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56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docx

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7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满分60分,物理、化学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Cl:

35.5K:

39Ca:

40Mn:

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红磷燃烧C.葡萄榨汁D.玻璃破碎

2.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黄铜C.羊毛D.塑料

3.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铁B.钙C.碘D.锌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B.蒸发C.过滤D.滴加液体

5.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NH4)2SO4D.Ca3(PO4)2

6.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

6CO2+6H2O

C6H12O6+6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糖类B.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7.下列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A.酸雨形成原因:

CO2+H2O=H2CO3

B.天然气燃烧:

CH4+O2

H2O+CO2

C.工业冶炼铁:

Fe2O3+3CO=2Fe+3CO2

D.碱式碳酸铜受热:

Cu2(OH)2CO3

2CuO+CO2↑+H2O

8.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氧元素B.都由氢、氧原子构成,结构相同

C.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D.H2O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10.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

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5分)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

限值

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mg/L

0.2mg/L

0.3mg/L

硫酸盐

250mg/L

(1)上表中“铝”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4)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5)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mg/L.

12.(5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

可观察到  ,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微观表征:

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 (填离子符号);

④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与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相似的是 

A.银丝B.Al片C.CuO粉末D.BaCO3固体E.Ba(OH)2溶液.

13.(6分)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14.(7分)Na2CO3是一种常见的盐,多角度看物质可以提高对该物质的认识.

(1)Na2CO3俗称 ;

(2)从类别看,Na2CO3可以看作是某种碱和某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用途看,Na2CO3可制备某些物质,如Na2CO3+M→NaOH+N,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从组成看,Na2CO3、NaCl均属钠盐,NaCl溶于水显中性,但Na2CO3溶于水显碱性.请完善实验方案,探析上述性质差异的初步原因:

实验步骤

实现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NaCl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振荡

①  

Na+和Cl﹣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取适量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②  

③  

④   

15.(4分)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的投入使用,可缓解大气污染.下图为其中某种转化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表示单质微粒的化学式 ;

(2)对此转化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剂是实现转化的条件B.能减少碳元素排放量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气体的产量D.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3)若某车辆汽车经燃烧产生如图I中气体的质量各为12g,实测相同时间经转化排放出的图Ⅱ中气体总质量为20.4g.某同学认为污染物没有完全转化,他的依据是  ,计算图I中某一种气体实际转化的质量是 g.

16.(6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1)写出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 ;

(2)反应的发生装置是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用分析天平称取3.50g氯酸钾和1.0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称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54g.

①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是 ;

②通过已知条件列出生成氯化钾质量(x)的比例式为 ;

③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g.

17.(7分)氢氧化镍是某种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一种材料.镍原子结构示意图为Ni.

(1)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2)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从组成上看,它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盐”),预测该物质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3)按实验方案设计的路径,寻找两物质发生反应的证据.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镍:

蓝绿色微溶于水的固体

②硫酸镍溶液呈绿色

③碳酸镍:

浅绿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路径

步骤

现象

结论

反应物

角度

取少量氢氧化镍(新制)悬浊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硫酸,振荡

①  

氢氧化镍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  

生成物

角度

②  

③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红磷燃烧C.葡萄榨汁D.玻璃破碎

【思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红磷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葡萄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B.黄铜C.羊毛D.塑料

【思路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

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黄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摄入的元素是(  )

A.铁B.钙C.碘D.锌

【思路分析】从各种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症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解题过程】解:

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易患贫血.故正确;

B.钙是构成骨胳和牙齿的主要元素,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症,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错误;

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故错误;

D.锌影响身体发育,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掌握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氧气验满B.蒸发C.过滤D.滴加液体

【思路分析】A、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题过程】解: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NO3B.NH4HCO3C.(NH4)2SO4D.Ca3(PO4)2

【思路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解题过程】解:

A、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NH4)2SO4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6.某转化过程可表示为:

6CO2+6H2O

C6H12O6+6O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糖类B.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C.转化过程中涉及三种氧化物D.无机物和有机物可以相互转化

【思路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题过程】解:

A、葡萄糖属于糖类物质,故正确;

B、适当提高CO2浓度,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故正确;

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水属于氧化物,只有两种物质,不是三种物质,故错误;

D、此反应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相互转化,故正确;

故选C.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对物质类别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7.下列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A.酸雨形成原因:

CO2+H2O=H2CO3

B.天然气燃烧:

CH4+O2

H2O+CO2

C.工业冶炼铁:

Fe2O3+3CO=2Fe+3CO2

D.碱式碳酸铜受热:

Cu2(OH)2CO3

2CuO+CO2↑+H2O

【思路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题过程】解:

A.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正常的雨水显酸性;但是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造成的,方程式为SO2+H2O=H2SO3,故错误;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为CH4+2O2

2H2O+CO2,故错误;

C.工业炼铁是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错误;

D.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正确.

故选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

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关于H2O和H2O2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氢、氧元素B.都由氢、氧原子构成,结构相同

C.一定条件下都能分解产生氧气D.H2O是常见的溶剂,H2O2溶液可用于医疗消毒

【思路分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题过程】解:

A.H2O和H2O2的中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H2O和H2O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分解反应,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上述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水是最常用的一种溶剂;过氧化氢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构成,掌握常见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水(植物油)﹣﹣加洗洁精,搅拌振荡

C.Na2CO3(NaHCO3)固体﹣﹣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变

D.NaCl溶液(CaCl2)﹣﹣滴加适量K2CO3溶液、过滤

【思路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题过程】解:

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搅拌振荡,形成稳定的乳浊液,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HCO3充分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至固体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Cl2能与适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总结归纳】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根据如图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B.30℃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80℃时7gNaCl和20g水能形成饱和溶液

D.控制温度,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

【思路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题过程】解:

A、氯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氯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氯酸钾最好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

B、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所以氯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9.1%,故B错误;

C、80℃时7g氯化钠在2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也就是80℃时溶解度为35g,而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5g,故C错误;

D、氯酸钠和氯化钾交换成分可以得到氯酸钾和氯化钠,这个反应是一个复分解反应,但是很明显它不符合初中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控制温度在1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较大,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所以图中氯酸钠和氯化钾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正确.

故选:

D.

【总结归纳】本题难度比较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5分)下表是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的部分内容.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部分)

项目

限值

色度

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

不超过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

pH

6.5﹣8.5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mg/L

0.2mg/L

0.3mg/L

硫酸盐

250mg/L

(1)上表中“铝”指的是 (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2)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上述水样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

(4)消毒剂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5)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均以CaCO3计算硬度,则钙元素的含量不超过 mg/L.

【思路分析】

(1)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电解水反应进行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5)根据题目信息及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

【解题过程】解:

(1)上表中“铝”指的是铝元素,不属于单质、原子;

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铝”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

元素;

(2)加热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化合物的含量.所以,生活中常用的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故填:

煮沸;

(3)实验室用中将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故填:

2:

1;

(4)在Ca(ClO)2中,钙为+2价,氧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2x+(﹣2)×2=0,x=1;故填:

+1价;

(5)由题目信息可知,1L合格的生活饮用水中,CaCO3的质量不能超过450mg,则钙元素的含量应不超过:

450mg×

=180mg;故填:

180;

【总结归纳】本题考查元素的概念、硬水软化的方法、电解水实验、化合价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12.(5分)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在干冰、铜、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在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碳酸钙,振荡.

①宏观现象:

可观察到  ,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微观表征:

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 (填离子符号);

④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且与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相似的是 

A.银丝B.Al片C.CuO粉末D.BaCO3固体E.Ba(OH)2溶液.

【思路分析】

(1)根据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题中的微观图示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

(1)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

①宏观现象:

可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固体逐渐减少并消失;

②符号表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③微观表征:

加入碳酸钙前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由图判断,增加和减少的离子是Ca2+和H+;

④银丝不会与盐酸反应,铝和盐酸反应时,氯离子增加的个数不同,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酸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与图示离子种类和个数比变化相似,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钡离子的个数不变,故选:

CD.

故答案为:

(1)干冰;

(2)①有气泡生成;②CaCO3+2HCl=CaCl2+H2O+CO2↑;③H+;④CD.

【总结归纳】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的提示进行解答.

13.(6分)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   ;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 ;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思路分析】

(1)根据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进行分析;

(2)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进行分析;

(3)根据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行分析;

(4)根据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进行分析;

(5)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锌>铜>银,所以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进行分析.

【解题过程】解: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铝的进一步反应,所以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固体作用的结果,所以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b;

(4)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5)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锌>铜>银,所以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所以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锌过量,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完全反应,滤渣中含有锌、铜、银,则该气体是氢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