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304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届江苏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届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如东高级中学、姜堰中学等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I卷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赵翼《廿二史札记》载: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贵族政治遭到破坏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反映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

“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反映了世卿世禄制被破坏,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为C。

分封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B项错误。

D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官僚政治

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

“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能出现任人唯亲的现象,说明察举制存在弊端,故答案为C项。

推举权力在地方,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根据所学,察举制的举荐方式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排除D项。

3.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D.“纺”与“织”“耕”与“织”的分离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材料讲述了吴江县——荒村,明清之际“以绫绸为业”,终发展为一个重镇——盛泽镇,故A项正确;“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只是在不同的朝代,宽严程度有所不同,故B项错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雇佣劳动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耕织分离,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的一个标志,发生在及近代以后,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与城镇化发展

4.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这一变化主要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正统B.仁政思想融入法律

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

【答案】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用《春秋》补充法律的事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可知儒学理念的法制化,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

5.西晋傅咸说:

“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与此相关的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夫其何物,厥美可珍。

廉方有则,体洁性贞。

含章蕴藻,实好斯文。

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造纸术的特点,即以废旧之物造洁白之纸,故A正确。

印刷术,不符合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故B排除。

材料信息未涉及指南针,故C排除。

火药,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造纸术

6.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

“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

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体用不备,安能成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

材料信息体现了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二者相需,缺一不可”,强调两者要融会贯通。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排除。

考点: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思想•梁启超

7.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上述报道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解读,提炼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1938年4月9日”、“津浦线”、“中国军获胜”,结合已学史实可以判断材料是对抗战防御阶段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台儿庄战役

8.右面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

这一战争

A.体现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成果B.表明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C.成为敌后抗战中的光辉典范D.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中出征的地点为广州这一信息可知该战争为北伐战争,故A项正确;北伐战争是由国民党领导的,故B项错误;敌后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还处于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故D项错误。

9.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

据此分析。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B.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

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答案】C

【解析】近代中国轻重工业畸形发展,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的信息,排除B;材料没有比照一战前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排除D;从进口出口的信息来看,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故选C。

10.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即将利润分为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资方红利大体只占四分之一,企业利润的大部分归国家和工人。

这种规定

A.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B.致力于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C.调动了国有企业的积极性D.有利于完成国民经济恢复

【答案】A

【解析】由“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具有社会主义行政,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对应的是一五计划;C项错误,题干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是国有企业;D项错误,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与题干时间不符。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从“1953年国家规定,私营企业每年结算盈余,其利润分配依照“四马分肥”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判断做出选择。

11.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

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民国初年婚姻尚未做到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是婚姻观念变化,与民主共和思想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说明社会对婚姻限制相对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西式婚礼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点: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婚姻观念变革•影响

12.北宋《萍州可谈》记录:

舟师,夜晚观星,白昼观日,风雨冥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指南针的雏形开始出现B.指南针已广泛应用于航海

C.指南针是航海家辅助工具D.航海仍完全依靠舟师经验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说明白天依靠太阳,晚上依靠星星观测方向,阴雨天气依靠指南针,说明指南针只是航海的辅助作用之一,故C正确;A是战国时期司南出现;B中广泛说法不符合题意;D中完全说法绝对。

13.“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

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唐朝诗人窦冀的这首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

与这一描述相符的书法作品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由题干“狂僧挥翰狂且逸,独任天机摧格律”可以判断出这位书法家的风格是草书,故C项正确;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兰亭序》是著名行书,故A项错误;B,D两项都是楷书,故B,D两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草书

【名师点睛】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说文解字》中说:

"汉兴有草书"。

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

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14.阅读下列1978-2006年我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数据的变化能够说明:

A.政府停止发挥经济管理职能的作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带动作用

【答案】C

【解析】由图中的国家定价数据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比例越来越多,可以看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让市场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

分析选项,A项说法与材料不符;B项说法错误,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的十四大;D项说法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符合表格含义。

所以应选C。

点睛:

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

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

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

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15.辩论是古代雅典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

公元前5世纪末,许多公民在公民大会或法庭上假装自已不会演说,反过来却说对方很会演说,这成了争取同情的固定套路。

这表明当时

A.辩论在民主决策过程中已不重要B.雅典公民辩论和演说水平提高

C.民主决策具有保护平民的倾向性D.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答案】D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法律之通过须经两院允许,众议员依据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参议员由各州立法会议选出,每州2名。

这一制度安排

A.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B.体现了对民众狂热情绪的防范

C.保障了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