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464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docx

果蔬糖制加工教案

项目四果蔬糖制加工

任务一苹果果脯加工

任务:

掌握果脯的加工原理、工艺、品质控制方法,能够完成苹果果脯加工作业:

实验报告、电子作业(苹果果脯照片、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习:

第四组重点查阅果脯加工中的品质控制,准备讲解。

授课内容:

果蔬糖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糖制品时利用蜂蜜糖渍饯制而成,并冠以“蜜”字,称为蜜饯。

甘蔗糖(白砂糖)和饴糖等食糖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糖制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逐步形成格调、风味、色泽独具特色的我国传统蜜饯,其中北京、苏州、广州、潮州、福州、四川等地的制品尤为著名,如苹果脯、蜜枣、糖梅、山楂脯、糖姜片、冬瓜条以及各种凉果和果酱,这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荣誉。

一、糖制品的分类及特点

提问:

常见的果蔬糖制品有哪些?

这些糖制品属于同一类型么?

Ø果蔬糖制:

是利用高浓度糖液的渗透脱水作用,将果品蔬菜加工成糖制

品的加工技术。

引导学生总结果蔬糖制品的特点。

Ø果蔬糖制品的特点:

果蔬糖制品具有高糖、高酸等特点,这不仅改善了

原料的食用品质,赋予产品良好的色泽和风味,而且提高了产品在保藏和贮运期的品质和期限。

Ø果蔬糖制品的分类

1、果脯蜜饯类:

xx北脯

⑴按产品性状特点分为:

a湿态蜜饯:

糖制后保存于高浓度糖液中

湿态蜜饯:

果蔬原料糖制后,按罐藏原理保存于浓度为60%~65%的糖液中,果形完整,饱满,质地细软,味美,呈半透明。

如海棠蜜饯、樱桃蜜饯、糖青梅、蜜金桔等。

b干态蜜饯:

糖制后烘干

干态蜜饯:

果蔬经糖制后,再经晾干或烘干的制品。

不粘手,外干内湿,半透明,一般含糖量在75%以上。

如蜜枣、苹果脯、杏脯等。

糖衣果脯(糖衣蜜饯):

有时为了改善干态蜜饯产品的外观,在它的外表沾敷上一层透明或干燥结晶的糖衣。

c凉果及干草制品类:

用咸果胚为原料的干草制品,含糖35%的低糖制品凉果:

指用咸果坯为主原料的制品。

果品经盐腌、脱盐、晒干,加配调料蜜制,再晒干而成。

制品含糖量不超过35%,属低糖制品,外观保持原果形,表面干燥,皱缩,有的品种表面有层盐霜,味甘美,酸甜,略咸,有原果风味。

如陈皮梅、话梅、橄榄制品等。

⑵按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分类:

京式蜜饯,苏式蜜饯,广式蜜饯,闽式蜜饯,川式蜜饯。

2、果酱类

果酱制品无须保持原来的形状,一般多为高糖高酸制品。

v果酱:

分泥状及块状果酱两种。

果蔬原料经处理后,打碎或切成块状,加糖(含酸及果胶量低的原料适量加酸和果胶)浓缩的凝胶制品。

如草莓酱、杏酱、苹果酱、番茄酱等。

v果泥:

果肉经软化打浆或筛滤除渣后得到细腻的果肉浆液,加入适量砂糖(或不加糖)和其他配料,经加热浓缩成稠厚泥状,口感细腻。

如枣泥、苹果泥、山楂泥、什锦果泥、胡萝卜等。

v果糕:

将果实软化后,取其果肉浆液,加糖(酸、果胶)浓缩,倒入盘中摊成薄层,再于50~60℃烘干至不粘手,切块,用玻璃纸包装。

如山楂糕等。

v果丹皮:

是将制取的果泥经摊平(刮片)、烘干,制成的柔软薄片。

如山楂果丹皮、柿子丹皮等。

v果冻:

用含果胶丰富的果品为原料,果实软化、压榨取汁,加糖、酸(含酸量高时可省略)以及适量果胶(山楂除外),经加热浓缩后而制得的凝胶制品。

该制品应具光滑透明的形状,切割时有弹性切面柔滑而有光泽。

如山楂冻、苹果冻等。

v马茉兰:

一般采用柑橘类原料生产,制造方法与果冻相同,但配料中要适量加入用柑橘类外果皮切成的块状或条状薄片,均匀分布于果冻中,有柑橘类特有的风味。

如柑橘马茉兰。

二、果蔬糖制原理

高浓度糖对制品的保藏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渗透压

高浓度糖液是微生物的脱水剂。

1%的蔗糖溶液具有70.9KPa的渗透压。

糖制品一般含有60%~70%的糖,可产生相当于4256~4965KPa的渗透压,多数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354.6~1692.1KPa,糖液的渗透压远远超过微生物的渗透压。

因此微生物在此高浓度糖液中细胞原生质会脱水收缩,发生生理干燥而无法活动。

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发育。

2、降低水分活性

微生物吸收营养要在一定的水分活度条件下,糖浓度越高,水分活度就越小。

高浓度的糖溶液使水分活度大大降低,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和营养大为减少。

3、抗氧化作用

由于氧在糖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也使微生物的活动受阻,也利于制品色泽、风味和维生素的保存。

三、果脯加工工艺

原料挑选→预处理(清洗、去皮、切分、修整、去核、划缝、刺孔、染色、硬化、热烫等)→糖制(蜜制、分次加糖煮制或二者交叉进行)→终点→浸泡→出锅→烘烤

(一)原料选择

考虑制品的外观、风味、质地和营养,主要是品种和成熟度以及耐煮性,并按品质、大小分级,去除次烂果等影响糖制的原料。

(二)预处理

1、去皮、切分、切缝、刺孔、盐腌

对果皮较厚或含粗纤维较多的糖制原料应去皮。

大型果蔬原料宜适当切分成块、条、丝、片等,以便缩短糖制时间。

小型果蔬原料,如枣、李、梅等一般不去皮和切分,常在果面切缝、刺孔,加速糖液的渗透。

切缝可用切缝设备。

盐腌:

仅在加工南方凉果时采用,用食盐或加用少量明矾或石灰腌制原料,常作为半成品保藏方式来延长加工期限。

2、保脆和硬化

(1)目的:

保持蜜饯制品松脆的质地;提高果肉的硬度,增强其耐煮性。

(2)常用的硬化剂:

石灰、氯化钙、亚硫酸钙、明矾、亚硫酸氢钙,一般0.1%~0.2%的Ca2+

(3)原理:

钙、镁离子等与原料中的果胶物质生成不溶性盐类

(4)用量:

种类、用量、处理时间小试确定。

(5)注意:

糖制前漂洗

3、硫化

目的:

使制品色泽明亮,防止制品氧化变色,促进原料对糖液的渗透方法:

0.1~0.2%的硫磺熏蒸;0.1~0.15%的亚硫酸溶液浸泡

4、染色

某些作为配色用的蜜饯制品,要求具有鲜明的色泽;樱桃、草莓等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常失去原有的色泽;因此,常需人工染色,以增进制品的感官品质。

方法:

将原料浸入色素溶液中着色;将色素溶于稀糖溶液中,在煮糖的同时完成染色。

5、预煮和漂洗

除了一般作用外,可除去不良风味及破坏原料细胞组织结构,使糖分易于渗透。

用水量1.5—2.0倍(原料量),时间沸水中5—8分钟,达到原料成半透明并开始下沉为度,然后冷水冷却,无不良风味的原料可直接用30—40%的糖液预煮。

v对硫处理、盐腌、染色、硬化的原料,糖制前必须进行

v目的:

除去粘附的硬化剂;

增加产品的透明度;

排除过多的果酸,以免蔗糖过多的转化;

增大细胞膜的透性,有利于糖分渗入,使细胞组织软化,质地嫩脆。

(三)糖制

糖制是蜜饯加工的主要操作,蜜饯按其加工方法分为蜜制(又称为腌制、冷制、糖腌)和煮制(又称为糖煮、热制)两种。

1、蜜制(Syrupcuring)

特点:

这类制品在糖制过程中不加热或加热时间很短,适用于组织柔嫩不耐煮的原料。

优点:

能很好的保持原料的色、香、味及完整的果形,产品中的维生素C损失较少。

缺点:

腌制时间长。

方法:

(1)分次加糖法:

分次加糖,逐步提高糖浓度不加热,40%--50%--60%

(2)一次加糖多次浓缩法:

在糖渍过程中取出糖液,经过加热浓缩后回加于原料中,利用温差加速渗糖

(3)减压蜜制法:

糖渍不加热或加热时间短,可保持质地,形态和风味,制作时间长,初期易发酵,凉果类多用此法,一般均结合糖煮进行。

2、煮制(Saccharifying)

特点:

适宜组织较紧密耐煮制的原料。

优点:

加工迅速;

缺点:

色、xx、味差,xx损失较多。

方法:

(1)一次煮制法,如苹果脯、蜜枣

一次煮制:

适宜组织疏松,含水量较低的原料,将原料与30—40%糖液混合,一次煮成,中间加2—3次糖粉。

加热时间长,易烂,糖分不易进入内部,一般要先糖渍。

(2)多次煮制法,如桃、杏、梨和xx

多次煮制:

分2—5次进行,第一次煮制糖浓度33—40%,煮制原料变软放冷12—24小时,以后每次增加糖浓度10%,每次煮沸3分钟并冷却,至糖浓度达60%以上。

冷热交替,糖分易渗透,时间长,不能连续生产。

(3)快速煮制法

快速煮制:

原料先在30%的糖液中煮制5—8分钟,后入等浓度的冷糖液中3分钟,再投入高一档糖液中煮制。

反复加热冷却,糖浓度依次递增,快速完成糖,此法时间短,连续生产,但使用糖量多、容器多。

(4)减压煮制法

原料在真空和较低温度下煮沸,因组织中不存在大量空气,糖分能迅速渗入到果蔬组织里面达到平衡。

温度低,时间短,同时,由于原料中的空气被赶出,使果实透明,防止氧化和褐变,这样对保持原有的色泽和营养价值都有利。

(5)扩散煮制法

(四)烘晒和上糖衣

1、烘晒:

除湿态蜜饯外,多数制品在糖制后需行烘晒,除去部分水分,使表面不粘手,利于保藏。

烘烤温度不宜超过65℃,时间20-24h。

制品要求完整、饱满、不皱缩、不结晶,质地柔软,含水量在18%-22%,含糖量达60%-65%。

2、上糖衣:

⑴干燥后用过饱和糖液浸泡一下取出冷却,使表面形成一层晶亮的糖衣薄膜。

透明糖衣配方:

蔗糖:

淀粉糖浆:

水=3:

1:

2熬煮至113-114℃,离火冷却到93℃,将烘干的蜜饯放入1min,然后在50℃晾干。

⑵浸入1.5%的果胶溶液中,取出在50℃干燥

2h,可形成一层透明的胶质薄膜。

⑶上糖粉:

在干燥快结束的蜜饯表面,撒上

结晶糖粉或白砂糖,拌匀,筛去多余糖粉,

即得晶糖蜜饯。

(五)包装和贮藏

干燥后的蜜饯应及时整理或整形,然后按商品要求进行包装。

干态脯饯包装主要以塑料食品袋防霉防潮为主,同时要保证卫生安全,便于贮藏运输,还要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具备美观、大方、新颖和反映制品面貌的目的。

液态蜜饯以罐头包装为宜。

四、苹果果脯加工工艺

1.材料及用具

苹果、白糖、硫磺或NaHSO

3、削皮刀、控核刀、不锈钢锅(或铝锅)、温度计、糖量仪、烘箱、量筒、勺、台称

2.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及果心→熏硫(或浸硫→糖煮(分次加糖)→烘烤→整理→包装→成品

3.操作要点

(1)选料:

果肉硫松、成熟而不过熟,要求无病虫害、无腐斑、大小均匀。

原料充分洗净备用。

(2)去皮挖果心:

手工削皮,对半切开果实后挖去果心。

(3)硫处理:

采用熏硫法或浸硫法。

熏硫时将去皮心的果块装入小筐后送熏硫室熏硫,硫磺用量为果重的0.1%~0.15%,熏硫10~15min。

若采用浸硫法可用

0.5%NaHSO3浸泡果块10~20min。

(4)糖煮:

按料液重量比为1.5:

1的比例配制50%~55%的糖液,溶化后加入原料,大火煮沸约20min后加砂糖(分四次加入,前两次各加入20%,后两次各加入30%,加糖总量与果块重量相同)。

加完糖后继续煮20~30min后出锅,全部煮制时间约1.5h,将果块连同糖液一起倒入缸中浸泡24~28h,糖液可在以后的加工中循环使用。

(5)烘烤:

浸泡好的果块捞出后,用少许温沥去表面的糖液,摆放在烘盘上送至烘箱中烘烤(60-65℃),至成品含水量降为18%~20%,即外表不粘手为止。

(6)整理与包装:

根据成品要求分级整理,将不合格及碎片剔除,将产品合理整形,使其整齐美观,然后可单块用透明玻璃纸包装,再装入衬有防潮纸的水箱中贮运。

4、产品评价

名称色泽透明饱满质地

度度芳香风味返砂杂质情况总评色泽:

黄、xx、琥珀、棕、深棕、酱黑

透明:

十分透明有光泽、半透明xx、不透明。

饱满度:

肥厚饱满、不饱满、皱缩有硬心

质地:

柔软、酥脆、硬、软烂

芳香:

芳香浓、有原果香、芳香淡、无香味

风味:

甜酸适口、xx、太酸

返砂情况:

果脯——不返砂、表面光滑;糖衣果脯——返砂、砂糖细匀。

杂质:

不允许带有操作过程中一切杂质及成品上原有的伤疤及腐烂部分。

五、糖的种类及特性

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思考,糖制时除了白砂糖还有哪些糖类。

1、食糖的种类:

①蔗糖:

甘蔗糖、甜菜糖,保藏作用大,用量多。

因其有纯度高99%、风味好、色泽淡、取用方便、溶解性好和保藏作用强等优点,在糖制上广泛应用

②饴糖(xx浆):

主要是麦芽糖(50%-60%),糊精(10-25%),用于低档产品。

是用淀粉水解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糊精和少量的葡萄糖、果糖的混合物。

饴糖在糖制时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白砂糖结合使用。

使用饴糖可减少白砂糖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饴糖还有防止糖制品晶析的作用。

③淀粉糖浆:

葡萄糖30-50%糊精30-45%用于低糖产品。

又称液体葡萄糖、糖稀,淀粉加酸或酶水解而成,主要成分为葡萄糖、糊精、多糖和少部分麦芽糖,也可起到防止晶析的作用。

甜度为砂糖的50~80%。

④蜂蜜:

转化糖66-77%用于保健食品。

65~70%是果糖和葡萄糖,甜度与蔗糖相近,但成本较高。

⑤葡萄糖:

用于低甜度产品。

⑥果葡糖浆:

甜度浓,风味好,色泽淡,产量大,适用于各种制品。

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甜度为砂糖的80~100%

2、加工用糖的性质及在糖制中的应用

(1)糖的溶解度与晶析

Ø食糖的溶解度:

任何食糖在溶液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并受温度的直接影

响,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大。

但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种类的糖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Ø晶析:

当糖制品中液态的糖分在某一温度下其浓度达到过饱和时,即可

呈现结晶现象,称为晶析。

也称返砂。

返砂降低了糖的保藏作用,有损制品的品质和外观。

但果脯加工上可利用这一性质,给有些干态蜜饯上糖衣。

防止晶析的方法L1)加入部分饴糖、蜂蜜或淀粉糖浆;

(2)加入少量果胶、蛋清等非糖物质。

(2)蔗糖的转化

意义:

适当的转化可以提高转化糖含量,达30~40%,抑制返砂;增大渗透压,减小水分活性,提高制品的保藏性;增加制品的甜度,改善风味。

(3)糖的吸湿性

对糖制品的影响:

糖制品吸湿以后降低了糖浓度和渗透压,削弱了糖的保藏作用,引起制品败坏和变质。

影响吸湿性的因素:

糖的种类:

果糖吸湿性最大,葡萄糖和麦芽糖次之,蔗糖为最小。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愈大,吸湿量愈多。

当吸水达15%以上,便开始失去晶体而成液态。

(4)糖的甜度

糖的甜度大小:

以蔗糖的甜度为100,则果糖为173,葡萄糖为74,转化糖为127。

糖的甜度随糖液浓度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当糖液浓度为10%时,蔗糖和转化糖等甜,浓度小于10%,蔗糖甜于转化糖,浓度大于10%,转化糖甜于蔗糖。

(5)糖液的沸点温度

糖液的沸点温度随着糖液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糖制加工的糖煮过程中,常用沸点来估测糖浓度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确定煮制终点。

六、果脯在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学生分组讨论制成的果脯存在哪些质量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1、返砂和流糖

果脯成品要求质地柔韧,光亮透明,如果成品表面或内部产生蔗糖结晶,就属不正常,这个现象我们称之为"返砂",返砂的果脯外部失去光泽,容易破损,消散内部水分,大大影响成品质量。

果脯返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料含酸量低,糖煮时蔗糖转化不够,果脯中转化糖含量不足,或贮藏温度过低造成。

相反,果脯中转化糖含量过高,在高温潮湿季节就会产生吸潮"流糖"现象,在低温干燥的冬季,也易在果脯表面产生结晶,这个现象称之为"返糖"。

试验发现,成品中含水量为18-20%,总糖量为68-72%,转化糖含量为30%,即转化糖占总糖含量的50%以下时,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返砂现象。

转化糖含量越低,返砂越严重。

转化糖含量在40-45%,占总糖含量的60%以上时,在低温低湿条件下保藏,则不会发生返砂。

若转化糖过分增高,占总糖量的90%以上时,则将会产生"流糖"或"返糖"现象。

因此,在果脯加工中,如能控制成品中转化糖与总糖含量的适当比例,"返砂"和"流糖"的现象就可避免。

防止果脯结晶返砂的方法有:

⑴糖制时适当加入柠檬酸,以保持糖液中含有机酸0.3-0.5%,使蔗糖适当转化。

对于循环使用的糖液,应在加糖调整浓度后,检验总糖及转化糖含量。

一般总糖在54-60%,若其中的转化糖含量已达25%。

(占总糖量的43-45%),即可认为符合要求,烘干后成品不致返砂。

⑵糖煮时,在糖液中加入部分饴糖(一般不超过20%),或添加部分果胶,以增加糖液粘度,减缓和抑制糖的结晶。

⑶果脯贮藏温度以12-15℃为宜,切勿低于10℃,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已返砂的果脯,可将其在15%的热糖液中煮一下,然后再烘干即可。

防止果脯流糖的方法是:

糖煮时加酸不宜过分,煮制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蔗糖过度转化。

另外,烘烤时初温不宜过高,防止表面干结,使果脯内部的水分扩散出来。

在成品贮藏中,应密闭保藏,可用两层塑料袋密封保存,对湿度控制在70%以下。

2、煮烂与干缩

在果脯加工制作过程中,由于果品种类及品种选择不当,加热温度和时间掌握不好,预处理方法不正确及浸糖液浓度不足,会引起煮烂和干缩现象。

这些问题的解决应在小批量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改进。

(1)煮烂问题:

制作苹果脯的过程中,煮烂现象是常遇到的。

其原因从现象上看,除与品种有关外,果实的成熟度有着很大的影响,过生过熟的果实都容易煮烂。

因此,采用成熟度适当的果实,是保证果脯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目前防止苹果煮烂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经过前处理工序的果碗,不立即用浓糖液热煮,而是先放入煮沸的清水中或1%的食盐水中热烫几分钟,或者用1%的食盐水浸渍6-8小时,再按一般方法进行煮制。

在煮制时应掌握好火候,不可使果脯翻滚,煮沸后保持微沸,使糖液缓慢渗入果碗。

煮制枣脯时果实破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由于划皮时构成相互交错的裂纹,或裂纹在果实两端会合,热煮时果皮便容易脱落而果肉破裂。

二是由于果实成熟度太高,果皮已变红并开始与果肉分离,加热煮制后更易开裂破损。

三是枣的品种,加工蜜枣不宜采用酥脆的品种,应用核小肉厚,半脆半艮的枣。

因此,蜜枣加工的破损问题,可以通过预处理和控制果实的成熟度及品种的选择来解决。

(2)干缩问题:

干缩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1)果实成熟度不够而引起的吸糖量不足。

2)煮制浸渍过程中糖液浓度不够而引起吸糖量不足。

解决的措施可酌情调整糖液浓度及浸渍时间。

3、成品褐变

在果脯加工过程中,褐变现象也是影响质量的一个问题。

解决的方法是:

⑴硫处理。

大多数新鲜果实中都含有单宁物质,在切开果实后,单宁在果实本身的含酶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红褐色物质,从而使果实颜色变得深暗。

在原料预处理过程中,使用0.1%的重亚硫酸钠水溶液浸泡,便可有效地防止果实变色。

⑵热烫处理。

果实中大多数酶在60-70℃温度下便失去活性,因此,热烫处理也是防止褐变的有效措施。

但果实热烫后必须迅速冷却,以防果实中一些营养物质损失。

⑶抑制非酶褐变。

果脯褐变的另一个原因是糖液中糖与果实中氨基酸作用,产生红褐色的黑蛋白素,称为非酶褐变。

果实在糖液中熬煮的时间越长,温度过高吸塘液中酸与转化糖含量愈多,就越会加速这个反应,因此,应当在达到热烫和煮制目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煮制时间。

此外,非酶褐变不仅在熬煮时会发生,在果脯干燥过程中也能继续发生,特别是在烘烤果脯时,如果烘房内温度高,通风不良,室内湿度过大,延长了果脯的干燥时间,成品的颜色更容易黑而深暗,这可以从改进烘房设备,缩短干燥时间来解决。

4、低糖果脯

果蔬糖制品深受人们喜爱,但属于高糖或高糖高酸食品(含糖量达65-70%),与现代的消费观念相违背;因此,生产新型的低糖制品势在必行,目前生产低糖果酱类产品主要是由于用低糖果浆代替了部分白糖,但这样会降低其凝胶强度,为此加入了一定的增稠剂,如市场上的果冻就是不用果汁而琼脂等配以酸、糖、色素、香精等制成。

低糖蜜饯的含糖量约45%,若糖度太低则制品在质量上存在透明度、饱满度差、易霉变及不利于贮藏等问题;

实际上:

低糖蜜饯是传统蜜饯与干制之间的加工技术,

(1)添加淀粉糖浆代替40-50%的蔗糖,以降低甜度、保持形状。

改变过去传统生产果脯使用白砂糖作原料制成品,而是以淀粉糖浆来取代40一50%的蔗糖,这样,煮制成的果脯依然是吃糖饱满,但吃起来甜度适宜。

下表为各种糖的相对甜度(蔗糖甜度=1.0)的比较:

糖类名称

蔗糖

果糖

葡萄糖

麦芽糖

淀粉糖浆

淀粉糖浆是葡萄糖、低聚糖和糊精的混合物。

它的性质是不能结晶,并能防止蔗糖结晶使用淀粉糖浆取代部分砂糖可使制作工艺简化,不必在煮制时对糖液进行转化,效果很好。

淀粉糖浆的甜度较低,有冲淡蔗糖甜度的效果,使果脯甜味温和,酸甜可口。

另外淀粉糖浆不含果糖,吸潮性较转化糖低,使果脯的储存性较好。

(2)添加0.3%左右的柠檬酸,使产品PH降至3.5以改进风味,加强保藏性。

(3)采用热煮冷浸工艺,即取出糖液,经加热浓缩或加糖煮沸回加于原料,以减少高温受热时间并保持风味。

(4)烘干脱水,WA在0.65-0.7,增加保藏性。

(5)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

(6)添加防腐剂、杀菌及冷藏。

5、发酵和霉烂相对甜度

1.0

1.5

0.7

0.5

0.5

果脯成品由于吸糖量不足和含水量过大,在贮藏中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往往会发生霉菌污染,即发生霉变。

防止果脯霉烂的措施:

一般情况下,成品中含糖量达68%以上时,任何微生物都难以生存。

另外,要控制成品的含水量,加强加工和贮藏中的卫生管理;对于低糖果脯,可适当添加防腐剂。

6、返砂产品不返砂

返砂果脯,其质量应是产品表面干爽,有结晶糖霜析出,不粘不燥。

但是由于原料处理不当,或糖煮时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时间,因而使转化糖急剧增高,致使产品发粘,糖霜析不出。

造成

不返砂的主要原因是:

⑴原料处理时,没有添加硬化剂;

⑵原料烫漂时间不够,果胶没有去尽;

⑶糖渍时,糖液发稠;

⑷糖煮时间太短,糖浆发粘,糖液的浓度不足;

⑸原料本身的果酸较多;

⑹在煮渍时,半成品有发酵现象。

解决的措施是:

⑴在处理原料时,应添加一定数量的硬化剂;

⑵延长烫漂时间,并在漂洗时尽量漂尽残留的硬化剂;

⑶在糖煮时,尽量采用新糖液,或添加适量的白砂糖。

延长糖煮时间,使糖液浓度在42-44波美度;

⑷调整糖液的pH值。

返砂果脯都是中性,pH值应在7-7.5之间,因此,含果酸较丰富的果实,在原料前处理工序时,就要注意添加适量的碱性物质,进行中和;

⑸密切注意糖渍的半成品,防止发酵。

增加用糖量,或添加防腐剂,不使半成品发酵。

7、糖液的重复使用

随着果脯生产批量的增多和产量的增大,熬煮过果实的糖液越积越多以致无处存放。

废弃不用自然是极大的损失,如直接使用又会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

这些糖液含糖量高(一般达70%以上),且极大部分已成转化糖,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胶体物质、悬浮物质及色素物质,因而呈粘稠度极大的褐色糖浆。

对这些废糖液如能合理处理,可供重复使用。

其处理方法是:

⑴将糖液加热至60℃左右,保持15分钟。

若粘稠度太大可酌情稀释。

⑵碱处理。

配制好10%的石灰乳(石灰质量要好),按糖液:

石灰乳为25:

1(体积比)的比例将石灰乳添加于经加热的糖液中,充分搅拌,并调节pH值为

6.5左右。

而后置于70-80℃的水浴(也可直火)保温15分钟,取出,静置10小时,使所产生的胶体絮团聚集下沉。

⑶澄清。

糖液中胶体团充分聚集下沉后,小心倾取上清液放好。

⑷脱色。

经上述澄清处理后的糖液呈红褐色,必须要进行脱色处理。

脱色剂采用浓度为30%的过氧化氢。

按过氧化氢与糖液体积比为1:

100的比例将过氧化氢添加于糖液中,充分搅匀,于50℃水浴上保温10分钟,取出静置,即可见红褐色消失,糖液呈淡黄色透明液体。

经此法处理过的糖液,可直接用于果脯加工而不影响产品的质量。

使用时可全部或部分用此糖液,可按产品要求不同而酌情控制。

任务二番茄酱(果酱)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