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解生教案.docx
《沈药解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药解生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药解生教案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本教案形成、使用说明
1.本教案形成主要参照卫生部规定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由龚茜玲主编的《人体解剖生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基于本人对本教材的理解,讲授时以解剖学为基础,生理学为重点(教材第三章人体各主要系统解剖部分安排在实验课以小班结合人体标本进行教学,故本教案不包括此部分内容)。
3.各章节的生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生理活动及生命活动过程的调节为讲授重点。
4.在注意传授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的同时,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可适度扩展,可适当介绍生理学发展史和生理学在某些领域的新进展,期望在传授知识时培养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态度和创新思维的理念。
5.本教案适用于54学时(理论课)。
6.在执行本教案时,可与实验课相关内容适当结合,以体现本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特征。
7.本教案肯定有许多不妥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和同学批评指正。
曹颖林
2005年12月14日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组成、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组成:
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定义: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和阐明正常人体形态结构规律的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生理功能的科学。
关系: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研究对象:
正常人体的生命现象或生理功能。
任务:
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
三、人体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法
2.慢性实验法
四、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它与药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并为药学工作者研制、开发新药,开展药效学、毒理学、药动学等方面工作提供必要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
第二章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定义:
细胞是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体内所有的生理功能和生化反应都是在细胞及其产物的物质基础上进行的。
组成:
一、细胞膜
组成: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细胞膜以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分子,部分蛋白质结合有糖链。
功能:
1.物质交换功能:
单纯扩散,异化扩散,主动转运,出入胞作用。
2.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细胞质:
细胞质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包括细胞质基质和包埋在基质中的各种特殊结构细胞器。
基质的主要成份及功能:
细胞器的种类及功能:
三、细胞核:
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枢,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核内容物组成及功能:
四、细胞的增殖:
定义:
细胞增殖周期(或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
分期:
细胞增殖周期可分为两个时期,即间期和分裂期。
第二节基本组织
定义:
按形态和功能特点,将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或相关的一些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统称为组织。
组成:
人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
组成:
被覆上皮和腺上皮,被覆上皮又分为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六种类型。
腺上皮又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种。
功能:
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二、结缔组织:
组成: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
功能:
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
三、肌组织:
组成:
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肌节:
在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小节。
每个肌小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
四、神经组织:
组成: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
定义、分类、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种类、功能
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一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新陈代谢
定义、过程、组成、生理意义
二、兴奋性
定义、与阈值的关系、生理意义
兴奋、抑制、刺激、反应的定义,产生条件,影响因素,生物学意义
三、生殖
定义,生理意义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一、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二、几种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
第三节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
定义,形成机制
动作电位:
定义,形成机制,组成,生理意义
极化状态:
去极相,复极相,超射的定义及形成机制
局部电位(兴奋)形成机制及特性
细胞发生动作电位时兴奋性的变化规律、形成机制及组成
动作电位的特征
二、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兴奋传导的特征:
神经肌接头的组成,兴奋传递过程,特征,影响因素
三、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肌细胞又称肌纤维,由大量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中含有许多肌小节,肌小节由粗肌丝和细肌丝组成,其中粗肌丝由肌凝蛋白组成,细肌丝有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蛋白。
因肌纤蛋白和肌凝蛋白与肌丝滑行有直接关系,所以又将两者称为收缩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不直接参加肌丝滑行,但可影响收缩蛋白相互作用,故称调节蛋白。
骨骼肌收缩时发生张力和长度变化。
等长收缩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发生变化;等张收缩则是指在恒定张力或负荷下长度缩短。
肌肉收缩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影响;前负荷改变肌肉的初长度,后负荷影响收缩的初速度。
第四节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机体有完善的调节系统使生理功能保持相对稳定,其调节方式除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外,目前认为免疫系统也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调节方式,特点,结构基础,生理意义
二、体液调节
方式,特点,基础,生理意义
三、自身调节
过程,特点,生理意义
四、生理功能的调控
反馈的种类、定义、生理意义
第五章血液
第一节概述
体液约占体重的6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40%,细胞外液约占20%,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内环境,其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液和组织液组成,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起重要作用。
一、血液的组成及一般理化特性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二、血液的功能
其主要功能有运输作用、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
第二节血浆的功能
一、血浆的成分
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的液体部分即血浆。
主要成份:
是水,占90%~92%;溶质占8%~10%,其中有血浆蛋白、无机盐等。
二、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二者分别调节细胞内外和毛细血管内外水平衡,水分子总是从低渗向高渗方向渗透。
三、血浆酸碱度
正常血浆的pH值相对稳定(7.35-7.45),主要是因为血浆中存在一些对酸碱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以其中的NaHCO3/H2CO3缓冲对作用最重要。
第三节血细胞的功能
一、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运送O2和CO2。
红细胞的数量相对稳定,促红细胞生成素和雄激素对红细胞的生成起调节作用。
二、白细胞的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有吞噬功能并参与免疫调节过程;
三、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有粘附、聚集和释放特性,并具有保持血管内皮完整和参与生理性止血及凝血过程。
第四节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一、血液凝固
血液中含有多种凝血因子,通过内外两种途径激活血液凝固,凝血过程可分三个阶段,是正反馈调节过程。
血液凝固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生理意义
二、纤维蛋白溶解
纤溶系统的组成及纤维蛋白的溶解过程。
在机体内,生理状态下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处于动态平衡。
纤维蛋白溶解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生理意义
第五节血量、输血与血型
一、血量
二、输血
三、血型
根据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命名ABO血型及Rh血型。
输血与血型的关系及交叉配血试验。
第六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血液循环系统解剖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
心脏的功能解剖
血管的功能解剖
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第二节心脏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心肌由两种细胞组成:
一种是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有收缩功能;另一种心肌细胞称自律细胞,不具有收缩功能,但有自律性,组成心传导系,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纤维,其中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
心肌细胞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
人和哺乳动物心脏的非自律细胞静息电位约为-90mV;自律细胞静息电位不稳定,称舒张期电位。
根据电生理特性,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快反应细胞包括心室肌、心房肌和浦肯野细胞,慢反应细胞包括窦房结和房室结。
心肌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①去极相与复极相不对称;②复极过程缓慢,有平台,有多种离子参与,动作电位时程长,分5期;③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
慢反应细胞窦房结的4期膜电位小且不稳定,AP无平台,分3期;0相去极相的幅度小与Ca2+缓慢内流有关。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自动节律性(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自律性:
自律性的产生机制与自律细胞复极4期不稳定,自动除极有关。
其中窦房结4期自动除极主要与K+外流进行性减衰有关,快反应自律细胞自动除极与4期Na+内流有关。
兴奋性:
心肌兴奋性主要取决于Na+通道状态,并与4期自动除极速度及舒张期电位和阈电位水平有关。
有效不应期长是心肌兴奋性的特点,相当于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使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这一特征使心肌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保证其纳血泵血过程周而复始进行。
传导性:
传导性的特点是特殊传导系统各部分传导性高低不等,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
房室结传导速度最慢,形成房室延搁,使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交替进行。
传导性的另一特点是功能合胞体:
由于心肌细胞之间闰盘电阻很低,心房或心室内特殊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很快,使心房肌或心室肌几乎同时兴奋,同时收缩。
收缩性:
心肌收缩性的特点有同步收缩,不发生强直收缩,心肌收缩受细胞外液Ca2+的影响较大。
三、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房或心室收缩和舒张一次称心动周期。
心室肌收缩是射血动力,瓣膜的开放与关闭调节血流方向。
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心输出量、心指数和射血分数,其中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之积。
每搏输出量有异长调节和等长调节两种调节方式;并受后负荷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
四、体表心电图
心电图的形成原理及各波的生理意义:
P波左右心房去极化的电位变化;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T波左右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
第三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管阻力和血压
在具有一定充盈压的基础上,心脏射血、大动脉弹性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三个条件。
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神经、体液和药物作用的主要环节,也是血压变动的主要因素。
三、微循环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中营养通路是血液和组织液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直捷通路使血液迅速进入静脉。
动-静脉短路参与体温调节。
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有效滤过压是组织液生成的动力,生理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处于动态平衡。
五、淋巴循环
淋巴循环组成、地位、生理意义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心脏主要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大多数血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支配。
调节心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是主要的心血管反射,生理意义是维持血压相对稳定。
二、体液调节
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调节方式。
全身性的体液调节因素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等;局部性的体液调节因素主要指组织细胞活动时,释放的一些物质,如激肽、组胺等,调节局部组织血管舒缩活动。
第五节个别器官循环的特点
一、冠状循环
冠状血管的舒缩活动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其中以体液调节更为重要,而神经调节通过代谢产物发挥作用。
二、脑循环
脑循环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脑循环的特点是血流量大,但变化小;耗氧量多。
脑循环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其中血液中CO2含量增加和缺氧均可使脑血流量增加,特别是血中CO2含量多少是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因素。
第七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呼吸系统解剖概述
呼吸系统包括输送气体的呼吸道和交换气体的肺。
一、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各级较小的细支气管组成。
二、肺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的表面覆盖一层浆膜(胸膜脏层),肺可根据其功能分为导管部和呼吸部。
肺泡上皮细胞有两种,一种是较多的扁平上皮细胞(Ⅰ型细胞)和为数较少的具有分泌功能的立方上皮细胞(Ⅱ型细胞)。
肺泡壁上的Ⅱ型细胞能分泌一种由磷脂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表面活性物质,其主要成分为二软脂酰卵磷脂,可以减少肺泡液层与气层间所造成的表面张力。
三、胸膜与胸膜腔
胸膜腔定义,组成;胸腔负压形成的机制及生理意义。
第二节肺通气
定义:
肺通气指肺泡与外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肺通气的动力
实现肺通气的动力是呼吸运动。
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与舒张导致胸廓和肺随着扩大和缩小,从而使气体吸入或呼出肺泡。
二、肺通气的阻力
肺通气阻力由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来源于肺组织的弹性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后者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组织粘滞性等。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的关系:
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弹性阻力越大,可扩张性越小,即顺应性越小;反之,弹性阻力小,则易扩张,顺应性大。
可见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关系,即:
顺应性=1/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的组成:
气道阻力在呼吸过程中变化的规律及与小气道口径间关系。
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
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体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它对于稳定肺泡内CO2和O2的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时间肺活量不仅反映了一次肺通气的最大能力,还能反映肺通气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的较好指标。
第三节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方式、发生部位、动力、影响因素。
肺换气指肺泡与血液之间通过扩散而进行的气体交换。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呼吸膜面积与厚度、气体分压差、气体相对分子量、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通气/血流比值。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气体交换的方式、关系、影响因素。
气体在血液中通过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运输。
O2主要通过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方式运输;CO2主要以与H2O结合形成碳酸氢盐和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方式运输。
第三节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是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舒张活动,呼吸节律发源于延髓呼吸中枢。
一、呼吸中枢
延髓是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分为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两部分。
大脑皮质、间脑、脑桥、延髓和脊髓等部位也存在着调节呼吸的神经中枢。
三、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肺牵张反射的定义、过程、生理意义。
肺牵张感受器存在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
当肺扩张到一定程度时,肺牵张感受器受刺激而兴奋,导致吸气抑制。
这一反射称为黑-伯反射。
四、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CO2是生理性兴奋呼吸中枢的因素。
吸入气体成分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体内存在感受CO2和O2分压变化的结构,即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面,具有感受脑脊液H+分压的功能。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具有感受动脉血O2分压、CO2分压和H+浓度的功能。
化学感受器将感受到的信息反馈到脑干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最终达到动脉血CO2和O2分压稳定于正常水平。
四、异常呼吸
周期性呼吸是异常呼吸形式的一种,最常见的有陈-施呼吸(潮式呼吸)、比奥呼吸、睡眠呼吸暂停。
第八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消化系统解剖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一、消化管
消化管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组成。
二、消化腺
消化腺属外分泌腺,可分为管外腺和管内腺,管外腺主要有唾液腺、胰、肝等。
管内腺存在于消化管管壁内,有胃腺、肠腺。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生理概述
一、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的方式
食物在消化管内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
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称为吸收。
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消化管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自律性,紧张性,伸展性,对某些理化刺激较敏感。
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每天人由各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总量达6~8L。
消化液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有机物中最重要的成分是各种消化酶。
消化液的主要功能是:
①分解食物中的各种成分;②改变消化管内的pH值,以适应消化酶活性的需要;③稀释食物,使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以利于吸收;④保护消化道粘膜。
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的过程是主动活动过程,包括腺细胞从血液中摄取原料,在腺细胞内合成分泌物以及分泌物排出等一系列复杂过程。
整个分泌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来自腺细胞内的ATP。
四、胃肠的神经支配
外来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
内在神经系统(壁内神经丛):
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
五、消化管的内分泌功能与胃肠激素
胃肠道有许多内分泌细胞,分泌胃肠激素。
胃肠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肽类,对消化管运动和分泌起调节作用。
常见的胃肠道激素-胃泌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的分泌细胞、刺激其分泌的因素及生理功能。
第三节机械性消化
一、咀嚼和吞咽
咀嚼是由咀嚼肌群协调而有顺序的收缩来完成的,是随意动作,但通常是一种反射活动。
咀嚼的作用除切割和磨碎食物外,还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为食物进一步的化学性消化准备条件。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过程,它使食团从口腔经咽、食管入胃。
食团由口腔入咽,是随意运动,主要依靠舌肌将食团推向咽部。
食团进入食管后,引起食管蠕动(peristalsis)。
蠕动是一种食管肌肉的顺序舒张和收缩形成的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在食团的上端为一收缩波,下端为一舒张波,舒张波和收缩波不断向下移动,这样食团可最终被推送入胃
二、胃的运动
1.胃的运动方式、定义、生理意义。
2.胃排空的定义、方式、影响因素。
三、小肠的运动
小肠的运动方式、定义、生理意义。
第四节化学性消化
一、唾液
唾液的性状、主要成分、生理作用、分泌调节
二、胃液
组成:
胃液的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碳酸氢盐、内因子。
功能:
盐酸有激活胃蛋白酶原、引起促胰液素分泌等作用。
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
粘液和胃粘膜分泌的HCO3~构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能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侵蚀。
内因子有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的作用。
分泌的调节:
三、胰液
胰液中含有消化三大营养物质所需要的酶,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以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的体液调节为主。
四、胆汁
胆汁内含胆盐对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
胆汁的分泌部位、主要成份、肝胆汁与胆囊胆汁的主要区别。
五、小肠液
小肠液的性状、成分、生理作用
第四节吸收
一、吸收部位
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二、主要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
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2肽、3肽和氨基酸,能被小肠上皮细胞主动吸收,与Na+的吸收相耦联。
单糖和氨基酸被吸收的途径是血液。
脂类的分解产物中,甘油和单糖一起被吸收,其余形式的吸收需要胆盐的帮助,以淋巴途径为主。
第五节大肠的功能
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电解质和部分维生素,容纳食物残渣以及形成并暂时贮存粪便。
一、大肠的分泌物和肠内细菌的活动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第九章体温
第一节体温
生理学所说的体温(bodytemperature)是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
由于体核温度特别是血液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其中腋窝皮肤表层温度较低,因此测腋窝体温时,时间最少需10分钟左右,腋窝的正常温度为36.0~37.4℃。
一、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规律
正常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等情况不同而变化。
第二节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主要产热器官、产热方式、产热活动的调节
二、散热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等方式放散于外界。
一小部分热能可以通过呼吸、排尿、排便等过程而散热。
三、散热的调节
皮肤血流量的调节、发汗的调节
第三节体温调节
一、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
二、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节中枢主要在下丘脑,“调定点”学说认为下丘脑温敏神经元通过感受内外环境温度变化的刺激,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章泌尿系统
第一节泌尿系统解剖概述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一、肾的功能解剖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是尿生成的基本结构,分为两种类型,即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二、肾的血液循环
肾的血流量大,约为1200ml/min。
肾有两套毛细血管网。
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与神经体液的双重调节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尿生成过程的稳定。
第二节尿的生成和影响因素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3个环节。
经肾小球滤出的超滤液称为原尿,再经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形成终尿。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的定义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决定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通透性和推动血浆滤过的有效滤过压。
影响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功能的主要因素是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此外,肾小管的机能还受GFR及一些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是尿生成的关键步骤,临床上的少尿或无尿往往是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发生障碍。
影响尿量的主要因素是肾小管的转运,利尿的主要环节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近球小管是主要的重吸收部位。
葡萄糖、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在近球小管全部被重吸收;C1-、HCO
和水大部分被重吸收;肌酐完全不被重吸收。
重吸收的特点是量大、面广、具选择性、不受激素的调节。
其中Na+、K+等阳离子是主动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与Na+的重吸收相耦联),水、C1-、HCO
是被动重吸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剩余的Na+、C1-、K+、HCO
和水分受激素的调节。
此外,肾小管细胞分泌K+、H+和NH3,通过分泌H+和NH3还促进了血液HCO
的重吸收,这对于保持血液HCO
的含量,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及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定义、机制。
肾对尿液具有较强的浓缩与稀释功能。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1-的主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细段对Na+、C1-的被动重吸收是形成髓质高渗梯度的主要原因。
肾内尿素循环在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建立中起重要作用。
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与维持是通过髓袢的逆流倍增作用和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完成的。
第四节肾脏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一、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肾泌尿功能主要受抗利尿激素(ADH)和醛固酮的调节。
ADH的作用是提高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控制尿液浓缩与稀释的程度,维持机体的水平衡。
ADH分泌的有效刺激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升高和循环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