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822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珙泉中心校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主备教师:

李美施教教师:

教材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今后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起到积极作用。

本单元在编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正迁移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由已有知识、经验不断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材在编写上,特别强调和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

2.利用现实生活题材引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小数的加减法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教材在编排时,加强了小数加减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内容,无论是例题,还是练习题,都充分考虑了题材的现实意义和情境性。

3.重视将多种计算方法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首先,适当加强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在课堂活动以及练习中都安排了相应的小数加、减法的口算练习。

其次,重视了估算在小数加、减法计算中的应用。

再次,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验算和计算。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的相同点。

2.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会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运用小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感受运算律和性质的普遍适用性。

5.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和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重点、难点

重点1.让学生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对算式的计算、对比发现乘法运算律,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惊醒简算。

3.让学生经历寻找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并在探求规律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因数与积的变化趋势,学习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发展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4.让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提炼和抽象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方法。

5.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会用假设的解题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1.归纳乘法分配律和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2.掌握探索规律的一些方法。

第一课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第78~81页,例1、例2,议一议,算一算,课堂活动1,练习二十二1,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发展估算意识。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2.5+0.9=17.5+0.5=1.2–0.5=1.4-1.4=

2.用竖式计算。

5元+4.8元=5.3元—4.8元=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两名学生板演。

(2)师:

4.8元是几元几角?

提问:

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

同学们对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如果改成两位小数加减法,会怎么样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的知识。

(板书课题: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对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复习,唤醒学生的旧知,以旧促新。

使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的新知达到正迁移的目的。

(二)探究新知:

1.迁移旧知,探索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境,引出小数加减法。

①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要用到水和电,大家知道自己家的水费和电费是多少吗?

②正南街一号这个月水费和电费是多少?

(出示教材第78页,情景图)

③你能提出什么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吗?

(出示教材第79页,例1情景图)

设计意图:

出示日常生活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根据给出的信息,估算一下正南街一号的水电费大约需要多少元?

(3)尝试列横式、竖式算一算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逐步将信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自主提问,并让学生在估算中运用小数的近似数等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和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探索,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3)指两名学生上台分别板演,并说说计算过程。

生板演:

24.83+51.6=73.43(元)

21.83

+51.6

73.43

3.观察比较,归纳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观察比较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过程,进一步感知小数加法的算法。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比较这道小数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小数点对齐。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用红色粉笔突显出各题的小数点。

师:

在竖式中的“8”和“6”为什么要对齐?

“1”和“1”又为什么要对齐呢?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2)利用归纳的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解决教材第79页,算一算,6.27+28.93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6.27+28.93=35.2

6.27

+28.93

35.20

师:

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怎么办?

是否可以去掉。

根据是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蓝色粉笔把竖式中的计算结果“35.20”末尾的“0”分别划上斜线,并把横式中的计算结果“35.2”末尾的“0”分别擦掉。

(3)理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根据汇报,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①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②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③得数的小数点,要和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④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并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编成顺口溜:

点对点,位对位,小数整数方法同,得数对点要化简。

(出示顺口溜)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法和一位小数加法的知识做铺垫,因此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两位小数加法,进一步感悟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接着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归纳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编成顺口溜,朗朗上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更便于学生应用方法指导计算,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4.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

刚才所计算的都是小数加法问题。

现在请看一道小数减法的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2情境图)

(学生尝试计算)

生板演:

49.5—32.48=17.02(吨)

49.5

-32.48

17.02

(1)探究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①师:

在竖式中被减数中谁和减数中8对齐相减呢?

请你想出理由说给同桌听听。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②师:

“49.5”百分位上的数是几?

添“0”的依据是什么?

③师:

49.50—32.48计算中,百分位上怎么减?

小结:

当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相减,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在位数少的小数末尾添“0”,使相减的小数的位数相同。

(2)探究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①请同学们观察这道算式教材第79页,算一算31—4.27=,你发现了什么?

被减数是什么数?

汇报交流:

在计算中,你们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怎么解决?

②在竖式中为什么要把“1”和“4”对齐相加呢?

在31的后面先加什么?

再添什么?

34的末尾为什么要添两个0?

③小结方法:

当被减数是整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先在这个整数右下角先添上小数点,再在末尾添“0”。

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了两个特殊的“例题”,激发学生的挑战心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尝试与探究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和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同时也很好的突破小数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相减以及整数减小数这一教学难点。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1。

师生示范,然后分小组活动。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二,第1题。

5.76+3.686.85+2.73.07+2.93

2.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4.28-1.388-2.598.03-6.98

(五)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吗?

2.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第81~82页,练习二十二4,5,6,11,思考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加深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并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提高计算能力;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高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生活情景感悟小数加法和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能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从合作交流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生生间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克服整数加减末尾对齐负迁移思维定势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前一分钟口算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7.7+0.6=

(开火车对答案)

设计意图:

课前一分钟口算是我校数学课堂的一种常规,有利于孩子们迅间将精神集中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再通过开火车对答案增强数学计算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师:

同学们真棒!

小数加减法口算掌握得很好!

考考你们小数加减的笔算又学得怎样?

2.出示35.27+2.8=;90-12.23=。

学生用竖式计算独立完成。

实物投影学生答案,全体同学点评。

3.小结:

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方法顺口溜:

点对点,位对位;小数整数方法同;得数对点要化简。

学生齐背“顺口溜”

设计意图:

通过算一算让学生再次感悟、内化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并用学生喜欢、易记的方式“顺口溜”,感受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在提高计算准确率的指导性,。

这样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增强了计算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师:

在我们计算小数加减时,有了“顺口溜”这个数学好朋友的帮助,更有利我们提高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的准确率。

学会了小数加法和减法有什么作用呢?

小数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何应用价值呢?

(二)应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二,第4题。

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你能求出到那时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将提高多少岁吗?

学生读题并独立完成

2.出示教材第81页,练习二十二,第5题。

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学生汇报分析,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电冰箱的数量为什么不是整数台?

主要让学生说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

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设计意图:

将小数的计算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说一说”中自主开发了思维,并要求把学习的热情延伸到课后。

有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3.出示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第11题。

指名读题。

学生读题后说理解,重点理解合计分别表示什么?

问:

你是如何理解的?

让学生说思路。

例如:

塑料类合计=四

(1)班+四

(2)班

设计意图:

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小数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4.出示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思考题。

师:

通过我们这一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对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计算准确率也提高了。

师:

现在这道题目,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被减数和减数,让我们判断正确结果与错误结果的差。

师:

我们看百分位是多算了还是少算了?

十分位呢?

师:

我们把百分位少算的和十分位多算的加在一起就是正确结果。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你是怎样获取这一数学知识的?

你还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如果你平时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件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更精彩。

设计意图:

把数学回归生活,再次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把对小数计算延伸到课外继续研究。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材第80~82页,例3,课堂活动2,练习二十二,7,8,9,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并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内的合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情感与态度:

通过应用小数加减简便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简便计算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难点:

能够运用运算定律,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我们学习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那我们学过的有关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观察下面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75+168+25      24+83+117

=75+25+168   =24+(83+117)

=100+168      =24+200

=268         =224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导入认识到简便计算的价值,这正是本课推广的目的,为了简便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0页,例3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后并计算。

①5.5+2.76+14.5

=8.26+14.5

=22.76(元)

②5.5+2.76+14.5

=5.5+14.5+2.76

=20+2.76

=22.76(元)

这两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更简便?

为什么?

小结:

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

通过校园的校运会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创设合理情境。

通过解决问题,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①6.7+4.95+3.3=6.7+□+4.95

②(1.38+1.75)+0.25=□+(□+□)

设计意图:

再一次复习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

0.384+0.36+2.64

1.29+3.7+0.71+6.3

5.26+3.43+0.74

3.9+4.08+3.92+1.1

设计意图:

学会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减法运算性质在小数运算中的推广。

 5.17-1.8-3.2

师:

请看这道算式,思考能否简便计算?

通过观察数字的特点,发现1.8+3.2的结果是整数,那么5.17-1.8-3.2=5.17-(1.8+3.2)

练习:

9.14-1.43-4.57

观察这2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就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设计意图:

学会用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小数连减算式。

4.02-3.5+0.98 能简便计算吗?

改变运算的顺序,有时也能简便计算。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80页,课堂活动2。

独立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四)达标反馈:

1.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第7题。

2.教材第82页,练习二十二,第10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简算要注意的问题:

一审:

审清题目。

二看:

观察数字特征,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

三算:

认真计算。

四查:

认真检查。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回顾本课学习内容。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

 

第四课时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83~85页,例1,课堂活动1,练习二十三1,2,思考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梳理,培养学习能力,感受自我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

灵法处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设计意图:

学校计算课题探索的教学研究,实行课前一分钟的口算常规。

0.4+8.74.5+3.60.28+0.541.4-0.97.1-3.55-2.7

2.说出运算顺序125-27+7376-(29+41)

3.填空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都要()按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

设计意图:

激活整数的运算顺序,为新课学习,新知迁移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3页,例1主题图并介绍。

2.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主要指出什么“电信塔”顶端与“电力塔”顶端的高度)

设计意图: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了解到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知识,创设问题的情境,利于学生思考问题。

3.呈现对知识重新整合:

电信塔的高度加上小山坡的高度,减去电力塔的高度就得到相差的米数。

设计意图:

通过整合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解决问题题目的分析能力,达到化解难点效果。

4.板书学生的式子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

5.分小组计算。

并让学生在黑板演示。

总结:

整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

利用知识的迁移方法,明白到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84页,课堂活动1。

设计意图: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达到有效地应用和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四)达标反馈:

习题:

1.教材第84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2.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三,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哪里运用了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一节课的收获和成功的感受,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整理,又锻炼了学生自我总结与评价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知识点:

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83~86页,例2,课堂活动2,练习二十三3,4,5,计算工具的演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和性质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感受运算律的普遍适用性。

情感与态度:

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合理、灵活地应用运算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和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前面的练习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不知今天能否继续发扬你们的优势?

下面来几道口算试一试你们的“功力”。

0.4+8.7=4.5+3.6=0.28+0.54=

1.4-0.9=7.1-3.5=5-2.7=

设计意图:

复习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由浅入深,先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83页,例2情景图。

仔细观察图,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吗?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从中收集到哪些信息?

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学习计算方法。

(1)怎样才能知道应找回多少钱?

板书:

20-9.85-7.55

(2)这个算式怎样计算?

3.全班汇报。

板书:

20-9.85-7.5520-9.85-7.55

=10.15-7.55=20-(9.85+7.55)

=2.6=20-17.5

=2.6

4.你喜欢那种计算方法?

第二种计算方法是怎样计算的?

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

说明整数减法性质同样适用于小数减法。

6.谁了说说小数连减法要注意什么?

观察数据特征,简便运算,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己运算,自己总结计算步骤,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巩固新知:

教材第84页,课堂活动2。

小组合作,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

学生自己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真正收获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