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3288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docx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

21课《桃花源记》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

作者,又名,字,世称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朝代)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是传世名篇。

代表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并序》、《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等。

二、解释词语。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夹岸:

芳草:

鲜美:

缤纷:

3、渔人甚异之。

甚:

异:

之:

4、复前行,欲穷其林。

穷:

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尽:

仿佛:

6、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舍:

才:

豁然开朗: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俨然:

属:

阡陌:

交通: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其中:

悉:

怡然:

9、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乃:

具:

10、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要:

咸:

1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绝境: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乃:

无论:

为:

具:

1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延:

去:

14、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语:

不足:

为:

1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既:

扶:

向:

志:

16、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及:

诣:

1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遣:

志:

遂:

1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欣然:

规:

未果:

寻:

三、翻译句子。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

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

7、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

8、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

四、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缘:

②俨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①渔人甚异之:

②林尽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夸张C借代D对比

5.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

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课短文两篇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陋室铬》选自《》。

作者,字梦得,洛阳人,诗人,哲学家。

世称刘宾客。

有《刘禹锡集》。

2、解题: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3、本文韵脚:

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4、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5、苔痕上阶绿:

6、谈笑有鸿儒:

7、往来无白丁:

8、无丝竹之乱耳:

9、无案牍之劳形:

10、何陋之有?

三、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孔子云:

何陋之有?

四、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6、《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7、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10、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生活的句子:

11、点明主旨的句子:

12、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

五、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爱莲说

一、文学常识。

《爱莲说》选自《》。

作者,字茂叔,哲学家。

元公是周敦颐的谥号。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二、解释加点的字: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

濯清涟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

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

三、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花之君子者也。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四、理解性默写。

1、《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

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君子。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五、读《爱莲说》,完成下面的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濯清涟而不妖()

(2)宜乎众矣()

(3)可爱者甚蕃()

(4)不蔓不枝()

3.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D.呼尔而与之

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D.余忆年/少时

6.翻译下面的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7.文中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9.《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4分)

 

23课核舟记

一、文学常识。

《核舟记》作者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散文家。

本文选自()代()编的《》,我们还学过选自这本集子的《》。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9.石青糁之()()

10.中峨冠而多髯者()()()

11.如有所语()

12.其两膝相比者()()

13佛印绝类弥勒()

14.矫首昂视()

15.神情与苏、黄不属()

16.珠可历历数也()

17.其人视端容寂()()

18.若听茶声然()

19.其船背稍夷()

20.钩画了了,其色墨()()

21.长曾不盈寸()()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便要还家()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选贤与能()8.矜、寡、孤、独、废疾者()

四、翻译下列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苏、黄共阅一手卷。

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五、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第下面的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

(2)其两膝相比者比: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①”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②”,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雕着花纹的栏杆。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

者④。

 

【答案】

四、文言文阅读。

12、答案:

(1)高高的

(2)靠近

13、答案:

抬头仰望,神情跟苏(东坡)、黄(鲁直)不相同。

14、答案要点:

①长不盈寸②各具情态③船舱旁边左右各四扇的小窗(或高起而宽敞的船舱)④神奇精湛卓越的雕刻艺术

 

八年级语文(上)23课——《核舟记》试题答案

一、mǐnwǎngyíyòujīshǔruòsǎnguānránzhéqūjízhuījìrénxūyúzhuàn

二、1.奇妙精巧2.无不顺着雕刻3.曾经赠我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5.大约黄米上下6.打开7.用箬竹叶做的船篷盖代词船舱8.正对着9.缓缓地起10.用石青涂抹11.高帽子胡须12.说话13.他们的靠近14.极像15.举16.不相类似17.分明可数的样子18.椎形发髻19.视线神色20.好象……的样子21.平22.清楚明白黑23.竟然满24.长而窄

三、1.通邀邀请2.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3.通屈弯曲4.通横5.通父男子的美称6.通拣挑选7.通举推举选拔8.通鳏老而无妻的人9.通层10.通花

四、①木头树木②叫是③奇异零数④动词表示存在通又⑤雕刻是有⑥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⑦大约可以⑧句尾语气词说

五、1.《虞初新志》魏学咿子敬明末2.苏轼《后赤壁赋》《赤壁赋》3.宋鲁直4.盖大苏泛赤壁云5.灵活精致6.“左手扶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7.豁达开朗8.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9.轻松悠闲专注悠闲10.列数字作比较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11.嘻,技亦灵怪矣哉1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六、略

七、1.①用料体积小②所刻事物繁多③刻物情态毕备

2.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嘻,技亦灵怪矣哉”

3.写出了介绍的顺序:

由舟外到舟内再由舟内到舟外,引导读者仔细观看,并由此引出窗上的文字。

4.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

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5.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答案】9.(4分)⑴沾染(污秽)⑵美丽而不端庄⑶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⑷认为(每小题1分)

10.(4分)⑴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⑵(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每小题2分)

11.(3分)示例:

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2分)

答案:

6.唐 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使……扰乱(4分,每空1分)8.C(3分)9.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五)

答案:

8.①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②无法忍受。

9.答案: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10答案:

托物言志  倾听、思考、记忆 11.答案:

刘禹锡:

陋室不陋;颜回:

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

1、陶渊明东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①感到诧异②详细③走尽④计划⑤到、谒见⑥实现4、①古:

妻子儿女今:

妻子;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今:

无出路的境地②古:

交错连通今:

邮电和运输业的总称③古:

更不必说今:

表条件的连词5、①沿着②整齐的样子6、①渔人对此感到很奇怪②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7、①豁然开朗②鸡犬相闻③怡然自乐8、C9、活动、穿戴、心情10、着重写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答案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饮酒》。

二、文言实、虚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注释为主)[缘]沿着,顺着。

芳]香花。

[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样子。

[异]感到诧异。

[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叹惋]感叹惊讶。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志]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鲜美]古:

鲜艳美丽。

今:

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

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

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

交错相通。

今:

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

妻子儿女。

今:

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

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

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

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

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如此]古:

像这样。

今:

这样。

[不足]古:

不值得。

今:

不充足;不满。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一)文章层次结构内容归纳:

文章线索:

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第一部分(第1段):

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2段:

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描写了桃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风尚。

第3段:

写桃花源人邀请渔人做客及渔人辞去的过程。

所见: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生活安定)所闻:

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所历: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第三部分(第45段):

渔人离开桃花源,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为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含蓄地表明这个桃花源是虚构的)(【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用原文语句回答: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