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523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docx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篇一: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SN

  进口危险原料爆炸性试验方法克南试验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

XX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对应于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和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与其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其有关的技术内容与上述文件完全一致,在标准文本格式上按GB/T1.1-XX做了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进口危险原料爆炸性试验方法克南试验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进口危险原料爆炸性试验方法中克南试验所需试验方法的设备、材料、试验步骤和试验报告。

  1.2本标准不适用于对下述货物危险性的试验:

  ——军用爆炸品的危险性;

  ——在生产过程中的爆炸品的危险性;——无包装的爆炸物质在运输中的危险性;——因受静电或电磁场的影响所造成的危险性;——因操作不当或违章操作所引起的危险性;——其他非正常运输条件下的特殊危险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

  3术语和定义

  3.1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及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与标准手册》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设备和材料

  设备包括安装在一个加热和保护装置内的不能再使用的钢管及其可再使用的闭合装置。

4.1样品管

  钢管是用质量合适的钢板深拉制成的,钢管的开口端做成凸缘。

钢管的重量为25.5g±1.0g。

尺寸如图1所示。

4.2配衡钢管同样品管。

4.3封口板

  封口板用耐热的铬板制成,带有一个小孔,直径为:

1.0-1.5-2.0-2.5-3.0-5.0-8.0-12.0-20.0mm。

尺寸如图1所示。

4.4闭合装置

  螺纹套筒和螺帽。

尺寸如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A——螺帽(b=10.0mm或20.0mm)带有41号扳手用平面;B——孔板(a=1.0mm-2.0mm直径);C——螺纹套筒;D——36号扳手用平面;E——凸缘;F——钢管。

  图1试验钢管组件

  4.5加热保护装置

  一个装有压力调节器的工业丙烷气瓶或达到等同加热速率的气体燃料,通过流量计和一根管道分配到四个燃烧器,并有可同时点燃四个燃烧器的点火装置,外设有保护箱,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

  单位为毫米

  图2加热保护装置

  5试验步骤

  5.1设定标准加热速率

  将27cm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装入配衡钢管内,配有1.5mm孔板。

将直径为1mm的热电偶放在钢管中央距离管口43mm处,点燃燃烧器,记录液体温度从135℃上升至285℃所需的时间,然后计算加热速率。

用气瓶压力调节装置调节丙烷流量,直至加热速率为3.3K/s±0.3K/s。

5.2样品准备5.2.1固体试样

  第一阶段将9cm3试样装入配衡钢管中,用施加在钢管整个横截面的80N的力将物质压实,如果物质是可压缩的,则添加物质并予以压实,直到装至距离钢管口55mm为止。

确定将钢管装至55mm水平所用的试样总质量。

在钢管中再添加两次这一质量的试样,每次都用80N的力压实。

然后视需要取出或者添加试样以使试样距离管口15mm水平。

确定所用试样总质量。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准备程序中确定的物质质量的三分之一装入钢管并压实。

在钢管中再添加两次这一质量的试样,每次都用80N的力压实。

然后视需要取出或者添加试样以使试样距离管口15mm水平。

  每次试验所用的固体质量为第二阶段的准备程序中确定的试样质量,将此数量分成三等份装入钢管,每一等份都压缩成9cm。

  注:

物质对摩擦敏感,则不需要将物质压实。

  3

  5.2.2液体或胶体试样

  液体和胶体装至距离钢管口60mm处,装胶体时应特别小心以防形成空隙。

篇二:

橙皮书运输建议书

  危险化学品运输基础知识

  ——上海海事大学国航系周晶洁副教授主讲(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内容可能有误,仅供参考)大家有很多的实践经验,所以也借这个机会大家相互学习,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些理论

  上的东西,可能有些会跟实际脱节。

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我们一起

  讨论,一起交流。

  今天我主要介绍一下有关危险货物它的一些分类、定义、危险的特性,以及后面介绍一

  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有关国际危规的最新版本-(危险货物一览表),它怎么来进行查阅这些基

  本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整个货物运输当中危险货物占的比例非常高,大概占50%以上。

  最近我们看到有些资料的统计甚至提到了有60%以上的货种是属于危险货物;大概我们经常

  在运输中碰到的危险货物品种达到有三千多种。

在危险货物当中当然也不时发生了一些事故,

  比较早的可能一些老的同志会记得,当时在81年,我们国家有一条船叫“莲花城”,在新加

  坡锚地发生爆炸。

这个事故当时是比较早的,所以我们整个国内危险货物运输还不是很重视,

  相应的国际危规我们也没参加。

当时里面装的货物叫“可发性聚苯乙稀珠体”,这个货物应该

  是属于国际危规第九类。

但是我们没有参加国际海事组织,因为当时国内的规则是交通部和

  铁道部两部共同制定的,适合铁路、水路这样的一个规则,里面也没有提到这个货物,所以

  对这个货物的特性不是很了解,其实这个货物它是会挥发,可燃、可爆的蒸气-烷气体,结果

  由于电器设备不防火,不防爆,造成了这么大的一个事故。

这个事故以后整个交通部就开始

  特别重视危险品货物的运输,也开始着手制定我们水路的危险货物规则,这都是比较早的,

  然后89年时有一次,有一个货主申报托运了一票货物,他申报的叫dpt发孔剂。

这个货物上

  报的类别作为4.1类易燃固体运输的,这个船舶装了这个货物以后,开航后在南中国海上共

  发生了大大小小13次爆炸。

事后分析这个货物的学名称为“二硝基戊撑四胺”。

这个货物如

  果不加“退敏剂”的话是属于第一类爆炸品的,加入18%以上的“退敏剂”才可以作为4.1

  类来进行运输的,这个货物它的包装是不允许铁桶运输的,而且运输的温度应该控制在50

  度以下,结果货主的申报是按照4.1类来申报的,但是它不符合4.1类申报,那么承运人也

  根据4.1类的运输要求来进行积载、隔离,所以没有符合第一类的要求,而这个货物实际上

  应该还是属于第一类,肯定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起事故。

所以在我们运输当中一定要分清这

  个物质的分类。

准确的分类,认识它的危险性,才能够正确运输保证它的安全。

今天上午严

  科长可能介绍了“华顶山”的集装箱船舶在厦门港刚出港的时候就发生冒烟,然后发生爆炸,

  最后船舶沉没。

后来在这个船上发现它首先冒烟的这个货舱里面装着有三个集装箱,这个集

  装箱里面的货物是“保险粉”,“保险粉”是属于4.2类的。

它在空气中容易发热,自燃,并

  且发出二氧化硫气体。

受热温度如果高达190度以上就会发生爆炸,所以一开始冒烟,然后

  发生爆炸。

这个事故当时其实这个货舱里面为什么发生冒烟,后来查到是“保险粉”,但当时

  货主没有申报为“保险粉”,没有申报是危险货物。

因此一开始发生事故他们觉得为什么另外

  几个装危险货物的箱子没有问题,而就这个舱里发生问题,而这个舱里面后来查看“危险记

  录薄”又是没有危险货物的。

但在事后查出这个货主是瞒报,而且他的包装又不良,所以才

  造成了这么大的一个事故。

对集装箱运输现在一个现象比较严重,那就是瞒报,有的是错报

  或者是降低级别来申报。

但是像前面这个就是降低级别来进行申报,它是属于干脆就瞒报造

  成的一次事故。

  接下来我们还是看一下危险货物的定义。

什么是危险货物的定义呢!

这个可能大家都很

  清楚,凡是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污染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储存过程当中容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

以及对海洋造成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那么就称为危险

  货物。

首先这个货物具有它本身的内因,即具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和污染,老

  的国际危规中只有燃烧、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是没有污染的,所以后来根据《marpol

  公约》规则对海洋有污染的货物(转载自:

www.xiaocaOfaNW小草范文网: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也属于是危险货物。

所以现在国际上是把燃烧、爆炸、毒害、

  腐蚀、放射加上污染内因的,然后在运输过程当中,如果不小心包装破损或者这个货物发生

  泄漏等等产生的后果会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毁损,说明它们的危险性质比较大,造成的后果

  比较严重,另外在运输当中需要特别防护,不能作为普通货物,需要作为特殊货物来防护的,

  所以我们把它称为危险货物。

这3点就是一个首先具有它本身的内因,有这一些特性当中的

  一个,或者兼有两个、三个的特性,后果是严重的,运输当中、保管当中需要特别防护的,

  这一种货物我们称为危险货物,具体的在大家知道国际危规货物一览表以及我们国内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明细表里面详细地

  列出了这些货物的名称。

  危险货物根据它的定义已经知道了,具有危险特性就是六个特性,燃烧、爆炸、毒害、

  腐蚀、放射性、污染这样六个特性。

首先我们说燃烧性,危险货物当中有相当多的货种都是具有这个特性,比如第一类爆炸

  品它虽然具有爆炸性,但有些可能一开始是属于燃烧,燃爆的形式,第二类易燃气体。

第三

  类易燃液体。

第四类易燃固体。

第五类氧化剂等等大多数的货物都具有这样一个危险性。

  烧性就是说燃烧的现象是既发光又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过程,我们就称为燃烧。

它所需要

  的条件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要素,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物质,要有热量才会发生燃烧。

  那么根据燃烧的三要素,万一在运输过程当中我们发生了这些燃烧的事故,只要三要素里面

  去掉一个,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方法及原理我们可以采用冷却法,冷却法就

  是降低它的热量,使它三要素里面热量没有了,那就肯定不会使燃烧继续下去。

窒息法,很

  多我们采用封舱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窒息法,或者通二氧化碳气体,就是使它的助燃物没

  有,从而达到一个灭火的目的。

还有隔绝法,完全使可燃物或易燃物与热量完全隔离开来,

  这也是一个方法。

除了这三个基本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化学中断法,我们采用的化学灭

  火剂,那么化学灭火剂一般就是卤素构成的,相应的我们用代号来表示,大家也知道这个代

  号就是碳、氟、氯、溴、碘,按照它的个数来排列的,比如1211,碳气1个,氟2个,氯1

  个,溴1个,所以叫二氟氯溴甲烷,四氯化碳它是氯4个,碳1个,溴没有。

化学灭火剂灭

  火,对货物品质的影响比较小,不像有些比如你用大量的水灭火,大量的水是可以灭火的,

  但是可能货物全部遭水湿了,造成一定的损害。

那么化学剂一般来说它是属于比较清洁的一

  种灭火剂。

在运输储存过程当中,引起货物发生燃烧的火灾或者发生爆炸的火源呢主要有这

  一些。

一个就是明火,明火像“大庆”油轮发生爆炸的,它就是电气火花,用电焊明火所引

  起的爆炸。

还有刚才讲的“莲花城”电器开关产生的电火花。

另外呢,在装卸过程当中,磨

  擦碰撞产生的火花。

另外还有静电火花,比如一些液体货物在装卸过程中,急剧静电的磨擦

  以后呢电位会发生极剧变化,产生放电,这是静电火花。

另外化学热也就是易自燃的物质,

  它们自己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引起的火灾。

比如我们像鱼粉、种子饼等等发生了很多事故,它

  们都是由于自身的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

除了这些,还有其它的一些聚焦热等等。

所以我们

  必须要控制这一些火源,防患于未然。

爆炸性这个大家知道,是物质发生极剧烈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

  量能量的一种现象,我们称为爆炸,那么爆炸产生大量热量而且时间很短,在极短的时间内

  发生极剧烈的化学变化或者物理变化,一般来说它产生大量的能量,像硝化甘油,一公斤的

  硝化甘油它会产1500千卡的热量,然后完成的时间很短,约0.00001秒,另外像一些煤碳它

  燃烧的热量也是很高的,但是它完成的时间长,所以它只能是燃烧不能是爆炸。

另外爆炸还

  会产生大量的气体,以及压力,对周围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在我们所涉及的这种爆炸当中,

  物理爆炸,比如钢瓶的爆炸,它都是装在压力容器里面,如果里面的气体压力剧增造成的这

  种爆炸是物理爆炸。

还有大多数的很多货种都是属于化学爆炸,比如第一类爆炸品,它是属

  于爆炸性物质的爆炸,另外第二类易燃气体或者第三类易燃液体的蒸气,它们一旦暴露在空

  气中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这个是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

  种就是粉尘的爆炸,比如像硫磺粉末等等,它们在燃烧的时候,一不小心的话还有可能发生

  爆炸这样现象,除了这些还有一个核爆炸。

那么危险货物的爆炸,我们碰到的主要是属于前

  两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另外是毒害性,毒害性是指这些物质少量侵入人的机体以后,与体液或组织发生作用,

  破坏人体的正常机能,使某些器官和组织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的病变,我们把这种物质称为具

  有毒害性的物质。

具体的判断指标,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判断毒害性的指标用什么呢?

  ld50或者lc50来判断的。

另外有相当多的物体它具有腐蚀性,腐蚀性是指这种物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很

  多金属有机物以及动植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使它遭到破坏的这个物质。

腐蚀性我们同样的一

  个定量的指标。

这个定量的指标是一个对动物进行试验,还有一个是对指定的金属做试验。

  因为腐蚀的物质主要是对有机物,动植物发生化学反应。

还有呢就是对金属,所以我们共分

  两个方面来做试验,来判断这个物质是否属于危险品腐蚀性。

另外还有一些物质属于放射性。

这个放射性它是指这种物质能自发地不断地向外界放射

  穿透力很强,但是人的感觉器官是感觉不到这种射线的,具有这种性持的物质,我们称为放

  射性物质。

  最后一个特性就是污染性,我们在这里讲的污染性主要是针对海洋污染物,不是对大气

  生对环境的。

我们这里海上运输特指污染物就是指这个物质掉到海里面会对海洋造成污染的,

  所以指它对海洋的污染性。

也是我们《marpol公约》就是指有害物质,这种物质一旦进行入

  海洋以后可能会危害人类健康,以及伤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损害环境优美或者阻碍海洋

  的合法利用,主要呢是具有这此危害性。

我们判断这个物质是否具有污染性就是从这几个方

  面来判断的,一个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危害,一个是生物资源,另外整个环境的开发利用等等

  这是有关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国际国内的有关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等,在危险货物运输当中呢,

  我们有法可依才能够正确的进行监督管理,相应国际、国内的有关运输规则有这一些;一个

  是比较早的,称为《橙皮书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

另外一个是《solas公约》,《1974年国际

  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还有一个就是《marpol公约》。

《marpol73/78公约》里面特别对我们货

  物运输的包装危险货物来说是一个附则

  三。

防止海运包装有害物质造成污染的规则,另外,这个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imdg

  code》即《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

还有国内的有关规则,安全生产法我们就不再讲,太大了,相应的国务院颁部的危险化

  学品管理条例,还有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除了这一些,相应的关于其他形式的,比如是

  《国际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bc规则,简称《国际散化规则》)、《国际

  散装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规则,简称《国际液化气规则》),另外还有我们国

  内的一些规定。

最全的我们首先看一看《橙皮书》,由于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它的封皮从第一

  次出版以来就是桔黄色的,所以我们称它为《橙皮书》。

它是1953年国际上成了一个联合国

  社会经济理事会,然后理事会在1954年成立了一个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

这个委

  员会成立了以后,他们就制定一份危险货物建议书,这个危险货物建议书是1956年脚点提

  出的,1954年成立的这样一个专家委员会,通过两年的时间,提交了一份危险货物运输建议

  书,也就是我们讲的《橙皮书》。

我们国家是由1988年月以成员国的身份加入了这样一个专

  家委员会。

这个建议书适合于任何运输方式运输的包装危险货物,不适合散装的,它的性质

  是建议性的,但措辞是强制性的,在国际上有较大的权威性,这个建议书制定的目的是作为

  各个国家直接用作制定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基础。

他的目的就是要你各个国家制定的规则要

  以它为兰本,以及国际上各个运输方式,比如:

铁路、空运、水路的制定的运输规则也是以

  它为基础的。

这个建议书一般来说是两年作一次修订,在1996年19届会议上通过了将《橙

  皮书》改为可以直接纳入所有运输方式的国家和国际规则的危险货物运输建议书《规章范本》,

  简称也就是说96年出版的的《橙皮书》修改本,作为修改的形式就是《规章范本》的形式。

  然后后面我们《imdgcode》作的修改就按照他这个形式,安全跟它一样连章节都是跟它一样

  的,是96年以后出来的形式,是一个《规章范本》的形式,各种运输方式他就直接纳入然后

  作一些小的修改就可以了,所以自称为《规章范本》的形式。

这个国际上具有相当权威性的

  一本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这本建议书的主要内容确定了危险货物的联合国编号,这

  也是我们单证上面需要填写的首要的unno.就是来自他这本建议书里面确定的联合国编号的

  分类原则和标准。

现在我们的九大类分类原则标准都是来自于它,以及危险货物的分类和各

  类的定义,常见的危险货物的品名表,各类危险货物的包装要求,容器规格,实验方法,托

  运各类危险货物的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限量内危险货物运输的特别建议,运输过程当中的

  安全防护和事故处理要求等等,这些都反应在《imdgcode》里面。

另外除了这个《规章范本》

  的形式以外,它还有一个手册是《试验和标准建议书》。

这本手册前面的每一个分类,比如我

  这个新的物质产生了,我要运输确定哪个分类,要根据程序做试验,它有详细的试验的标准,

  步骤等等,这也是一个试验和标准的手册没,这是有关《橙皮书》的;然后就是《solas公

  约》,大家知道是imo制订的,imo其中制订的《solas公约》里面的

  第七章,就是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现在最新的《solas公约》当中的第七章危险货物,

  不仅适用于公约所适用的一切船舶,以前是适合500总吨以上的船舶,现在也适用于500总

  吨以下一切船舶。

我们国家是于1979年10月7日加入《solas公约》的。

这个《solas公约》

  也是在不断的修订当中。

其中99年修正以后的《solas公约》把第七章危险货物分为四部分,

  以前是三部分,现在是四部分,四部呢它其中a部分就是有关包装或固体散装危险货物的运输。

具体反映在操作规则当中的就是《imdg

  code》与《bccode》中的a部分,b部分是散装运输危险液态货物,是散装运输危险液体化

  学品船舶的构造和设备。

这是《散化规则》。

它对应执行的规则就是《ibccode》的。

然后c

  部分是关于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的构造和设备,《ibccode》的设备,相应的规则是《ibccode》

  的,这是最新的《solas公约》也就是包括了各种形式的危险货物。

对应还有一个就是

  《marpol73/78公约》它的全称是《经1978年议订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

  公约》。

它也是imo制订的,但73年制定后一直没有生效。

后来在于78年开了一个会制订了

  一个议订书,将78年的议定书和73年的公约合并以后同时进行运用。

现在大家看见的都是

  《marpol73/78公约》这个形式,大家知道《marpol73/78公约》有6个附则,比如附则一是

  关于油轮的,附则二关于散化的,其中附则三是关于我们危险货物运输当中的,防止海运包

  装有害物质造成污染规则,这是附则三。

它呢其中他们提出附则三有关的内容是通过《imdg

  code来实施的,具体的操作是通过它来实施。

这就是在《imdgcode》中1991年的修订案后

  正式实施,它对应的是25套修正案时增加了海洋污染物的内容。

前面我讲定义的时候就讲到,

  以前一些书都是没有海洋污染物的,就是从89年以后的《imdgcode》加上的。

为什么加上?

  是为了执行《marpol73/78公约》。

它把有关海洋污染物具体的操作都放在mdgq里面来实施,

  所以我们现在的《imdgcode》增加了海洋污染物。

国内的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目前到现

  在还没有纳入这个。

附则三当中呢就称为有害物质,大家看到名称就是“防止包装有害物质

  造成污染规则”。

那么这个有害物质也就是刚才提到的海洋污染物。

他们的鉴定标准,就是按

  照这个附则里面有一个附录,专门的附录呢是有确定的标准。

它标准具体内容就是前面我们

  讲污染性的定义的,对人员的、对海洋生物的几个方面的。

大家对《imdgcode》也比较熟悉,最初《imdgcode》是从65年开始出版的,它呢是imo

  根据联合国前面讲的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委员会提出的橙皮书以及海运的特点来制定的。

这个

  《imdgcode》的当时设计,起初是用于海上运输并且是建议性的,当然它的建议性并不影响

  它的广泛使用,涉及到一些生产商、包装商、仓储商、船东、港口经营人都使用了规则当中

  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也把它作为自己国内的立法和管理的依据。

我们

  国家是从1982年10月1日在国际航线正式开始执行《imdgcode》。

另外《imdgcode》呢大

  家知道是根据imo国际海安会的决定,在XX年1月1日起已经成为《solas公约》下的强

  制性规则,也就说现在的《imdgcode》是强制性的,以前的《imdgcode》是建议性,这一

  来大家必须要明确,它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强制性的规则。

各个国家他使用于国内的

  立法,他能强制性使用,而且国际上也是强制性的,现在呢是《solas公约》是强制规则,

  那么所有的《soals公约》的缔约国都应该严格执行这样一个规则。

当然他这个强制性是大

  部分的内容,有一小部分的内容还是建议性的。

《imdgcode》现在最新的版本是三册。

第一

  册里面分为七章,总的是有这些内容比如有总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