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1309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docx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备课人:

依玛穆江·麦麦提

207年9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

(一)

3、蜗牛

(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作业

1

9月6日

我看到了什么

观察,思考

9月11日

校园的树木

观察,思考

2

9月13日

大树和小草

观察,思考

9月18日

观察水生植物

观察,思考

3

9月20日

植物的叶

观察,思考

9月25日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思考

4

9月37日

植物的共同特点

观察,思考

10月2日

国庆节

5

10月4日

国庆节

10月9日

单元测试

6

10月11日

寻访小动物

观察,动手探究

10月16日

蜗牛

(一)

观察,动手探究

7

10月18日

蜗牛

(二)

观察,动手探究

10月23日

蚯蚓

观察,动手探究

8

10月25日

蚂蚁

观察,动手探究

10月30日

金鱼

观察,动手探究

9

11月1日

动物的共同特点

观察,动手探究

11月6日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观察,动手探究

10

11月8日

谁更硬一些

观察,动手探究

11月13日

比较柔韧性

观察,动手探究

11

11月15日

它们吸水吗

观察,动手探究

11月20日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观察,动手探究

12

11月22日

砖和陶瓷

观察,动手探究

11月27日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观察,动手探究

13

11月29日

观察,动手探究

12月4日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观察,动手探究

14

12月6日

谁流得更快一些

观察,动手探究

12月11日

比较水的多少

观察,动手探究

15

12月13日

我们周围的空气

观察,动手探究

12月18日

空气占据空间吗

观察,动手探究

16

12月20日

空气有重量吗

观察,动手探究

12月25日

复习

17

12月27日

复习

1月3日

停课

18

月日

19

20

 

三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

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

请共享。

师:

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

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

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

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

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

完成调查表内容:

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

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年月日

授课人: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三分钟德育教育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

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

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

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

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

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

是不是?

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

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会不会也有树瘤?

是不是也有小动物?

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

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

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

(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

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

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

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

(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

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

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年月日

授课人: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

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三分钟德育教育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

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

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

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

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

(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

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

(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

(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

这棵树真大!

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

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

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

分小组描述一棵树:

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

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

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

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

教学后记:

 

班级:

三年级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年月日

授课人:

第三课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

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三分钟德育教育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

在校园里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