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发展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66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发展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学发展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学发展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理学发展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理学发展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发展史.docx

《护理学发展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发展史.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学发展史.docx

护理学发展史

护理学是一门研究维护、增进、恢复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应用科学。

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任务涉及影响人类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是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的认识,以揭示其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护理学的发展史

护理产生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

尽管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护理的总体目标基本未变,但是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深刻地影响着护理实践。

护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展现了护理学在争取学科自主性和专业化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了解护理学的历史渊源有助于提高对护理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推动未来护理学的发展。

一、护理学的各个历史阶段

(一)人类早期护理

在古代,人们把疾病的起因归咎于一种超自然的原因,因此疾病的治疗也经常运用迷信和巫术的方法。

在此认识基础上,古人提出了万物有灵论,试图解释人体功能变化的原因。

这个理论认为自然界任何生物体都有赖于一种无形的力量获得生命活力,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健康,有害的情绪则导致疾病和死亡。

在这个时期,护士的角色通常是由家庭中的母亲扮演,这种养育和照护的角色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时的医疗和护理尚无区分,早在公元前十六世纪,古埃及人就开始对卫生和食品制作进行计划以减少疾病的传播,古埃及妇女们则作为照护的提供者,为患者、老人以及分娩的贵族提供护理。

公元前1400-1200年,古希伯来人为保护民众的健康,建立了自己的饮食法则,规定了什么食物可以一起食用,什么食物不可以一起食用。

他们还制定了十条戒律和摩西健康法则,为处理伦理性人际关系、精神健康和疾病控制方面的问题提供指导。

此时,护士主要是在家中和部落中为人们提供护理,主要从事助产实践。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不论在神话中还是现实中,对伤病员的照护都有很大进步。

希腊神埃斯克雷庇是最高的医治者,他的女儿海吉亚是健康女神,并作为护士的化身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在古印度,《吠陀经》中记载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疾病的的治疗和护理,提出产妇的护理应重视个人清洁卫生和室内空气清新;助产士和医生应剪短头发和指甲,每日沐浴等。

在医院工作的护士大多是男性,他们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给药知识、机敏、富有献身精神、心灵和肉体的纯洁。

公元前46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护理、观察、报告都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强调对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尝试应用草药、砭石等治疗疾病,在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开始运用止血、包扎、伤口缝合、催眠术等方法处理伤痛和疾病。

综上所述,早期文明时期,为患者提供的护理主要是身体的护理和安抚,护理的形式主要是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和家庭式。

(二)中世纪的护理

中世纪(476-1500)护理的发展受到宗教和战争两个方面的影响。

宗教:

随着基督教堂和修道院的发展,欧洲各国建立了数以百计的大小医院,作为特定的慈善机构为孤儿、寡妇、老人、病者和穷人提供照护。

担任护理工作的人员主要是修女,她们以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为最古老的护理职能之一的护士助产,在中世纪兴盛起来。

1060年,意大利沙弗诺城一所医学校开始招收妇女学习产科、医院管理、护理和助产,考试合格后发给证书。

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些为患者提供初步护理的宗教、军队和非宗教的团体。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圣约翰骑士组织、埃莱科森互助会以及被称为第一个完全的护理组织奥古斯汀姐妹会。

战争:

12-13世纪,欧洲基督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为争夺圣城耶路撒冷,进行了一场进200年的宗教战争,因参战士兵都佩戴白十字标志,被称为“十字军东征”。

一些基督教徒如圣约翰等人组织了十字军救护团,约有20万孤寡及未婚妇女从事伤兵的护理。

当时医院条件很差,管理混乱,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知识,又无足够的护理设备,所以患者死亡率很高。

此期护理开始从自助式、互助式、家庭式组建走向社会化、组织化的服务。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

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西方国家又称之为科学新发现时代。

由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医学也得以迅猛发展。

在此期间,建立了许多图书馆、大学、医学院校。

1543年,比利时医生维萨里撰写了《人体结构》一书,被称为是解剖学的初创。

1628年英国医生哈维发表了《心血运动论》,标志医学对血液循环功能的认识。

与医学的迅猛发展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护理却仍停留在中世纪时的状况。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护理教育和1517年的宗教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妇女地位下降,大量修道院关闭,导致护理人员极度匮乏。

为了满足需求,一些素质较差的妇女进入护理队伍,致使护理质量大大下降。

(四)护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社会改良运动从整体上改变了护士和妇女的角色。

经济的增长、科学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医院数量的增多、天花流行和英国殖民地的革命战争导致了社会对护士的需求增加、护理工作地位的提高和护理职责的增加,欧洲出现了许多训练护士的学校。

1836年,牧师西奥多.弗里德尔在德国的凯塞威尔斯城建立了附属于教会的女执事训练所,招收年满18岁、身体健康、品德优良的妇女给与护理训练。

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曽在此接受了3个月的护士训练。

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护理学理论才逐步形成和发展。

许多人又称这个时期为“南丁格尔时代”,这也是护理专业化的开始。

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出生于父母旅行之地—意大利佛罗伦萨。

在这个英国富有的、有教养的家庭里,南丁格尔接受了高等教育,熟悉英、法、德、意等国语言。

少女时期,她就表现出深厚的爱心,对护理工作有很大的兴趣。

在参加社会慈善工作中,她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于是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和当时社会上鄙视护士的不良风气,毅然地献身护理事业。

她深入调查了英、法、德等国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回国后,她担任了英国伦敦“贫民医院”的护理督导工作。

她强调病房必须空气新鲜、条件舒适、环境清洁、安静等。

在她的领导下,该院的护理工作大有改进。

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进一步激发了南丁格尔发展护理事业的愿望和决心。

当时报纸报道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国士兵负伤或患病后,由于得不到合理照护而大批死亡,死亡率竟高达42%。

这个消息引起社会极大震惊。

南丁格尔立即写信给当时的英国陆军大臣表示志愿带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伤员。

获准后,南丁格尔率领了38名护士,奔赴战地医院。

她们积极整理医院环境,改善卫生面貌;设法调整膳食,加强伤员营养;为伤员清洗伤口,消毒物品,建立护士巡视制度,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

每晚南丁格尔总是提着风灯巡视病房。

除了精心护理患者外,她还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来照顾伤员们的随军眷属,亲自为患者或垂危士兵书写家信,使全体伤员获得精神慰藉,从而加速了疾病康复和伤口愈合。

南丁格尔的忘我服务精神赢得了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伤员的尊敬。

士兵们称颂他为“提灯女神”、“克里米亚天使”。

经过她们创造性的护理工作,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使得前线伤员死亡率下降到2.2%。

这种奇迹般的护理效果震动英国朝野,护理工作从此受到社会重视。

南丁格尔回国后,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

英国政府授予她勋章、奖品和44000英镑奖金作为鼓励。

经过克里米亚战场的护理实践,南丁格尔越发深信护理是科学事业,护士必须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而且应是品德优良、有献身精神的高尚的人。

1860年,她用这笔奖金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士学校—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

南丁格尔对护理所作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且具有深远的意义,她一生书写了大量日记、书信、札记、论著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和《医院札记》,阐述了她的护理哲学理念和医院管理的思想。

作为现代护理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在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信念基础上创立了第一个护理哲学。

她认为护理的任务是运用使人远离疾病或从疾病中康复的知识管理人的健康。

为了纪念这位护理专业的奠基人,在英国的伦敦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铸造了她的铜像。

英国还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社,专供各国护士留英学习之用。

1912年国际护士会确定将南丁格尔的诞辰日作为国际护士节。

同年,国际红十字会在华盛顿召开的第9届大会上,正式确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作为各国护士的最高荣誉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至2005年,已颁发了40多次奖章,全世界有1274名优秀护士获奖,其中有43位是我国的优秀护理工作者。

(五)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自圣托马斯医院护士学校建立后,欧美各国南丁格尔式护士学

校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受过训练的护士大批增加,护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护理学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可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前半叶,医学发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控制,各种科学学说纷纷建立,生物医学模式形成,认为疾病都是生物学方面的影响所致,把疾病和健康划分为对立的两极,发展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指导思想。

在这种模式指导下,护理工作的性质是从属于医疗,围绕疾病展开。

护士是医生的助手,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病情观察和护理技术操作。

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形成了各科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以患者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的发展以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人类健康与生理、心理、环境的关系。

1948年联合国主管世界卫生部门工作的专门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新的健康定义,大大扩展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

1955年,“责任制护理”概念的提出,为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

1977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形成了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统一整体的现代医学观。

在这些新观念的指导下,护理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此期,护理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在整体护理观的指导下,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开展工作;护理工作者是科学的工作者,医护双方是合作的伙伴。

护理开始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与人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取代了传染性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疾病关系的认识的加深,对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

1977年WHO提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护理的定义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一切都推动了护理工作走出医院,走向家庭、社区、社会,面对所有有保健需求的个体。

护理工作的范围超越了疾病的护理,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的全过程。

护士成为向社会提供健康保健的主要力量。

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我国护理学发展概况

三分治,七分养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整体观、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原则:

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1884年第一位来华的美国教会护士麦克奇尼在上海妇孺医院推行了“南丁格尔护理制度”

1888年美籍约翰逊女士在福州开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

1909年在江西成立了“中华护士会”,1937年改为“中华护士学会”

自第九届中华护士会开始由中国护士担任护士会理事长

1915年第一次实行全国护士会考

1922年国际护士会正式接纳中国护士会为第11个会员国,同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高等护士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4-5年,五年制学生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该校前三届校长均为外国人,聂毓婵是第一任中国籍校长。

1932年政府开办的中央护士学校在南京成立。

1934年成立中央护士教育委员会,成为中国护士教育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办理学校登记及会考事项,规定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大纲及立案须知等法规。

1931年底在江西汀州开办了中央红色护士学校

1941年在延安成立了“中华护士学会延安分会”

至1949年全国共建立护士学校183所,有护士32800人

1964年中华护士学会改为“中华护理学会”

1985年全国护理中心正式成立

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专业列为中专教育

1980年南京医学院高级护理进修班,大专学历

1983年天津医学院开设5年制护理本科专业,获学士学位

护士的任务:

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