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547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docx

长合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5标

韩城通用机场主要技术参数情况

 

 

中交西部韩城机场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八月

 

隧道通风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本专项方案在符合我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重庆市相关规定的基础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进行编制:

(1)《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及相关文件;

(2)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及设计技术标准:

①《公路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②《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③《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草坪隧道、统景1#隧道、统景2#隧道通风工程。

4工程概况

4.1工程概述

我部承建的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05标段,起讫里程K43+700~K53+985(ZK43+685~ZK53+985),全长10.285km,,全线共有3座隧道,长隧道一座,即统景1#隧道;短隧道二座,即草坪隧道、统景2#隧道,其中统景1#隧道、统景2#隧道为低瓦斯隧道。

4.2气象及地质条件

4.2.1水文、气象

重庆市渝北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

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

常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高气温40℃,极端最低气温–2℃左右。

常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平均日照1340小时左右,平均无霜期319天。

标段区内褶皱发育,路线段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岩、角砾岩、页岩、粉砂岩、泥灰岩、泥质灰岩等;根据其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路线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

4.2.2地质条件

4.2.2.1草坪隧道地质条件

草坪隧道进洞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双鱼村境内,出洞位于重庆市渝北区古路镇兴盛村境内,进洞口位置无既有道路,距离最近的G210国道约公路约100m,距离渝临高速公路约1800m,交通不便。

隧址区属构造侵蚀丘陵地貌区,隧道大体沿垂直构造线方向布设,与岩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

隧道进洞口段位于沟谷斜坡地带,局部陡崖较陡地形较陡,地形坡度角可达60~70°。

隧址区植被较茂密,主要为杂草、灌木及乔木,低洼地带为耕地,陡峭及斜坡地带大部分为裸露基岩。

进洞口位于冲沟旁的陡坎上,陡坎高度为10m。

隧道轴线与斜坡走向小角度相交,与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

出洞口位于冲沟边缘斜坡中下部,斜坡坡向121°,坡角30°~40°。

隧道近于直线出洞,洞轴线与斜坡走向及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出口段大部分为裸露基岩。

洞身地面山体稳定,地层分布连续,无断层破碎带,围岩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中风化岩体较完整。

 

草坪隧道进口草坪隧道出口

4.2.2.2统景1#隧道地质条件

本隧道区内褶皱发育,路线段零星分布第四系松散层,出露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岩性为灰岩、白云岩、角砾岩、页岩、粉砂岩、泥灰岩、泥质灰岩等;根据其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及地下水赋存条件,路线区地下水类型可分为: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三大类。

进洞口位于背斜山北西侧两冲沟交汇斜坡中下部,坡向292°,坡角25~40°。

隧道近于直线进洞,洞轴线与斜坡走向呈12°相交,与岩层走向交角81°。

斜坡土层较薄,大部分基岩裸露,基岩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六段砂岩、页岩,砂岩为较坚硬岩,页岩为极软岩。

出口位于背斜山南东侧槽谷北西侧斜坡近谷底,地形北西高南东低,槽谷走向南西-北东向,与构造线近平行。

地面高程378~498m,坡向122°,坡角25°~45°,坡脚为宽缓槽谷洼地,平时无地表水流,暴雨季节会有少量汇水,出口段基岩出露。

该隧道洞身穿越铜锣峡背斜,洞身地面山体稳定,无断层破碎带,区域地质整体稳定性较好。

隧道与岩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穿越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至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围岩岩性主要为页岩、泥岩、砂岩、角砾岩、白云岩及灰岩等,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其主要穿越T2l、T1j4白云岩、盐溶角砾岩夹灰岩、T1j3灰岩。

隧道洞身段最大埋深223m,根据区域资料,隧址区内无高地应力存在。

隧道穿过溶岩地段可能遇到规模较大的岩溶形态。

 

统景1号隧道进口统景1号隧道出口

4.2.2.3统景2#隧道地质条件

统景2号隧道进洞口位于东槽谷的东侧斜坡与横向沟交汇部位,斜坡坡向302°,坡角5~25°,天然斜坡基本稳定。

隧道近于直线进洞,洞轴线与斜坡走向呈垂直相交,与岩层走向交角78°。

斜坡土层覆盖,厚约0.0~16.0m,进洞口段位于凹槽形成的斜坡下部,利于地表水汇集,利于地下水赋存,进洞段为可溶岩,地下水较丰富,多为滴状及淋雨状出水。

据调查访问可知,斜坡上方有小煤矿开挖形成的填方堆积体,堆积体长约80m,宽约5~20m,厚约0.5~8.0m,修有堡坎挡墙,现状稳定。

洞口段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覆盖层较厚,岩土界面平缓,天然斜坡稳定。

出洞口位于一山脊南东侧斜坡下部,坡向85°,坡角13~35°,天然斜坡基本稳定。

隧道近于直线进洞,洞轴线与斜坡走向呈53°相交,与岩层走向交角81°。

斜坡土层覆盖,厚约0.0~4.5m。

洞口段斜坡坡角较陡,利于地表水排泄,不利于地下水赋存,洞口段地下水贫乏,可能有少量渗水呈滴状或线状渗出。

洞口段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覆盖层较薄,天然斜坡稳定。

统景2号隧道穿越铜锣峡背斜,洞身地面山体稳定,无断层破碎带,区域地质整体稳定性较好。

隧道与岩层走向呈大角度相交,穿越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至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地层,围岩岩性主要为页岩、泥岩、砂岩、煤层、角砾岩、白云岩及灰岩等,中风化岩体较完整。

隧道穿过可溶岩地段有可能遇到规模较大的岩溶形态,主要是隧道穿越T2l、T1j4白云岩、盐溶角砾岩夹灰岩、T1j3灰岩。

 

统景2号隧道进口统景2号隧道出口

4.3通风设计原则

4.3.1通风系统

隧道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连通风。

隧道需要的风量,须按照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隧道施工中,对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

隧道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

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机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3.2通风设备

(1)压入式通风机必须装设在洞外或洞内新风流中,避免污风循环。

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应第一时间内内接通,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2)瓦斯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隧道掘进工作面附近的局部通风机,均应实行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及风电闭锁、瓦电闭锁供电。

(4)瓦斯隧道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

风管口到开挖面的距离应小于5m,风管百米漏风率应不大于2%。

4.4交通运输

各隧道洞口便道已完成施工,具备使用条件。

5通风方案

本段隧道按左、右线施工互不干扰的原则,制定独立的通风方案,瓦斯隧道施工应采用机械通风。

非瓦斯工区、低瓦斯工区施工通风方式宜采用压入式,在无轨运输的条件下,主要是稀释内燃设备废气,排除爆破烟尘。

所需要的风量在隧道洞口安装轴流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隧道内,将洞内污浊空气挤出洞外,形成循环风流,从而达到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5.1-1

图5.1-1通风施工工艺流程图

5.2技术参数

(1)空气中氧气含量在作业过程中始终保持在20%以上,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2)粉尘容许浓度: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于2mg。

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具体参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3)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开挖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5%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二氧化硫不得高于5mg/m3。

(4)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5)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

(6)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提供洞内各项作业所需的最小风量,每人应供应新鲜空气3m3/min。

5.3风量和风压计算:

5.3.1草坪隧道

5.3.1.1隧道正洞需要风量计算

(1)按满足工作面最小风速计算

Q风速=Vmin×Smax=0.15×50×117.67=882.53(m³/min)

式中:

Vmin—保证隧道内稳定风流量之最小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为0.15m/s;

Smax—开挖最大断面积,取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全断面开挖117.67㎡。

(2)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需风量Q为:

Q人=Kmq(m3/min)=1.25×50×3=187.5m3/min

式中:

q-每个工作人员需要的风量3m3/min;

m-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

(3)按爆破后稀释CO浓度至许可最高浓度计算所需风量Q为:

Qco=7.8×t-1×(GA2S2)1/3(m3/min)

G-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kg),按Ⅲa衬砌类型考虑,进尺3m,装药系数取0.7kg/m³,则G=117.67×3×0.7=247.107kg;

A-隧道的净断面积(m2)117.67m2;

t-爆破后的通风时间(min)取30min;

S-掌子面满足下一循环施工的长度,取200m;

Q=7.8×t-1×(AS2L2)1/3(m3/min)

=7.8/30×(247.107×117.672×2002)1/3≈1339.88m3/min。

(4)按洞内使用内燃机械计算风量

计算公式:

Q机=Q×ΣP

式中:

ΣP——进洞内燃机械马力总数

Q——洞内内燃机每kw所需风量(取3.0m³)

隧道洞内内燃动力在出渣时期有ZLC50侧卸式装载机和CQ1261T自卸汽车。

其中侧卸式装载机最大功率162kw,计算功率145kw;自卸车满载功率按110kw,计算功率99kw,空车计算功率按满载80%计,即79kw。

实际施工时装载机取2台、满载自卸车取2台、空载自卸车取2台,则需要风量为:

Q机=Q0×ΣP=3×(145×2+99×2+79×2)=1938m3/min;

Q需=max(Q风速、Q人员、Q瓦、Q炸药、Q内燃)=1938m3/min

5.3.1.2隧道正洞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

洞外风机通过通风管为工作面供风,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度L=760m。

风管百米漏风系数β为2%,风机所需风量为Q机为:

B=L/100=760/100=7.6

A=(1-β)B=(1-0.02)7.6=0.86

Q机=Q需/A=1938/0.86=2254m3/min

5.3.1.3.风机全压计算

(1)按阻力损失计算风压

风阻系数Rf=6.5αL/D5,摩阻系数

,受二衬台车、防水板台架等的影响,正洞通风管直径选定为D=1.5m。

L=760m管道阻力系数Rf=6.5αL/D5=1.46;

管道阻力损失:

Hf=RfQjQi/3600+HD+H其他

式中Qj——通风机供风量,取设计风量,m3/min;

Qi——管道末端流出风量,m3/min;

HD——隧道内阻力损失取50;

H其他——其他阻力损失取60。

风机全压H=Hf=RfQjQi/3600+110=1.46×1938×2254÷3600+110=1882Pa;

(2)按摩擦损失计算风压

C=ρ×L=1×760=760;W=C/2D=760/(2×1.5)=254

S风管=πD2/4=1.77m2;

=Q需/S风管=2254/1.77=1273m/min

H摩=λ×W×

2=0.0078×254×12.732=321Pa

式中:

ρ——空气密度,按ρ=1.0kg/m3计。

——风管内平均风速。

风机全压

,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

风机全压H=1.2H摩=1.2×321=385.2Pa。

5.3.2统景1#隧道

5.3.2.1隧道正洞需要风量计算

(1)按满足工作面最小风速计算

Q风速=Vmin×Smax=0.15×50×117.67=882.53(m³/min)

式中:

Vmin—保证隧道内稳定风流量之最小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为0.15m/s;

Smax—开挖最大断面积,取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全断面开挖117.67㎡。

(2)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需风量Q为:

Q人=Kmq(m3/min)=1.25×50×3=187.5m3/min

式中:

q-每个工作人员需要的风量4m3/min;

m-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

(3)按爆破后稀释CO浓度至许可最高浓度计算所需风量Q为:

Qco=7.8×t-1×(GA2S2)1/3(m3/min)

G-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kg),按Ⅲa衬砌类型考虑,进尺3m,装药系数取0.7kg/m³,则G=117.67×3×0.7=247.107kg;

A-隧道的净断面积(m2)117.67m2;

t-爆破后的通风时间(min)取30min;

S-掌子面满足下一循环施工的长度,取200m;

Q=7.8×t-1×(AS2L2)1/3(m3/min)

=7.8/30×(247.107×117.672×2002)1/3≈1339.88m3/min。

(4)按洞内使用内燃机械计算风量

计算公式:

Q机=Q×ΣP

式中:

ΣP——进洞内燃机械马力总数

Q——洞内内燃机每kw所需风量(取3.0m³)

隧道洞内内燃动力在出渣时期有ZLC50侧卸式装载机和CQ1261T自卸汽车。

其中侧卸式装载机最大功率162kw,计算功率145kw;自卸车满载功率按110kw,计算功率99kw,空车计算功率按满载80%计,即79kw。

实际施工时装载机取2台、满载自卸车取2台、空载自卸车取2台,则需要风量为:

Q机=Q0×ΣP=3×(145×2+99×2+79×2)=1938m3/min;

Q需=max(Q风速、Q人员、Q瓦、Q炸药、Q内燃)=1938m3/min。

5.3.2.2隧道正洞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

洞外风机通过通风管为工作面供风,统景1#隧道两端同时开挖,均长2522m,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度L=1500m。

风管百米漏风系数β为2%,风机所需风量为Q机为:

B=L/100=1500/100=15

A=(1-β)B=(1-0.02)15=0.74

Q机=Q需/A=1938/0.74=2619m3/min

5.3.2.3.风机全压计算

(1)按阻力损失计算风压

风阻系数Rf=6.5αL/D5,摩阻系数

,受二衬台车、防水板台架等的影响,正洞通风管直径选定为D=1.5m。

L=1500m管道阻力系数Rf=6.5αL/D5=3.2;

管道阻力损失:

Hf=RfQjQi/3600+HD+H其他

式中Qj——通风机供风量,取设计风量,m3/min;

Qi——管道末端流出风量,m3/min;

HD——隧道内阻力损失取50;

H其他——其他阻力损失取60。

风机全压H=Hf=RfQjQi/3600+110=3.2×1938×2619÷3600+110=4621Pa;

(2)按摩擦损失计算风压

C=ρ×L=1×1500=1500;W=C/2D=1500/(2×1.5)=500

S风管=πD2/4=1.77m2;

=Q需/S风管=2619/1.77=1479m/min

H摩=λ×W×

2=0.0078×500×14.792=855Pa

式中:

ρ——空气密度,按ρ=1.0kg/m3计。

——风管内平均风速。

风机全压

,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

风机全压H=1.2H摩=1.2×855=1025Pa。

5.3.3统景2#隧道

5.3.3.1隧道正洞需要风量计算

(1)按满足工作面最小风速计算

Q风速=Vmin×Smax=0.15×50×117.67=882.53(m³/min)

式中:

Vmin—保证隧道内稳定风流量之最小风速,全断面开挖时为0.15m/s;

Smax—开挖最大断面积,取Ⅲ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全断面开挖117.67㎡。

(2)按洞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需风量Q为:

Q人=Kmq(m3/min)=1.25×50×3=187.5m3/min

式中:

q-每个工作人员需要的风量3m3/min;

m-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取50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25;

(3)按爆破后稀释CO浓度至许可最高浓度计算所需风量Q为:

Qco=7.8×t-1×(GA2S2)1/3(m3/min)

G-同时爆破的最多炸药(kg),按Ⅲa衬砌类型考虑,进尺3m,装药系数取0.7kg/m³,则G=117.67×3×0.7=247.107kg;

A-隧道的净断面积(m2)117.67m2;

t-爆破后的通风时间(min)取30min;

S-掌子面满足下一循环施工的长度,取200m;

Q=7.8×t-1×(AS2L2)1/3(m3/min)

=7.8/30×(247.107×117.672×2002)1/3≈1339/88m3/min。

(4)按洞内使用内燃机械计算风量

计算公式:

Q机=Q×ΣP

式中:

ΣP——进洞内燃机械马力总数

Q——洞内内燃机每kw所需风量(取3.0m³)

隧道洞内内燃动力在出渣时期有ZLC50侧卸式装载机和CQ1261T自卸汽车。

其中侧卸式装载机最大功率162kw,计算功率145kw;自卸车满载功率按110kw,计算功率99kw,空车计算功率按满载80%计,即79kw。

实际施工时装载机取2台、满载自卸车取2台、空载自卸车取2台,则需要风量为:

Q机=Q0×ΣP=3×(145×2+99×2+79×2)=1938m3/min;

Q需=max(Q风速、Q人员、Q瓦、Q炸药、Q内燃)=1938m3/min。

5.3.3.2隧道正洞风管漏风损失修正风量

洞外风机通过通风管为工作面供风,通风计算取最大通风长度L=840m。

风管百米漏风系数β为2%,风机所需风量为Q机为:

B=L/100=840/100=8.4

A=(1-β)B=(1-0.02)8.4=0.84

Q机=Q需/A=1938/0.84=2307m3/min

5.3.3.3.风机全压计算

(1)按阻力损失计算风压

风阻系数Rf=6.5αL/D5,摩阻系数

,受二衬台车、防水板台架等的影响,正洞通风管直径选定为D=1.5m。

L=840m管道阻力系数Rf=6.5αL/D5=1.6;

管道阻力损失:

Hf=RfQjQi/3600+HD+H其他

式中Qj——通风机供风量,取设计风量,m3/min;

Qi——管道末端流出风量,m3/min;

HD——隧道内阻力损失取50;

H其他——其他阻力损失取60。

风机全压H=Hf=RfQjQi/3600+110=1.6×1938×2307÷3600+110=2097Pa;

(2)按摩擦损失计算风压

C=ρ×L=1×840=840;W=C/2D=840/(2×1.5)=280

S风管=πD2/4=1.77m2;

=Q需/S风管=2307/1.77=1303m/min

H摩=λ×W×

2=0.0078×280×13.032=370Pa

式中:

ρ——空气密度,按ρ=1.0kg/m3计。

——风管内平均风速。

风机全压

,为简化计算,取H=1.2H摩

风机全压H=1.2H摩=1.2×370=444Pa。

5.4风机选型

通风机的型号通过以下三个条件选择:

(1)通风机产生的风量不能小于理论设计风量;

(2)通风机直径与所选通风管直径必须一致;

(3)风机全压值不小于管道总压力(工作风压)。

通过对风机的调查,以及以上选取条件综合考虑,参照5.4-1风机选型表,草坪、统景2#隧道进、出口(左、右线)均采用功率220KW专用轴流通风机完全够用。

统景1#隧道进、出口采用功率264KW专用轴流通风机完全够用,当开挖距离大于1000m后在隧道左侧每500m设置一个11.2kw射流风机辅助排风。

 

表5.4-1风机选型

风机型号

速度

风量(m3/min)

风压(Pa)

高效风量(m3/min)

最大配用电机功率(kW)

最高点功率(kW)

国产轴流风机

高速

1550~2912

860~5355

2385

110×2

208

中速

1052~1968

629~2445

1610

34×2

67.5

低速

840~1475

355~1375

1208

16×2

28.4

11.2K射流风机

2190

37

工区

风机型号

高效风量(m3/min)

风压

Pa

功率(kw)

数量

备注

进口

轴流风机

SDF-NO13

2691

930~5920

132×2

2

其中1台备用

5.5风机风管布置

(1)风机安装

①风机应水平安装,用螺栓通过支脚固定在水泥(或支架)上,基础应高于地面1米以上,距进风口5米以内,不得有大体积物体遮挡透气通道;

②连接的风管应有单独的支承,不可将风管的重量加在风机上;

③电机控制柜应放在干燥、无灰尘的地方。

④通风机应安装保险装置,保证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停机。

其应有适当的备用量,宜为计算能力的50%。

⑤通风机安装作业台架稳定牢固。

(2)风筒布置

①风筒吊挂必须做到——平、直、稳、紧,即:

在水平面上无起伏,垂直面无弯曲,风筒无褶皱、扭曲;

②风筒要缓慢拐弯,尽量增大拐弯的曲率半径;

③不同直径的风筒连接要通过过度接头,避免断面突然变化

④由于温度变化,风筒中水蒸气凝结成水,积存在风筒内,使风筒变形,还可能坠坏吊环,故风筒上每隔一段距离要设置放水孔,及时把水排掉。

(3)防漏降阻

减小胶皮风管漏气,关键部位在胶皮风管的接头处,缝合的针眼及破裂处:

①接头处宜采用双反边连接;

②胶皮风管是缝合而成的,针眼处容易漏风,可以采用填胶的方式填充针眼,达到减少漏风的目的;

③风管可能因为放炮发生崩裂,也可能因为运输过程中出现划痕,要注意及时粘贴较大的破洞可先缝合后粘贴。

风管风阻包括摩擦风阻和局部风阻:

①由于风管风阻与直径的五次方成反比,采用大直径的风管对减小风管阻力有明显的效果;

②可增大节长,一个接头风阻的等效长度约为10米风筒,长距离通风中由于风压高,使摩擦风阻降低而接头风阻增大,进而使接头风阻在总风阻的比例增大;

③风管断面尽量减少断面变化,断面扩大或减小要逐渐过度,实验证明,最有利的扩展中心角为8°,最好不超过20°;

④尽量避免直角拐弯,拐角要圆顺,曲率半径要适当,在拐角大、风量大的拐角处最好设置导向叶片;

⑤有专人对风机、风管的运营情况定期检查;

⑥所有柴油机车辆均安装简易的废气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