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4462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docx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十二册音乐教案

主备人:

王静雪

"本单元教学内容共包含四首歌曲:

两首演唱歌曲即《少先队友谊之歌》、

《我们是朋友》;两首欣赏歌曲即《友谊地久天长》、《我的朋友在那里》。

四首歌曲分别以不同的节拍、不同的风格,个性鲜明的节奏,或活泼欢快、或热情奔放、或优美抒情的情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年代以及丰富感人的歌词内容,-强烈的表达和讴歌了我们人类所共同赞美追求的思想主题"友谊"。

在本次备课活动中,我们把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两首比较经典的作品作为分析的重点,因为缺乏音响及乐谱材料,更因为六年级音乐课时计划减少或迫于毕业考试压力,音乐课时不能保证,所以我们对另外两首歌曲只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单元目标

1、能跟音乐听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熟练演唱《我们是朋友》,初步感受歌曲《我的朋友在那里》,仔细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懂得善待朋友的道理,培养珍惜友谊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有关转调的知识,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感受歌曲不同的风格,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与表达的情感,培养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以及歌曲的合唱能力。

3、了解歌曲背景及多种表现形式,开阔音乐视野,恰当处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关系。

4、对比24、34、44三种节拍,感受其不同的情绪特点,改编乐谱,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表现热情奔放、优美抒情两种情绪的歌曲,抒发对友谊思想情感的赞美。

2、改编44拍的《友谊地久天长》乐谱为34拍,感受同一首歌曲的不同风格。

 

教学难点

1、转调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2、改编乐谱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演唱《我们是朋友》,听唱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

第二课时:

感受歌曲《我的朋友在那里》,仔细聆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建议:

1、本单元教学内容全部是中外歌曲,课时少容量大,六年级学生又进入了变声期,所以建议教学方法以听唱法为主,重在感受歌曲情绪和风格。

2、歌曲比之乐曲在表达感情方面更直接,也更具体,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教学中应该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内容,以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歌曲内涵。

3、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简单的乐器,识谱吹奏,自学歌曲,还可以充分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友谊地久天长》是世界经典歌曲,在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聆听其多种演唱形式,开阔视野,激发对歌曲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转调的知识,感受转调给歌曲带来的色彩上的变化。

2、能按照歌曲中的各种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合唱部分要唱得和协统一。

3、在快乐的氛围中体验友谊的价值,懂得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按照歌曲中的各种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用统一与协和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教材分析:

《我们是朋友》是一首中速稍快、热情奔放的歌曲,节奏感强,24拍,大调式。

歌曲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节奏型,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

表达了朋友相识的喜悦心情,力度标记的不断变化更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前16小节为第一乐段,包括四个乐句,节奏型××.×.×的使用,增添了歌曲的推动性。

其中,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只是结束音有所不同。

在第二乐段中,十六分音符和切分节奏的运用以及高音区同一级音符的重复使用,把歌曲推向高潮,使人产生强烈的期待与渴望,本乐段包括六个乐句,后三个乐句与前三个乐句完全重复,为(a+a),结束句采用了第一乐句的旋律,经过三次转调不断重复,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建议:

可用多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演唱。

教学设计:

一、播放杭天棋演唱的歌曲《永远是朋友》导入课题。

师:

导语:

每一个人需要相互支持,需要心灵的沟通,人们从相识到相知,到心有灵犀,到直言不讳,产生友谊……友情是人们讴歌的永恒主题。

二、聆听歌曲《我们是朋友》。

(1)聆听感受歌曲的音乐要素:

情绪、节奏、速度、转调等等。

(2)感受并分析歌曲结构和旋律特点(两段体)

(3)教师介绍转调的知识(键盘演示课件)

(4)小声哼唱歌曲,找音准

(5)随录音伴奏或钢琴伴奏进行模唱

三、试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演《我们是朋友》。

(1)第一乐段可以采取领唱形式,第二乐段采取合唱形式。

(2)全班围成圆圈,集体随着歌曲节奏进行表演,当听到转调时马上变换队形再次进行表演。

(3)找出相同乐句,可以采用相同的动作进行表演。

(4)、以歌舞表演或歌伴舞等形式来表达师生的情谊。

(5)、让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朋友以及与朋友之间难忘的往事,讲述朋友之间有趣的故事。

四、师小结:

同学们,友谊是我们人生最宝贵的财富,疲倦时友谊是我们温馨的港湾;困难时友谊是我们心灵的加油站,生活因友谊而精彩,生命因友谊而灿烂。

对待朋友我们不仅要有分享成功喜悦时由衷的欢呼,还要有分担困苦时无私地奉献。

五、听《我的朋友在哪里》结束本课

 课后反思:

本课歌曲《我们是朋友》是一首活泼欢快具有时代气息的歌曲,学生们很喜欢这首歌曲,用听唱、视唱结合的方法学习这首歌曲效果较好。

 

教学内容:

歌曲《少先队友谊之歌》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轻快有朝气的声音歌唱《少先队友谊之歌》,教育学生珍惜少先队员之间的友谊。

2、准确把握弱起的唱法,合唱部分初步做到声音和谐。

3、能独立唱好歌曲中的大跳音程。

 

教学重点:

清晰的吐字、二声部和谐

 

教学难点:

合唱部分

 

教材分析:

《少先队友谊之歌》是一首朝气蓬勃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弱起的手法、八分音符及符点八分音符的运用打破了进行曲的严肃性,凭添了流动性。

整首歌曲节奏较紧凑,第二乐段合唱的进入使歌曲增添了抒情性。

合唱部分除两小节之外都是很规整的三度的运用,使合唱部分更和谐平稳。

 

设计思路:

1.教师朗诵诗歌《友谊》引出歌曲

友谊是歌,唱出来,是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友谊是伞,撑起来,是同一片晴朗的天。

友谊是糖,舔一口,甜的是共度的时光。

友谊是茶,煮一杯,香的是回首的岁月。

友谊是一个眼神,心有灵犀一点通,友谊是一个微笑,异口同声不约而同,

友谊是乘法,所有的快乐都平方,友谊是减法,所有的悲伤化为零。

友谊是笑着拍他的肩膀,友谊是关切问她的近况,

友谊是倾诉,友谊是聆听,友谊是求助,友谊是解决,友谊是呐喊助威,友谊是默默支持,

友谊是当他有难题是忘却自己的不便,友谊是当他快乐时忘记自己的悲伤。

友谊是一个美梦,不论沉睡还是清醒,都带来一份好心情,

友谊是一次缘分,不论把握了还是飘逝了,都留下无穷的回味。

2.倾听歌曲感受弱起及歌曲的情绪

3.听唱法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4.教师分别弹奏高低声部让学生感受

5.分组学习高低声部:

高声部用口琴边吹奏边学习,低声部跟着老师的琴来学习

6.教师弹奏高声部找一名学生吹奏低声部带学生演唱

7.进一步练习合唱部分

8.教师指挥学生跟伴奏练习整首歌曲的演唱

9.做伴奏练习

10.教师给出一句格言请同学们读一读并记在你的书上:

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

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图

 

 词作者金波介绍

金波(Jinbo1935--)音乐文学家。

河北冀县人。

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现在该院音乐系任教。

《儿童音乐》副主编。

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

代表词作有《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云》、《小红花》、《在老师身边》、《我们和你们》、《白帆》、《海鸥》。

《少先队友谊之歌》、《快乐的旅行队》、《雷锋叔叔请听我的回答》、《急坏了小柱儿》、《丢三落四的小三毛》等。

出版歌词集《林中的鸟声》,诗集《金波儿童诗选》等。

 

歌曲分析

这首歌曲是苏格兰民歌中的佳作,由于这个曲子出现在美国二十世纪40年代影片《魂断蓝桥》里,使这首歌曲在世界范围内已家喻户晓。

这首歌还有一个名字叫《一路平安》,人们习惯在和朋友告别时演唱这支歌。

这首歌的歌词是由18世纪苏格兰著名的诗人罗伯特"彭斯根据原苏格兰古老民歌《过去的好时光》而写的。

歌曲为44拍,采用典型的苏格兰五声调式写成。

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形成正规的起、承、转、合。

第一乐句(起句):

从低音开始,旋律以上行为主,悠扬婉转地落在六度音"6"上。

第二乐句(承句):

是一个抒情的下行曲调,平稳地落在主音"1"上。

第三乐句(转句):

曲调从"6"音开始,小有起伏,构成一个色彩较为明朗的乐句,逐步将歌曲推向高潮。

第四乐句(合句):

从高音开始徐缓地旋律下行,使歌曲在激情中圆满结束。

歌曲分为AB两段,前两个乐句(前八小节)是A段采用齐唱形式,后两个乐句(后八小节)B段是副歌部分采用合唱形式,歌曲结构规整,节奏鲜明,其特点是以弱起作为每个乐句的开头,附点的节奏型贯穿全曲。

这首歌曲的曲调简洁、流畅,感情含蓄、深沉,旋律优美婉转,情感丰富,歌词纯朴自然,深切感人,歌曲还通过副段重复的歌词,更加渲染了分别时依恋不舍和分别后思恋之情的气氛,此歌唱出友谊地久天长的主题。

这首歌还有三拍子的记谱,电影《魂断蓝桥》中就是以三拍子的圆舞曲出现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听辨两种不同节拍特点,复习弱起知识及34拍、44拍的指挥图式

能力目标:

了解歌曲两段体结构,用口风琴自主学习歌曲合唱部分;初步培养学生根据音像资料改编乐谱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歌曲背景,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恰当处理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

听辨不同节拍,感受两种节拍的不同特点;自主学习歌曲部分

教学难点

改编歌曲的节拍与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题1: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欣赏课,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乐曲,听听这段乐曲是几拍子的,你也可以用学过的指挥图式来感受

听1:

[播放乐曲]

生:

24拍;44拍

问题2:

你们仔细想想我们学过或听过的24拍和44拍的音乐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

活泼欢快的;舒缓的

问题3:

老师刚才播放的乐曲更接近哪一种拍子给你的感受?

生:

44

师:

看来这段乐曲是44拍的,你们以前听过这首乐曲吗?

二、欣赏歌曲

[过渡语]其实这是一首世界名曲,叫《友谊地久天长》[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首歌曲[出示歌谱]

我们看着歌谱哼唱一遍,听过这首歌曲的同学可以轻声唱一唱歌词

唱1[播放乐曲]

问题1:

你们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

自由回答

问题2:

歌曲中的哪句歌词让你唱完后有以上的感觉?

生:

自由回答

师:

让我们带着这种的心情来读一读歌词

生:

读歌词

问题3:

这回我们再唱的时候,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的节奏、旋律有什么特点,它可以分为几个乐段?

唱2

生:

弱起……

师:

看来这是一首歌颂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歌曲,而且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流畅

[歌曲背景了解]

师:

这么动听的歌曲你们想知道它来自于哪个国家,是谁创作的吗?

下面我们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

[出示歌曲背景]

生:

了解歌曲背景;一名学生朗读

[过渡语]你们想看一看电影《魂断蓝桥》中的精彩片段吗?

我们一起来欣赏

问题4:

请你们边欣赏边仔细听一听影片中的《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变化?

[播放影片片段][学生划拍感受]

生:

34拍;自由回答

三、旋律改编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习这首歌曲到底是怎么从44拍变成34拍的?

问题1:

我们看着老师发的谱例,仔细观察《友谊地久天长》从44变成34之后哪些音符时值发生了变化,请你作个记号,听听这些音符的时值是延长了还是缩短了?

听1:

[弹34拍旋律]

生:

聆听回答

师:

现在你们就可以根据34拍的特点改编了,你们可以用你们最喜爱的口风琴来帮助你们改编

生:

改编歌曲

师:

下面你们跟琴唱唱自己改编的旋律,是不是和34的《友谊地久天长》相同,如果不一样就改一改

生:

演唱改编旋律;修改

[汇报]

师:

谁想展示一下你们组改编的旋律片段,说说你们是怎么改的?

[视频展示]

生:

展示改编的旋律

师:

请这边的两个组来吹一吹改编的旋律,其他两组同学来唱一唱

问题2:

下面你们分别来听听两种不同节拍的《友谊地久天长》,听完后说一说给你们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们也可以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师:

[播放44拍及34友谊地久天长]

生:

自由回答

问题3:

同学们,你们从这节课的旋律改编中学到了什么?

生:

自由回答

师: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也就是说不同的拍子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过渡语]同学们正是因为《友谊地久天长》这首经典苏格兰歌曲备受人们的喜爱才会被人们改编成不同节拍以及不同的表演形式,也被人们广泛用于生活中。

问题3:

你们想想这两种节拍的《友谊地久天长》分别适合于什么场合?

生:

44……34……

生:

自由回答

 

四、尾声

师:

你们现在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即将面临毕业,就让这首优美的歌曲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播放歌曲]

课后反思:

学生们对这首经典的音乐十分感兴趣,并能准确的演唱,改编后用合唱形式表现也能较好掌握。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以"友谊"为题材而设计的。

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少到老、从年轻到满头白发,人的一生处处都离不开朋友,作为六年级面临小学毕业的学生,可以说从这时候就要开始人生第一次分离,有些同学就要离开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同窗好友。

每个人对"友谊"的感受和体验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和朋友在一起,可以帮助我们消除烦恼,更可以有一些快乐的事情发生。

歌曲《我的朋友在哪里》是由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臧云飞作词并作曲,在八十年代曾经由青年歌手韦唯演唱,并在当时比较流行,后由朱良镇改编为合唱。

原曲为降E调,44拍,中速。

歌曲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乐段较为活泼,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敞开心扉地唱到了"我的朋友在南京、在上海,我的朋友在这里";第二段在演唱上很开放,从歌词看,通过和朋友的交流,使我们丢掉烦恼,把爱的种子洒向世界。

而且,这一段以"1"作为开始音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表达得实实在在,其旋律和第一段形成对比,后来被改编为合唱;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与再现,再次回到歌曲的主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培养珍惜友情的品质;

2、能够自编集体舞表演《我的朋友哪里》;

 

教学重点

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进行友爱的教育,珍惜友情;

 

教学难点

自编集体舞表演《我的朋友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大家也一定都结交了许多朋友。

今天,请同学们听一首和朋友有关的歌曲。

二、聆听《我的朋友在哪里》

1、录音初听

问: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生回答:

(愉快、活跃)

2、介绍词曲作者:

臧云飞,一位非常有名的词曲作家。

我们的朋友遍及五湖四海,朋友送给我们微笑,会让我们抛弃烦恼。

这首歌曲在八十年代非常流行。

3、读歌词,熟悉歌词

4、录音范唱

生:

轻声跟唱

问:

结合歌曲的旋律特点,你能给歌曲分成几段?

每段具有怎样的特点?

问:

在歌曲的演唱中,你想到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哪些难忘的画面?

三、创编活动

问:

你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快乐吗?

生:

共同分享好朋友的快乐,讲一些好朋友在一起的趣事

1、录音范唱

2、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舞步,结合旋律特点走步、走圆拉手进行表演,做得豪放一些。

生:

分小组自编集体舞

课后反思:

歌曲旋律优美动听,而且简单易学,学生们用视唱方很快就学会了歌曲,效果较好,应多从表现上下功夫。

"第三课妈妈的心

总目标

本课主要围绕"对妈妈的爱"这一主题安排了《妈妈的心》、《妈妈的吻》、《在妈妈身边》、《妈妈格桑拉》、《妈妈教我一支歌》五首歌曲。

通过演唱与欣赏使学生感悟"妈妈的爱"以及抒发孩子们对妈妈和祖国的无限深情。

一、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

二、知道装饰音在歌曲中抒发情感的作用。

如:

前倚音、波音。

三、掌握不同切分节奏的唱法。

如:

"XXX""XX.""XXXX|XX"

四、指导学生运用音乐要素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创作风格。

五、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体验母爱之情进而抒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妈妈的心》是一首结构规整,曲调流畅,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

它以第一人称的内心表白,充满激情的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

歌曲为24拍,宫调式,全曲由两个乐段构成。

第一乐段在四个乐句中,都运用了附点音符的节奏,歌曲充满深情、富有儿童语气的自白,表达了儿女对祖国妈妈发自内心的憧憬情感。

第二乐段,用称词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及旋律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与前段形成强烈的对比,点明了主题,歌声在儿女们对祖国妈妈的祝福中结束--祝灿烂的祖国永远昌盛繁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伴随着这熟悉的歌曲,我们的音乐课也拉开了序幕,那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

一位年轻的妈妈坐在自己的小宝宝身边,售罄轻摇曳着摇篮,嘴里哼唱着柔美的小曲儿,哄宝宝睡觉,看妈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同学们你们谁体会出了妈妈对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是啊,我们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妈妈的爱,那你了解你的妈妈吗?

知道妈妈在想什么吗?

二新知学习歌曲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妈妈的心》请大家认真听,看谁一会儿来告诉大家你都听到了什么?

(播放歌曲)

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都听到了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真正的走进《妈妈的心》中,请你再听一遍歌曲,听一听它可以分成几个乐段?

为什么?

(播放歌曲)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越短,首先请大家认真听,熟悉歌曲的旋律,数数第一乐段是有几个乐句构成的?

(放第一乐段)

谁能来说说共有几个乐句?

老师弹奏四条旋律,请大家认真听,这四条旋律分别是乐曲的第几乐句?

学生听并说出是第几乐句,并用哼唱的形式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把旋律加上歌词试着唱唱,在唱的过程当中,把你认为不好唱活难唱的地方,把它记下来,待会儿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们再来学习第二乐段,找一找那种节奏出现的最多?

我们试着唱唱第二乐段歌词

(指导不好的地方,提出希望)

完整的演唱歌曲

课后反思:

歌曲的学习用视唱法进行教学,重点节奏单独练习,通过反复听录音范唱和教师范唱,学生们很快学会了歌曲,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教学效果较好。

《妈妈教我一支歌》

分析:

《妈妈教我一支歌》是G大调、24拍、二部曲式。

开始有8小节前奏,它是用歌曲的部分音调变化而成,随后歌声进入。

A段反复一遍,两段歌词分别讲述听妈妈教唱这首歌和自己唱这首歌的感受。

每一段后面都有一段用"啊"声的演唱,像是回忆,又像是妈妈的颂扬。

然后,对上一句旋律略加变化,重复最后一句歌词。

B段开始,采用临时转调的方法。

前两句实际上是转到属调--D大调(前1=后5)上去了。

它使歌曲在情调上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句旋律,改用原歌曲的第二句,情绪更加激动。

从第三句起,又回到原来的调性上,唱出"这支歌飞进幼小心田,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这两句点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

再经过一小段"啊"声,两次重复后一句歌词,表明作者对党的真情,然后以突慢的速度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从"妈妈教的一支歌"所引发的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并初步了解两首歌曲之间的联系和创作背景,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能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实践活动。

 一、导入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赏析

1、学生照片导入。

(演示文稿)

师:

请同学们看几张照片,如果看到自己的照片,请你说说你和妈妈在做什么?

生:

……

师:

从照片上我们可以了解到:

自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受到妈妈的精心呵护,在妈妈的细心照料下,你学会了吃饭、走路、说话、游戏、唱歌、学习等技能,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付出了许多的关爱和心血。

人世间的这种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让我们永远不能

忘怀。

2、故事导入(《妈妈教我一支歌》的背景音乐)

师:

有一个孩子,她生于解放前,很小的时候,国民党军队闯入她的家,见什么抢什么,她们一家非常痛恨国民党。

后来解放军解放了她的家乡,她们一家从和解放军的接触中了解了共产党。

解放军宣传员送给她妈妈一些解放区的歌片,她的妈妈就教她唱了一首当时在解放区很受欢迎的歌曲。

她10岁就当了一名小兵,因为她的音乐基础很好,在部队为战士们指挥她妈妈交给她的那首歌,也就是这首歌让她长大以后仍难以忘怀并一直激励着她,以至影响到她后来的创作,到了198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60周年,她与他的丈夫一起创作了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

二、新授

聆听歌曲《妈妈教我一支歌》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

2、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小组讨论并填写四个问题:

(演示文稿)

(1)歌曲的拍号、演唱形式。

(2)歌曲的结构、情绪、速度。

(3)歌曲的主要内容。

(4)歌曲中"妈妈教的一支歌"是指哪首歌?

3、分组汇报。

演唱形式:

女声独唱

拍号:

24

结构:

二段体

情绪:

A段:

抒情地,B段:

激情地。

速度:

A段:

中速,B段:

中速稍快。

力度:

A段:

中弱,B段:

中强。

主要内容:

A段反复一遍,两段歌词分别讲听妈妈教唱这首歌和自己唱这首歌的感受。

B段唱出"这支歌飞进幼小心田,这支歌世世代代永不落"的主题思想。

妈妈教的歌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过渡语: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二十集电视音乐片《歌声飘过80年》,在每一集的最后都是这首《妈妈教我一支歌》。

4、播放视频《妈妈教我一支歌》

过渡语:

"这支歌从妈妈心头飞出,这支歌鼓舞我建设新生活",让我们一起演唱《妈妈教我一支歌》。

5、随音乐唱歌曲。

过渡语:

《妈妈教我一支歌》的曲作者就是我前面讲的故事中的那个孩子。

6、介绍《妈妈教我一支歌》的词、曲作者。

(演示文稿)

过渡语:

妈妈教的一支歌,是一首怎样的歌呢?

三、拓展

聆听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音乐要素及歌曲歌曲内容。

拍号:

24情绪:

激昂速度:

中速稍快

力度:

稍强结构:

单乐段歌曲内容:

歌颂党、热爱党。

2、介绍曲作者、创作背景及关于歌曲"新"字的故事。

(演示文稿)

(1)创作背景: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第六个年头。

敌我双方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国民党当局不但不积极抗战,反而一次又一次发动反共高潮。

这时,蒋介石写了一本书《中国之命运》。

书中国公然叫嚷:

"没有了中国国民党,就没有了中国。

"为了驳斥这一反动论调,延安《解放日报》针锋相对地发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

铁血剧社社长和曹火星听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送的这篇社论之后,结合参加革命后的斗争和学习生活,深深地体会到:

没有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抗日,抗战就不会取得最后胜利,就没有中国的前程。

于是,很快就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歌词。

后来曹火星吸收民间音调作为素材,采用河北民间歌舞"霸王鞭"的形式谱成了这首歌,并在街头宣传演,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时间不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唱遍了整个晋察冀边区。

(2)歌曲"新"字的故事:

这首歌曲最早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的一天,毛主席和他的女儿在中南海散步,女儿信口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听后感受不妥,说:

共产党还没有成立,中国就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怎么能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呢?

我看应该加上一个"新"字,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合理些。

从那以后这首歌就改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首歌的作者是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