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850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docx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认真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文登市委党校葛新建

同志们,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特别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年。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时期。

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瞩目。

今天,回首30年,我们不禁要问:

中国为什么能实行改革开放?

30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答案会很多,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以及创新理论的指导是一个关键性的原因。

那么,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的?

我们应当怎样来学习和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

围绕这个话题,给大家讲两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富于理论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江泽民)这里的创新首要的就是指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一)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传人中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条件,也使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但是,马克思主义不像儒家学说、不像孔孟之道,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而是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传入的。

这样一种外部传人的思想,到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度,能不能用?

好不好用?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万古不易的根本指针,但这个真理、这个指针必须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从普遍真理变为具体的真理,从理论上的准则变为实践的指针。

这就需要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诞生初期,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各种左、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教条化,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使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发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张。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正式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

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七大于抗战胜利前夕召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的共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同志的民主革命思想,特别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论著,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但后来由于“左”的思想干扰,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发展这个主题,在很多方面违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致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在一段时期内发展经历了曲折,教训是很深刻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确立了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国情、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毅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并实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根本方针,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发展的课题,初步回答了关于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动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就是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集中概括。

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二)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思想,涉及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宏大的理论建构与框架。

但当我们认真深入学习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战略思想都是围绕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展开的,也就是说,不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区域总体协调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还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世界等等,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战略部署与理论阐述。

所以,我们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主要内容展开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为主要内容,学习、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定要正确把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目标、任务与指导、方法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反过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所实现的社会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十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之一是:

第一次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根本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为我们自觉把握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方向。

那么,科学发展观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

其深刻内涵是什么?

怎样深入贯彻落实?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马克思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思想理论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

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这一论述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和原因。

1、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在新世纪的阶段性特征怎样?

十七大报告以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精神,对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作出了八个方面的全面、深刻分析。

尽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如此多的新特征,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没有超出、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的判断和立足点,从根本上来说,恰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特征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

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

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既是一个产业结构快速转型、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的“黄金机遇期”,同时又是一个“风险高发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社会伦理需要完善的重要时期,是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时期。

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

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严重的经济、政治问题和社会动荡的,至今仍不能平稳发展。

例如巴西,在2002年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城市化率达到82%,但贫困人口却占到国民人口总数的34%。

一边是现代化,另一边却是大量贫困人群。

这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的成果,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所谓“拉美现象”。

能否争取前一种而避免后一种结果,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正确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做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立足于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

2、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出要以实现工业化为核心,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提出坚持统筹兼顾等方针原则,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后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发展走了弯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正确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发展的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1、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地调整过来。

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等等。

2、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市化率处在较低的水平,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影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3、出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

相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水平,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更不能适应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要求。

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过程看,在2003年防治非典过程中,科学发展观的构想及其内容开始出现在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

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关于发展观的第一次表述。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指出,“要牢固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次在公开报道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论断。

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这标志着我们党全面、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3、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在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面临战后恢复重建,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独立,促进经济增长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任务。

因此,在实践上和认识上,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

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由于经济增长既不能体现收人分配的改善、社会结构的完善,也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利。

毫无理性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日益严峻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加剧人与资源的矛盾;第二,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第三,加剧了社会不公;第四,导致了人的精神贫困。

于是,人类开始反思自己的发展观。

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1)、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

“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

(2)、联合国第二个发展10年(1970-1980年)报告中指出:

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3)、1983年联合国委托法国学者佩鲁写了《新发展观》一书,更清晰地描述了发展的新内涵。

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文明、科技进步、社会转型、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它强调发展应致力于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按照这种发展观,对经济发展成果的最终检验,不是物的指标,而是人的发展程度。

(4)、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5)、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显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的好坏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

另一方面,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

可持续发展观还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

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不能剥夺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条件,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

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积极倡导破除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开始对传统的GDP进行修正,提出“绿色GDP”的概念,从传统意义上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积累的部分,使其能确切表达增长与发展的数量对应关系和质量对应关系。

有一个公式:

绿色GDP=传统GDP一自然部分的虚数一人文部分的虚数。

其中,自然部分的虚数包括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退化与资源配比失衡,以及长期生态质量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自然灾害引起的经济损失;资源稀缺引发的成本。

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疾病和公共卫生导致的支出;失业造成的损失;犯罪带来的损失;教育水平低下导致的损失;人口数量失控造成的损失和管理不善引发的损失等。

国际社会关于发展观和发展理论的探讨,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十七大报告指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而科学的理论内涵。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把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深化了对发展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发展问题。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宏伟目标。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最早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科学构想。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制定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步骤。

邓小平同志把发展的重要性,高度概括为“发展才是硬道理”。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进一步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江泽民同志把发展的重要性,深刻总结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提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的高度来认识。

实现现代化要靠发展,实现祖国统一要靠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也要靠发展。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把科学发展提到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强调要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发展。

发展是有重点的。

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现阶段主要矛盾所作出的科学决策。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确实曾经出现过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现象,并由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能由此怀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在统一的。

必须反对两种错误认识:

一是“多中心论”(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二是“中心改变论”(主要矛盾没变,工作中心就不会变)。

当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不是以速度为中心,也不是以GDP为中心。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化了对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的认识。

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发展是以物为本,还是以人为本?

二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发展是靠人的能动性,还是物决定人的命运?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它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发展不仅是为了人民,而且要依靠人民,这就明确了为什么要发展和靠什么发展的问题,科学地回答了发展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

从发展的价值取向上看,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的目的定位于造福全体人民。

它强调以人为本中的这个“人”是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这个“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这就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盖高楼大厦不适合人居住,盖它干什么?

修广场公园不适合人休闲娱乐,修它干什么?

从发展的根本动力上看,科学发展观否定了物本主义的主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其重要性不断升级。

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从依靠物力资本转向依靠人力资本。

世界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正在由各种物质资源转向人才资源。

在各种资源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成为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发展主要是靠土地资源,谁占有土地资源,谁就能发展;在工业经济时代,发展主要靠金融资本,谁占有资金,谁拥有生产线,谁就能发展;那么,到了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增长,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产业比重显著上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们只有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来推进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来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正确应对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正因为如此,科学发展观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的唯物史观。

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深化了对发展内涵的认识。

首先,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而且还包括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其他社会发展。

促进全面发展,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经济发展又是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联系的。

从根本上说,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但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可见,经济发展是其他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其他社会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

只有在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经济发展必须关注社会问题:

经济发展受购买力的直接影响,那么有了收入了老百姓就敢花了吗?

在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是很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其次,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

短缺经济强调发展速度,过剩经济就要强调发展质量,讲结构、讲效益。

我们强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强调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结构、质量、效益目标的重要前提。

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

但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扩大数量,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9%以上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范围内可称得上是一花独秀。

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却存在经济增长效益不高的问题。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的计算,我国的平均社会成本比世界高25%。

最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代价来获得经济的发展,在不牺牲未来需要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发展内涵认识所达到的较高境界,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所在。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

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左右。

由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资源利用的效率不高,浪费极为严重。

例如,我国的综合能源利用率仅为32%,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4倍多,工业排污则是发达国家的10倍多。

我国660座城市中,有约400座城市缺水,100多座城市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