都很困的我,在踏进东山湖公园就开始精神了起来,里面有怡人的景色,精神饱满的行人,生机勃勃的各种动植物,于是,我们开始了。

我们一直都忍不住想让自己跟这些美丽的东西合影,我们拍了很有校园气氛的艺术照,跟阿姨叔叔们一齐跳舞的欢乐照,还有可爱的兔子舞,以及吸引了很多路人观看的仲园四大才子和如花讨论党的情景……不知不觉,几个钟就这样偷偷地过去了。

  中午天气虽然很闷热,但是一点也阻止不了我们的重庆大餐,虽然有茶水、橙汁,但是我们还是满头大汗,嘴唇通红,但是我们依然坚信,越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看得更远,所以我们没有浪费粮食,坚持地吃完了,最后大家都像涂了唇膏一样地离开了,也结束了我们当天之旅了。

  接来下,我们就剩下摆摊这一part了,大家一齐努力哦!

  赵燕芬:

  早上八点半,我们就从北区香姐那向东山湖公园出发了。

今天天气不错,恰好适合外出游玩。

  还没开始逛,我们就拍起照来了,因为公园里面的景色挺不错的!

公园里人挺多,适合老人与小孩,给人悠闲的感觉。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美丽优雅的风景,也用它记录下公园里那快乐的氛围。

我们看过姻缘石,走过鸳鸯堤,五拱桥。

拍下老年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也给自己拍了段搞笑视频——狼牙山五壮士投胎四大才子与如花,在五拱桥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