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702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docx

口腔生物学第四章练习题

选择题

1.对口腔内抗原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牙髓治疗药物可能引起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

B.病毒、真菌和口腔肿瘤是常见的口腔内抗原

C.在某些情况下的健康牙髓组织可作为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D.口腔局部的细菌抗原主要为外源性细菌

2.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的功能称为A

A.免疫监视B.免疫自稳C.免疫耐受D.免疫防御E.免疫识别

3.牙髓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D

A.牙髓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角质细胞E.中性粒细胞

4.口腔免疫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D

A.流式细胞术

B.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C.免疫印迹术

D.PCR

E.免疫荧光

3.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中确立期的特征不是下面哪一项:

(D)

A.菌斑积聚2~3周。

B.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

C.新活化的淋巴细胞持续不断进入炎性病灶,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IgG、IgA以及少量IgM

D.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4.疱疹性口炎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B)

A.初次感染即可产生免疫应答,清除病毒

B.可终身免疫

C.残余病毒可潜伏在正常粘膜、血液、泪液以及神经节细胞,主要在三叉神经节中

D.有残余病毒时,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发病

1.疱疹性口炎是由(A)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AIBIICIIIDIV

2.口腔淋巴组织与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A)

A黏膜免疫系统B黏膜系统C黏膜屏障D固有黏膜免疫系统

1.主动免疫是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主要的免疫途径:

(E)

A.经口腔免疫B.鼻腔接种C.经扁桃体途径免疫D.经小唾液腺免疫E.以上全是

2口腔内淋巴结包括:

(E)

A.扁桃体B.唾液腺淋巴样组织C.牙龈淋巴样组织

D.粘膜下淋巴样组织和散在的淋巴样细胞.E.以上全是

3.黏膜免疫主要产生什么抗体A

A.IgAB.IgGC.IgMD.IgDE.IgE

4.以下哪个细胞在口服免疫耐受起关键作用A

A.黏膜树突状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

1下列哪种疾病会有口腔黏膜损害(D)

A扁平苔癣B白塞病C寻常天疱疮D以上都是

2接触性口炎是哪型变态反应(D)

A

B

C

D

1、致龋的抗原物质不包括:

(A)

A、变形链球菌的代谢产物B、葡糖基转移酶C、表面蛋白抗原D、葡聚糖结合蛋白

2:

牙周病的固有免疫细胞不包括(A)

A、T淋巴细胞B、中性粒细胞C、巨噬细胞D、单核细胞

5.吞噬细胞系统是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组成有下列哪种细胞e

A.中性粒细胞B.单核细胞C.巨噬细胞D.NK细胞核树突状细胞E.以上都有

2.药物性口炎的表现为a

A.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II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

1.以下哪项不属于唾液中的非特异性防御物质D

A粘蛋白B溶菌酶C乳铁蛋白D分泌型IgA

2.以下哪项不是牙髓组织固有免疫应答细胞D

A牙髓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淋巴细胞

1.SIgA分子结构是(A)

A.一个IgA双聚体分子,一个分泌成分分子,一个J链

B一个轻链,一个重链,一个J链

C一个轻链,一个重链,一个分泌成分分子

D一个IgA双聚体分子

2.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是(B)

A牙髓树突状细胞B成牙本质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

1.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有A

A.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

B.入侵宿主组织

C.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功能

D.损害宿主牙周组织

E.以上都是

2.细菌及及其产物入侵宿主后,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启动,产生以下哪种抗菌物质

A抗菌多肽LL-37B防御素C细胞因子,D趋化因子E以上都是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口腔的健康首先取决于黏膜的完整

B.全唾液是指口腔内大小唾液腺所分泌的液体和龈沟液的混合液体

C.口腔菌群对于维持口腔正常的生态环境没意义

D.唾液腺中lgA产生细胞来源主要来源于韦氏环

2.下列说法关于口腔免疫应答特点错误的是(C)

A.口腔是个有菌的环境,且大多数细菌为常居菌

B.口腔的健康与口腔黏膜和牙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C.免疫应答是使病变局限的保护性反应,不会造成根牙周和牙周组织的损伤

D.在口腔的免疫应答中,局部免疫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SIgA的分子量为385KD

B、在唾液中,约60%为SigA1,而SigA2为40%

C、变异链球菌、淋球菌等产生的IgA蛋白酶能切断IgA铰链区的脯氨酸—苏氨酸部位

D、IgA1对IgA蛋白酶有抗性

2、粘膜固有防御系统不包括(D)

A、粘膜上皮组织B、口腔正常菌群C、固有免疫细胞D、SIgA

1预防龋齿的策略有E

A抗微生物制剂B增加牙齿的抵抗性C改善饮食结构

D采取公共防龋措施E以上都是

2关于复发性口疮,一下正确的是B

A该病病程短,可自愈,不易复发B该病与T细胞亚群不平衡关系密切

C发病开始即出现溃疡D该病在口腔黏膜病中发病率不高

3.分泌型IgA分子结构的不包括(B)

A.一个IgA双聚体分子B.铰链区C.一个J链分子D一个SC分子

4.下列关于口腔免疫应答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口腔是个有菌环境,这些细菌可以成为致病菌

B.口腔的健康与口腔黏膜和牙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C.口腔中的分泌液含有的成分在抵抗、阻止细菌入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起局部免疫功能

D.在牙髓病、根尖周病以及牙周组织疾病中,免疫应答是使病变局限的保护性反应,同时避免了造成根尖周和牙周组织的损伤

1、下列哪项不属于唾液防御系统中的非特异性物质(D)

A、黏蛋白B、乳铁蛋白C、溶菌酶D、SlgA

2、下列哪项不是巨噬细胞的作用(C)

A、将抗原提呈给含相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的Ⅱ类抗原的淋巴细胞

B、吞噬并杀伤致病菌

C、通过合成IL-1促进B细胞的增殖,并促进骨吸收

D、通过释放前列腺素调节宿主免疫反应

1.下列哪项不属于口内淋巴组织(C)

A.扁桃体B牙龈淋巴样组织C咽后淋巴结D黏膜下弥散的淋巴样细胞E唾液腺淋巴样组织

2.关于口腔念珠菌病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口腔念珠菌感染多见于老年人、小孩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B.抗体在口腔念珠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C.T细胞在抵御口腔念珠菌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D.典型病变为口腔黏膜白色斑点状或斑片状假膜性损害

E.人类血清中的血清因子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1.龋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

A变异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牙龈卟啉单胞菌D放线菌

2牙周病固有免疫的主要细胞是C

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D吞噬细胞

1..粘膜固有防御系统有(D)

A粘膜上皮组织B口腔正常菌群C固有免疫系统D.以上都有

2.龋病预防主要遵循一下哪项策略(E)

A抗微生物制剂B增加牙的抵抗性C改善饮食结构D采取公共防龋措施E.以上都对

1.不是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的是(B)

A.鉴定牙髓干细胞B.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检测C.细胞周期分析

D.对细胞凋亡进行分析和检查E.淋巴细胞的分类和功能检测

3..粘膜固有防御系统有(D)

A粘膜上皮组织B口腔正常菌群C固有免疫系统D.以上都有

4.龋病预防主要遵循一下哪项策略(E)

A抗微生物制剂B增加牙的抵抗性C改善饮食结构D采取公共防龋措施E.以上都对

一.关于SIgA的描述错误的是(C)

A由一个IgA双聚体分子,一个分泌成分分子和一个J链分子组成。

B其α链可分为两个类型,即α1和α2

C两种IgA亚类,对IgA蛋白酶的敏感性相同

DSIgA可以直接结合病毒,酶和毒素,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二.口内淋巴组织包括(E)

A扁桃体B唾液腺淋巴样组织C牙龈淋巴样组织

D黏膜下淋巴样组织和散在的淋巴样细胞E以上全都是

2.口腔病变与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的是(E)

A.扁平苔藓B.复发性口疮C.白塞病D.慢性盘状红斑狼疮E.以上全是

1、以下不属于口腔防御系统的是:

D

A、牙齿C、牙周上皮C、口腔黏膜组织屏障D、扁桃体E、唾液

2、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是:

D

A、外流的牙本质液流B、细胞因子C、中性粒细胞

D、成牙本质E、神经肽

1、接触性口炎属于(D)

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

2、下列哪一种抗体没有参与白塞病的发病过程(D)

A、IgMB、IgAC、IgGD、IgE

1.口腔黏膜固有防御体系不包括C

A.口腔正常菌群B.黏膜上皮组织C.黏膜免疫系统D.固有免疫细胞

2.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确立期的特点A

A.中性粒细胞渗出及浆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范围扩大至结缔组织深处的血管周围和胶原纤维束之间

B.病损部位大量密集淋巴细胞浸润,以T细胞占多数

C.菌斑积聚出现边缘龈急性炎症,局限在龈沟及邻近的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

D.高浓度抗体、补体以及大量的多形核粒细胞,牙周胶原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明显

1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A疱疹性口炎---2型单纯疱疹病毒B口腔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

C接触性口炎---IV型超敏反应D药物性口炎---I型超敏反应

E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病毒

2下列说错误的是(E)

A早期牙周病损的特点是出现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功能受到抑制的患者常表现为早期重度牙周炎

C绝大多数局部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数量及反应速度均低于健康正常人

D确立期及进展期牙周病损出现大量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E牙周病早期,即临床牙龈炎期,以Th2型反应为主

1、口腔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指的是(a)。

A.口腔皮肤黏膜

B.唾液蛋白酶

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D.淋巴细胞

2、属于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是(D)。

A.口腔皮肤黏膜B唾液蛋白酶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D淋巴细胞

1.关于SIgA,以下论述错误的是:

A

A.分泌型IgA由一个IgA双聚体分子和一个J链分子组成,

B.有IgA1、IgA2两个亚类。

C.主要存在于乳汁、唾液、泪液和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

D.参与局部黏膜免疫。

2.龋病与免疫的关系,以下论述错误的是D

A.唾液的有机物(黏蛋白\溶菌酶等)无机成分(碳酸盐\磷酸盐)

B.缓冲作用:

中和牙面上细菌代谢糖类产生的酸性物质,清除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减少牙表面理化反应性

C.机体对致龋菌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D.龋病发生时,抗变链菌IgA和IgM升高

2.牙髓组织固有免疫应答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

A牙髓树状突细胞B.巨噬细胞C.外流的牙本质液流和管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D.淋巴细胞

1,牙周病免疫的病理过程不包括(C)

A.初期B.早期C.中期D.确立期E.晚期

1、机体对念珠菌感染的抵御主要有那几方面(E)

A吞噬细胞BT细胞C细胞因子D局部免疫系统E以上全是

2、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是(D)

A牙髓树突状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成牙本质细胞E成纤维细胞

1.在口腔这个特殊环境中,组成非特异免疫的成分不包括A

A.细菌代谢产物B.龈沟液C.口腔淋巴组织D.唾液E.口腔黏膜

2.关于非特异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E

A.在机体出生时即有

B.一般不因与同一物质接触的次数的多少而有所递减

C.在口腔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主要由口腔黏膜、口腔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等组成

D.是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卫功能

E.针对某一抗原物质

6.口腔内的主要致龋菌是(A)

A变异链球菌B大肠杆菌C乳酸杆菌D白色念珠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2.以下哪种蛋白对白色念珠菌和变异链球菌有杀伤作用(A)

A富组蛋白B溶菌酶C黏蛋白D乳铁蛋白E唾液过氧化氢酶

下列与AIDS有关的口腔疾病中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是()B

A口腔毛状白斑B慢性牙周炎C带状疱疹D病毒性疣E疱疹性口炎

急性排斥反应是最常见的一种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后()左右出现D

A2天B5天C7天D2周E5周

1.关于非特异性免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E

A机体出生时即有

B一般不因与同一物质接触的次数的多少而有所递减

C在口腔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主要由口腔黏膜,口腔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等组成

D是人体在长期的种系发育与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防卫功能

E针对某一抗原物质

2.骨改建中与骨吸收有关的主要细胞:

E

A成骨细胞B骨衬里细胞C前成骨细胞D骨细胞E破骨细胞

1.最早在唾液中发现有防御作用的是C

A.黏蛋白B.溶菌酶C.富组蛋白D.分泌型IgA2.由上皮细胞合成的富含精氨酸的阳离子多肽A

A.防御素B.黏蛋白C.溶菌酶D.富组蛋白

2.唾液中含有的特异性防御物质是以下B

A黏蛋白B.SIgAC.溶菌酶D.乳铁蛋白E.补体

3.唾液腺中IgA产生细胞主要源于C

A口腔黏膜淋巴组织B.导管相关淋巴组织C.韦氏环

D.小唾液腺淋巴组织E.肠相关淋巴组织

1、对龋病发生时口腔免疫反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

B.患龋后唾液中抗变链菌SIgA浓度增加

C.患龋后血清中IgG和IgM浓度上升

D.患龋后唾液中抗变链菌SIgA浓度下降

2.关于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不正确的是(c)

E.是口腔免疫的第一道防线

F.完整的口腔黏膜和黏膜内非特异性免疫组织发挥屏障保护作用

G.该系统不包括口腔外淋巴组织

H.唾液通过机械冲洗及其成分的作用发挥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填空题

1.免疫应答过程大概分为三阶段,分别是识别阶段、增殖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2.B细胞和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

3.口腔淋巴组织包括扁桃体唾液腺淋巴样组织和牙龈淋巴样组织以及粘膜下淋巴样组织和散在的淋巴样细胞

4.机体对念珠菌的抵御主要有吞噬细胞T细胞细胞因子局部免疫系统

5.1.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抑制或逃避宿主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

6.2.与牙周病有关的致病酶有:

胶原酶,蛋白酶,神经氨酯酶,透明质酸酶,硫酸软骨素酶等

7.口腔淋巴组织与整个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了(黏膜免疫系统)。

8.龋病本质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9.SlgA的功能:

阻止微生物黏附和溶菌作用、中和病毒和毒素、免疫清除作用。

10.粘膜固有免疫系统包括:

黏膜上皮组织,口腔正常菌群,固有免疫细胞

11.移植免疫反应类型:

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初次排斥反应与再次排斥反应。

12.牙周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牙周定植、存活和繁殖、入侵宿主组织、抑制或逃避诉宿主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牙周组织。

13.变链是人类龋病的主要致龋菌,是一类兼性厌氧、不溶血、产酸耐酸的球菌。

早期牙周病损的特点是出现T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

口腔防御系统包括牙、牙周上皮及口腔黏膜组织屏障、局部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等

1.口腔免疫体系由唾液防御、口腔黏膜防御和口腔淋巴组织组成

2.口腔内淋巴结(口咽淋巴结)包括扁桃体,唾液腺淋巴样组织,牙龈淋巴样组织,粘膜下淋巴样组织和散在的淋巴样组织。

3.HSV感染的免疫病理特点包括:

细胞毒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4.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

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5.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主要包括:

先天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反应

3.口腔黏膜固有防御体系由黏膜上皮组织、口腔正常菌群和固有免疫细胞组成。

4.口腔黏膜病包括疱疹性口炎、口腔念珠菌病、过敏性口炎、舍格伦综合征等。

2.SIgA是一个复合分子,它由(1个IgA双聚体分子)、(1个分泌分子)、(1个J链分子)组成。

3.粘膜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同时(诱导免疫耐受)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由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的淋巴组织共同构成

3口腔防御系统的组成:

牙齿、牙周上皮、口腔黏膜组织、口腔淋巴组织、唾液、龈沟液

4牙周病的免疫病理过程课分为;初期、早期、确立期和晚期

固有口腔屏障唾液屏障、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膜屏障。

2、急性体液排斥反应,主要由于针对血管内皮细胞同种抗原的IgG抗体激活补体引起。

5.免疫防龋的主要的免疫途径(经口腔免疫)(鼻腔接种)(经扁桃体途径免疫)(经小唾液腺免疫)

1.候选防龋育苗的类型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细菌活载体疫苗)(DNA疫苗

2.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

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口腔黏膜固有防御系统包括(黏膜上皮组织)(口腔正常菌群)(固有免疫细胞)

变形链球菌重要的抗原物质有葡糖基转移酶、表面蛋白抗原、葡聚糖结合蛋白。

1、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牙周韧带及牙槽骨慢性进行性破坏,并可导致牙齿丧失

2、牙髓组织固有免疫成分包括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成牙本质细胞是牙髓独有的免疫成分,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其中一些因子可以吸引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

1、临床上将口腔念珠菌感染分为四型假膜型念珠菌感染、急性红斑型念珠菌感染、慢性红斑型念珠菌感染、慢性增生型念珠菌感染。

2、移植免疫反应分为:

抗原识别、致敏和效应三个时相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

3.黏膜上皮细胞的生理脱落是一种重要的抗菌机制。

4.口腔黏膜淋巴组织包括滤泡淋巴组织和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的散在淋巴组织,是口腔黏膜免疫系统的诱导部位,效应部位是唾液腺和散在的淋巴细胞。

1.牙髓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包括牙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神经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外流的牙本质液流和管内沉积免疫球蛋白。

2.细胞免疫的抗肿瘤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肿瘤侵入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口腔颌面部肿瘤引流区淋巴细胞。

3口腔黏膜上皮的更新周期一般为10-14天。

4核酸杂交的类型有:

点杂交、Southern杂交。

4.变形链球菌重要的抗原物质:

葡糖基转移酶,表面蛋白抗原,葡聚糖结合蛋白

3.牙髓固有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包括牙髓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外流的牙本质液流和管内沉积的免疫球蛋白、神经肽、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名词解释

1.免疫系统:

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

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2.抗原:

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抗原受体)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3.白塞病:

白塞病是以口腔黏膜和生殖器复发性溃疡,并常伴有眼、皮肤、神经系统和关节等病损的全身性的小血管炎。

4.牙周病: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其特点是牙周韧带及牙槽骨慢性进行性破坏,并可导致牙齿丧失。

5.自动免疫: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增强抗病能力。

6.口腔黏膜防御:

口腔黏膜防御包括黏膜固有防御系统和适应性黏膜免疫系统。

7.公共黏膜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清除通过黏膜表面入侵的微生物,由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组成。

8.龋病:

牙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牙釉质、牙本质或牙骨质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本质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

9.自动免疫:

人工接种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增强抗病力,是 当前龋病免疫的主要方法

10.口腔念珠菌病: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

11.粘膜免疫系统(MIS):

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粘膜下及一些外分泌腺体处的淋巴组织,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

12.分泌型IgA:

由J链连接并含分泌片的同源二聚体IgA,主要存在于乳汁、唾液、泪液和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参与局部黏膜免疫。

13.特异性菌斑假说:

即菌斑细菌的致病能力并非均等,特异性细菌是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的重要原因。

14.口腔念珠菌病(oralcandidiasis):

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

6.排斥反应:

由于被移植组织和器官有同种异体抗原存在,宿主接受移植后,发生抗同种异体抗原的免疫反应。

5.过敏性口炎:

过敏体质的人通过再次直接接触、口服、注射等途径接触变应原后产生的口腔黏膜超敏反应。

3.超急性排斥反应:

是指移植器官与受者的血管接通数分钟后至1~2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

1.亚单位疫苗:

除去病原体中对机体有害的成分,将天然或人工重组的病原体抗原或抗原蛋白的重要功能区和免疫原性区作为疫苗

2.超急性排斥反应:

是指移植器官与受者的血管接通数分钟至1-2天内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由于受体者预存的抗供者组织的抗体所致。

3.FCM:

流式细胞术,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处于快速流动的对象通过荧光标记进行多参数、快速的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

4.移植抗原:

人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多同种异体抗原,其中有些能引起移植免疫反应,这些

抗原称为移植抗原。

1.细胞因子:

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分泌的、介导和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Ig和补体外的另一类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

2.肿瘤抗原:

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抗原物质,包括肿瘤相关抗原和肿瘤特异性抗原

4.ELIS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一项定性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免疫酶技术

2.排斥反应:

是指被移植组织和器官有同种异体抗原存在,宿主接受移植后,发生抗同种异体抗原的免疫反应。

随移入的组织和器官进入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也对宿主发生免疫反应。

3.全唾液:

是指口腔内大小唾液腺所分泌的液体和龈沟液的混合液体

1.肿瘤抗原:

细胞在恶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

2.移植抗原:

人体组织细胞中有很多种异体抗原,其中能引起移植免疫反应的抗原称为免疫移植抗原,又称组织相容性抗原

1.GTF(Glucosyltransferase)葡糖基转移酶是变形链球菌分泌的胞外酶之一,也是其主要致龋因子之一,包括三种类型。

1.舍格伦综合征: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口干症、干燥性角膜炎和结缔组织病。

2..口腔耐受:

机体血清免疫对经口摄入抗原的不应答性。

3.黏膜免疫系统:

或者称共同黏膜免疫系统,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和散在的免疫细胞,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功能。

5.神经肽:

受到刺激后的感觉和自主神经释放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肽,它们不但可以影响神经的活性和功能,还具有血管活性。

3.防御素:

一类富含精氨酸的阳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