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71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习题全册

第1课《古代埃及》预习笔记

一、尼罗河的赠礼与古埃及文明

1.地理环境:

古埃及位于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贯穿埃及南北,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的黑色淤泥有利于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产生:

约从前3500年开始,在下游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

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

强大: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衰落:

此后,古埃及经常外族入侵。

灭亡:

公元前525年,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帝国和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其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文明

科学: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文化:

古埃及的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

1.金字塔:

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椎体状,中国人称之为“”。

最大的是金字塔。

2.金字塔的价值:

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古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

三、法老的统治

1.法老: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

2.法老的权力:

是全国最高统治者集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限的权力和无上的权威;在政治上,大臣见国王时需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3.法老统治的衰落:

随着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衅。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古埃及王权的。

第1课《古代埃及》知识点

一、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南北,尼罗河定期泛滥,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二、古埃及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在尼罗河下游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古埃及灭亡: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大帝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的成就:

天文学、数学、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古埃及人将人的遗体制作成木乃伊,促进医学的产生。

三、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每个侧面形似汉字的“金”,所以中国人称“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和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四、法老的统治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期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1课《古代埃及》习题

1、“水是生命之源。

”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河流是()

A.黄河、长江B.尼罗河C.赞比西河D.多瑙河

2、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

A.古代埃及国土面积缩小B.古代埃及王权的逐渐衰落

C.尼罗河水量变少D.社会矛盾激化

3、河流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属于古代埃及尼罗河文明的是()

A.金字塔B.巴黎圣母院C.“阿拉伯数字”D.楔形文字

4、有学者指出:

“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发明楔形文字

C.建造巴黎圣母院D.建造麦加清真寺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它位于()

A.黄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C.两河流域D.印度河流域

6、世界第一长河所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7、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

“啊!

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A.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带来了理想的天然肥料。

有利于埃及农业的发展

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

C.尼罗河在埃及人心目中的地位很高

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

8、公元前525年,灭亡古代埃及的是()

A.古巴比伦B.古代印度C.波斯D.雅利安人

9、创制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的是()

A.两河流域的先民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

C.恒河流域的先民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

10、下列文字中,属于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是()

A.楔形文字B.象形文字C.小篆D.楷书

11、古代埃及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大约是在距今()

A.3000年前B.3100年前C.5000年前D.5100年前

12、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13、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

C.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预习笔记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两河指和,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政权发展

建国:

约公元前年,建立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统一:

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之后的1800多年里几经统一也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

强大: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文字: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被称为“”。

二、古巴比伦王国

建立:

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统一:

第六代国王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事业,建立了庞大的王国,史称王国

统治: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

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价值: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

正文共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严格的社会等级。

2)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3)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4)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方面的规定,说明比较活跃。

3.意义:

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知识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流域

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两河流域文明:

约公元前3500年,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阴历和发明了60进位制。

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9年,波斯消灭新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终结。

二、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外族灭亡。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三个社会等级: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奴隶买卖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法典中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3、影响: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习题

1.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位于今天的()

A.伊朗B.伊拉克C.印度D.沙特阿拉伯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

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印章文字D、甲骨文

3、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大约是

A、公元前2000年B、公元前2200年C、公元前2400年D、公元前3500年

4、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是谁的统治时期()

A、图特摩斯B、汉谟拉比C、苏姆阿布姆D、穆尔西里斯

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摩奴法典》B、《乌尔纳姆法典》C、《汉谟拉比法典》D、《查士丁尼法典》

6、古巴比伦王国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

A.西亚两河流域B.东北非尼罗河流域C.东亚黄河流域D.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

7、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完成统一事业采用什么策略()

A、远交近攻B、水陆两路进攻C、游击战D、和亲

8、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留下这一重要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9、公元前6世纪,两河流域曾建起了一座奇特的建筑,它与埃及金字塔齐名,是古代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是()

A.卡尔纳克神庙B.狮身人面像C.雅典卫城D.巴比伦“空中花园”

10、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古巴比伦国国王是()

A.巴比伦B.汉谟拉比C.腓尼基D.婆罗门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国的崛起】

材料一:

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阿摩利人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一些各自独立的国家,其中一支占据巴比伦,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在他的治理下,巴比伦王国很快从蕞尔小邦一跃成为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区域大国。

【文明的发掘】

材料二:

1901年12月至1902年1月,一支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考古队在埃兰古都苏撒遗址发现一块石碑。

石碑上部是太阳神、正义神杀玛什授予汉谟拉比王权标的浮雕。

浮雕下面是围绕石碑镌刻的法典铭文,共4000行,约8000字,是垂直书写的。

法典中部分铭文在古代就被磨损。

【文明的真相】

材料三:

前言(节选)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正文(部分内容)奴隶属于奴隶主,逃亡奴隶必须交还原主,藏匿者死罪。

贵族打了贵族,罚银处置;奴隶打了自由民,割去耳朵。

如果自由民弄瞎了奴隶的眼睛,与弄瞎牛的眼睛处理原则一致。

结语(节选)(如果后人篡改法律)他的城市将毁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

(1)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是谁?

请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国君”。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典?

法典铭文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3)根据材料三判断颁布这部法典的目的是什么?

在这部法典中极力宣扬的思想是什么?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此法典?

 

(4)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这部法律与当今法律相比最欠缺什么?

第3课《古代印度》预习笔记

一、古代印度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恒河流域也是其重要的发祥地。

2.出现时间:

最早的        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前23—前18世纪。

3.国家出现:

公元前1500年左右,        侵入印度,定居于恒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国家。

4.鼎盛时期:

        王朝(公元前324年—前187年)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首都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5.古印度文化: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        ,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

世界上广泛使用的“          ”实际上起源于印度。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

2.四个等级:

最高等级是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是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是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是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        。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时间:

          ;    

2.创始人:

        ,后来被称为“          ”。

3.教义:

提出“        ”(最早佛教反对种姓制度),宣扬“忍耐顺从”。

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        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3课《古代印度》知识点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出现哈拉巴文明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二、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最高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在社会上遭到其实和凌辱。

种姓制度各个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不得通婚。

三、佛教的创立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

佛教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人入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传播:

北线: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传播,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

南线: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第3课《古代印度》习题

1.“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

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

这种()

A.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B.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D.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2.古代印度社会里,商人的女儿不能嫁给官吏的儿子,这是因为:

A.商人的财产多于官吏B.官吏的财产多于商人

C.商人与官吏世代结下仇怨D.种姓制度的严格限制

3.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国王。

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他应属于()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

4.戏说汉谟拉比穿过时空隧道,来到古代印度旅游,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在种姓制度中属()

A.第一等级B.第二等级C.第三等级D.第四等级

5.在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一句经典台词是“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

A.禅让制度B.种姓制度C.元首制D.采邑制

6.佛教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B.公元前1世纪C.公元1世纪D.公元6世纪

7.有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是“阿拉伯数字”、“梵文”、“佛教”、“古代文化”,据此可知这篇论文的内容主要和哪个国家相关?

(  )

A.印度B.沙特阿拉伯C.伊拉克D.埃及

8.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四大文明古国,按照地理位置从东到西的排列顺序是

A.中国、巴比伦王国、印度、埃及B.中国、印度、巴比伦王国、埃及

C.埃及、印度、巴比伦王国、中国D.埃及、巴比伦王国、印度、中国

9.从发源地来看,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之处是()

A.以海洋为中心B.以大河流域为中心

C.以大山为中心D.以城市为中心

10.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11.阅读下列材料:

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是指哪些人?

(2)述材料中地位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

(3)上述材料反映了古代南亚哪一国家的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预习笔记

一、希腊城邦

1.地理位置: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     、多山、多岛屿的特点,平原面积很小,耕地身份有限。

一方面影响了希腊的统一,而另一方面适宜     和    的发展。

2.希腊文明的发展历程

1)爱琴文明: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        地区。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各国后来被多利亚人攻占,迈锡尼文明中断。

2)荷马时代: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     时代。

3)希腊城邦: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

城邦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3.希腊城邦的特点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

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千人,最大的城邦是       ,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4.希腊城邦的居民

居民分类及关系:

分为    和    ,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二者界限分明,非公民想转化为公民极为困难。

公民权利:

     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

公民义务:

      是公民的义务。

公民活动:

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

非公民:

包括    和    。

外邦人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力,不能占有土地。

奴隶几乎没有任何权力和自由。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地理位置:

雅典城邦位于    中部。

2.发展状态:

经历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       ,经济发达,国势强盛,一度成为200多个城邦的盟主。

3.民主政治:

1)高峰: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2)内容:

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

①       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②代表各地的10个     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这些主席团由各地     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③       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④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制度。

3)局限性:

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1.建立: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      成为军事强国。

       是马其顿的国王。

2.亚历山大东征过程:

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进攻       。

亚历山大以少胜多击败了波斯大军。

2)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     。

3)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       ,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

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

一年后(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3.亚历山大东征结果: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    、   、   三洲。

4.亚历山大东征胜利的原因:

①波斯帝国的腐朽;②马其顿军队战斗力超强;③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5.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消极:

亚历山大东征具有     ,给东方人民带来       ,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积极:

①促进了        的大交汇;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        和        ;③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后来成为新的       中心。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知识点

一、希腊城邦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经历了荷马时代和城邦时期。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几百个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公民: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公民为主。

非公民:

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民主政治的表现:

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在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主席台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3、为了保证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帝国发展称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进攻波斯帝国,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东征成功的原因:

1、波斯帝国太腐朽。

2、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超强和亚历山大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亚历山大帝国范围:

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弊:

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利: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习题

1.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

“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埃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希腊文明D.阿拉伯文明

2.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基础和渊源。

爱琴文明包括(  )

A.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克里特文明和希腊文明

C.迈锡尼文明和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

3.希腊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