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556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诗词鉴赏.docx

江苏省苏州市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诗词鉴赏

(一)

下列对《蒹葭》的节选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答案】B

【解析】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古诗文阅读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面对《关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答案】D(此为表现男子,不是“窈窕淑女”。

阅读《蒹葭》,回答1-2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唏。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诗歌中描写了怎样的自然景象?

并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二)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诗描绘了塞外怎样的风景?

如何理解诗中“春风”与“不度”?

(1)描绘了塞外凄凉、孤独、辽阔、荒凉的景象。

(2)“春风”是双关,即是指春天的暖风,又是指朝廷恩泽。

“不度”一方面是表现边塞环境的艰苦,另一方面表示统治阶级不体恤民情,不曾关心戍守边疆的战士。

阅读《凉州词》,完成1-2题。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一片孤城万仞山”句中的“一片”、“万仞”结合着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杨柳”三字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它除了暗含诗人对皇帝不关心守边将士生活的埋怨之情外,还更多的流露出了戍边士兵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比,衬托守边将士孤寂的处境。

2.更多的流露出守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

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1~2题。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本诗描写的是什么时令的景物?

诗中哪些意象能表明这一时令特征?

2.“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请你选定一个角度(例如内容、哲理、写法等)作一点赏析。

(四)

阅读下面一诗,完成第6~7题。

(4分)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在江南地区,农历五月己近春来,为什么五月的天山“无花只有寒”呢?

请你解释一下这种现象。

7.“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似乎“枕玉鞍”比“抱玉鞍”更合乎情理,你觉得用“抱”字好在哪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这首诗歌的前两句是怎样描写边塞苦寒的?

(2分)

7.“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抱”字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象?

有何表达效果?

(2分)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释】①楼兰:

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1.单调清冷

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主题:

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手法: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

(五)

古诗词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的颈联,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2.诗的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的意思是①,该联表达了作者的②。

【答案】1.诗人用“惶恐滩”和“零丁洋”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自己忧虑、孤独的心情(1分),地名与感情暗合(情景交融或寓情于景)。

2.①史册(1分)②围绕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气节、决心、态度、精神等回答即可,示例:

耿耿忠心、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舍生取义的决心、宁死不屈的精神等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1-2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

2.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示例:

颔联:

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颈联:

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2.示例:

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六)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人名)。

2.这首诗中划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龚自珍(有错不给分)

2.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

(意思对即可)

3.示例:

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或充满了奉献精神。

(七)

古诗词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   ”字和“    ”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1.争啄

2.诗中的初平之水、早鸾、新燕、浅草等聚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

(八)

赏析《浣溪沙》,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一曲新词酒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运用的写法是。

②“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答案】①对比 ②“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评分说明:

⑴-(7)共7分,每空1分。

错别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评分标准:

第①题填对得1分。

第②题答出表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寂寞、悲琼等情感之意,得1分:

能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得1分。

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3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向为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3分)

(1)(3分)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1分)、物是人非之感(1分)和孤独寂寞之情(1分)。

(2)(3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从“意象”角度赏析,如“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可以修辞角度赏析,如对仗的工稳,音调谐婉,具有音乐美。

(九)

欣赏下面一首宋词,完成⑴-⑵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⑴请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

                                      

                                      

⑵“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

                                      

                                      

【答案】⑴示例:

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

评分说明:

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

⑵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评分说明:

意近即可。

阅读《渔家傲》,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

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的艺术风格。

2.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

B.“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

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

烘托出悲凉的气氛。

C.“燕然未勒归

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

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

1.荒凉的秋景苍凉悲壮(意对即可)

2.B

(十)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浮云”在这里指。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答案】1.困难,挫折(消极的事物)

2.前两句写出了奇幻、雄伟、生机勃勃的景象,为后两句作了铺垫(蓄势)。

后两句写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抒发了自己的广阔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前两句的升华(很自然地表达了本诗主旨)。

(十一)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15.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

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2分),展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2分)。

16.可从文章结构、表达技巧、文体特征等入手作答即可。

如:

⑴本诗意境壮阔,采用黄鹤、汉阳树、鹦鹉洲、烟波等营造意境(2分),抒发了作者愁而不怨的思乡之情(2分)。

⑵本诗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

首联巧妙用典铺垫,颔联紧承物在人非,鹤去楼空,颈联书写眼前胜景,尾联展现鸟归巢,船归航,游子要归乡(2分)的思乡之情(2分)。

⑶诗的前四句由传说落笔,表现世事茫茫之慨,后四句笔锋一转,展现晴川草树(2分),抒发出作者的思乡之情(2分)。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颖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

请说说你的看法。

(2分)

答:

(2)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4分)

答:

(1)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

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答出“抒情”1分,分析1分,共2分。

(2)第一个“空”有“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好友已离去,只剩下空空的黄鹤楼和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有“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重在抒情。

(前后分析各2分,共4分。

(十二)

古诗词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1.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评分标准:

4分。

每问2分,意近即可。

2.“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

所以是“赋壮词”。

(评分标准:

4分。

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1-2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可怜

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1.(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

2.(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十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请简要分析。

                                      

                                      

2.词的下片运用的两个典故“遣冯唐”、“射天狼”,分别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答案】1.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2.遣冯唐,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情怀。

射天狼,表达了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歌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②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答案】

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任意答对两点得分)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答使用比喻或用典都给,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

                                      

                                      

2.“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

                                      

                                      

【答案】1.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2分,意近即可)

2.①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②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③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④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

(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3分。

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

古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选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2.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

(3分)

                                      

                                      

【答案】1.C(2分)

2.卷。

(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2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魏尚的典故,有何用意?

(2分)

                                      

                                      

【答案】1.“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2.作者以魏尚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词中“黄”是指_______,“苍”是指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