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556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docx

合川公路病害勘察报告

重庆市合川区县道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0一二年八月

重庆市合川区县道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项目负责:

编写:

审核:

总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院长:

证书编号:

甲级311031-kj

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0一二年八月

重庆市合川区县道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病害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内审意见书

2012年8月7日,我院总公办召开会议对该项勘查成果报告进行了全面审查,形成意见如下:

1.勘查工作是依据《勘查设计书》进行的,目的任务明确,依据充分。

2.野外工作扎实、细致,第一手资料齐全、准确;已投入的工作量满足设计书和规范要求。

3.本次勘察工作采用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槽探、现场简易抽水试验、室内岩土检测试验等多种工作手段,工作方法全面,针对性强,切合实际。

4.报告提交的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图、照片等内容丰富,图面整洁清晰。

5.报告对路基病害原因分析和路基稳定性的分析合理,提出的治理工程措施建议可行。

6.报告结论正确。

综上所述,本次勘查工作圆满完成业主委托任务;成果报告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资料翔实、图件清晰美观、结论正确。

本次勘查达到了预期目的。

按本次会议提出的有关意见补充完善后,同意送交有关部门评审。

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

二O一二年八月七日

正文目录

0前   言1

0.1任务由来1

0.2.1路基病害概况1

0.2.2地质灾害危害情况1

0.2.3地质灾害防治等级的确定1

0.3勘查目的、任务1

0.3.1目的1

0.3.2任务1

0.4勘察工作评述2

0.4.1勘查依据2

0.4.2勘察过程2

0.4.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2

1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3

1.1自然条件3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3

1.1.2气象、水文3

1.2地质环境3

1.2.1地形地貌3

1.2.3地质构造与地震3

1.2.4水文地质条件3

1.2.5不良地质现象3

1.2.6人类工程活动3

1.2.7地质环境复杂程度4

2路基病害的基本特征4

2.1路基病害的形态、规模及类型4

2.1.2K1+350~K1+400段变形体5

2.1.3K1+400~K1+450段变形体5

2.1.4K1+500~K1+550段滑塌体5

2.2路基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5

2.3变形特征6

2.4影响因素6

2.5变形破坏的模式和形成机制7

3路基病害的稳定性分析评价8

3.1路基病害的稳定性宏观定性分析8

3.2滑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分析8

3.2.1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8

3.2.2计算工况和计算参数的确定8

3.2.3稳定性计算结果9

3.3滑坡稳定性敏感因素分析10

3.4稳定性综合评价10

3.5推力计算10

4路基病害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危害性预测10

5防治措施分析与建议10

5.1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0

5.2防治工程方案建议10

5.2.1防治原则10

5.2.2防治工程建议11

6建议设计参数11

7结论和建议11

附图目录

图名

比例尺

图号

1、合川县道长高路(XC26)K1+200~K1+600工程地质平面图

1:

500

1

2、工程地质剖面图

1:

200

1-1′~14-14′

3、钻孔柱状图

ZK1-ZK17

附件目录

1、勘察设计书

2、稳定性计算剖面分块图

1:

1000

3、稳定性计算表

4、土工试验报告

5、岩石试验报告

6、土工试验统计表

7、岩石试验统计表

8、岩心照片

9、地层(勘探点)情况一览表

0前   言

0.1任务由来

重庆市合川区县道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位于合川区钱塘镇与会龙乡(场)之间水井坡,行政区划隶属于合川区会龙乡,距离钱塘镇约8km、距离会龙场约4km。

受2012年7月连续暴雨影响,加上岩土体本身潜在的不稳定因素,致使长高路(XC26)K1+200~K1+600公路段路基路面出现开裂,并且出现路堑边坡浅层滑塌和路堤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车辆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重庆市合川区交通委员会特地委托我院对该段路基变形地段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0.2路基病害概况及危害情况

0.2.1路基病害概况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产生病害有4处,分别位于K1+200~K1+250段、K1+350~K1+400段、K1+400~K1+450段、K1+500~K1+550段路基。

路基病害的表现形式为:

滑坡、路堑边坡浅层滑塌、路基开裂变形等,下面分别简述各路段路基病害概况。

(1)K1+200~K1+250段滑坡

该段路基左侧发生滑坡,滑坡导致路肩挡墙“坐船”,向外侧滑移距离约2m并下错约0.5m,滑坡已导致路肩挡墙和路面破坏,路面上出现弧形拉裂缝L7(见平面图,“下同”),混凝土路面拉断,路基下方斜坡出现贯通性剪切裂缝L3~L5和鼓胀裂缝L1~L2,滑坡边界明显,滑坡规模为:

轴向长约30m,宽30m,面积约900m2,滑体平均厚度4.50m,总体积4.05×103m3,属推移式浅层小型土质滑坡。

(2)K1+350~K1+400段变形体

该区域主要表现为公路路面开裂和路基局部架空。

裂缝L8呈弧形,分布在左侧半幅路基并延伸至路缘,裂缝长约35m,宽1~3cm左右,靠近边坡的一侧下错0.5~1.5cm;在弧形裂缝内路缘石与混凝土路面之间形成贯通性拉裂缝L9,呈直线,裂缝长约30m,宽1~3cm左右;两条大裂缝贯通而且形成闭合区域,闭合区域内亦分布数条短小的拉裂缝;钻孔ZK13附近路基边缘土体在流水作用下坍塌,路基局部架空失去支撑。

从路基变形特征看,路基有牵引式向下滑动的趋势。

(3)K1+400~K1+450段变形体

该区域路基外层斜坡土体已产生浅层滑塌,主要为公路路基和路沿石局部滑塌,靠近边坡一侧路面架空失去支撑。

滑塌区长约15m,宽为10~15m。

从路基变形特征看,路基有牵引式向下滑动的趋势。

(4)K1+500~K1+550段滑塌体

该区域为滑塌区,表现为公路内侧路堑岩土体出现浅层滑塌,大量碎石块向下滑动,覆盖了公路路面,使交通中断,并导致坡顶路基架空失去支撑,目前坡面上仍残留松散不稳定岩土体,在岩土体自重作用和降雨诱发下,可能继续滑塌。

0.2.2地质灾害危害情况

长高路(XC26)K1+200~K1+600段路基已出现路堑边坡浅层滑塌和路堤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路基路面已遭到局部破坏架空,K1+200~K1+250段路基挡墙破坏,公路限制大中型客、货车通过,给当地交通带来不便;长高路为县道,有钱塘镇至会龙乡(场)及过境的客运车辆、货车通行,路基一旦破坏,可能导致车辆倾覆,公路交通中断,对车辆运行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造成极大威胁;K1+200~K1+250段滑坡前缘有2户,共12人居住,乡村小道,是滑坡下方村民进出的通常道路,滑坡前缘边坡已坍塌,泥土堆积在下方民房墙体上,挤压墙体,滑体中后部有一根国家电缆柱子,滑坡失稳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将造成极大威胁;其余路段下方为旱地,路基失稳对耕种农民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0.2.3地质灾害防治等级的确定

根据地质灾害危害对象、危害人数和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划分为:

较重要:

县道属较重要项目;损失中等:

威胁人数50人~300人或预估经济损失5000万元~10000万元;综上所诉,按照重庆地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级确定为二级,场地类别划分为中等复杂。

0.3勘查目的、任务

0.3.1目的

查明病害路基工程地质条件和路基变形、开裂原因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处治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0.3.2任务

(1)查明该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查明路基病害范围、规模、性质以及滑坡要素特征;

(3)分析路基变形(滑坡)的原因,判别有无滑动破坏的可能,如路基可能发生滑动破坏,则必须准确确定路基破坏时的主滑方向和获取滑面参数。

分析滑坡发展趋势,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综合评价滑坡稳定性;

(4)查明预设支挡措施位置的地质条件,包括填筑体下伏基岩的风化情况、完整性、岩体结构和抗压、抗剪等岩体力学参数。

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提供处治工程所需的设计参数。

(5)提出路基病害治理的方案建议;

照片1K1+200~K1+250段路肩挡墙“坐船”

照片2K1+200~K1+250段滑坡前缘局部坍塌

照片3K1+350~K1+400段左侧半幅路基弧形拉裂缝

照片4K1+350~K1+400段路基坍塌局部架空

照片5K1+400~K1+450段路基滑塌局部架空

照片6K1+500~K1+550段路堑边坡浅层滑塌

0.4勘察工作评述

0.4.1勘查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执行的现行国标、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主要有:

1)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143-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试验规程》(JTJ051-93);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7)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及相关规定。

0.4.2勘察过程

在接受业主委托后,我院成立了项目组,并于2012年7月15日进行了现场踏勘,2012年7月17日完成地形图测量并编制了勘察方案和钻探技术要求;2012年7月18日勘察人员和设备进场,2012年7月27日全部完成野外地面测绘和钻探工作并通过我院总工办资料验收后,进入内业和报告编制阶段。

2012年8月6日完成了报告编制。

2012年8月7日我院总工办对报告进行了审查,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项目组人员依据专家意见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于2008年8月8日提交送审稿。

0.4.3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本次勘察采用工程测量、工程地质测绘、钻探、探槽、取样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超简易抽水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

完成工作量见表0-1。

工程测量:

测量采用GPS定位相对坐标系。

地形图采用1:

500比例,地质剖面图采用1:

200比例,地形图、地质剖面图、钻孔定位及孔口高程、路基上裂缝采用全站仪实测,测量精度能满足规范要求。

工程地质测绘:

在勘察场地范围内及其附近调查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情况,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地下水发育情况;对路基上裂缝逐条描述、测绘。

工程钻探:

土层采取干钻,采心率85~100%,基岩采用清水钻进,强风化岩层采心率60%~80%左右,弱风化岩层采心率75~95%。

岩芯采取率均满足规范要求。

水文地质试验:

为了确定地下水位,对所有钻孔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选取代表性钻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

样品的采集与室内试验:

采取中风化岩样4组,作天然、饱和抗压强度及抗剪试验;采取原状土样6组,试验项目有:

含水量(天然、饱和)、密度(天然、饱水)、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压缩、快剪(天然、饱和)、残余强度(天然、饱和)。

岩、土、水样品由四川九0九岩土检测中心按规范操作、数据可靠。

表0-1勘察完成工作量表

序号

项目

工作内容

单位

数量

1

工程测量

勘探点放样

17

1:

500地形图测量

Km2

0.02

实测地质剖面

km/条

1.4/14

裂缝测量

9

2

钻探

钻孔数量

17

钻探进尺

210

3

探槽

挖土方

个/m3

1/3

4

工程地质测绘

1:

500工程地质测绘

Km2

0.02

5

室内试验

岩样

4

土样

6

6

原位试验

钻孔静止水位观测

17

简易抽水试验

2

7

实物指标调查

滑坡前缘有2户,共12人居住

1勘查区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1.1自然条件

1.1.1地理位置及交通

勘查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为四川省与重庆市交界地带,位于合川区钱塘镇与会龙乡(场)之间水井坡,行政区划隶属于合川区会龙乡,距离钱塘镇约8km、距离会龙场约4km,地理坐标为,东经:

106°,北纬:

30°左右。

1.1.2气象、水文

(1)气象

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大、日照偏少等特点。

常年平均气温16.0℃~18.0℃之间,日极端最高气温43.0℃(1951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5℃(1975年12月15日);常年云雾多,年雾平均为67.8天,最多达148天(1953年);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81%,绝对湿度为17.1~18.2g/m3。

降水充沛,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403mm,降雨多集中于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

秋季多绵雨,持续时间一般在30~40天。

历年各月都以偏北风最多,年平均风速为1.40m/s,年最大风速为15.00m/s(ESE)。

(2)水文

勘察区无大型地表水系,主要分布少量水田、鱼塘和季节性冲沟。

1.2地质环境

1.2.1地形地貌

勘察区地貌属单斜状丘陵斜坡,整体地势呈南东高北西低,相对高差15~20m,地形呈上陡下缓趋势,公路内侧为陡崖(坡),公路外侧为斜坡,坡度约20~40°。

1.2.2地层岩性

据钻探揭露,勘察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ml)人工填土,残坡积(Q4el+dl)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J2s)粉砂质泥岩、砂岩,地层从上往下分别为:

(1)人工填土:

褐色,由泥岩、砂岩块、碎石、角砾及粘土等组成,其中块、碎石约占65%,粒径一般80~310mm,粘土充填于其间,分布不均,局部为粘土夹块石,系修建公路时填筑,路面以下填土经压实,斜坡地带为无序抛填。

填筑时间约六年。

稍湿,稍密~密实。

揭露厚度为1m(ZK7)~4m(ZK2)。

(2)粉质粘土:

紫红色,黄褐色,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粉粒为次,含少量碎石,无摇震反应,刀切面光滑。

(3)粉砂质泥岩:

紫红色,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砂质含量较大。

质软,易风化剥落。

遇水易软化、崩解,属Ⅳ级软石。

揭露强风化厚度不均,为1~7m,中风化厚度较大。

为勘察深度范围主要岩性。

(4)泥质粉砂岩:

紫红色,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和粘土矿物,粉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质较硬。

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少量揭露。

1.2.3地质构造与地震

滑坡区域属于重庆合川北部,在构造体系上位于古楼场向斜近轴部,岩层近水平层状,产状133°∠3°。

测区内构造裂隙不发育,褶皱平坦舒缓,断裂亦不发育,主要发育两组陡倾角构造裂隙,在公路内侧陡崖观测其性状为:

裂隙①产状30°∠80°,裂面平直、光滑,延伸长度3~10m,间距3~8m,张开1~8mm,局部充填粉质粘土;裂隙②产状320°∠78°,裂面平直、光滑,延伸长度3~5m,间距1~6m,张开1~5mm,局部充填粉质粘土。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区内基本地震烈度为6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区内滑坡可不考虑地震影响。

1.2.4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不等厚互层,透水性较差;上覆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和人工填土透水性相对较好;大气降雨和地表径流沿粉质粘土和人工填土孔隙入渗形成地下水,受下伏泥岩层阻隔,地下水聚集在上部粉质粘土和人工填土层中,对路基及滑坡稳定性影响大。

由于勘察区位于斜坡地带,地下水排泄条件较好,勘察期间,干旱了一段时间,经钻孔地下水位观测,无地下水,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贫乏。

1.2.5不良地质现象

勘察区不良的地质现象主要有:

滑坡,土体浅层滑塌,公路路面开裂等。

1.2.6人类工程活动

勘查区主要人类工程活动为长高路(XC26)修建,开挖形成路堑边坡,回填形成路堤边坡;K1+200~K1+250段滑坡前缘有建房活动,开挖形成高约5m的边坡;另外公路外侧斜坡存在耕种活动,现在坡体植物主要是杂草、竹子和李子树。

总之,人类工程活动较多,对地质环境破坏较大。

1.2.7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勘察区地形地貌复杂程度中等,岩土组成种类较多,成分较不均一,厚度变化较大,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划为中等复杂。

1.2.8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粉质粘土

本次勘察在钻孔中,利用薄壁取土器静力压入法采集原状土样,取得粘土样6组,送达试验室进行岩土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试验项目有:

含水量(天然、饱和)、密度(天然、饱水)、比重、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压缩、快剪(天然、饱和)、残余强度(天然、饱和)。

滑体土测试成果见附件:

土工试验报告和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

粉质粘土液性指数IL=0.27,可塑;压缩系数Mpa-1=0.27,为中压缩性土。

表1.2-1粉质粘土重度平均值

天然重度(g/cm3)

饱和重度(g/cm3)

20.0

20.6

表1.2-2粉质粘土抗剪强度标准值

抗剪强度峰值

抗剪强度残值

天然

饱和

天然

饱和

粘聚力

(Kpa)

内摩擦角(°)

粘聚力

(Kpa)

内摩擦角(°)

粘聚力

(Kpa)

内摩擦角(°)

粘聚力

(Kpa)

内摩擦角(°)

31.23

14.42

20.78

12.22

14.15

10.95

9.61

9.78

(2)中风化泥岩

本次勘察在钻孔中共采取中风化泥岩岩石试样4组,进行岩土室内物理力学试验,试验项目主要有:

天然块体密度、单轴抗压强度(天然、饱和)等。

滑床中风化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室内试验成果见附件:

岩石试验报告和岩石试验成果统计表。

中风化泥岩较完整,属极软岩,具易于风化、软化和崩解特性。

表1.2-3中风化泥岩岩石参数表

块体自然密度平均值

(g/cm3)

自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R(MPa)

Rw(MPa)

2.44

7.01

4.07

中风化泥质砂岩揭露较少,本次未能取样,其岩石参数取泥岩值;

强风化带岩石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现场采样困难,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强风化带砂岩抗压强度达2~3Mpa、强风化带泥岩抗压强度达0.5~1Mpa。

2路基病害的基本特征

2.1路基病害的形态、规模及类型

2.1.1K1+200~K1+250段滑坡

(1)平面形态

K1+200~K1+250:

通过本次勘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确定,滑体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南北向轴线长30m,东西向宽30m,主滑方向335°。

整个滑坡周界明显,滑体后缘公路挡墙已向外侧2m,并下错约0.5m。

滑坡两侧和后缘边界明显,以裂缝为分界线,后缘土体已出现贯通性拉张裂缝(裂缝⑥、⑦),缝宽3~7cm,可见深度10cm左右,最大深度10~15cm,裂缝长度10m以上,后缘拉张裂缝与侧缘剪切裂缝(裂缝③、④、⑤)贯通。

两侧缘土体内出现雁行羽状剪切裂缝,并出现多个阶坎状沉陷带。

滑坡前缘位于民房后边坡地带,边坡土体受挤压产生坍塌并见鼓胀裂缝(裂缝①、②)。

(2)空间形态

沿主滑方向上(335°),坡面呈折线型,后缘高程308~310m,前缘高程290~293m,相对高差15~20m,总体南高北低,地形整体坡度20~40°,前缘较陡而中后部较缓,坡前缘接近40°,中厚缘坡度为19~30°。

根据滑坡体后缘张拉裂缝的走向、滑坡地形和基岩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本滑坡滑动面主要为土岩界面,滑面为折线型,整体趋势随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状,在东西向上形态呈浅碟形,东侧较高,西侧较低。

1-1’剖面滑面后缘陡峭,坡度近28°,中部、后部坡度均较小,平均坡度5°,滑体厚度2.3~7.1m,中后部土层厚度大,前部土层厚度较小。

2—2’剖面滑面后缘陡峭,坡度近23°,中前部滑面坡度4~7°,滑体厚度3.0~4.4m,中后部土层厚度大,前部土层厚度较小。

3-3’剖面滑面后缘陡峭,坡度近27°,中部、后部坡度均较小,约为11°,滑体土层厚度略小,普遍约在4.2m左右。

综上所述:

滑坡滑面中后部坡度较大,接近30°,土层较厚3~7.1m,前部坡度较小,4~11°,土层厚度较薄,为2.3~3.0m。

滑坡规模为:

轴向长约30m,横向宽30m,面积约900m2,滑体平均厚度4.50m,总体积4.05×103m3,属推移式浅层小型土质滑坡。

图2滑坡平面分布形态示意图

2.1.2K1+350~K1+400段变形体

变形体呈横长形,后缘以公路路面上裂缝为界,侧缘边界不明显,前缘以ZK11~ZK15的连线为界,该处土体存在挤压坍塌现象,由此划定的变形体轴向长约20m,横向宽50m,面积约1000m2,潜在滑体平均厚度3m,总体积3×103m3,属牵引式浅层小型土质变形体。

变形体地形总体南高北低,沿主滑方向上(321°),变形体所在斜坡坡面呈折线型,上陡下缓,上部坡度接近40°,下部坡度为20°。

后缘高程317~319m,前缘高程306~311m,相对高差8~11m,根据变形体后缘张拉裂缝的走向、地形和基岩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本边形体潜在滑动面主要为土岩界面,滑面为折线型,整体趋势随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状,在东西向上形态呈浅碟形。

从边形体8-8’、9—9’剖面看,潜在滑面后缘陡峭,坡度近38°,中部、后部坡度均较小,平均坡度15°,滑体厚度1.0~3.9m,中后部土层厚度大,前部土层厚度较小。

2.1.3K1+400~K1+450段变形体

变形体呈簸箕形,后缘以公路内侧基岩露头,侧缘边界不明显,前缘以TC1为界,该处土体存在挤压坍塌现象,由此划定的变形体轴向长约20m,横向宽12m,面积约240m2,潜在滑体平均厚度3m,总体积720m3,属牵引式浅层小型土质变形体。

变形体地形总体南高北低,沿主滑方向上(321°),变形体所在斜坡坡面呈折线型,上陡下缓,上部坡度接近36°,下部坡度为26°。

后缘高程322~323m,前缘高程312~313m,相对高差10m,根据变形体后缘张拉裂缝的走向、地形和基岩埋深、起伏,以及本次勘探工作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本边形体潜在滑动面主要为土岩界面,滑面为折线型,整体趋势随地形一致,呈南高北低状,在东西向上形态呈浅碟形。

从边形体11-11’剖面看,潜在滑面后缘陡峭,坡度近36°,中部、后部坡度均较小,平均坡度18°,滑体厚度1.0~4.1m,中后部土层厚度大,前部土层厚度较小。

2.1.4K1+500~K1+550段滑塌体

滑塌体位于路基右侧路堑,呈簸箕形,近期产生滑塌,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建筑土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