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53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

2、下列现象中属于由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的是:

A.讲话发声;        B.敲钟发声;   C.蝉发声;    D.吹竖笛发声.

3、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   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5、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把发声的音叉放进水盆里看到溅出水花;

 ②二胡发声时用手按住琴弦,琴声就消失了;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④在月球上的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7、在太空没有     所以无法传递    。

当宇航员跟压力舱外的其他太空人或地球上的控制人员讲话时,他必须使用     。

     是一种电磁波,它可以穿越太空到地球。

8、悠扬的琴声靠的是琴弦的;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能够传声。

9、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10、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    的振动。

经验丰富的检修工夜间用一根铁棒沿地面下水管排设处逐段细听,就能发现漏水的部位.这是因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声?

”她剪去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

蜜蜂并不是靠发声。

她用大头针捅破了蜜蜂翅膀下的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

小明认为蜜蜂的发声器官就是小黑点,不管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我们应该学习她的。

12、小明、小花和小强一起在实验室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头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花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激起水花;小强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他们在探究什么问题?

(2)分析上面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如果由你来设计一个类似的实验,你将怎样设计?

 

13、几们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

(1)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2、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若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则会看到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3、有关人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没有耳廓很难看,所以主要作用是美观;

B.耳廓是为人遮风挡雨的;

C.耳廓主要防止杂物进入耳道中;

D.耳廓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加清楚.

4、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5、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这是因为:

A.他的眼睛根本就没有失明;

B.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由于双耳效应,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

D.是一种巧合.

6、当人用手指将双耳堵住后,可出现的情况是:

A.完全失去听觉;                         B.对听觉没有影响;

C.可以听见外界极微弱的声音;D.可以听见外界较强烈的声音.

二、填空题

7、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声音了

8、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在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弦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传至内耳

三、简答题9.间谍在偷听隔壁房间的主人说话时,总是把一个坚硬的物体放在耳朵边,使其听得更真切一些,这个现象说明:

《声音的特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

A、把弦拉得紧些;           B、把弦放松些;  

C、增加发声部分的长度; D、用更大的力拉琴.

2、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管;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调;

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

D、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4、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如图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8、“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

A.音调提高;  B.响度变大;   C.音色变好;  D.没有区别.

9、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

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

二、填空题

10、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所发出声音的区别是不同

11、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够比较早地听到远处开来的火车声音,这是因为.

12、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响度、     和     .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较高.

13、 用声音的三要素进行填空:

“震耳欲聋”表明声音的大;“悦耳动听”表明声音的好;“脆如银铃”表明声音的高;“男低音”是指低;

14、收音机音量开关开得越大,发现喇叭的纸盆振动得越厉害,说明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有关;离收音机越近,感觉声音越响,这又说明响度跟离声源的有关.

15、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    ,例如:

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   Hz。

16、音调是指声音的   ,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    ,声源振动的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

17、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    。

18、绷紧的橡皮筋会发声,若将橡皮筋蹦再紧一些,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会更高,这说明物体振动的越高,越高.

19、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   中最慢。

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   次声音,第一次是在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传播的。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的是:

                          

A.改进汽车发动机的性能使它的振动减弱;  

B.在居民楼靠近马路的一面植树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

2、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城市街道两旁和空地多种草、多植树.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

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4、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小明的邻居在晚上听音乐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B.某清洁工人为了减少垃圾的运送量,将垃圾就地焚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高考、中考复习和考试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工地晚间停止施工.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6、关于0d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dB 时物体没有振动;                 B.0dB 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

C.0dB 是微风吹落树叶的沙沙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7、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

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8、一般来说,大礼堂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这是为了:

A.提高装饰的效果;               B.增强声音的反射;

C.减小声音的反射;              D.增加声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

9、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这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这是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打造绿色生态环境,而且还可以在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10、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______________。

11、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     、     、     这三个环节。

城市中心、居民小区设置“禁鸣喇叭”、“机动车禁区”的标志牌,是采取      的措施来减少噪声。

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这是采取      的措施来减少噪声

12、车门车窗己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广州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光的传播》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个不能表明光的直线传播:

A.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D. 雷声大,雨点小.

2、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不是光源:

 A.太阳;             B. 月亮;            C. 恒星;             D. 萤火虫.

3、下面说法较全面的是: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在所有的物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天文学上的“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时间单位;     C.长度单位;  D.质量单位.

5、运动会上,关于终点计时员开始计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听枪声开始计时,因为枪声听得清;

B.看白烟开始计,因为烟雾看得清;

C.看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

D.听枪声和看白烟都可以.

6、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1)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2)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放大的;

(3)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4)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1)

(2)(3)(4);         B.

(1)(3)(4);

C.

(1)

(2);                              D.(3)(4).

7、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检查一块木头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日食、月食的形成.

8、观察一棵树从早到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

9、发生月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阳、月球、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在中间;

B. 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在中间;

C.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正好对着地球;

D. 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正好背着地球。

二、填空题

10、能表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      、       。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举出实际生活中的两例应用:

              。

12、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光在真空中     传播。

13、声音在15C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m/s 。

14、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

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于在水中传播速度。

15、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    传播形成的。

小孔成像的形状只与    的形状有关,

与     的形状无关。

三、计算题

16、身高1.8m的人站在电线杆旁边,人影长为1m,电线杆影长5m,求电线杆的高度.

 

《光的反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 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 漫反射不遵从反射定律;

D. 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

2、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30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 300 ;              B. 600    ;                 C. 900  ;                 D. 1200.

3、皮鞋擦过油后,还要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几下,越擦越亮,这是由于:

A.反复擦可增加漫反射效果;

B.反复擦可使鞋油充填皮革凹坑,增加表面光滑程度.增加镜面反射效果;

C.鞋油的颜色好,所以越擦越亮;

D.鞋油比皮革亮。

所以越擦越亮.

4、在黑暗的教室墙壁上挂一平面镜,用手电筒正对着照射,从旁边观察的同学会发现:

A. 镜子亮了,墙也亮了,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B. 镜子发生镜面反射不亮,墙发生漫反射亮了;

C. 墙和镜子都不亮,它们都发生了漫反射;

D. 镜子和墙都亮了,它们都发生了镜面反射。

5、入射光线与平面镜MN的夹角是30°,如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

A、增大20°;   B、增大10°;     C、减小20°;   D、减小10.

二、填空题

6、光的反射可分为    反射和     反射。

7、下面哪些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漫反射                  

 a.镜面 b.黑板面 c.平静的水面 d.墙面 e.抛光的金属面 f.布面 g.地面 h.桌面 

8、黑板“反光”时常会使某位置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文字。

此时黑板面发生的是    反射,该处的文字发生的是    反射。

9、光的反射规律是:

    光线、    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光线和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射角等于   射角。

1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11、图中,入射角是    (用角表示),反射角等于   度。

12、当入射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

三、作图题

13、作出入射光线,标出反射角

 

14、S为发光点,请画出由S点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15、根据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填上平面镜。

16、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反射角及其大小。

17、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