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373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docx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级最全最权威复习资料

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

第一章职业道德

职业守则:

1热爱本职工作2刻苦专研业务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职业指导人员要有一种信念:

以助人为快乐,以助人为荣耀.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具体到职业指导人员,其职业道德规范可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

1以人为本.尊重服务对象2尊重差异,不歧视服务对象3.主动解释,使服务对象知情4事先与服务对象讨论工作重点,达成一致5.明确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避免服务对象产生依赖性6.给服务对象介绍适合的职业指导人员7尊重隐私,保守秘密8提升职业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9维护形象,对服务对象负责.

职业指导人员对服务对象和所在机构负责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努力贯彻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的基本精神,要有良好的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以维护所在组织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公众形象2积极向所在机构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组织发展,以使组织更好地实现为劳动者提供良好服务的宗旨3积极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自身工作,追求更高服务水准,关心服务对象的意见,要求,倾听他们的呼声,以创造服务对象最大满意为宗旨,实现与组织共同发展.

第二篇就业与职业发展

就业从理论上讲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的社会活动,并获得相应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一个人如果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就可以被认为实现了就业:

1在法定年龄内,并且具有劳动能力2所从事的是某种合法的经济活动,以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3从事这种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凡在劳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

1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矿工,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暂时没有工作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也算就业.

下列情况不属于就业:

1童工2不以获得收入或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劳动,家务劳动等.

我国的就业者包括:

1职工;2再就业离退休人员3私营企业4个体户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7农村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

就业的形式1按城乡划分,有城镇就业和乡村就业2按产业划分,可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3按灵活和稳定程度划分,可分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正规就业一般是指在正式单位就业,并签订劳动合同,起权利和义务有法律保障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一般是指无固定场所,无固定雇主和服务对象,无固定劳动关系,无稳定收入,无社会保障的小规模经营的就业形式.灵活就业又分为三大类:

1非全日制就业,一般指少于法定的或集体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的就业2临时就业,临时就业种类较多,但无论何种形式,劳动者都不是单位的正式员工,而是根据雇佣的性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有一定期限的临时合同.3派遣就业,劳动者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属派遣公司的正式员工.

4按劳动力利用的饱和程度划分.可分为充分就业和不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始于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概念的解释大致分为两种:

1充分就业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状态2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等于零,而是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弗里德曼首次提出).

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充分就业是指愿意并有能力工作的额劳动年龄男子和妇女能够等到有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可见充分就业包括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的含义.

不充分就业是指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劳动年龄段的男子和妇女不能充分得到由报酬的,自由选择的,生产性就业的就业水平.

就业的意义:

1就业是人们获得收入得以谋生的基本手段2就业是个人溶入社会,使自身得以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3就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就业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

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一种状态,劳动者失去了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资料进行活动的机会,从而也失去了获得劳动报酬的机会.

在我国,失业是指在法定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或失去工作及职业,在一定的时间内,虽进行求职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或职业,从而失去收入的状态.一般来说指城镇失业人员,主要包括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转失业劳动力两个部分.

新成长劳动力是指年满16岁的未能升学的各类学校毕业生,即没有就业经历的,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就业转失业是指已有过就业经历的,又失去原有工作的人员,包括曾离开劳动力市场现在又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来寻找工作的人口,还包括因劳动合同期或企业倒闭等原因而失去工作,现又面临再就业问题的失业职工,失业的个体,私营等企业的从业人员。

下岗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人员

失业率%=

我国的失业率是指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

失业的分类:

1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结构性失业的持续时间较长,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较大.2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从求职者角度主要表现为:

1)辞去现在的工作寻求新的工作2)失去工作后寻找新的工作3)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4)缺勤一段时间后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5)在30天之内从一份工作转到另一份工作.从雇主角度主要表现1)寻找新工人以补充那些辞职或退休的工人2)辞退某些雇员以希望找到更好的雇员3)寻找新工人以填补其企业扩张创造的工作职位.摩擦性失业是短暂的,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可以与充分就业状态并存.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二是信息的不完整不对称,是求职者和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3需求不足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总量超过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而引起的失业,需求不足性失业与经济衰退和萧条相联系4季节性失业.造成的原因:

一些行业由于受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造成劳动力的需求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一定行业的产品需求受购买习惯,社会风俗的影响,会产生季节性的变化.5周期性失业,指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周期性失业的成员及造成经济和社会影响相当复杂,因而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课题.6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对于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隐形失业的问题会较为严重.7自愿失业,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是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这部分自愿失业者通常被认为是丧失信心者,需要给予帮助.

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关系相分离的不良经济状态,是社会资源分配和使用不当而在宏观层面上出现非均衡的一种表现.具体影响:

1经济系统紊乱,效率低效.表现在一是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二是消费需求减少,三是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2大量社会问题产生3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资损失.

就业方针:

以充分开放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拓宽就业门路,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实质是:

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劳动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经济发展和调节完善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的机遇,努力开发就业岗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完善市场就业机构,是的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得到这种不同形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劳动自主就业指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通过各种渠道自谋职业.

市场调节就业指通过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市场机制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调节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

政府促进就业指政府促进宏观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制定积极地就业政策,健全和发展就业服务体系;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我国的积极再就业政策可概括为:

五大支柱,六个领域,十项措施.

五大支柱1经济拉动2政策扶持3市场服务4政府调控5社会保险

六个领域1中小型企业2第三产业3多种经济形式4劳动密集型产业5劳务输出6灵活就业

十项措施1税费减免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方面.2小额贷款政策.主要作用是为自主谋业和自主创业人员解决创业起步阶段面临的资金困难,所提供的贷款项目.3社保补贴政策,第一对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中的”4050”就业困难人员,由再就业资金给予最长不超过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第二对于各类服务性新增岗位新招用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并与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由再就业自己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第三对于驻社区单位招用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从再就业资金给予最长不超过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4就业援助政策.援助内容:

一岗位援助,二社保补贴,三岗位补贴5主辅分离政策.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转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兴办的经济实体,符合以下4个条件的,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一是利用原国有企业的非主业资产或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二是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三是吸纳本企业富余人员达到30%以上,四是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6就业服务政策.各级政府要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7财政投入政策.三方面的规定:

一是增设”就业补助”预算科目,并要求各级政府都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将促进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二是各级财政原来安排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资金规模不减,在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工作需要,安排一部分用于促进再就业.8社会保障政策.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办法,二是规定了社保关系联系办法,三是规定了再就业后的参保办法9企业裁员政策.一是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的企业,其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结过.并报当地政府有关机构审核批准,二是正常经营企业裁减人员,其减员方案要经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凡不能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妥善解决职工债务的,不得裁减人员,三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次性减员超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要事先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10社区平台政策.街道和工作任务重的城镇,可设立或确定负责劳动保障事务机构.

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1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2在办理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手续时,除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3把进城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4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5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6改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7要做好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8要认真贯彻落实<禁止使用童工规定>9要依法保护女工的合法权益10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11不得将遣送对象范围扩大到农民工,更不得对农民工强制遣送和随意拘留审查12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安排的宿舍,必须具备一定的卫生条件,并保证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大学就业政策1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工作,经过两三年锻炼,根据工作需要从中选拔优秀人员到县,乡(镇)机关和学校或企事业单位担任领导工作,或充实到基层金融.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2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工作3鼓励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4鼓励人才合理流动5完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政策.

职业指导对促进就业的作用主要是以就业服务为载体的.这种作用有时直接体现在就业服务的过程之中,有时则是间接体现在就业背后的诸如教育.培训等环节中.主要可归纳为1促进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落实2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3促进劳动力市场健康良好发展4促进教育培训的改革

职业指导者所具有的中介作用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有序流动,主要体现1职业指导者存进劳动力供需合理匹配2职业指导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联系.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服务

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实现匹配的具体场所,如各地挂牌的”职业介绍中心”劳务广场”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等.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和购买活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在机制和外在形式的统一。

劳动力市场涉及到劳动者从求职,就业,培训,失业和转业直至退休的全过程;涉及到用人单位招聘,报酬给付,提供劳动力安全卫生条件,福利待遇,辞退,更新职工等诸多环节;涉及到劳动关系的确立,调整和终止,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中介服务,信息引导和法制管理等.

劳动力市场具有以下特征:

1作为劳动交换当事人的劳动力供给者与劳动力需求者双方,都是理性的,有共同的行为特征和行为准则,这就是:

寻求利益最大化,并以利益和成本的均衡来决定各自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双方有互相选择的自由,劳动力能够在各地区,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自由流动3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由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对比状况决定,是现有劳动力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供求状况的显示信号;同时,又是现有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分配格局进一步调整的指示信号,劳动力供求双方都根据工资的变动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通过工资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引导调整劳动力资源在各部门,行业,地区和企业之间的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作为一种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起关键作用的是工资的比价(即不同用途之间的劳动比较).

工资比较调节着劳动力资源在多种用途即岗位之间的配置.工资比价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调节是这样实现的:

一,劳动力供给者作为一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其供给行为服从以下原则1在竞争的市场上(同质)等量劳动(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相同岗位同一技术等级的劳动)要求获得相同的工资.2一定岗位及一定技术等级的劳动力供给者总是倾向于寻求在工资或总福利最高的行业和单位就职.二,在劳动力供给者根据工资的高低选择行业和企业的同时,行业和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者也在根据选择需求的对象及需求数量.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描绘1从制度方面,考察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建立状况2从市场供求方面,考察中国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57年以前,多种经济并存,社会上几百万人需要就业,而国家没有能力将所有人员都包揽下来的事实,以及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这些因素为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要求和现实可能.二,1958年-1978年,政府对劳动力分配的计划性加强,灵活的劳动力管理机制也变得原来越僵化,劳动力市场逐渐消失.三,1979年-1992年,劳动力市场重新萌芽.四,1992年以来,以劳动力市场开始迅速发展阶段.

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正在确立,但尚未具备充分的市场主体资格.供给主体基本形成,需求主体发展不平衡2劳动力市场机制开始运行,但仍然存在明显的分割和扭曲3劳动力市场规则和秩序基本建立,但仍存在空白和难点.这一方面表现在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另一方面表现在劳动争议处理和检察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的力度加大.但在社会保险,劳动关系,促进就业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法律空白.4就业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发挥作用,但局限性较大.

我国劳动力发展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必须以建立竞争公平,运动有序,调节有力,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以此为向导,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

竞争公平是要打破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破除妨碍劳动力市场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流动的身份界限,劳动者自主择业,自主流动,企业自主用人,劳动力供求主体之间通过公平竞争,双向选择确立劳动关系.

运动有序是要为劳动力市场制定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秩序,将劳动力市场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劳动关系的建立,调整和终止,通过劳动合同法律来实现.

调控有力是要制定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引导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向,通过劳动监察保证市场的良好运行,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劳动力供求总量,供求结构.

服务完善是要建立完整的劳动力市场服务和保障体系.主要主要包括社会保险体系,就业服务体系,职业技能开打体系,统计信息服务体系,劳动法律咨询服务体系,劳动安全监察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为各类企业和社会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城乡一体是积极稳妥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和开发就业,大力发展小城镇,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

建立和完善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形成标志包括1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真正确立2劳动力市场机制灵活,功能完善3政府促进就业,扶持困难群体就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建立起对劳动力市场中弱势群体的托底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2要强化企业和劳动者在就业市场的主体地位3要进一步理顺工资分配关系,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工资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4要建立覆盖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社会保险体制5要重视积极引导就业观念的转变,加快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概况1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2就业结构进一步完善3失业率得到有效控制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主要矛盾主要体现在: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面临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而且存在结构性问题,严重影响就业的质量3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的不充分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同时并存4就业能力较弱的特殊论难群体就业难度加大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日益明显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总体目标是:

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满足广大劳动者参与劳动和提高收入水平的愿望,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实,将失业率控制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主要措施1继续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经济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改善协调推进,扩大就业容量3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就业4建立和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机制5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使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6合理安排社会保障与就业,对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援助7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优势.

就业服务是指就业中介组织为满足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工的需求而提供的各类服务.分为两类:

1由私营机构提供的就业服务2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具备以下特征1由国家建立,在国家领导或监督下开展业务,国家应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2是就业服务机制由中央主管部门,地区性就业服务机构和地方就业服务机构组成,上下形成网络,有足够的数量覆盖全国各地理区域3就业服务机构的职员应是政府公务人员性质,应保证其职业稳定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向求职者和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向雇主提供的基本的就业服务也应免费.主要目标:

弥补劳动力市场的缺陷,塑造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动,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

劳动力市场缺陷包括:

市场不透明,技能不匹配,工资刚性,招工歧视,劳动力需求总量不足,长期失业,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

公共就业服务与私营机构的就业服务相比,优势包括:

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透明度,确保劳动力市场各类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保持就业服务工作的连续性,避免没有求职经验的弱体群体受到私营中介机构的欺骗,减少失业保险金发放中的道德风险.

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职责包括1收集劳动力市场信息,包括供求双方信息2进行求职和招工登记3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4参与失业保险金的管理和分发5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劳动力在行业间地区间流动6参与就业政策的制定7就下列问题进行持续,定期研究:

失业原因,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安置,就业调整,职业及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组织形式分析等.

我国就业服务的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就业服务初创,二.20世纪90年代,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建立完善.

近年来,公共就业服务有了较大发展,1各级政府建立了再就业转项资金,同于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免费就业服务.培训和促进就业项目2在大众城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小城市.市.区两级都建立了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窗口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使用全国统一的标识,场所内集中就业服务的各项功能,同时代办其他劳动保障事务,对下岗失业人员和其他求职者实行”一站式”服务3全国城市中的街道和社区基本都建立了就业服务的基层网点,对就业困难的下岗人员实施就业援助4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劳动力市场信息网.实现了市区就业服务信息的计算机联网,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职业供求信息季度分析制度,信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5职业指导.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就业服务的新功能不断得到发展6部分城市通过政府招标购买培训,购买服务等方法,鼓励和引导各类民办培训服务机构参与公益性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的作用1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训和发展2促进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相互选择,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4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职业介绍机构是就业服务的重要组织形式,可分为三类1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中介服务组织,是公益性的事业组织,其职能包括职业介绍.指导.咨询.失业人员管理,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手机与发布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介绍机构2其他部门.行业或社会团体举办的职业介绍结构,其职能主要是职业介绍,以专门性职业介绍服务为主,可以是公益性的,也可以是营利性的3民营职业介绍机构,其职能主要是专门性职业介绍.

开办职业介绍机构要具备1有明确的业务范围.机构章程和管理制度2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量的开办资金3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其他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不同1目的不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是承担公共就业服务职能的公益性服务机构,使用全国统一表示;其他非营利性职业介绍结构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目的不是营利;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以营利为目的2举办单位不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由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和残疾系统举办,其他非营利性职业机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营利性机构由法人,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3登记机关不同.首先要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成立职业介绍机构,公共职业以及非营利性助失业单位的,到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办理事业单位登记或备案,属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到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营利性机构,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批准文件,到工商部门办理企业登记注册4收费方式不同.公共和非营利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营利性收费标准可以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并接受当地物价部门监督.

公共就业服务是指政府出资,向劳动者提供的公益性就业服务,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社区就业岗位开发服务和其他服务内容.免费服务对象为登记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特殊服务对象包括:

残疾人,享受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人员,推出现役的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