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607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docx

基础篇文言虚词一

基础篇文言虚词

(一)

 

 

————————————————————————————————作者:

————————————————————————————————日期:

 

年级

高二

学科

语文

编稿老师

盛鲁杰

课程标题

阅读篇:

文言虚词

(一)

一校

黄楠

二校

林卉

审核

马加蕊

1.文言文虚词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所占分值约为3分。

2.虚词是文言文与现代文区别最大的地方,是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3.对于文言文虚词的学习要集中识记。

4.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是难点。

知识精讲:

高考会考到的虚词有18个,本讲先讲其中的5个。

(一)用作代词,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代词,作“均”的宾语。

(二)用作助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常作为定语的标志词。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结构助词,常作为补语的标志词。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如:

宋何罪之有?

(《公输》,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例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5.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毛遂自荐》)

(一)用作代词,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的修饰语),应译为“他”“它”,其后不能加“的”。

例如:

秦王恐其破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其闻道”作主语。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其可目”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不同可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例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

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例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句意不同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表反诘。

汝其勿悲!

(《与妻书》,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表期望。

(三)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时,可译为“如果”;表选择时,可译为“还是”。

例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表假设。

(一)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如:

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例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一)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1.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大铁椎传》)

2.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面的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师说》)

入则孝,出则悌。

(《论语·学而》)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诗经·东门之坛》)

(二)用作副词。

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一)用作介词。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句意不同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赤壁之战》)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汉书·西南夷传》)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连词。

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但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面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

(《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

(《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5.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例1文言虚词练习(之)

一、解释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余之力尚足以入。

10.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3.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5.顷之,烟炎张天。

16.蚓无爪牙之利。

17.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8.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夫晋,何厌之有。

二、下列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C.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E.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F.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

三、判断“之”字在下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一僧欲

(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

(2)之应。

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

“此何难(6)之有?

”唐僧曰:

“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答案:

一、1—2动词“到……去”;3—7第三人称代词“他”“它”“他们”“它们”;8.指示代词“这”;9.的;10—1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中间“的”;12.取消句子独立性13.结构助词“的”;14.取消句子独立性;15.音节助词;16-17定语后置标志;18.(一种说法为定语后置标志;一种说法为动词“到”);19-20.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BF(A.这;B.助词,宾语提前;C.往,到……去;D.助词,不译;E.取独;F.助词,宾语提前)

三、1.动词,可译为“到、往”2.代词,可译为“他”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副词后,不译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词,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例2文言虚词练习(其)

一、解释下列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

其梦邪?

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

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二、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③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⑧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A.①⑧相同,②⑤相同B.③④相同,⑥⑨不同

C.⑥⑦相同,⑧⑨相同D.②⑤不同,④⑥相同

三、判断“其”字在下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人言,蔺相如徒以

(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

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

(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

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

“吾(4)其与之。

”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

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

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

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

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

(9)其是耶,其非耶?

(10)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

答案:

一、1—4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它的”;5—7第三人称代词,“它”;8第一人称代词,“我”;9—12指示代词,“那”“那些”;13指示代词,“其中的”;14—15表示推测、估计的语气,“恐怕、大概”;16—17表示祈使的语气,“应当”;18—21表示反问的语气,“难道、哪里”;22表示商量的语气;23表示假设,“假如”;24表示选择,“或者、还是”;25表示让步,“尚且”;26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27—29用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30—32在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33表示疑问的语气。

二、B(①他的②其中的③那④那⑤其中的⑥他,他们⑦我,自己⑧他,他们⑨大概)

三、1.代词,可译为“他”2.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4.副词,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5.指示代词,可译为“那”6.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可译为“大概”

7.副词,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一定”8.代词,可译为“其中”

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不译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1.之、其、而、则、以,是高考中较为常见,也较难的文言文虚词,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具体的例句认真掌握。

2.本讲所提供的例句中有很多是高考考查过的原句,很典型。

3.要认真完成后面的试题。

一、素材积累:

不会感恩的大学生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2007年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

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2/3的人未给资助者写过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

评点:

大学生不会感恩,听起来多少有些骇人听闻,但现实生活里,这样的大学生却为数不少。

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感恩,是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件大事。

同样,通过这件事,我们还需要反思,大学生究竟需要怎样的资助?

企业家资助别人就一定要得到相应的回报吗?

感恩文化在今天遇到了新问题。

适用话题:

感恩感恩教育施恩与图报爱心

二、阅读推荐

红柳的沉默与胡杨的呐喊

张喜林

到新疆考察,让我感慨万千的不是那些类似异国情调的风土人情,而是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罕见植物——红柳与胡杨。

它们是那么的美丽,很难想象大自然有如此的力量把它们造就而成;它们是那么的感人,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中如夫妻般相亲相爱;它们是那么的悲壮,在人们的刀斧下一批批死去;它们是那么的崇高,无论生死都在为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作无私奉献。

红柳与胡杨是生长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结合地带的独特植物,也是绿洲的最后一道防线。

沿着新修建的沙漠公路,过了塔里木河,就可以看到与干旱、酷暑和沙暴顽强抗争的红柳与胡杨。

红柳的根系很发达,能固定大量沙土。

因此,凡是有红柳的地方,就有一个个隆起的沙堆,有点儿像坟头;没有红柳的地方,沙土被吹跑,形成了低洼地。

可以想象,原来的土地应该是平的,由于植被遭破坏,才形成了今天的一个个沙堆。

有些沙堆还真就是坟头,下面埋的是死去的红柳残根。

令人难过的是它们并非死于恶劣的气候,而是死于人为的断水与砍伐,许多坟头上还遗留着死去的枯枝和砍伐的痕迹。

整个坟地死一般的寂静,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也许坟头下的红柳在默默地哭泣,也许它们在诉说着什么,但上面的沙土把一切都盖住了。

那些残存下来的红柳仍在沙堆上顽强地生长,给荒凉的沙漠带来一点美丽和生气。

红柳的根系虽然很发达,但枝干却很纤细,像在绿洲生长的柳条一样,一枝枝插在沙堆上。

柳枝1米来高,下面淡绿色,上面淡粉色。

远看红柳,像美丽的少女身着红袄绿裤,又像漂亮的荷花仙子满面娇羞;近看红柳,却没有普通植物的水灵与娇嫩,而是由一些近似木质的小颗粒——不像叶子的叶子构成,以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同红柳一起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的是胡杨。

与红柳相反,胡杨树高大挺拔,枝干发达,像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初见胡杨,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进入了艺术的殿堂,一棵棵胡杨树就像一幅幅油画展现在面前,又像一座座雕塑矗立在眼前,美妙绝伦。

再看胡杨,让人感到生命力的震撼和人的渺小。

胡杨享有“活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美誉,一个轮回就是3000年。

可生命力如此顽强的胡杨,同红柳一样,在看似渺小的人类面前,仍然摆脱不了死亡的悲惨命运。

据统计,由于塔里木河上游用水过多,已导致下游近5300万亩胡杨林枯死。

站在美丽的胡杨林中,更确切地说,站在死而不倒的胡杨遗体中,看到一棵棵胡杨树仍是那么挺拔,仿佛死不瞑目。

它们用干枯的树枝直指天空,就像挥舞双臂朝天呐喊。

为获取生命之水而呐喊,为拯救红柳而呐喊,为恢复生态环境而呐喊。

喊声震天,撕人肺腑,催人泪下。

据当地人讲,胡杨与红柳是夫妻树,胡杨之所以如此坚强,是因为有红柳这一红颜知己。

如果红柳进入坟墓,胡杨也将伤心致死,成为人间的悲剧。

红柳和胡杨的惨死将使人们失去保护绿洲的卫士,直接面对沙漠的侵袭,最终成为人类的悲剧。

事实上,这种悲剧正在发生,据有关专家推算,在塔克拉玛干数千公里的风沙线上,流动的沙丘正以每年5至10米的速度向西南和东南方向推进,侵占绿洲。

离开了新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红柳与胡杨的影子总在心头缠绕,挥之不去。

我对它们的美丽充满了赞叹,对它们的苦难充满了同情,对它们的无私充满了敬佩,对它们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红柳的沉默与胡杨的呐喊以一种独特的美丽诉说着经历的苦难,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死后化作了美丽的蝴蝶,让人感到的不是美感,而是伤感。

红柳的沉默与胡杨的呐喊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地球的资源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为人类生存作出奉献的各种物种。

如果我们剥夺其他生命生存的权利,就是在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人类最终也会走向死亡。

红柳和胡杨的遭遇向人们发出了警示,不要再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否则我们将很快进入它们身后的无边沙漠,土地沙化和沙尘暴都是有力的证据。

面对死去的红柳与胡杨,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

面对人们浅薄的生态意识,我们该学会些什么呢?

面对西部大开发,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答题时间:

60分钟)

一、解释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字在文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

(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

故冯婉贞曰:

“诸君

(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四、解释下列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2.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3.作地势,高下九则。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此则寡人之罪也。

6.口耳之闻则四寸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