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473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石门县人民医院《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

石门县人民医院2019年《医学基础知识》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以下研究方法中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现况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答案】AB

【解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可以回答所描述

的事件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群、数量多少。

描述性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现况研究。

故选AB。

2、对于急进型高血压的叙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占原发性高血压的1%~5%

B、病变发展快

C、常因并发尿毒症、脑出血而死亡

D、主要病变是细动脉玻变和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答案】D

【解析】急进型高血压亦称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中年,血压显著升高,尤以舒张压明显,常>130mmHg,

病变进展迅速,较早出现肾衰竭。

可继发于缓进型高血压,但常为原发性。

特征性的病变是增生性小动脉硬

化和坏死性细动脉炎,主要累及肾。

患者常较早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并有血尿和管型尿。

常在一年内迅速发

展为尿毒症引起死亡。

也可因脑出血或心力衰竭致死。

3、胆囊炎的牵涉痛区是()。

A、腹股沟区

B、右肩胛

C、上腹部和脐区

D、左上腹和肩胛间

【答案】B

【解析】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可感觉右肩区疼痛。

4、关于乙型脑炎的临床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常有颅内压升高现象

B、病程早期皮肤可见淤点

C、有些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

D、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有些病人出现抽搐、意识障碍”或“重症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说明未掌握乙

型脑炎临床特点以急起的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颅内高压表现为特征。

典型的乙型脑炎患者,

不会出现皮肤淤点。

临床上可依据皮肤有无淤点,帮助医师对乙型脑炎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进行鉴别诊断。

要点乙型脑炎不会出现皮肤淤点。

5、深部创伤后造成的严重感染,应首先考虑的是()。

A、破伤风梭菌

B、放线菌

C、肉毒梭菌

D、铜绿假单胞菌

【答案】A

【解析】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深部创伤后造成的严重感染,应首先考虑为其感染。

6、对临终患者的关怀应坚持整体服务的伦理原则,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A、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

B、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

C、既关心患者自身,又关心患者家属

D、既为患者生前提供服务,又为患者死后提供居丧服务

【答案】ABCD

【解析】所谓整体服务其实质是以临终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主要包括:

①对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社

会等方面给予关心和照顾;②为患者提供全天候服务;③既关心患者自身,又关心患者家属;④既为患者生

前提供服务,又为患者死后提供居丧服务等。

故选ABCD。

7、一般送检分离培养含病毒标本的最佳温度为()。

A、37℃

B、-70℃

C、4℃

D、25℃

【答案】C

【解析】一般送检分离培养含病毒标本的最佳温度为4℃。

8、安定被大剂量使用时,不会出现的作用是()。

A、全身麻醉

B、中枢性肌肉松弛

C、抗惊厥、抗癫痫

D、抗焦虑

【答案】A

【解析】安定为中枢神经抑制药,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随用量的加大,临床表现可自轻度

镇静、催眠甚至导致昏迷,有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中枢性肌肉松弛的作用,用于精神紧张、焦虑不

安、抑郁、恐惧、失眠等神经官能症、肌肉痉挛及顽固性癫痫等。

安定为中枢镇静催眠药,不是麻醉药,不

会产生全身麻醉效应。

故选A。

9、下述哪项不符合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检查结果()。

A、BE负值减小

B、AB=SB≤正常值

C、HCO3-少

D、PaCO2升高

【答案】A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制为:

由于肺部疾病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CO2排出减

少;此外,也可能存在周围循环衰竭、长期缺氧引起乳酸增多等体内酸性物质产生增加,固定酸排出障碍。

临床上血气检查结果为:

pH值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HCO3-减少、正常或轻度升高,AB=SB并小于

正常值,BE负值加大。

其他四项均可在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戛郘૶昄պ昄պ᳘୮

1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属于()。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没有冲突

【答案】A

【解析】双趋式冲突是两个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

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属于是对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

价的目的物之间做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属于双趋式冲突。

故选A。

11、表示疾病的流行强度的术语,大体上可用()。

A、爆发、流行、大流行、周期性

B、散发、流行、爆发、大流行

C、流行、大流行、散发、季节性

D、季节性、流行、爆发、长期趋势

【答案】B

【解析】疾病流行的强度常用散发、流行、大流行、爆发等术语来表示。

散发指某病发病率与去年相似;流

行指发病率超过历年水平至少3~10倍;大流行指某病迅速发展,涉及地域广(跨省、跨国);爆发指疾病

短时间、小范围突发大量病例。

故选B。

12、某乙脑患者病程第4天入院,体温40℃,下午突然神志不清,反复抽搐,呼吸节律不规则,两侧瞳孔

不等大。

对于该患者的抢救措施哪项是不恰当的()。

A、高张糖静滴

B、甘露醇静脉快滴

C、654-2或阿托品静脉注射

D、大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答案】D

【解析】该患者出现脑疝、呼吸衰竭,抢救中可以给高张糖降颅内压,不能给大量的生理盐水,可能加重脑

水肿。

13、给狗静脉注射稀释的胆汁10ml,可引起()。

A、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B、胰液和胆汁分泌都减少

C、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不变

D、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答案】D

【解析】给狗静脉注射稀释胆汁10ml后,胆汁中的胆盐可被运送到肝脏,促进胆汁的分泌,但对胰液的分泌无影响。

14、临床治疗的伦理原则有()。

A、生命至上原则

B、有效原则

C、自主原则

D、择优原则

【答案】ABCD

【解析】临床治疗伦理原则包含生命至上、有效原则、自主原则和择优原则。

故选ABCD。

15、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阳性是()。

A、红细胞不凝集

B、红细胞不溶解

C、红细胞部分溶解

D、红细胞凝集

【答案】A

【解析】间接血凝抑制试验阳性即试验中加入致敏载体时不出现凝集现象,所以红细胞不凝集。

16、决定微循环营养通路周期性开闭的主要因素是()。

A、局部代谢产物

B、去甲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血管紧张素

【答案】A

【解析】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不断发生每分钟5~10次的交替性收缩和舒张。

当它们收缩时,其后

的真毛细血管网关闭,舒张时开放。

毛细血管关闭时该毛细血管周围组织中代谢产物聚集,氧分压降低。

谢产物和低氧都能导致局部的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发生舒张,于是毛细血管开放,局部组织内积聚

的代谢产物被血流清除,随后,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又收缩,使毛细血管关闭,如此周而复始。

17、关于阑尾不正确的描述是()。

A、远端位置恒定

B、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C、全长6~8cm

D、连于盲肠后内侧壁上

【答案】A

【解析】阑尾是细长弯曲的盲管,在腹部的右下方,位于盲肠与回肠之间,它的根部连于盲肠的后内侧壁,

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全长6~8cm,远端游离并闭锁,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

界处,称为麦氏点。

18、诊断阑尾炎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恶心、呕吐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腹膜后血肿

D、实质性脏器破裂

【答案】B

【解析】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炎最有意义的体征。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

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此外,还有胃肠道症状、发热、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等表现。

故选B。

19、诊断阑尾炎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恶心、呕吐

B、转移性右下腹痛

C、腹膜后血肿

D、实质性脏器破裂

【答案】B

【解析】转移性右下腹痛阑尾炎最有意义的体征。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开始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

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

此外,还有胃肠道症状、发热、麦氏点压痛和反跳痛等表现。

故选B。

20、循环血液中的凝血块,随血流运行至相应大小的血管,引起官腔阻塞的过程叫做()。

A、血栓

B、血栓形成

C、血栓栓塞

D、梗塞

【答案】C

【解析】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阻塞血管的

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故选C。

21、在机体内环境中,负反馈的特点是()。

A、迅速

B、有波动

C、有预见性

D、有可能失误

【答案】B

【解析】反馈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前馈较迅速,具有预见性,适应性更大,但前馈控制有时会发生失

误,这是前馈控制的一个缺点。

故选B。

22、肾小球滤过率是指每分钟()。

A、两肾生成的终尿量

B、两肾生成的原尿量

C、1个肾单位生成的终尿量

D、1个肾单位生成的原尿量

【答案】B

【解析】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流经肾的血浆约有

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是衡量肾功能的指标。

故选B。

23、属于胆碱能受体的是()。

A、M、β

B、M、α、β

C、M、N、α、β

D、M、N1、N2

【答案】D

【解析】胆碱能受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毒蕈碱受体,简称M受体;一类是烟碱受体,简称N受体,N受体

有N1、N2两种亚型。

24、肌节是()。

A、位于M线与Z线之间

B、1个I带+1个A带

C、位于相邻两条Z线之间

D、1/2I带+A带+1/2I带

【答案】D

【解析】在肌原纤维中,两条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的。

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5、从下列患者脉血样的血化分析结果会计最可能的情况,pH=7.46;PaCO2=27mmHg,

PO2=98mmHg,[HCO3-]=23mmol/L,[C1-]=110mmoVL,[Na+]=140mmol/L,[K+]=3.5mmol/L.()。

A、代谢性(高酮性)酸中毒

B、代谢性(高乳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高氯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答案】D

【解析】pH=7.46推出是碱中毒,PCO2低于正常,故是呼吸性。

26、可形成荚膜的需氧芽胞杆菌是()。

A、巨大芽胞杆菌

B、炭疽杆菌

C、多黏芽胞杆菌

D、枯草芽胞杆菌

【答案】B

【解析】常见错误为选蜡样芽胞杆菌,是把炭疽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混淆了。

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

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

其两端截平,无鞭毛。

当取自病人或病畜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或呈短链;经

培养后则形成长链,呈竹节样排列。

芽胞在有氧条件下形成,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有毒菌株在人和动

物体内或含血清的培养基中可形成荚膜。

27、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取决于()

A、药物的剂量

B、药物的脂溶性

C、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答案】C

【解析】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

称为选择性。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的亲和力不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