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4716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4)

(1/21)案例题

第1题

某餐饮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总投资200万元,营业面积近800m2,共设有座位近300个,工程包括:

给排水系统(供水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由市政自来水管直接供给,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电力系统(由当地电力部门提供)、空调系统(该项目不设中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供热)。

燃料使用轻质低硫柴油。

项目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植被主要为人工引种的花木。

附近的水系位于该项目的东北面,距该项目约5km,当地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

项目周边有一栋商住两用楼、一个居民小区和一个羽绒制品厂。

[问题]

1.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试进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下一题

(2~6/共21题)案例题

某汽车生产公司现有厂区位于市区北部,拥有2万辆小型汽车生产能力,拟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8万辆小型汽车生产线,新厂区位于某市工业开发区内,地形简单,位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距市中心约15k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配套的仓储物流、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工程。

在该生产项目投产后(2年建设期)淘汰现有厂区所有落后生产设备,现有厂区按照城市规划将建设为住宅区。

新建生产线主要原辅料消耗是冷轧汽车板、溶剂和涂料等,其中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000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

涂装车间工艺和现有厂区一样,为喷漆一晾干一烘干。

主要废气污染源是涂装车间的烘干室、晾干室和喷漆室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中,喷漆室废气采用水旋喷漆室进行净化,废气中的漆雾分别经水幕阻挡和吸收过滤去除后,经风机从排气筒排放至室外,漆雾净化的循环水中加入了漆的凝聚剂,净化率>80%,外排二甲苯19.6t/a,甲苯5.2t/a;烘干室排出的热废气进入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对有机物的净化率>90%,外排二甲苯7t/a,甲苯0.6t/a;晾干室二甲苯排放量12.8t/a,甲苯3.5t/a,直接通过管道送排气筒外排。

以上废气汇合后均经过1根28m高排气筒外排,废气总量30万m3/h,年运行时间300天,每天工作24h。

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来自涂装车间,包括脱脂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和喷漆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总镍、总锌和六价铬,排入厂区污水综合处理站与其他废水混合后,经生化处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

目前,现有厂区COD排放总量尚不能满足当地环保局批复的总量指标,待新厂建成后,老厂区全部淘汰可满足总量要求。

[问题]

第2题

请在下图中括号填入甲苯、二甲苯量,做出涂装工序的甲苯、二甲苯平衡(填写方式按照甲苯/二甲苯)。

图片

第3题

假如按照大气导则估算模式计算,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办公楼区域,为0.105mg/m3,在距离源2000m、3000m位置(均在厂外)落地浓度分别为0.07mg/m3和0.03mg/m3,请判断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确定评价范围。

[说明: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二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值标准为0.30mg/m3]

第4题

计算本项目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判断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从环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说明: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标准见下表,计算数据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甲苯、二甲苯排放标准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m二级三级

甲苯40205.27.9

301827

403046

二甲苯70201.72.6

305.98.8

401015

第5题

该厂在污水综合处理站出口设置了在线监测装置,请问该厂生产废水处理及监控方案是否可行?

如果处理达标,最终排水应执行什么标准?

第6题

针对拟淘汰的老厂区,环评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

上一题下一题

(7~16/共21题)案例题

某制药企业位于工业园区,在工业园区建设初期入园,占地面积3hm2。

截至2012年工业园区已完成规划用地开发的80%。

该企业拟在现有厂区新建两个车间,生产A、B、C三种化学原料药产品。

一车间独立生产A产品,二车间生产B、C两种产品,B产品和C产品共用一套设备轮换生产。

A、B、C三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主要污染物有甲苯、醋酸、三乙胺,拟在相应的废气产生节点将废气回收预处理后混合送入RTO(热力燃烧)装置处理,处理后尾气经15m高的排气筒排放。

A、B、C三种产品工艺废气预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见下表。

RTO装置的设计处理效率为95%。

该企业现有生产废水可生化性良好,污水处理站采用混凝沉淀+好氧处理工艺,废水处理能力为100t/d,现状实际处理废水量50t/d,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标。

扩建项目废水量40t/d,废水BOD5/COD值小于0.10。

拟定的扩建项目污水处理方案是依托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全部废水。

工艺废气预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最大速率单位:

kg/h

废气主要污染物A产品B产品C产品

甲苯12.5107.5

醋酸02.51.0

三乙胺52.51.5

第7题

确定本项目大气特征污染因子。

第8题

给出甲苯最大排放速率。

第9题

指出废气热力燃烧产生的主要二次污染物,提出对策建议。

第10题

根据水质、水量情况,给出一种适宜的污水处理方案建议,并说明理由。

第11题

为评价扩建项目废气排放的影响,现场调查应了解哪些信息?

第12题

本项目工程分析应重点说明哪些问题?

第13题

本项目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可否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

并说明理由。

第14题

若经过RTO装置的醋酸和三乙胺处理效率也为95%,计算其最大排放速率。

第15题

若B、C两产品在二车间分别由两套不同设备同时生产,请分别计算甲苯、醋酸和三乙胺经RTO处理后的排放速率。

第16题

若要计算甲苯在标准状态下的排放浓度,还需提供哪些参数?

上一题下一题

(17~20/共21题)案例题

某高速公路路线从某风景区南部通过,在风景区规划线之外,路线全长102.584km,工程方案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设大桥70座,互通立交4处,隧道12座,服务区3处,收费站4处。

项目总投资约39.52亿元,拟于2007年年底开工建设,2011年建设完成,建设期4年。

工程永久占各类土地面积666.23hm2,临时性占地共计270.13hm2,项目建设需要占用部分耕地。

第17题

在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该作为要点结论进行评论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包括______。

A.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占用耕地产生的影响以及拆迁民房等补偿措施

B.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施工期和运营期对风景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C.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大桥施工期时周围水体产生的环境影响及措施

D.空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营运期公路上车辆产生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第18题

简述施工期与营运期分别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第19题

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分别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20题

竣工通车前应具备哪些条件方可进行环保验收?

同时提交哪些文件?

上一题下一题

(21/21)案例题

第21题

某炼油厂拟在厂区预留地内进行改扩建工程建设,其中配套公用工程有:

在现有罐区扩建1000m3苯罐、500m3苯乙烯罐、300m3液氨罐和50m3碱液槽各一座;改造现有供水设施,新增供水能力500m3/h。

现有污水处理场紧靠北厂界,其西面与西厂界相距100m。

拟在污水处理场与西厂界之间的A空地新建危险废物中转场一座,在与污水处理场东面相邻的B空地新建650m3/h污水回用装置一套。

改扩建项目新增的生产废水处理依托现有污水处理场,改造前后生产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和处理后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变(《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达标废水通过2km排污管道排入C河。

C河属感潮河流,大潮潮流最大回荡距离约6km。

排污口上游10km处有一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D,该水源地设有一级、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下游边界距水源D取水口为6km。

取水口至炼汕厂废水排污口间河段无其他污染源汇入。

为防止C河水体污染,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废水排入C河的改扩建项目须实现增产减污。

厂区地质结构稳定,天然土层防渗性能良好,厂西边界外700m处有一村庄,其他方位村庄距厂界1000m以上。

[问题]

1.分析评价新建公用工程在厂内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2.指出本项目大气和水环境现状调查中应考虑的特征污染因子。

3.识别本项目贮存设施中重大危险源和环境风险评价重点保护目标(苯、苯乙烯、液氨贮存设施临界量分别为50t、100t、100t)。

4.确定排污口上游河段水质现状监测断面位置。

5.根据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C河的管理要求,分析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选择COD作指标给出定量结果,计算新增污水量时不计损耗)。

上一题交卷

交卷

答题卡

答案及解析

(1/21)案例题

第1题

某餐饮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总投资200万元,营业面积近800m2,共设有座位近300个,工程包括:

给排水系统(供水水源来自市政自来水管,由市政自来水管直接供给,生产、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电力系统(由当地电力部门提供)、空调系统(该项目不设中央空调,采用分体式空调进行供热)。

燃料使用轻质低硫柴油。

项目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植被主要为人工引种的花木。

附近的水系位于该项目的东北面,距该项目约5km,当地土壤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

项目周边有一栋商住两用楼、一个居民小区和一个羽绒制品厂。

[问题]

1.本项目运营期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试进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①废水:

营业期间员工和顾客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②油烟废气:

营业期间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③噪声:

厨房抽油烟机、分体式空调风机运转噪声;④固体废物:

营业期间员工和顾客产生的餐饮和生活垃圾。

2.

(1)废水:

主要产生于厨房、洗消间和卫生间,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2)废气:

项目中的炉灶使用燃料为轻质低硫柴油,因此废气中硫含量可以不予考虑,废气主要为厨房的烹饪油烟废气。

对于烟气可以通过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外排,尽量使得废气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3)噪声:

主要噪声源是厨房抽油烟机、分体式空调风机。

3.①选购低噪声空调;②对厨房油烟净化设备、屋顶排风设备,安装消声器;③对周边的影响,设备与基础之间、设备和隔声罩支撑之间、隔声罩与基础间应加入减振器;④对排烟通风管道采取消声减振措施;⑤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禁止厨房作业;⑥降低因风机噪声和管道振动引起的低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影响。

详细解答:

下一题

(2~6/共21题)案例题

某汽车生产公司现有厂区位于市区北部,拥有2万辆小型汽车生产能力,拟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8万辆小型汽车生产线,新厂区位于某市工业开发区内,地形简单,位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距市中心约15k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配套的仓储物流、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工程。

在该生产项目投产后(2年建设期)淘汰现有厂区所有落后生产设备,现有厂区按照城市规划将建设为住宅区。

新建生产线主要原辅料消耗是冷轧汽车板、溶剂和涂料等,其中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000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

涂装车间工艺和现有厂区一样,为喷漆一晾干一烘干。

主要废气污染源是涂装车间的烘干室、晾干室和喷漆室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中,喷漆室废气采用水旋喷漆室进行净化,废气中的漆雾分别经水幕阻挡和吸收过滤去除后,经风机从排气筒排放至室外,漆雾净化的循环水中加入了漆的凝聚剂,净化率>80%,外排二甲苯19.6t/a,甲苯5.2t/a;烘干室排出的热废气进入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对有机物的净化率>90%,外排二甲苯7t/a,甲苯0.6t/a;晾干室二甲苯排放量12.8t/a,甲苯3.5t/a,直接通过管道送排气筒外排。

以上废气汇合后均经过1根28m高排气筒外排,废气总量30万m3/h,年运行时间300天,每天工作24h。

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来自涂装车间,包括脱脂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和喷漆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总镍、总锌和六价铬,排入厂区污水综合处理站与其他废水混合后,经生化处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

目前,现有厂区COD排放总量尚不能满足当地环保局批复的总量指标,待新厂建成后,老厂区全部淘汰可满足总量要求。

[问题]

第2题

请在下图中括号填入甲苯、二甲苯量,做出涂装工序的甲苯、二甲苯平衡(填写方式按照甲苯/二甲苯)。

图片

参考答案:

详细解答:

[考点]该题主要考察环评人员对工程分析中物料及有害元素平衡分析的能力。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要求,工程分析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在本题中主要运用物料平衡计算法,根据外排污染量、原料带入量、污染治理装置去除效率计算甲苯、二甲苯在各个环节的流转数据,并得出该工序的有害物料平衡,为核算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性提供依据。

本题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涂料和溶剂:

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000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

甲苯:

2000×1.8%=36,2000×9.2%=184

逸散:

5.2×(1-80%)=26,19.6/(1-%)=98

涂着车身:

36-26=10,184-98=86

挥发:

由题可知,晾干室甲苯、二甲苯排放量为3.5t/a和12.8t/a

烘干废气:

0.6/(1-90%)=6,7/(1-90%)=70

干漆膜:

10-6-3.5=0.5,86-70-12.8=3.2

燃料分解:

6-0.6=5.4,70-7=63

排入水中:

水槽吸收80%,26×80%=20.8,98×80%=78.4

排入大气总计:

5.2+3.5+0.6=9.3,19.6+7+12.8=39.4

第3题

假如按照大气导则估算模式计算,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办公楼区域,为0.105mg/m3,在距离源2000m、3000m位置(均在厂外)落地浓度分别为0.07mg/m3和0.03mg/m3,请判断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确定评价范围。

[说明:

《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二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值标准为0.30mg/m3]

参考答案: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该源为中心、边长6km的正方形或直径3km的圆形区域。

详细解答:

[考点]该题主要考察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理解应用。

按照导则要求:

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大于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80%且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大于等于5km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小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或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以上两种情况外,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

本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内,为标准的35%,厂外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距离为3000m,因此根据以上依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断为二级。

按照导则要求: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

本项目D10%为3km,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该源为中心,边长6km的正方形或直径3km的圆形区域。

第4题

计算本项目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判断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从环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说明: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新污染源标准见下表,计算数据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甲苯、二甲苯排放标准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m二级三级

甲苯40205.27.9

301827

403046

二甲苯70201.72.6

305.98.8

401015

参考答案:

根据题中计算得出排气筒外排甲苯和二甲苯量分别为9.3t/a和39.4t/a,按照年工作300天,即工作7200h,甲苯和二甲苯小时排放速率分别为1.29kg/h和5.47kg/h,按照小时外排废气总量30万m3合计,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浓度分别为4.3mg/m3和18.23mg/m3。

按照标准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按照标准中内插法计算,28m高排气筒甲苯应执行的二级排放速率为5.2+(18-5.2)×(28-20)/(30-20)=15.44kg/h,二甲苯应执行的二级排放速率为1.7+(5.9-1.7)×(28-20)/(30-20)=5.06kg/h。

以上计算的排放浓度和标准对比,均满足标准要求;排放速率与计算的28m高排气筒排放速率对比,甲苯排放速率满足标准要求,二甲苯排放速率不满足标准要求。

因此,环评建议应当增加排气筒高度,至少加高至20+(5.47-1.7)×(30-20)/(5.9-1.7)=28.98m≈29m。

详细解答:

[考点]本题考察环评人员对污染物达标计算、功能区划与采用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掌握情况。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对应采用相应等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位于环境功能区二类区,应当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题目给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工作天数、废气小时排放总量、排气筒高度,依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出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浓度,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对比可得出是否达标的结论。

但本题给出的排气筒高度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有的排气筒高度不能直接对应,需要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B中的内插法计算本题给出排气筒高度相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

附录B:

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时,用内插法计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公式如下:

Q=Qa+(Qa+1+Qa)×(h-ha)/(ha+1-ha)

式中:

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即我们要计算的排放速率标准);

Q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

Q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值;

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即题中排气筒高度28m);

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即表中排气筒高度20m);

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即表中排气筒高度30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28m高排气筒甲苯和二甲苯最大允许排放速率,通过对比可发现该排气筒不满足要求。

需要答题者假定排气筒允许最高排放速率为本项目计算出的排放速率,通过运用上面的内插公式反算排气筒的最低高度,并建议企业加高排气筒在此高度上。

第5题

该厂在污水综合处理站出口设置了在线监测装置,请问该厂生产废水处理及监控方案是否可行?

如果处理达标,最终排水应执行什么标准?

参考答案:

该厂生产废水处理及监控方案不可行,因为总镍和六价铬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浓度必须在车间排放口控制,应在工序车间内进行处理达标后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综合处理站处理,并应在车间处理工序出口设置监测装置。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最终排水应执行三级标准。

详细解答:

[考点]该题目考察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理解应用。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六价铬和总镍是第一类污染物。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

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因此,本项目采用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合并处理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从废水处理方案上是不行的,在总排口监测第一类污染物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第6题

针对拟淘汰的老厂区,环评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

参考答案:

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排污总量不能满足要求,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老厂区关停淘汰应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老厂区应监测厂区及周围土壤,分析其主要污染因子(总镍、六价铬等)是否满足作为住宅用地的要求,其累积影响是否满足将来环境需要,企业还应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并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并编制土壤修复方案,消除存在的土壤污染。

详细解答:

[考点]本题考察环评人员对危险废物判别、《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同时考察了评价人员实际环评工作判断能力。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需说明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措施,如采取措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不能达到地方政府控制要求,必须采取“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措施,并论证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削减措施要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并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因此,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排污总量不能满足要求,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老厂区关停淘汰应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

企业现有厂区生产工艺和拟建厂区生产工艺一样,产生的固体废物中漆渣和污水站污泥(含有镍、六价铬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中《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中规定:

(1)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报送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并依据监测评价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

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壤功能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

监测评价报告要对原址土壤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遗留在原址和地下的污染物种类、范围和土壤污染程度;原厂区地下管线、储罐埋藏情况和土壤、地下水污染现状等的评价情况。

(2)对于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外迁工业区域,要尽快制定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勘探、监测方案,对施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清理工作计划和土壤功能恢复实施方案,尽快消除土壤环境污染。

(3)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

因此,老厂区应监测厂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