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32+200K33+963段路基土石方技术交底书.docx
《K32+200K33+963段路基土石方技术交底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32+200K33+963段路基土石方技术交底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K32+200K33+963段路基土石方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名称:
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第五标段项目经理部
工程名称
路基土石方工程
设计文件图号
第二册第一分册第五册第三分册
施工部位
K32+200~K33+963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技术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设计文件;
2)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1-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现行公路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公路规程、规则;
4)现有机械设备条件、现场施工条件及施工准备情况。
1.2编制原则
1)以设计文件、施工规范为依据组织施工。
2)规范作业程序,强化各项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等控制措施,确保各项工程目标的实现。
3)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
二、填方技术要求
1、清表
在路基K32+200~K33+963段施工之前,将占地范围内的地表的农用表土、腐植土、树丛、树根、杂草、杂物、垃圾、渣土等一切不适宜路用的材料进行清除,清除表土平均厚度按0.2m厚计,在路基清表过程中,对于水沟淤泥要先抽水后挖淤泥,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换填砂砾,如有特殊情况,可根据地质情况适当加深,然后用装载机装和自卸汽车将清表后的杂质土运到弃土场存放。
2、清表后原地表处理
清表后碾压原地表土,先用压路机静压1遍,微振、强振各1遍,压路机碾压1遍,在压路机静压1遍完成后,我部开始安排试验人员检测压实度,此后每压1遍压实度检测一次,直至压实度达到93%以上,然后布料。
软弱地基如需换填的,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而定,回填砂砾。
3、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序见图1
清表
图1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序图
4、土方路基施工要点
(1)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
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2)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
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
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5)填方路堤必须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应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必须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6)填筑、摊铺、碾压
①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②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
③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
④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
(7)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8)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30cm、开口间隔不大于30m的挡水埂,开口处设置临时泄水槽至坡脚排水沟;临时泄水槽采用混凝土抹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埂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9)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重新检测压实度。
(10)土质路基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压
实
度
(%)
零填及
挖方(m)
0~0.30
-
按附录B检查。
密度法:
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0~0.80
≥96
填方(m)
0~0.80
≥96
0.80~1.50
≥94
>1.50
≥93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按附录I检查
3
纵断高程(mm)
+10,-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4
中线偏位(mm)
5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
每200m测4处
6
平整度(mm)
15
3米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7
横坡(%)
±0.3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
8
边坡
符合设计要求
尺量:
每200m测4处
5、填石路基填筑施工工序见图2
图2填石路堤填筑施工工序图
6、石方路基施工要点
(1)采用中硬和硬质石料填筑的路堤要进行边坡码砌,边坡码砌要采用强度大于30MPa不易风化的石料,石块形状要规则,最小尺寸不小于30cm;路堤填高≤12m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m,路堤填高>12米时,码砌厚度不小于2.5m;边坡码砌要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
(2)填筑的石料如岩性相差较大,特别是岩石强度相差较大时,应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
(3)当填筑石料级配较差、粒径较大、石块间空隙较大时,必须于每层表面空隙间填入石渣、石屑或中粗砂,使空隙填满为止。
(4)填筑、摊铺、碾压
①填石路基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填筑前要划灰格、插杆挂线;
②根据石料粒径大小及组成采用相应摊铺方法:
a大粒径石料采用渐进式摊铺法铺料,运料汽车在新填的松料上先两侧后中央逐渐向前卸料,用大型推土机随时摊铺整平。
b对细料含量较多的石料宜采取后退法铺料。
运料汽车在已压实的层面上后退卸料,形成梅花型密集料堆,采用推土机推铺整平。
③人工铺填粒径25cm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
④填石路基在压实前,应摊铺平整,填料最大粒经要严格控制,超出本指导书规定的应予以剔除或解小,局部不平整处人工配合机械以细石屑找平。
摊铺完成后的石料表面平整,无明显大石料露头,表面无明显孔洞、孔隙。
⑤碾压设备采用机械传动拖式振动压路机或低频高幅垂直式振动压路机,同时激震力要在50T以上。
根据试验段获取的碾压遍数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前后相邻区段纵向应重叠不小于5m碾压。
(5)填石路堤填筑宽度,每侧要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质量必须满足填层压实质量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质量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
(6)压实沉降差检测
①首先在压实后的路堤上沿着纵向布点,在布好的点位上,用油漆做醒目的标记。
用水准仪测量高程,为减少误差,准备一个Φ10cm钢球,放置在测点上。
②用振动压路机作碾压检测(碾压参数:
2.0~4.0km/h,频率30Hz,碾压2遍),碾压后应无明显轮迹。
然后再用水准仪测定各点高程,各测点在碾压前后的高差,就是测点的压实沉降差。
(7)石质路基实测项目
石料分类
(抗压强度)
填层分区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
摊铺厚度(cm)
最大粒径
(cm)
压实干容量(KN/m3)
孔隙度(%)
硬质石料
(≥60Mpa)
上路堤
0.8~1.5
≤4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3
下路堤
>1.5
≤6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5
中硬石料
(30-60Mpa)
上路堤
0.8~1.5
≤4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2
下路堤
>1.5
≤5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4
软质石料
(15-30Mpa)
上路堤
0.8~1.5
≤3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0
下路堤
>1.5
≤4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2
7、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要点
(1)施工前,应根据土石混合材料的类别分别进行试验段的施工,确定能达到最大压实干密度的松铺厚度、压实机械型号及组合、压实速度及压实遍数、压实度、压实沉降差等参数。
(2)土石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整平应采用大功率推土机辅以人工按填石路堤的方法进行,松铺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碾压前应使大粒径石料均匀分散在填料中,石料间孔隙应填充小粒径石料、土和石渣。
(3)碾压采用垂直振动式振动压路机碾压,激振力40T以上。
碾压顺序按填石路堤进行。
(4)如土石混合材料来自不同料场,其岩性或土石比例相差较大时,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
(5)填料由土石混合材料变化为其它填料时,土石混合材料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必须小于30cm,该层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cm,压实后,表面必须无孔洞。
(6)中硬、硬质石料的土石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同步进行;软质石料土石路堤的边坡按土质路堤边坡处理。
(7)压实后透水性差异大的土石混合材料,必须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允许纵向分幅填筑。
8、高填方路基施工要点
(1)高填方路堤应优先安排施工,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填筑至设计标高后要按要求进行超载预压。
(2)施工前应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3)强夯施工要点
A、高填方路堤除按正常路堤施工工序施工外,还需采用强夯处理,起夯面的位置为原地面,每填筑5m夯击一次。
①强夯法的强夯机型号、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的夯击次数、夯击点位置、处理范围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②施工前根据设计的夯击能,提出强夯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夯。
根据不同填料待试夯结束后规定时间段内,对试夯现场进行检测,并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
③施工机械应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强夯锤底面形式宜采用圆形或多边形,锤底面积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对于细颗粒土应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应对称设置若干个与顶面贯通的排气孔。
④夯前根据夯击能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在每一遍夯击前,应对夯点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沉量。
⑤夯击时要注意安全:
驾驶室必须加设防护罩,以防夯击施工中飞石伤人;起锤后现场人员必须远离10米以上并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4)强夯施工工序见图3
图3强夯施工工序图
9、半填半挖处施工工序见图4
石质地段
图4半填半挖处施工工序
10、半填半挖路基施工要点
(1)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横向裂缝。
(2)按规范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不小于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条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3)填筑时,必须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摊铺碾压,开挖的台阶必须和对应的填筑层同时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时必须做到密实、无拼痕。
(4)受碾压设备自身的影响,按照正常的碾压在台阶局部存在碾压空白区,在台阶接合部位必须增加横向碾压。
(5)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处理好,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6)结合部有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水流;结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出露时,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水盲沟。
(7)半填半挖路段除正常分层填筑压实外,还须采用强夯压实,强夯施工详见高填方路基。
(8)铺设土工格栅
①铺设的表面必须整平,以符合土工格栅铺设所需的平整度要求;然后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经检测符合压实度要求后进行土工格栅的铺设施工作业。
②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能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用人工拉紧,避免过量拉伸。
③采用U型锚固钢筋将其固定在下压实层,锚固钢筋的长度和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铺设土工格栅时,必须将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填挖交界的轴线方向布置;两幅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必须牢固,其叠合长度不小于30cm。
⑤土工格栅铺好必须及时填筑上层填料,填土时不能移动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填筑上层填料时必须采用倒卸法,禁止运料车及其他施工机械在土工格栅上直接碾压。
⑥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刺破、撕裂等损坏时,必须更换。
11、桥涵及构造物的台背填筑施工要点
(1)填料:
应尽可能采用砂类土或渗水性土。
当采用非渗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加入石灰、水泥等稳定材料进行处理。
(2)填土范围:
根据规范规定,桥梁的台背顺线路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米,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米,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小于台高的3-4倍,涵洞填土长度每侧不小于2倍孔径长度。
(3)压实度要求:
a基坑:
回填压实度要求为96%;
b台背部分:
从基底到路床顶面压实度要求均要达到96%。
(4)施工控制:
a厚度控制:
回填时分层填筑,两边对称进行,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当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时,其松铺厚度不宜大于15cm。
圆管涵涵体下侧无法用机械压实的部位,要求用人工斜向捣实。
回填过程中要顺路基方向形成3%的横坡,以防止雨水沿构造物的外壁向下渗透,而影响回填质量。
(2)压实机具:
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如手扶振动压路机、重型蛙式打夯机、小型气锤等。
(3)施工组织安排:
构造物完工后回填工作应尽早进行,使回填后的自然沉降期能保证在3个月以上,并注意加强沉降观测,尽量将沉降消除在施工期内。
对于有搭板的构造物,必须待回填土体的沉降趋于稳定,连续两个月的月沉降率小于3mm/月后,才施工搭板。
(4)挡墙背面填料宜选用砾石土或砂类土。
墙趾部分的基坑应及时回填压实,并做成外倾斜的横坡。
回填处如有泄水孔或其它构筑物时,一定要按设计的要求或设置碎石、粗砂或砾料层,以便达到泄水孔处过滤作用。
填土过程中,应防止水的侵害,回填结束后顶部及时封闭。
(5)对于圆柱式桥台或肋柱式桥台的台背回填,应内外侧同时分层填筑,并随时砌筑护坡以减少单向推力。
12、堆载预压与沉降、位移观测
(1)堆载预压
堆载预压的填土高度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用于堆载预压的土方应分层填筑并压实,达到填层规定的压实度;预压路堤顶面设一定的横坡使排水顺畅。
预压沉降后应及时补方,一次补方厚度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
对于稳定性较好的路段,亦可按预测沉降量随路基填筑一次完成到位。
对于在预压期间标高低于图纸规定预压标高以下的均须及时补填,严禁在预压期不补填,而在预压期后或在路面施工时一次补填的做法,以避免引起过大沉降。
(2)沉降观测
a路基填筑前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相应接高,接高长度不超过3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应覆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
在堆载预压路段,应安装在路基顶部中心线上,纵向间距为200m,第一块沉降板从距桥台台背10m处开始,按路基中心线、左右两侧路肩内缘设置,其后以50m的间距设置沉降板。
b沉降板及边桩必须安装稳固,施工期间严格保护,一旦发现标杆受挤拉或移位必须马上恢复,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c填料填筑时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如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
路基加载速度:
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mm;路堤填筑完后,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至预压期完成,堆载预压期按设计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确定。
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
(3)位移观测
在路堤两侧趾部及距路堤两侧趾部5m处设置混凝土侧向变位桩,其纵向间距不得超过100m,桥头引道地段不得超过50m,对侧向变位桩按三维控制,与沉降观测同步。
路基加载速度:
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5mm。
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报监理工程师。
13、特殊路基处理要点
(1)按照图纸的要求,将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软基挖除,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换填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
换填时应分层铺筑,逐层压实,使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碎石垫层铺筑前应将地面整平夯实,每一层要虚铺15-20cm。
(3)土工格栅施工
a施工准备
原地面处理完毕后,表面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铺设前应清理表面硬凸出物,以免穿破土工格栅,从而降低土工格栅强度。
b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物突出;在距离格栅层80m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0mm。
c测量放样,定出路线中桩,并按设计图纸的要求定出土工格栅铺设边桩。
d土工格栅铺设
土工格栅严格按图纸要求选用,外观不得有老化、破损、污染等现象,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检测,其抗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使用。
在下承层施工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及时按图纸要求铺设土工格栅。
e在平整好的下承层上按路堤底宽全断面铺设,摊铺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端部采用木桩拉紧固定,不得出现扭曲、褶皱、重叠。
铺设时,土工格栅强度最大方向应与路线方向垂直,并注意铺设长度控制在100m左右,以便当天能够覆盖完成。
f土工格栅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受力方向,即高填路堤、陡斜坡路堤、半填半挖路基为横向,纵向填挖交界处为纵向。
多层土工格栅铺设时,上、下层接缝应交替错开,错开长度不应小于500mm。
(4)土工格栅的锚固
a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1.5—2.0m用钩头钉固定于填土下承层表面。
b土工格栅的纵横向接缝采用尼龙绳或涤纶线接缝或U型钉连接等方法使其连成整体。
格栅连接采用缝接法连接,连接长度为20cm,路堤两边回执锚固长度不小于1m,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抗拉强度。
(5)填筑填料
a土工格栅铺设后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到阳光过长时间的暴晒。
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小时。
b每层卸土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由两侧向中心平行于陆地中线对称填筑,随卸随铺形成运料通道,并避免出现局部下陷,严禁先填路堤中部。
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应大于1米。
一切车辆、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土工格栅上行走,只允许沿路堤轴线方向在摊铺完毕的土面上行走。
(6)摊铺、碾压
a填料分层摊铺碾压,土工格栅上的第一层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压实宜采用轻型压实机具进行,只有当已填筑的垫层厚度大于600mm后,再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直至压实度符合要求。
b在第一层填土达到预定厚度并经碾压合格后,将格栅反卷回包1m绑扎于上一层土工格栅上,并人工修整锚固,在反卷端外侧培土1.0m保护格栅。
14、空洞处治
a当有空洞时,空洞处治采用M7.5砂浆砌筑片石填筑的方法。
b施工前先探明空洞的大小和深度,并探明有无有害气体,有毒气或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3%,其它有害气体超过允许浓度或孔深超过10m时,应先通风排气只有气体达到安全指标方能下人施工,并且要求施工人员带防毒面具。
c砂浆砌筑片石应严格按照砌筑规范进行操作,保证强度及密实度。
15、崩塌体处治
a当有崩塌体时,采用全部清除的方法进行处治。
b施工前,到现场调查情况及用石灰撒出崩塌体的边界线。
c崩塌体的清除原则是先卸后清,所以先从崩塌体的高处往下进行清除,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自卸汽车运土。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设专人观察崩塌体边缘的移动情况,如发现移动较大,必须停止施工上报工程师进一步观察。
三、挖方技术要求
1、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见图5
图5土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
2、土质路堑开挖施工要点
(1)土方路堑开挖应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结合土方调配距离,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2)可作为路基填料的土方,必须分类开挖和使用,非适用材料作弃方处理。
(3)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较大时,分成几个台阶进行开挖;较长的路堑采用纵挖法,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开挖或采用通道式纵挖法开挖;超长路堑采用分段纵挖法开挖。
(4)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底开挖;开挖坡面必须一次性成形。
(5)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将水导入路基排水系统,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6)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时预留至少30cm,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同时对已开挖的坡面进行复核,确保开挖坡面不欠挖、不超挖。
3、石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见图6
图6石质路堑开挖施工工序
4、石质路堑开挖施工要点
(1)开挖石方应根据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等确定开挖方式;软石或强风化岩石,采用机械直接开挖,作业方式可参照土方路堑开挖进行;机械不能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爆破法开挖。
近边坡部分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2)爆破法开挖石方路堑施工:
①施工前必须调查爆破区内有无空中缆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高度;调查地下有无管线并查明其平面位置和埋置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界距离等。
②爆破一般情况下宜采用中小型爆破,只有当路线穿过孤独山丘,开挖后边坡不高于6m,且根据岩石产状和风化程度,确认开挖后边坡稳定,方可考虑大爆破方案。
③根据确定的爆破方案,进行炮位、炮孔深度和用药量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a应充分重视开挖边坡稳定,开挖风化较为严重、节理发育或岩层状对边坡稳定不利的石方,宜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
b当岩层与路线走向基本一致,倾角大于1度,且倾向公路或者开挖边界线外有建筑物,应在开挖层边界,沿设计坡面打预裂孔。
c按岩石外表、节理、裂隙等情况,分别选择正炮眼、斜炮眼、平炮眼或吊眼等。
④布孔与钻孔
a爆破施工员、测量员按爆破设计放出炮孔位置并标注,由钻工按要求钻孔,钻孔机械可选用冲击式钻机或潜孔钻;钻孔过程中严格控制孔位偏差和倾角。
b钻孔完成后,应对炮孔内的废碴予以清除,由质检人员逐个检查孔距、排距、孔深、倾斜度等并与设计值对比,符合要求后,方可装药。
c炮孔装药、堵塞、起爆网络连结必须由持有爆破证的专职爆破员作业,起爆必须由爆破负责人统一指挥。
⑤出渣
a须确认已经解除警戒,作业面上的危石检查处理后,清理出渣人员和机械方可进入现场。
b开挖石方横向调整或小于100m的纵向调运,可用推土机推运,需要纵向远运时,用自卸汽车运输;对大块石料,可集中进行二次爆破。
c石方开挖可分幅或分段进行爆破,石方清除和打炮眼可轮流作业。
d采用机械清碴时,应从上至下分层进行,严防滚石、坍方伤人损机。
(3)石质路堑边坡清刷
①石质挖方边坡应顺直、圆滑、大面平整;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凸出于设计边坡线的石块,其凸出或超爆凹进尺寸均不应大于2Ocm;对于软质岩石,凸出及凹进尺寸均应不大于10cm。
②挖方边坡从开挖面往下分级清刷,每下挖2-3m时必须对新开挖边坡刷破,软质岩石边坡用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