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12794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docx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

 

附件: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推广工作方案

一、目标

推广-(一期)试点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公益性科普设施的科学教育功能,探索科普场馆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方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

二、试点推广阶段的工作内容

(一)宣传推广一期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案例和活动资源(具体见附3),倡导公益性科普场馆积极发展青少年科学教育项目。

(二)进一步深化二期试点工作,经过实践深入研究科普场馆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的衔接方式和运行机制。

(三)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公益性科普设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三、工作方式

(一)示范推广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明办,教育部门,科协科普部和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在本地区推广“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一期试点工作中的成果和经验(见附3)。

各方联合设立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示范推广区,应选择条件适合的地市级或县级中小型科技场馆、青少年科技中心等校外青少年科技活动场所作为项目单位,并与教育部门共同进行相关工作。

示范推广工作能够从组织发展跨部门的校外科技教育队伍入手,充分利用已形成的青少年科普活动资源和项目单位的科普设施,面向当地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在三年内把推广示范区建设成为本省(区、市)“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示范中心,不断提高科技场馆未成年人教育活动的质量,从而带动本省(区、市)校外科技教育场馆的发展,发挥其对提高未成年人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

(二)深化试点(二期)工作

各省(区、市)大中型科技场馆与地方文明办、教育管理部门配合,继续深化“科技馆活动进校园”试点工作(二期)。

参与二期试点的科技场馆将围绕着教育功能和教育项目的发展,经过实践研究配套政策制度设计、经费保障、科技活动资源设计等问题,积极探索跨部门合作、校外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模式,把与学校科学课程紧密联系的优质科普资源送进学校,在科技场馆内为学校提供适合的科学教育项目和服务,将试点校外科技场馆建设成本地区科技教育活动的资源中心和活动服务中心。

四、组织管理

(一)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工作组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该项工作的宣传动员和督导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推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积极会同当地科协和科技馆共同做好试点推广工作;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技馆负责动员科技馆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参与该项工作;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技馆负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实施。

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科普部、青少年科技中心会同地方文明办和教育部门组织管理本地示范推广区的工作,并推荐具备一定条件的省(区、市)级或地市级大中型科技场馆参加二期试点工作。

(三)示范推广区和二期试点科技场馆的申请推荐与遴选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科协相关部门可联合申请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工作。

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可选择3-5个示范推广区,并指导和督促其“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方案的落实。

各示范推广区每年的工作方案由各省选定的项目单位与当地的教育部门共同制定。

具体申报书见附1。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科普部或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部)可推荐2-3个大中型科技场馆申请二期试点。

被推荐的单位能够是参加一期试点的单位,也能够是新增单位。

参与试点的单位要与所在地区的教育部门共同商定每年试点的工作方案,填写项目申报书(含工作计划)报项目管理办公室审定。

具体项目申报书,见附2。

3.示范推广区和二期试点科技场馆的确定

中国科协、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推荐的示范推广区材料审定后,在约10省(区、市)的30个地区开展示范推广工作;评审遴选二期试点科技场馆的申请材料,确定18个“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二期试点单位。

(四)工作的实施与管理

1.各示范推广区的工作方案确定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或教育部门对各项目单位进行日常组织管理,定期向全国项目管理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和成果。

2.参加二期试点的单位按照审定的工作方案开展工作,定期向全国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报进展和成果。

3.全国项目办将经过定期研讨会组织各试点单位和示范推广区进行经验交流,并向每个推广示范区提供2万元启动经费和数字化青少年科普活动资源,向二期试点单位提供3万元启动经费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

4.中国科协和教育部有关部门将按年度对各示范推广区和二期试点单位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展和年度报告进行评审,并选派专家和工作组进行调研评估。

5.全国项目办将根据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推广以及二期试点科技场馆的工作情况,对于取得了突出成果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五、实施时间进程

(一)-工作进程

启动试点推广工作和二期试点工作,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在二期试点科技场馆进行深化实践。

总结工作经验,继续在各示范推广区和试点单位开展项目工作。

开展示范推广工作评估,总结二期试点单位的工作经验,适当扩大推广示范规模。

(二)工作安排

6月15日前:

完成示范推广区和二期试点科技场馆的申请。

6月30前:

确定示范推广区和二期试点单位。

8月30前:

召开试点推广工作启动会。

7月-12月:

开展示范推广和试点工作,示范推广区与试点单位定期报告工作进展。

六、有关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示范推广和试点工作,做好示范推广区和试点单位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科协要加强对示范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

(三)在试点推广工作中,各单位要加强跨部门合作、人员能力和资源整合与建设。

附:

1.“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示范推广区申报书

2.“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二期试点申报书

3.“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一期试点工作案例

 

附1: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示范推广区

申报书

省级教育管理部门

单位名称:

负责人:

单位地址:

单位公章:

省级科协有关部门

单位名称:

负责人:

单位地址:

单位公章:

示范推广区牵头管理单位联络人信息

(备注:

牵头管理单位为上述两部门之一)

姓名:

职称/职务:

办公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一、示范推广区基本情况

序号

示范推广区域

教育管理部门名称

校外科技场馆名称

二、示范推广工作内容

(一)省级示范推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策略

 

(二)示范区推广区工作方案

(各示范推广区工作方案由选定的校外科技场馆与教育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各区的方案中应包括下列5项内容。

每个工作方案不超过1500字)

1.本区域的工作重点方向

2.教育部门和校外场馆双方职责

3.主要活动内容(建议从科技场馆未成年人科技活动开展,跨部门科技教育队伍建设,促进科普活动资源和科普设施未未成年人服务的情况等方面考虑)

4.预期工作成果

5.保障条件

 

三、项目评审委员会意见

 

 

附2: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二期试点

申报书

试点单位名称

试点单位地址

单位公章

试点单位类型

□省级科技场馆□地市级科技场馆□其它

上级管理部门

单位负责人

试点项目负责人

姓名

职称/职务

办公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推荐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办公电话

电子邮箱

单位公章

项目评审委员会意见:

□入选□未入选

 

一、试点项目的主要参加者(项目参加者应包括试点单位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两机构人员,总共不超过10人。

请列明各人员的专长和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主要任务)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学历

专长和项目分工

二、项目方案内容

项目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内容,请按下列格式及内容要求书写: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策略

(二)试点项目的目标群体和区域范围

(三)试点工作计划

根据下列三个重点问题设计项目内容,填写本申报书末页“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计划表”(见表1)。

计划表中需明确列出拟开展的每项活动或工作内容、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预期产出和成果(见表2)。

产出和成果在一年期内可评测。

1.探索跨部门合作、校外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模式,经过实践研究配套政策制度设计、经费保障、科技活动资源设计等问题。

2.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和教育项目的发展,把与学校科学课程紧密联系的优质科普资源送进学校,在科技场馆内为学校提供适合的科学教育项目和服务。

3.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公益性科普设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四)试点项目可行性分析(参与过项目一期试点的单位不需要填写)

1.试点单位与本地教育部门、学校以往合作情况概述

2.以前开展过的相关工作及成果概述

3.软、硬件科普资源和条件保障

4.人员队伍条件保障(项目主管、本单位员工、外聘专家、兼职人员、志愿者等)

5.项目的经费来源

 

表1: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二期试点工作计划表

试点单位名称:

教育部门名称:

试点项目负责人:

试点项目负责人:

单位公章:

单位公章:

年度预期成果:

1.

2.

3.

主要内容

 

计划开展的工作

时间安排

拟合作单位及其承担的任务

活动负责人

任务描述

(主题、内容、形式)

预期产出/结果

(给出检测标准)

季度

二季度

季度

内容1:

探索跨部门合作、校外教育与学校科学教育衔接的有效模式,经过实践研究配套政策制度设计、经费保障、科技活动资源设计等问题。

内容2:

科技场馆教育功能和教育项目的发展,把与学校科学课程紧密联系的优质科普资源送进学校,在科技场馆内为学校提供适合的科学教育项目和服务。

内容3:

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公益性科普设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的能力建设。

表2:

填写样例: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工作计划表

试点单位名称:

广西青少年科技中心教育管理部门:

广西南宁市教育局

本单位项目年度预期成果:

1.组建、启动“广西科技馆南宁市教师志愿者团”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收集、整理100个校外科普活动模块并汇编成册

3.开发一个以传统蜡染为主题的活动资源包

4.组织中小学生在广西科技馆、广西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一日游”科学体验活动,摸索出规范的、可操作的活动模式

5.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平台

内容1:

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与学校长期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

计划开展的工作

时间安排

拟合作单位及其承担的任务

活动负责人

任务描述

(主题、内容、形式)

预期产出/结果

(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