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239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海南省海南枫叶国际学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请考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这几天,一个叫“李子柒”的名字和她的故事真的火了。

据称,李子柒不仅在微博拥有2000多万粉丝,抖音拥有3000万粉丝,甚至还火到了海外。

截至目前李子柒虽然在YouTube只发布了104个视频,但总播放量却达到了让人瞠目的9.6亿!

而且这些视频连英文字幕都没有,也就是说各国老外虽然看不太懂却也深感“画面太美”。

这绝对称得上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

然而这次李子柒的火却是缘于人们对她针锋相对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李子柒的视频如此深受世界各地的粉丝喜爱,每年还能赚几百万美元,是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

而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

中国不需要这样的文化输出,因为李子柒镜头里展示的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落后”的农耕文化,会给国外造成一种“中国落后”“中国人都在务农”的印象,因此是一种负面文化输出。

另一方面,李子柒的视频也没有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好像展示的都是中国负面、落后甚至腐朽的糟粕吧?

与此相反,人们更多听到的是对她和她的视频人美、景美、意境更美的溢美之词。

纵使在有些人看来有些“太假”,或是背后有团队操盘,但对于一种商业视频制播来说也无伤大雅,人家拍的又不是纪录片。

诚然,李子柒作为一种“现象样本”确实值得关注和探讨,但没必要将其上纲上线或妖魔化。

她和前段时间同样引发热议的“口红一哥”李佳琦一样,就是自媒体和直播风口上崛起的一个成功网红,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和商业浪潮的一个弄潮儿。

(摘编自《对李子柒现象不必上纲上线》,东方网,2019年12月12日)

材料二:

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的视频让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无数,激起了许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甚至还引发了许多网友对文化输出的讨论。

李子柒是不是一种文化输出?

有种看法认为,她传播的是偏生活化的简单意象,过于肤浅、过度娱乐,而且向外界展示的是一种“落后”的乡土生活,不能反映一个立体的中国。

这显然是一种误解,李子柒制作内容的出发点是卖货,不太可能肩负起“展示中国”的重任,但客观地说,在这个过程中她确实传播了一种文化面貌。

另一方面,把乡土生活理解为“落后”,未免有点太妄自菲薄了,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乡村或许有不相适应的一面,但农耕文明里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文化精神,难道不能真实地反映中国人吗?

李子柒的走红,对于今天如何向世界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化、贡献中国智慧,也有一定启示。

现在,在传播环境的巨变之下,短视频以前所未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门槛,让一名博主收获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粉丝成为可能。

因此,及时丰富自己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此外,大众文化的生动性和亲和力,相比那些主题鲜明的内容可能更有传播力,就像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各种软文化产品,让人爱看想看,才能把具象文化传播向外。

作为这一路径的探索者,李子柒的经验值得借鉴。

(摘编自《李子柒海外走红的启示》,《南方日报》,2019年12月10日)

材料三:

讲好中国故事,不必只拘泥于宏大叙事。

“嫦娥”上天、“蛟龙”入海、高铁飞驰、5G网络通天下,我们的对外传播对这些成就多用笔墨,有利于构建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中创建更多的中国话语,但这并不意味着“小而美”的事物不值得传播。

比如李子柒制作的短视频,其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乍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稀奇,但实际上,这些视频结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时令、节气等元素,融合了中国农耕文明中的传统习俗,这种精致、可亲、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文化产品,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打开了一扇扇小小的窗子,让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进而拉近彼此的距离。

讲好中国故事,在于是否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

国内媒体如今在海外落地的不少,但有广泛影响力的还不够多,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出在表达方式上,宣传甚至说教的意味太浓,悬在“臭氧层”之外,让人难以接近。

其实,“讲好中国故事”,这个提法本身就已经为文化传播指明了方向:

告诉国际社会我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爱好什么、过着怎样的生活。

能够做到这些,也就真正实现了有效传播。

李子柒在海外大火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她的视频,没有配发字幕,很多外国网友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但这并没有影响传播效果。

因为,她用了另外一种全世界人民都“听得懂的语言”:

最真实的生活。

我们生而为人,都向往田园牧歌般的美好,都对地球另一个角落人们的生活充满好奇。

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对话的价值共识。

讲好中国故事,多一些有感而发,少一些刻意为之。

李子柒说,当初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告诉那些远离了乡土、自然的人们,原生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不曾刻意策划,只做一个农耕生活忠实的“记录者”,她着眼于平凡的生活,却收获了不平凡的成就。

这也告诉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回归初心,做最纯粹、有意义的事情。

所谓“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生活中那些感人至深的人或事,也会在大洋彼岸引发共鸣。

遵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无形中或许就契合了不同文明、不同价值观的交汇点,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达到传播的目的,这比带着很强的动机、预设宣传目标,然后再生搬硬套罗织内容形成的产品要好得多。

(摘编自《李子柒走红海外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中国网,2019年12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子柒及其故事在海内外的火爆,与其在微博、抖音及YouTube上的粉丝数量有关,也得益于她的短视频没有字幕,画面很美。

B.李子柒视频内容,多展现中国乡村的人美、景美、意境美,但其背后有团队支持,存在商业运作,这使她的视频“太假”,从而招致批评。

C.李子柒的走红,反映了传播环境变化背景下,短视频独有的跨文化融合优势,具有消除理解障碍、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巨大作用。

D.透过李子柒的走红,回归初心,用无心之举,讲述生活中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比带有强烈的动机及明确的预设的传播效果要好很多。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一个奇迹,针对李子柒的火爆,存在着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即成功的文化输出和负面的文化输出。

B.对李子柒现象,既不能将其农村乡土题材视频等同于落后粗鄙,也不应将其提升至文化输出的高度进行道德绑架。

C.李子柒的视频,传播的是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传统农民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农耕文明里的文化精神。

D.李子柒现象为利用生动亲和的大众文化,探索如何使文化产品达到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等一样的效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李子柒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拥有众多粉丝,只是自媒体和直播界的一个成功网红而已。

B.“尽管李子柒没有想到有众多的海内外粉丝,但传播中她自觉担当了弘扬、输出文化的重任。

C.“李子柒在镜头里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展示了真实的中国农村和乡土,不是有意展示乡村的落后与丑陋。

D.“李子柒的视频深受海内外大众喜爱,但她和李佳琦一样,是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引领者。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在如何看待李子柒现象的问题上,三则材料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请简要概括。

(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9题。

星星变奏曲

江河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

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抬头凝望星空,把“星星”作为遥远的安慰,这是因为黑暗笼罩大地,处于劫难中的人们渴望光明。

B.“柔软得像一片湖”形象地写出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自在,给人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C.“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意思是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把寂寞化作光明。

D.结尾用“飘动的旗子”“涌出金黄的星星”的“火”来表现诗人丰富的情感流变与追求光明的热望。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假设的语句来开头,用“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诘问,宣泄着诗人内心蓄积已久的苦闷与祈盼。

B.诗人用“谁不愿意……谁不愿意……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式,引出一系列的美好意象,写出了诗人向往的光明世界。

C.这首诗采用复沓的结构形式,意在营造浓郁的氛围,增强诗的内趋力和表达效果,让人于轻松中心灵受到震动。

D.用睡莲、丁香等象征美好的理想世界,用夜、冰雪等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使诗歌清晰显豁,意境优美。

8.“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中的“颤抖”如何理解?

(4分)

9.诗歌中有些句子使用了通感的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结合诗歌举例简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20分)

(甲)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架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

“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闯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悅乎?

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

“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日: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

“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安石日:

“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之。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分下。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

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

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宋史·玉安石传》有删改)

(乙)

论曰: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

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中之盛。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好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查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此天下之公言也。

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

“安右何如?

”对日:

“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

”神宗不听,遂相安石。

鸣呼!

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

(明张溥《宋史论》节选)

(丙)

若乃于三代留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

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

(清梁启超《王荆公》节选)

[注]①二帝三王:

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

②三代:

夏商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器然丧其乐生之心

B.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C.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器然丧其乐生之心

D.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

然丧其乐生之心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熙宁”,宋神宗的年号。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位皇帝可以有一一个或者多个年号,如唐玄宗年号有天宝、开元等。

B.“三司”,古代官职名。

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的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

C.“领”,兼任,指以本官兼较低职,同样意思的还有“判”“权”等,而“摄”指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D.“荆公”是对王安石的尊称,因他曾被封为荆国公。

古代对平辈或长辈也可称“字”表尊敬,如“王介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

他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精妙让人叹服;立有改变世事、风俗的志向,坚持变法。

B.王安石刚愎自用,固执已见。

遇事不管对与错,他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当宰相时,因为旱灾,被罢免官职。

C.乙文中韩琦曾明确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明代张溥认为这是宋氏也是王安石的不幸。

D.甲文主要通过叙述人物言行来突出王安石的特点,乙文主要引用朱熹之言来褒贬他,而丙文用克林威尔做类比来评价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4分)

(2)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4分)

14.朱熹和梁启超是如何评价王安石的?

你认同谁的观点?

请结合文本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岭南江行①

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②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述,潭心日暖长蛟涎③。

射工④巧伺游人影,飓母⑤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诗人因谗言被贬赴柳州途中。

②黄茆:

黄茅草。

③蛟涎:

蛟龙的口液,这里指水蛭。

④射工:

射工虫,传说能含沙射入影以杀人。

⑤飓母:

南方秋夏间,一种象征飓风即将来临前的云气。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瘴气弥漫的江水蜿蜒南去隐入云烟,想象遍地黄茅的尽头是大海。

B.诗歌中间两联将所见所感和神话传说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C.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含蓄反映了作者被贬的复杂心情,为尾联抒情蓄势。

D.本诗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语言冷峻奇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16.本诗意蕴深婉,没有直接抒发迁谪之意而迁谪满纸,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

杜牧《阿房宫赋》中就以“_________,_____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

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王安石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苏洵在《六国论》结尾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辉煌灿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音乐。

幸运的是,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至今。

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例如,南音乐器的形制、构成及演奏方法与创作于五代南唐的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所绘的各项乐器惊人地一致。

南音的主要乐器是琵琶、洞箫、拍板,而画中乐器也正以这三样居多;更为重要的是与当前通行的竖抱琵琶不同,()。

另外南音至今保留着汉代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经典演唱形式,丝、竹演奏者互相应和,演唱者边唱边手执“节”以控制乐曲速度,营造出的绝美意境。

今天,人们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正赖于南音这样的“活化石”。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湮没无闻存活古朴幽雅风貌

B.湮没无闻留存古色古香风采

C.销声匿迹留存古朴幽雅风貌

D.销声匿迹存活古色古香风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B.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非常古老的一种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C.由于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D.南音起源于前秦,兴于唐,成于宋,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音乐,被人们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

20.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音琵琶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B.南音琵琶为横抱曲项,与画中的琵琶大同小异

C.画中的琵琶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为横抱曲项

D.画中的琵琶为横抱曲项,与南音琵琶大同小异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

几排长条形桌子被分隔成一个个小格子间,每个独立空间都配备了插座、台灯等设施,规模稍大的还有休息室、讨论室等不同功能分区……最近,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相继涌现出一个新鲜事物:

付费自习室。

据了解,北京的付费自习室目前已超过30家。

付费自习室深爱欢迎,背后是人们日益高涨的学习热情。

但目前,付費自习室存在进入门槛较低,可复制性强,服务、盈利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

甚至出现过少数商家借机圈钱、卖出预付费卡后“跑路”等乱象,亟待加强监管。

22.下面是一封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邀请函

尊敬的**:

贵校校庆将于6月15日~20日举行。

我们鼎力邀请各位领导、老师及各位家长、校友参加。

届时,您会感受到思想的碰撞,欣赏到优美的舞姿,聆听到悠扬的琴声。

这里充满着智慧的火花,激荡着创造的魅力;这里是心灵驰骋的原野,更是放飞梦想的蓝天。

母校在召唤,孩子在期待,同行在相邀,我们期待您的惠顾!

2018年5月10日

八一中学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何为舒适圈?

惯常的定义,是指在一个无形的圈子里有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惯常运作下,过轻松自在的生活。

不少人认为,年轻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中,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思进取;而经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让其变得成熟。

也有人认为,每个人的舒适圈是不一样的,闲散者觉得喝茶发呆很舒适,拼搏者则觉得工作加班很过瘾,孤僻的人觉得独处是天堂,擅交际者则觉得狂欢是乐园······还有人认为,年轻人选择舒适圈并无过错,身处舒适圈有安全感,能更好发挥自身潜能,不断成长;而贸然跳出舒适圈,则有一定风险。

更有人觉得,对于舒适圈的判定,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表面现象与背后本质也许大相径庭。

如果你所在的班级组织以“如何看待舒适圈”为主题班会讨论活动,邀请你发言,请针对以上观点,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

要求:

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海南枫叶国际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

参考答案

1.D

2.C

3.B

4.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②论证角度丰富多变;③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总分结构;④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5.①材料一的观点:

对李子柒现象,既不能上纲上线,将其拔高到文化输出和国家形象的高度,进行道德绑架;也不必对其妖魔化,将其视作落后、丑陋、粗鄙;李子柒就是一个成功网红和商业浪潮中的弄潮儿而已。

②材料二的观点:

李子柒现象给人以两方面的启示:

一是故事虽小,但很真实,它反映了各国文化中如仁爱、勤劳、勇敢、平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共同价值理念;二是善于利用丰富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发挥大众文化亲和生动的特性,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③材料三的观点:

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讲好“小而美”的中国故事。

6.C

7.D

8..①星星的颤抖,是人心灵的颤抖,心灵因生活的压抑和束缚而得不到自由与温暖。

②该句运用了暗喻的手法,表明“苦难的诗”所受到的束缚,这种不自由带来的就是心灵的寒冷孤寂。

9.①诗句“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②因为声音一会儿人耳、一会儿消失、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似的。

③这是以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

10.D

11.C(“权”是指暂时代职。

12.B(早灾时,王安石是自己引退。

13.

(1)不久王安石担任直集贤院,因母亲去世离任,一直到英宗朝结束,朗廷多次征召他,他都不肯就职。

(共4分。

“母忧”1分,“起"1分,省略句1分,句意1分。

(2)最终导致众多好邪小人相继为虐(继续做暴虐的事情),贻害社会(再害流传:

天下),到了崇宁,宣和年间,枫乱达到了极点。

(共4分。

“卒”1分,“嗣”1分,“流毒”1分,句意1分。

14.①朱嘉肯定王安石的文章、品行,才杆,而否定他在变法中迫不及待地将财物货利,征战作为国家首要事务以及用人不当造成恶果的做法。

②梁启超高度赞美王安石,认为他是盖世英杰,

③我赞同朱嘉的观点,客观公正,因为王安石变法多用自己门生,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

或:

我赞同梁启超的观点,王安石心存经国济世之志,不畏人言。

勇于变法,是著名的改革家。

(每条要点1分,第三条只要意思对,酌情赋分。

15.D(尾联语言浅显直白,面非冷峻奇诡。

16.

(1)首联写隐人云烟、充满瘴气的江水,极目远眺,想象长满黄茅的大地尽头应该就是大海了。

暗指贬滴之地偏僻荒凉。

(2)中间两联用象迹,蛟涎、射工、飓母四种事物,曲折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和自己处境的险恶,含蓄表达了诗人贬谪南来充满忧俱的复杂心情。

(3)尾联写虽因谗言被贬忧虑之事很多,但诗人不想虚度光阴,想在被贬谪之后有所建树。

(共6分,每点2分。

1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8.A

19.D

20.B

21.随着人们学习热情日益高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涌现出大量的“付费自习室”,深受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乱象,亟须加强监管。

22.

(1)贵校—我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