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3113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docx

《地球和地图》学案一

高二区域地理学案一

《地球与地图》

考点知识和考纲解读

[《考试说明》中涉及本考点的知识点]: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级、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时区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和北京时间;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

  地球和地图部分是地理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阅读地图也是地理学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

地球部分重点内容为经纬网部分,地图部分的重点为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及其等高线地形的判读。

在近几年高考中,涉及本考点的内容的命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综合行、分析性和实用性明显加强。

如时区计算、昼夜长短、根据经纬度判断位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等等,特别是于现实联系密切的内容。

本课内容

1、地球的形状、大小

2地球仪

1)纬线与纬度 2)经线与经度 3)半球的划分 4)经纬网的作用

重点:

经纬网的作用

一、知识结构体系

 

二、基础知识思考训练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

赤道周长为千米,平均半径为千米。

(二)经线和纬线基本常识对比

要求:

阅读地图册(经线和纬线),结合图1-1,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①、观察经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不同;区分东西经和南北纬,确定经度和纬度的范围。

②、描绘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描绘0°经线和180°经线。

③、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半球位置。

 

④完成以下表格:

表格1-经线和纬线对比

经线

纬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相互

关系

间隔

指示方向

表格2-经度和纬度的对比

经度

纬度

起点线

划分

分布规律

表格3-区分0°经线和180°经线的两侧经度分布

 

经度区分

向西为,向东为,

向西为,向东为,

经度变化

向西,

向东,

向西,

向东,

[实战操练]

1.以下有关地球上纬线和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地方,纬度差1°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B.经度差1°的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C.O°纬线的长度是O°经线的两倍多

D.任何纬线圈都长于任何经线圈

2.关于东西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B.本初子午线和180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界线

C.1800经线在东半球D.200W—00—1600E的经度范围为东半球

3.用200W和1600E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界线的依据是()

A.这两条经线都从海洋上经过,不经过陆地B.这两条经线正相对

C.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各国边界上通过

D.这一经线圈基本上在大洋通过,避免把非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两个半球

读右经纬网图,回答4—7题:

4、穿过海洋最长的经线是:

(  )

A、A线 B、B线 C、C线 D、D线

5、比较不同纬线的长度:

(  )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6、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

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7、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

A、E点B、G点C、H点D、K点

(二)经纬网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训练1要求:

结合图地图册第5页,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①、读下图1-2填写表格:

 

图1-2

地点

经纬度位置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高、中、低纬度

温度带

②完成以下四幅图的训练要求。

A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

B

 

A的地理坐标(,)

B的地理坐标(,)

A在B的方向

 

 

 

E读某地的经纬网示意图,图中

黑色箭头表示洋流,

洋流的方向是,出现

在大洋中。

[知识总结1]-如何确定某一地的经纬度位置?

2、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训练2要求:

结合图地图册,完成以下问题和表格

①.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1200E,300S,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700E,300N,,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W,300N,B地位于700W,300N,,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地位于1200E,300N,B地位于200W,300N,则A点位于B点的方;

A点位于1200E,300N,B点位于700W,300S,则A点位于B点的方。

②如图所示,A在B的什么方位?

画图说明

③根据图1-2,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C点位于D点的什么方向?

甲、乙两地阴影部分面积较大的是哪一地?

④对拓点是指过地心的一条直线和地面相交的两点,根据所给的定义,求出下列地点的对拓点:

1200E,400N的对拓点是,00,66034’S的对拓点是。

【知识总结2】-如何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

(1)若两者经度相同,则为方向,南北极点为的终点。

北极点的四周是面向方向,南极点则四周是面向方向。

(2)若两者纬度相同,则为方向,要选择两者间劣弧为判断方向的依据,

若两者同是东经,则经度值大的位于经度值小的方向,

若两者同是西经,则经度值大的位于经度值小的方向,

若两者一个为东经,一个为西经,经度差小于180度,东经的在方向,西经的

在方向,若两者的经度差大于180度,东经的在方向,西经的在方向。

(3)经纬度均不同的做如下判断:

首先判断,然后确定,注意经度差。

(4)对拓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的特征是:

经度差为,分属于半球。

纬度,分属于半球。

(补充:

关于赤道对称和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实战操练]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

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B、①②

C、⑤⑥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

 

下图表示一架飞机从a城出发途径b岛附近海域后飞往C城的航线位置。

读图回答3—4题。

3.该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A.先向西北后向西南B.先向东北后向西南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4.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A.南极长城站B.北冰洋中心站C.北极黄河站D.太平洋长江站

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和判定范围大小

训练3要求:

完成以下问题,思考如何利用经纬网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

①(2005全国卷三)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78055’N,11056’,E)建成。

据此回答5-6题。

5.从黄河站往正南方,将到达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B.西伯利亚C,阿拉斯加D.大不列颠岛

6.黄河站至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600千米B.900千米C1200千米D.1500千米

②我国自长江口以南至北部湾西端的海岸线近似于一条圆弧,

读图回答7~8题

7.此圆弧的半径是

A.500kmB.800kmC.1000kmD.1300km

8.最接近圆心的城市是

A.西安B.重庆C.宜昌D.武汉

9.判断OA半径所跨的纬度值的与OB所跨的经度值的大小。

OA半径所跨的纬度值OB所跨的经度值的(用>或者

<或者=表示)

③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将发射30颗卫星,建立全球定位系统。

据此回答10~12题:

 

10.通常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应该具备经度、纬度、海拔三个数据,以下各点的方位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在e点的西北B.d点在h点的东南C.b点在h点的东北D.c点在f点的西南

11.上图分别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小于乙,收集的到数据较详细B.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详细

C.甲小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D.甲大于乙,收集到的数据较简略

12.在卫星甲覆盖的区域图中,已知线段ab=cd=ac=bd,图中比例尺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B.cd>ab>bd=acC.cd>ab=bd>acD.ac=bd>ab>cd

【知识总结3】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

求出图1-3中AB、BC、BD、CE、

AE的距离分别是?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0的弧长

约km;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

长约km。

写出计算过程:

故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的距离计算公式为:

②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为(该地纬度)

写出计算过程:

故两地位于同一纬线上的距离计算公式为:

③范围大小:

跨经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所表示的范围越。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比例尺越。

『实战演练』:

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1110千米/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A.40°N,64°WB.50°N,64°WC.40°N,64°ED.50°N,116°E

 

4.两地间最近航线方向的判断(最短距离)

材料1:

一段网络上的博客-《旅美日记四》下午16:

00登机,16:

55起飞,历时十三小时,于北京时间10月7日早晨5:

55到达北京。

(纽约与北京时差,滞后12小时。

)飞机从纽约起飞,向北,经加拿大——北极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东部大沙漠——中国(承德、宣化)——进北京。

在北极圈上空,我从机窗口俯视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白皑皑的大冰山,机上广播,现在机外温度是摄氏零下55度。

机上电视屏幕显示:

飞行高度:

11000米。

飞行速度:

900公里/小时。

纽约——北京飞行距离:

10984公里。

(提供北京的经纬度:

39°54′N,116°E纽约的经纬度40°43′N,74°W)

①计算出北京至纽约两地的纬线上的大致距离:

 

②根据所给的资料,计算纽约出发的日期:

③根据所给的资料,在地图上绘出飞机飞行的路线,

④思考飞机飞行的路线为何采用这样的路线?

带来的有利意义是什么?

⑤如何确定两者之间的最短距离

⑥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北京到洛杉矶的最短飞行路线是否会经过日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海岸?

说出从北京到洛杉矶的飞行方向。

『知识总结4』如何判断两点之间的最近航线

1、基本理论:

①.最短航线的判断依据:

数学:

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

在的弧。

地理:

地图上的方向

②.大圆的相关知识

数学球大圆:

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

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

地理学上的大圆:

(观察地球仪写出地理学上的大圆)

判断图1-4中各点之间是否为最短距离:

AB

CD

EF

图中甲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

2、具体分析:

(1)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路线的判定:

(图1-5)

从A到B的路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

从C到D的路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图1-5

从C到E的路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

从D到E的路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

经线圈,最短航程过两极点,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

 ①同位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过极点

后,再向;

 ②同位于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过极点后,再向;

 ③两地位于不同半球,这时需要讨论,要看过北极点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为劣弧,确定后,再讨论。

(2)赤道上和晨昏线上最短路线的判定:

 

从A到B的路径为____________

从C到A的路径为____________

从C到B的路径为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2)赤道为大圆,因此赤道上的最短路径为向或者向,(根据弧而定)

晨昏线为大圆,因此同在晨线上或昏线上,利用地图中的方位,分别在晨线上或昏线上则靠近来判别方向。

(3):

同一纬线上(4)任意经纬线上的两点

 

从A到B的路径为____________

从C到D的路径为____________

[归纳总结]

 (3)两地经度差不等于180°,则过两点的大圆不是经线圈,而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程不过两极点,而是过两极地区(或上空),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甲位于乙地的东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西北再向西,最后向西南;同在南半球,先向西南,再向西,最后向西北;位于不同半球时需要讨论,方法同上。

  ②甲位于乙地的西方,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程为:

同在北半球,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同在南半球,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位于不同半球需讨论。

【实战演练】

1.从甲地(700N,800E)到乙地(700N,150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方向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走

2.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

从甲地(60ºN、100º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ºN、80ºE)。

根据题意选择回答1-3题:

(1).飞机出发时的航线               

A.朝北       B.朝南   

C.朝西北     D.朝东北

(2).飞机途中航向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

(3).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º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

(5)利用经纬网,结合所示轮廓——判断重要地理区域

要求:

结合区域地理,掌握重要的经线、纬线所经过的主要政区(洲、重要国家)和地形区。

初步查看世界地图册,认知主要的经纬线:

0°°N°°S°40°N°0°90°W60°E

『实战演练』

(2007山东文综)39、图1为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

(1)~

(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洋流属暖流B.②处景观为荒漠

C.③处湿地为淡水沼泽D.④处山顶有终年积雪

(2)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悉尼白昼将继续变长B.雅典正值多雨季节

C.北京受亚洲低压影响D.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图1是世界上两大海湾附近的区域

分布图,判断1~2题。

1.甲海湾河流入海口位于乙海湾河流入海口的什么方向

A.西北B.西南C.东南D.东北

2.7~8月,乙海湾沿岸的①城最可能遭遇

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飓风C.泥石流D.地震

 

《地球的伙伴—月球》说课稿

立达 胡玮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地球的伙伴—月球》是根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编写的高中地理教材第一篇《宇宙与地球》中的专题2,内容主要包括有四个方面,分别是月球的概括介绍、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以及月球与潮汐。

后三个内容实际上就是与月球有关的典型的天文现象。

2、地位与作用

本专题是高中地理第一篇“宇宙与地球”的组成部分,是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的,即:

宇宙→太阳系→月球→地球。

本专题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谈天”是为了“说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月球的特殊环境特征及其成因;能运用“月相成因示意”图说出月相变化规律;能通过观测日食和月食录像认识日食、月食的成因、条件及种类;了解潮汐的成因及其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生成问题,讨论、比较与地球不同的环境特征;通过演示月相Flash软件,模拟月相的变化规律;通过观看月食和日食的录像,对比了解两种天文奇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月相实地观察活动中,激发对月球的探究欲望,熏陶审美情趣,养成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从身边的事例说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学会对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探究分析;日食和月食成因及出现条件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难点:

月相变化成因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

虽然没有专门的月球方面的知识,但作为常识,在很多学科都涉及过,如诗词和散文中他们的知识和兴趣会带动整个课堂探究的气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习能力和态度都比较差。

五、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引导探究式教学法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月球

1、月球的自然环境

①首先观看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接着让学生阅读___提出“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然后提出问题:

月球的自然环境到底与地球有何不同?

这样从影象材料导入新课,冲击学生的视觉,肯定登月后又对其提出疑义,前后思维形成强烈反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从社会问题出发,体现了二期课改理念。

②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月球与地球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差异。

③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并与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月球的同步自转和公转

①情境创设:

从“阿波罗”号登月录像片段提出问题:

在刚才的录像中有一个科学性错误,同学们发现了吗?

②学生合作讨论:

在月球上是看不到地球升起和降落→月球的“同步自转”

③教师提出问题:

月球的同步自转会给地球上的人看月球造成什么影响?

同时进行“月球同步自转和公转”Flash演示

④同学得出结论:

地球上的人永远只能见到月球的正面

(要学生能归纳出“公转、自转同向且同步”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需增加讨论和演示启发。

(二)月相

①选择四组学生在前一个星期内月相观察记录(整个过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地理就在生活中,符合二期课改“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课程理念)

②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月有阴晴圆缺”?

③教师演示月相Flash动画,并在演示过程中进行三大问题的讲解(问题一:

为什么会产生月相;问题二:

月相如何周期性变化;问题三:

为什么上弦月亮面朝西,下弦月亮面朝东)。

在问题二的解决上进行学生参与,教师以新月为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分析其它月相的情况。

(从静态到动态有助于学生强化日、地、月位置和月相的关系,利于学生对月相成因的分析)

④学生在老师的分析讲解下,自行完成表格填写。

(学生完成表格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

⑤Flash动画演示月相周期与公转周期的不同

⑥让学生理解朔望月和恒星月的不同

⑦用诗句进行月相练习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在有关月相文学作品的分析活动中,初步形成文理相融的学习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

(三)日食与月食

该内容如果要全面了解,知识点较多,设计到物理学科的知识如影子里的本影、伪本影等。

对于本校学生来讲有一定难度,所以讲解只是在较浅的层面上

1播放日食、月食录像

(观看难得一见的天文奇观,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2Flash演示日食、月食,理解其形成的过程(达到感官认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3学生完成表格(通过对比,更容易本校学生的掌握)

4教师归纳总结,并解释日食与月食发生的条件

5展示未来几年可见天象的时间表(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月球与潮汐

①观看钱塘江大潮录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探讨潮汐的成因及规律

③Flash演示大潮与小潮

④教师提出问题:

从演示动画中又可看出哪些现象和规律?

⑤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完成大潮、小潮的对比表格

⑥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潮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美国登月阴谋论”材料

___7月中旬,墨西哥《永久周刊》科技版刊载了俄罗斯研究人员亚历山大·戈尔多夫发表的题为《本世纪最大的伪造》的文章,对美国31年前拍摄的登月照片提出质疑。

据美国一家权威的社会调查机构统计,竟有10%(约2500万)的美国人认为:

所谓阿波罗登月,是美国宇航局制造的一个大骗局。

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未看到美国官方对此有任何正式反应。

现年69岁的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依然健在,为何不让他出来澄清事实?

是美国对此根本不屑一顾,还是确有难言之隐?

各国新闻媒体颇有要对此进行一番调查采访的势头。

  由来

  按照被普遍接受的观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航天竞赛中处于劣势的美国人决心不惜一切代价,重振昔日科技和军事领先的雄风。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

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

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接着他用特制的70毫米照相机拍摄了奥尔德林降落月球的情形。

他们在登月舱附近插上了一面美国国旗,为了使星条旗在无风的月面看上去也像迎风招展,他们通过一根弹簧状金属丝的作用,使它舒展开来。

接着,宇航员们装起了一台“测震仪”、一台“激光反射器”……在月面上他们共停留21小时18分钟,采回22公斤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

7月25日清晨,“阿波罗11号”指令舱载着三名航天英雄平安溅落在太平洋中部海面,人类首次登月宣告圆满结束。

  质疑

  但时隔30多年,戈尔多夫却公开发表文章对美国拍摄的登月照片表示怀疑。

他认为,所谓美国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所有照片和摄像记录,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中制造的。

他强调,他是在进行了认真的科学分析和认证后作出这一结论的。

其主要理由如下:

  1.没有任何一幅影像画面能在太空背景中见到星星;

  2.图像上物品留下影子的朝向是多方向的,而太阳光照射物品所形成的阴影应是一个方向的;

  3.摄影记录中那面插在月球上的星条旗在迎风飘扬,而月球上根本不可能有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

  4.从摄影记录片中看到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行走犹如在地面行走一样,实际上月球上的重力要比地球上的重力小得多,因而人在月球上每迈一步就相当于人在地面上跨跃了5至6米长;

  5.登月仪器在“月球表面移动”时,从轮子底下弹出的小石块的落地速度也同地球发生同一现象的速度一样,而在月球上这种速度应该比在地球上快6倍。

  戈尔多夫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