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761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1

  南乡子・南北短长亭

  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

  赏析

  相传为李白所作《菩萨蛮》写行人归意云: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本词起首即由此借来。

“短长亭”,短亭、长亭,为古时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

庾信《哀江南赋》: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古诗词中“长短亭”的意象历来是与羁旅漂泊之意连在一起的,本词中作者又进而在前面加了“南北”二字,使这长长的“行路”更显得漫漫不尽令人生愁了,因此作者谓之“无情”。

路程本身距离的长与短,实为人的感觉,谓其“无情”更是人的情感的投射,所以这“行路无情”实在是“人有情”的表现,以“无情”衬“有情”更显出其“情”的强烈与深刻。

接下来作品又从时间长久的角度来进一步写这“年去年来”的羁旅之苦。

作者在另一首《南乡子》中写道:

“游子绕天涯,才离蛮烟又塞沙。

岁岁年年寒食里,无家。

”这几句可谓这年复一年的“鞍马”行旅生活的注脚。

令作者不堪的还不仅是这没有休止的漂泊之苦,更有一种老大无成而生命虚耗的憾恨,一语“何成”,已见词人憾恨之深;几许“雪茎”,更衬出其悲愁之重。

长路漫漫,归期遥遥,匆匆行旅间,鬓丝已染霜雪而事业却无所成――游子漂泊的愁苦、憾恨与困惑就这样一层层地被推向了极致,弥漫于词中。

  下片着重描写游子漂泊中孤清之怀。

首二句述其寒夜读书的情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句似为词人所本,不过词中所写当为作者生活实情的描述。

其中“灯”的意象是耐人寻味的。

它照明的不仅是羁旅中的孤舍,实际上更有主人公那颗孤寂的心。

在漫漫旅途上,也只有“书”能给他以慰藉,让他得以超脱那难忍的孤独和愁苦。

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

檠,灯架,烛台,这里用作量词。

同时,这灯下夜读的情节也向人们展示了主人公清高雅逸的襟怀,下旬中的“窗外几竿君子竹”即是这种襟怀的象征。

“凄清”一词很准确地道出了竹子那身处孤寒之境却不失清雅风韵的品质。

古人称松、竹、梅、兰为君子四友,故而作者在这里直接称竹为“君子竹”,词人在此直道“君子竹”,其深意便在于表达对不为时困而凛然有节的古君子之风的仰慕与追求。

煞尾处“时作西风散雨声”又从听觉感受上来写竹:

西风飒飒,竹叶簌簌,好似风吹雨散一般。

显然,这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君子竹”那潇洒无畏的风神,传达出的是词人不惧孤寒不夺雅志的精神。

竹声“时作”,余音不绝,语虽尽而意未穷。

  与唐宋词中某些抒写羁旅情怀之作的明显区别是,词人没有陷于孤独悲戚的情感中而不能自拔,上片言漂泊之苦,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但这只是一个铺垫,至下片则一“灯”擎而愁云散,述读书以明志,赋翠竹以寄情,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可谓“哀而不伤”者也,正如王鹏运评刘秉忠词所云:

“雄廓而不失之伧楚”(《藏春乐府跋》)。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2

  南乡子・山果熟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风景有池塘。

木兰舟上珠帘卷,歌声远,椰子酒倾鹦鹉盏。

  翻译

  秋天里,山上的水果成熟了,菱荷也散发着清清的芳香,家家户户都有种藕养鱼的池塘。

华丽的木兰舟上珠帘卷起,美妙歌声从舟内传出,小舟渐行渐远,我仍手持鹦鹉杯,饮着江南特有的用椰子酿制的酒浆沉醉其中。

  注释

  木兰:

木兰花,木兰树质坚硬,是做舟楫的好原料。

  鹦鹉盏:

用鹦鹉螺制成的一种酒杯名。

  鉴赏

  这首小令,以清新的语言,明快的色调,热情描摹歌颂了江南的风光。

  荷花之最秀异者叫“水花”,这里实指菱荷之类。

头三句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山上的各种水果成熟了,菱荷也散发着清清的芳香,家家户户都有种藕养鱼的池塘。

从“家家风景有池塘”的描写里,使人不仅看到了江南山光水色的秀美,也想到了这里人民的勤劳和富庶。

在写法上,这几句是从大处着笔,范围逐渐缩小。

后面几句,则又由一个船头的侧影着笔,将意境开拓开去,使人想象到一个更广阔的境界。

“木兰舟上珠帘卷”,木兰,木兰花,木兰树质坚硬,是做舟楫的好原料。

《述异记》说:

“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至今在洲中。

诗家所云木兰舟出于此。

”这里说,在华丽的木兰舟上卷起了珠帘――未写人而想见其人。

“歌声远”三字,使人仿佛看到了词人那聆听妙音的兴致,船近时既观且听,船行远了仍在倾耳;“椰子酒倾鹦鹉盏”(鹦鹉盏,盏就是杯,是用鹦鹉螺制成的一种酒杯名。

鹦鹉螺,壳乳白色,有青绿斑,里面有光如真珠,螺层尖处屈曲如鹦鹉嘴状,制为酒器,古雅奇趣可玩。

大者可容酒二升,小者似今之酒杯稍大。

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

“共酌琼酥酒,同倾鹦鹉杯。

”可知这是一种较为名贵的酒杯)则是且听远音且忆方才船头所见的情景:

男的手持鹦鹉杯,美美的饮着江南特有的用椰子酿制的酒浆,女的在放开她那清脆婉转的歌喉,船行远了,他还在“歌声远”中仔细地听着,品味着所见情景,这不仅使人想见到了歌声的优美,而且看到了一幅天长水远的画面,看到了一幅词人陶醉江南风光的图画。

  一首仅仅三十个字的小令,却描绘出了江南山光水色之秀美,肥田沃土之喜人,农民之勤劳富庶,富者之悠闲自得,词人之喜悦欢畅,清川之舟楫往还。

这样大的容涵量,写得却不拥不挤,雍容自如,疏淡雅致,这是很难得的。

张炎《词源》说:

“大词之料,可以敛为小词,小词之料,不可展为大词。

”作者的本领,就在于能将“大词之料”写成一篇小词,读来使人感到精美而有韵致。

张炎又说: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

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

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

”这首小令的收尾,就富有余音缭绕之佳趣。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洞口谁家,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翻译

  洞口是哪户人家呀?

屋前木兰树造的小船上系着好看的木兰花。

身着襦裙长袖的女郎们互相邀约去水边游玩,春风湖面,女孩们的笑闹嬉戏声不时传来。

  注释

  木兰:

乔木,又名杜兰、林兰,状如捕树,木质似柏树而较疏,可造船,晚春开花。

  红袖:

指古代女子襦裙长袖,后来就成了女子的代名词。

  相引去:

相互邀约而去。

  引:

招引。

  南浦:

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赏析

  这首词写南方少女的欢情。

作品以虚拟问句开头,以“木兰船系木兰花”写洞口之家的实景,流露出无比赞美之情。

“红袖”三句继续写洞口之家的人事,活现南方少女相引相招,相依相偎,亲昵欢快地游春谈笑的场面。

  此词表现的是,世事清明,心情舒畅,岁月静好,江山无声。

有的只是红颜女子引舟,春风湖面,莺歌燕语。

中原战乱之中,在偏安一隅的西蜀,却有着这般恬静、悠然的江南好风光,真是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栩庄漫记》对欧阳炯的《南乡子》八首作了一个总评曰:

“《南乡子》八首,多写炎方风物,不知其以何因缘而注意及此?

炯蜀人,岂曾南游耶?

然其词写物真切,朴而不俚,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而为写景纪俗之词,与李��可谓笙罄同音者矣。

”的确,在《花间集》中,这样朴质清新的风土人情词作,是别具韵味的。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4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朝代:

宋代

  作者:

黄庭坚

  原文:

  诸将说封侯。

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

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

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

白发�d花不解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

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

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注释

  ①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金奁集》入“黄钟宫”。

二十七字,两平韵,三仄韵。

  ②戏马台:

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市南。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刘裕北征,九月九日会僚属于此,赋诗为乐,谢瞻与谢灵运各赋《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一首。

  ③金络头:

精美的马笼头,代指功名。

  ④簪(zān)花:

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的一首绝笔词。

词的开头两句就描绘了一组对立的形象:

诸将侃侃而谈,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

对比何等鲜明,大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的意味。

  封建社会中,封侯显贵历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但作者眼中,这一切都只是梦幻一场,所以他此时只一边冷眼旁观,沉醉音乐之中。

这一组对比用反差强烈的色调进行描绘,互为反衬,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此词借助笛声与歌声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悠长深远的意境中,超然之情蕴含于这不言之中,自有一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吹笛倚楼”用唐赵嘏《长安秋望》诗中的名句“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正切此词写重九登高远望之意。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

“休休”,算了吧,还有什么可说呢!

即使是像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

用“戏马台”之典正切重阳宴集之题,而“金络头”,用鲍照《结客少年场行》“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既切戏马台之马,又照应开头说封侯的“诸将”。

词人受佛老思想的浸润,人生观中有着消极虚无的一面,随着政治上的连遭打击,这种思想时有流露。

这里表现的就是这种思想感情,但更为含蓄深婉。

  下片遂转而为开朗达观。

词人举杯劝酒: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一作“酒似今秋胜去秋”)。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还是开怀痛饮,莫辜负这大好秋光和杯中酿。

以功名之虚无,对美酒之可爱,本于晋人张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之语(见《世说新语・仕诞》)。

古人咏重九,常由美酒而兼及黄花,作者沿用此法,却又翻出新意。

他运用拟人手法,借花自嘲。

词人老兴勃发,插花于头,而花却笑他偌大年纪还要簪花自娱。

其造语则是脱胎于苏轼的两句诗: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吉祥寺赏牡丹》)词人热爱生活的不服老精神跃然纸上,他并不因处境的拂逆和年事的增高而消沉,相反觉得秋光和美酒都与去年不殊,表现出开朗豁达的胸襟。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

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5

  眼约也应虚,昨夜归来凤枕孤。

且据如今情分里,相于。

只恐多时不似初。

  深意托双鱼。

小剪蛮笺细字书。

更把此情重问得,何如。

共结因缘久远无。

  翻译

  原先的约会之期,成不了现实。

昨夜,他爽约了,回来之后孤单地枕着凤枕。

现在看来情分还是会趋于亲近的,只是怕再过一些时候就不如从前了。

  赶紧将自己的一片深情厚意托付给书信,剪裁好信笺,用细细的字写好信。

再把彼此的情分重新问清楚,怎么样?

两人共结姻缘会很久远吗?

  注释

  眼约:

犹目成,通过眉目传情来结成亲好。

  凤枕:

绣枕,绣有凤凰图案的枕头。

  相于:

相厚、相亲近的意思。

  双鱼:

谓书信。

  蛮笺:

唐时高丽纸的别称。

  得:

语助词,用于动词之后,犹着。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心理活动,她对爱情犹疑,但却执着追求,通过反复的'诰问,希望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答复。

从女性复杂的心理世界出发描写爱情,可以说是晏几道词作中爱情词的一个特色。

词的首句讲到两个人的约定似乎出了问题,男方的爽约,使这位女子感到他们的感情并不是非常牢固。

晚上,孤枕独眠,难以入睡,千万思量,满腹狐疑。

她想按照如今的这种情形,两人就已经有了许多的生分,如果要长期交往,只怕时间越久,感情越淡,不会再像当初那般情意绵绵。

但女主人公似乎并不想轻易就放弃这份感情,很希望得到对方一个确切的音信。

于是就用心剪下一幅蛮笺,写下细细密密的小字,把自己的深情厚意托付给那鱼雁来传递。

我再次问一问,我们俩的感情究竟如何呢?

我们究竟能不能结下天长地久的好姻缘呢?

词作就是通过这位女子反复的思量、反复的追问,来探究她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她丰满的形象的。

小词虽小,容量却不小。

  送往迎来的欢场里,多的是虚情假意。

晏几道喜欢被骗,喜欢将虚情当作真意。

然而,在现实的逼迫下,晏几道也有清醒的时候。

这首词借歌妓口诉说,表明晏几道对与歌妓情感的另类观点。

眉眼传情,原来是虚假的应酬。

凤枕孤眠,才体会到欢场中的欺骗。

想抓住眼前已有的情分,好好相处,但是,在欢场中被骗多了,不禁疑虑:

“只恐多时不似初。

”这些情感经不起时问的检验。

离别后欲将心事和情感都写入书信,托邮使带给情人。

信中追问:

“共结因缘久远无?

”词人总是不甘心或不相信自己被骗,还要一再追问。

答案其实是很清楚的,只是词人故意不正视现实而已。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6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翻译

  热泪双流却饮泣无声,只是痛悔从前没有珍视你的一往深情。

想凭藉丹青来重新和你聚会,泪眼模糊心碎肠断不能把你的容貌画成。

  离别时的话语还分明在耳,比翼齐飞的好梦半夜里被无端惊醒。

你已自早早醒来我却还在梦中,哭尽深更苦雨风铃声声到天明。

  注释

  凭仗:

倚着拐杖。

  丹青:

指亡妇的画像。

  省识:

记忆起、忆起。

  盈盈:

此语含有双关意,既有由省识得来的容貌比眼前的画像清晰之意,又有作者无限伤感充盈于怀之意。

  忒:

方言,太、特。

  鹣鹣:

即鹣鸟,比翼鸟。

似凫,青赤色,相得乃飞。

常以之比喻夫妻合美。

  更更:

一更又一更,即指夜夜苦受熬煎。

  赏析

  词的上阕,抒写了丹青重识的悲戚。

睹物思人,自然情伤,更不用说是面对展露容颜笑貌的画像了。

放“沮咽却无声”,起句感情凝重。

因无声之泣比有声之哭更具酸楚之感,因而它的哀痛之情尤足悲人。

“只向从前悔薄情”,语痛情切,读后如见作者对着画像呼唤亡灵表示悔痛的情景。

从前未必薄情,然而言“悔薄情”者,严厉责己,正表现出爱之深、爱之切。

“凭仗丹青重省识,一片伤心画不成”,道出了突然见到亡妻画像时的复杂心情与怆绝感情。

生时虽然同床共席,但死别使他们分离,今天凭借画像重新见到了那清俊的面庞,盈盈的双目,怎能不使他悲伤欲绝呢?

“画不成”这一句,用元好问《十日作》成句,意谓因伤心一片故难以握笔填词,上阕就在这样浓重的伤情中结束。

  词的下阙写回忆诀别的哀痛。

“别语忒分明”一句,虽未具体写别语的内容,但它包含着妻子临终时没说完的肺腑言、衷肠语。

如今它是那样清楚地回响在耳边。

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这是最后的声音,孰料它竟成永别的遗言!

言犹在耳,痛定恩痛,令人不胜其哀。

“午夜”三句,以“梦”喻生,以“醒”喻死。

“午夜鹣鹣梦早醒”,喻他们夫妇如比翼之鸟情深意蜜,却中道分离。

这里用“避讳”手法,不忍言死,既以减轻自己的悲伤,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挚爱。

自妻子死后,他时刻处于思念之中,尤其在深夜,听着风吹檐前铁马,更鼓声声,痛悼、思念之情,便齐涌心头,常常泣不成声。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之句,化用唐明皇闻铃总念杨贵妃作《雨淋霖》曲的典故,抒发了这种恨好景不常、好梦易醒,无限思念、无比哀痛的感情。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在爱妻亡故后,悲痛欲绝,便写了很多悼念亡妻的词。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词,它大约写于卢氏去世不久。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7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朝代:

宋代

  作者:

孙惟信

  原文:

  璧月小红楼。

听得吹箫忆旧游。

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

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h�t裘。

针线曾荣玉指柔。

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

空为梅花白了头。

  译文及注释:

  作者:

佚名

  译文

  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

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

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

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

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注释

  [1]璧月:

形容月的皎洁明亮如同圆形玉璧。

  [2]�h�U:

水鸟名,雁的一种,长颈,其羽毛可制裘。

  赏析:

  作者:

佚名

  这首词正是词人对自己一生放任不羁、寄居他乡的漂泊生涯的总结,从而流露了晚年对妻子的真挚怀念之情。

  词的上片主要是回忆旧游,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

首二句“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以两件事为起因,逗引对往事的回忆。

璧月,谓月圆如璧。

一轮玉璧似的圆月照耀着小楼,远处传来了阵阵箫声。

望月怀思本是中国文化积淀中的传统手法。

同时那如泣如诉的洞箫更易令人感怀。

“忆旧游”正是以这二者为触媒而引发出来的。

“旧游”二字个中当包含词人后半生漂泊异乡、优游江浙、傲世睨俗的无限感慨。

接着“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二句写词人凭栏眺望的感觉,并交待其时所在的地点扬州。

楼外天凉似水,栏干上挂满秋霜。

这一切无不使词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

正因环境所致,同时加之地点又在扬州,所以词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浪荡才子杜牧来。

上片尾句“薄幸声名总是愁”正是借这一典故而抒写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节,终而赢得薄情冤家的声名,今天想来这一切总是令人徒增愁怨。

古人常说,人老易悔。

如杜牧一样,词人晚年对自己一生落拓不羁、恣意优游的感慨是出泛泛的回顾,还是深深的自责,我们已无法确知了,但有一点可以断言,那就是词人婚后不久就出游苏杭,萍踪不定,和自己发妻离多聚少,因而晚年对妻子不免深有愧疚之情。

下片则十分热切地再现了这份真情。

词人用“尘暗�h�t裘”换头过片,承上启下。

“尘暗”二字承上,总结自己一生四海浪迹,风尘仆仆。

暗,有布满、落满之意。

�h�t裘,本指用�h�t鸟羽所制之裘。

这里暗用《西京杂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私奔后还成都以身著�h�t裘典酒与文君欢饮的故事。

这里用以引起下文,表达对妻子的怀念:

“针线曾劳玉指柔。

”原来这领�h�t大氅是妻子亲手辛勤缝制的。

一个“劳”字表现了词人对妻子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

然而,此刻词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

即言待得词人感觉到妻子一片恩爱之情,仿佛如一梦醒来,为时已在三十年之后。

罢了,罢了,这一切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了。

无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声长叹之中。

绾束“空为梅花白了头”一句更见真情。

梅花,暗用宋初隐士林逋典故。

逋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不入城市,终生不娶,以种梅养鹤自娱,后世称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

这里词人言自己为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虚度一生。

以惟信的为人,他当然不会对自己傲世之举产生丝毫遗憾之情,而这里流露的只是有负爱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

这一句正是对上片结尾“薄幸声名总是愁”的回应。

  词人大半生寄身江湖,直至终老,为人向以疏放旷达著称,到了晚年,回首往事,百无一悔。

惟独在手抚妻子亲手密密缝制的御寒大衣而产生“空为梅花”之恨,乃至对自己的“薄幸声名”的深深自责、自愧、自悔的心理。

为其如此,才使得全词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挚感人。

这也是本词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此外,这首词用语不假雕饰,朴素洗炼。

加之词人对发妻怀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绵意切,所以世称其词“婉媚多姿,聪俊自然”,实乃中肯之评。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8

  冰雪透香肌。

姑射仙人不似伊。

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

故著寻常淡薄衣。

  暖日下重帏。

春睡香凝索起迟。

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

爱被西真唤作儿。

  翻译

  香的皮肉透出冰雪晶莹之色,就是藐姑射山的仙人也不如她美丽。

成都出的新花样的蜀锦,不适合她。

特地穿上日家常朴素衣服。

  温暖的日子放下层层帐幕。

她睡着了,室内焚的香,烟气不散,叫她起来,她很迟才起来。

东方朔风格不同凡俗,为什么当时常被西真唤作“儿”呢?

  赏析

  上片以姑射山上的仙子相比拟,“冰雪透香肌。

姑射仙人不似伊。

”在词人眼中,爱妻闰之的肌肤像冰雪一般洁白细嫩,而且随时散发着微微香气,有如神话中姑射山中的神女,但是神女似乎还赶不上闰之的美貌。

“不似伊”三字,倾尽了词人对闰之的钟爱之情。

下文则从内在品格上着力渲染闰之的勤俭质朴,但却不直接说出,而是从她穿着打扮的外表上落笔,显得句法生新:

“濯锦江头新样锦,非宜。

故著寻常淡薄衣。

”在濯锦江边生产着各种花样翻新的锦缎,但是,这对闰之是不适宜的,她平时所穿的都是些寻常的淡薄衣衫。

词人在后来写的《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曾这样高度评价闰之的品德道:

“妇职既修,母仪甚敦。

”可见,闰之是一位具有传统美德的妇女典型,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使词人对闰之的感情愈加笃厚。

  下片进一步描绘王闰之的清心寡欲和雍容睡态,愈加令人惜爱。

“暖日下重帏。

春睡香凝索起迟。

”而下文“曼倩风流缘底事,当时。

爱被西真唤作儿。

”则转向了词人自己,他以西汉风流才子东方朔自喻,说他当时热恋着王闰之。

末句是用《汉武内传》典,以此末句之“爱被西真唤作儿”,显得极其生动亲切。

“儿”字是一种亲昵之称,从西王母神仙口中唤出,不仅活灵活现,犹如目前,而且抬高了词人存在的现实价值,颇有自许傲世的味道。

再从《汉武内传》叙述东方朔的毕生才干和曲折遭际来看,似蕴含了词人的身世之感,正影射出曾在朝中反对新法而屡遭贬谪和“补外”的坎坷经历。

由于他的反变法是光明磊落的,是“此心耿耿,归于忧国”的,故他有着自信、自傲的心态。

这也符合词人“外迁”任杭州太守时的心绪。

  这首词淋漓尽致地刻画了继妻王闰之的外貌形体美和内秀品格美的形象。

全词清新婉丽,明净流美,用典寓意,自然高迈。

南乡子原文、翻译及赏析9

  原文

  欹枕�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

梦里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

只记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翻译

  船行江上,在咿哑嘈杂的摇橹声中渐渐入睡。

在梦中与意中人相会,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态。

  在梦中正与情人难离难舍,欲说还休之际,却梦断人醒。

回忆前夜分别时,正是圆月中天,月圆而人离别。

  注释

  欹枕:

倚枕。

  �:

同橹,摇船用具。

  咿哑:

象声词,摇橹声。

  聒: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翠袖:

着绿色衣衫的人,代指玉人。

  梦里:

一作“变作”。

  两眉尖:

紧皱双眉,愁苦貌。

  梦已阑:

梦已尽。

  埋冤:

即埋怨。

  前夜月:

指别时之月。

  不管人愁独自圆:

人愁离别,月却独自向圆。

意同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词:

“何事长向别时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船行江上,在咿哑嘈杂的摇橹声中渐渐入睡。

在梦中与意中人相会,她依然是翠袖盈盈的可人情态。

  在梦中正与情人难离难舍,欲说还休之际,却梦断人醒。

回忆前夜分别时,正是圆月中天,月圆而人离别。

  注释“欹枕”两句:

橹声咿哑,倚枕醉眠。

欹(qī)枕:

倚枕。

�(lǔ):

同橹,摇船用具。

咿哑:

象声词,摇橹声。

聒(guō):

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梦里”三句:

写梦境:

笙歌花底,玉人历历在目。

翠袖:

着绿色衣衫的人,代指玉人。

梦里:

一作“变作”。

  “别后”两句:

言玉人欲诉别后相思,不想梦断人去。

两眉尖:

紧皱双眉,愁苦貌。

梦已阑:

梦已尽。

  “只记”三句:

记叙玉人梦中之语:

怨月无情,别时独圆。

埋冤:

即埋怨。

前夜月:

指别时之月。

不管人愁独自圆:

人愁离别,月却独自向圆。

意同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词:

“何事长向别时圆。

  赏析

  词题为记梦,所梦何人,本事无考。

词先写舟中孤寂,摇橹声中,由醉入梦。

梦中花丛笙歌动听,伊人宛然在目。

换头写伊人倾诉别后相思,然后以对方埋怨人离月圆收结,体现双方依依难舍,情挚意浓。

  全词就梦前、梦中、梦后三层依次写来,思路清晰。

词人由醉入梦,梦中笙歌花丛,翠袖盈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