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137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31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docx

基因分离定律经典习题

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

?

?

学校9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D.环境影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纯种甜玉米中,产生的配子都含控制甜这种性状的基因,但结的子粒中有非甜的,说明接受了非甜的花粉后,子粒中含有的非甜基因被表达出来,所以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而表现为非甜性状,则说明非甜是显性.同理,在纯种非甜玉米中,也有接受了甜玉米花粉的个体,它们的子粒中既含甜基因,又含非甜基因,也表现出非甜性状,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考点:

本题以玉米为素材,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首先要求考生明确玉米是单性花,可以进行杂交,也可以进行自交;掌握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能根据题中信息准确判断显隐性关系。

2.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

A.50%B.25%C.75%D.10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母亲为多指,基因型为Aa,父亲正常,基因型为aa,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

aa=1:

1,因此该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儿(Aa)的可能性是1/2×1/2=1/4(25%)。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1/2变蓝D.3/4变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体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产生两种花粉W和w,比例为1:

1.又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所以在成熟的花药中取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中有一半变蓝。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

杂合子的双亲也可能都是纯合子,如AA×aa→Aa。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有AA、aa。

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后代都是纯合子。

考点: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杂合子和纯合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合子和纯合子的概念。

5.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恰当的是()

A.鉴定一匹白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

B.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

C.不断的提高小麦的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

D.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匹白马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A正确;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所以区分狗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杂交的方法,B错误;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体,C错误;用测交法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时,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连续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8B.7/8C.7/16D.9/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杂合体Aa连续自交n代,杂合体的比例为(1/2)n,纯合体的比例是1-(1/2)n.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其基因型为Aa,逐代自交3次,所以在F3中纯合体比例为1-(1/2)3=7/8,即在F3代中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的和的比例为7/8。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出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后代中杂合体和纯合体所占的比例,再将n的具体数值代入即可计算出正确答案,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7.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在后代是白羊的概率为3/4,黑羊的概率为1/4.所以再生第4只小羊是白羊的概率为3/4,黑羊的概率为1/4。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的四种植物体细胞中某些基因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从理论上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植株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

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

C.丁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D.甲与乙、丙、丁杂交过程中都遵循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甲、乙植株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A错误;甲、丙植株杂交后代有2种表现型,B错误;丁植株自交后代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C错误;甲与乙、丙、丁杂交过程中都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与两大遗传定律的关系。

10.采用自交方法,可以解决下列什么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黑色(显性性状)牛是否是纯种

②利用某纯种生物个体培养优良品种

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显性)品种的纯合度

④判断某种显性性状个体的基因型

A.②、④B.②、③

C.①、④D.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鉴别一只动物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和检验杂种基因型,都采用测交法,所以鉴定一只白色(显性性状)的羊是否是纯种,用测交的方法,①错误;利用某纯种生物个体培养优良品种,用杂交育种的方法,②错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显性)品种的纯合度,最好方法用自交.连续多代自交,并淘汰不抗病品种,后代中抗病纯合度越来越高,③正确;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用测交的方法;看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若出现,则待测动物为杂合子,反之为纯合子,④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各种交配方式的应用。

11.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

C.F1形成配子时,各对等位基因有均等机会进入同一配子

D.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F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保证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F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使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

1,B正确;F1形成配子时各种基因传递的机会相等,使产生的配子比为1:

1,C错误;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组合进入同一配子的机会相等,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假设的相关知识。

12.某种豚鼠的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有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用子代黑鼠与亲代白鼠交配,子二代中白∶黑等于3∶1,关于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子二代完全符合分离定律的性状分离比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没有出现交叉互换

C.后代个体数量少,统计中出现了较大的偏差

D.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有双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表现为黑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一只黑鼠和一只白鼠杂交,子代全部是黑鼠,推断黑色为显性性状,推断亲本为AABB×aabb,子代黑鼠为AaBb,与亲代白鼠交配,即AaBb×aabb,子二代为1AaBb(黑色):

1Aabb(白色):

1aaBb(白色):

1aabb(白色),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A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B错。

统计结果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结果,C错。

只有A_B_个体表现为黑色,其他都表现为白色,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型D.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子一代与隐性个体杂交,用来测定子一代的基因型,为测交。

如果子代都是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出现性状分离为杂合子,AB正确。

如果为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杂合子则产生两种以上配子,B正确。

配子的数量不能通过子代性状分离比来测定,D错。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4.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杂种后代中,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A错。

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亲本性状就是显性性状,B错。

表现型决定于基因型,还受环境影响,C正确。

相对性状是同一物种同一个体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兔的白毛和黑毛是相对性状,狗的长毛和卷毛不是相对性状,因为不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应该是狗的长毛和短毛、直毛和卷毛才是相对性状,D错。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基本概念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5.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中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亲本

后代

杂交

×

灰色

白色

灰色

×

白色

82

78

灰色

×

灰色

118

39

白色

×

白色

0

50

灰色

×

白色

74

0

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D.1/4是白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杂交Ⅱ中的灰色雄鼠和灰色雌鼠杂交,子代灰色:

白色=118:

39=3:

1,故灰色为显性性状,假设灰色基因为A,则杂交Ⅱ亲本都是Aa。

杂交Ⅳ灰色雌鼠和白色雄鼠杂交,子代都是灰色,故Ⅳ灰色雌鼠为AA,白色雄鼠为aa。

如果杂交Ⅳ中灰色雌鼠(AA)和杂交Ⅱ中的灰色雄鼠(Aa)杂交,子代为A_,都是灰色,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1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

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

D、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

2:

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均属于假说的内容,A、B项错误;如果假说内容正确,那么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这是依据假说内容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C项正确;演绎推理是对测交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预测,而不是对F1自交的结果进行理论上的预测,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7.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

A.噬菌体B.乳酸菌

C.酵母菌D.蓝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发生在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基因随染色体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进行有性生殖,无染色体,A错。

乳酸菌和蓝藻为原核生物,不进行有性生殖,无染色体,BD错。

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可以进行有性生殖,C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8.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正确。

AB是相同基因分离,错。

D不同基因型配子的随机组合,发生在受精作用,错。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9.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相对性状是同一物种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

玉米种皮颜色和种子形状是不同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应该是玉米的黄粒和白粒、圆粒和皱粒是相对性状,A错。

同理家鸡的长腿和短腿、毛腿和光腿才是相对性状,B错。

绵羊的白毛和黑毛是绵羊毛色的不同表现,是相对性状,C正确。

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是不同物种的不同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应该是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豆荚的绿色和黄色才是,D错。

考点:

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0.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测交

B.自交

C.与杂合子高茎杂交

D.与纯合子高茎杂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高茎豌豆基因型有纯合子DD和杂合子Dd,与矮茎dd杂交,如果是纯合子DD,则子代都是高茎Dd,如果是杂合子Dd,子代有高茎和矮茎,但是测交需要人工传粉,不够简便,A错。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让其自交,如果是纯合子DD,则子代都是高茎DD,如果是杂合子Dd,子代有高茎D_和矮茎dd,B正确。

CD选项子代都是高茎,无法区分,C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1.下列关于实验选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研究细胞膜化学成分是因为没有细胞内生物膜的干扰

B.用伞藻研究细胞核功能是因为两种伞藻的伞帽形态差异明显

c.用胚芽鞘研究生长素是因为它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经济易取,便于观察研究

D.用豌豆研究遗传规律是因为豌豆只有两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砑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各种细胞器,没有各种细胞器膜,也没有细胞核,故没有核膜,提取的细胞膜纯净,A正确。

不同种类伞藻伞帽形态差异明显,取决于细胞核的基因不同,B正确。

胚芽鞘为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保护套,分泌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生长,经济易取,便于观察研究,C正确。

豌豆具有多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为纯种,花大容易传粉,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好材料,D错。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实验探究史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能力。

22.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会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其后代只能出现2种新的基因型

D.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但有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A错。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能发生,B错。

基因型为YyRr和Yyrr的两株豌豆杂交,利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可知其后代可能出现3×2=6种新的基因型,C错。

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经减数分裂形成的雄配子和雌配子种类相同,都只有YR、Yr、yR、yr四种,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孟德尔遗传定律和生物变异来源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3.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曲线可表示豌豆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通过对图示分析可以得出,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连续自交提高所想获得的某种纯合品系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很多

D.c曲线可表示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了杂合子连续自交。

图中b曲线最终接近1/2,可表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的比例,C错。

考点:

本题考查自交过程中各基因型比例的变化。

24.人的前额V形发尖与平发际是由常染色体上单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如图)。

明明是平发际,他的父母亲都是V形发尖。

明明父母生一个平发际男孩的概率是()

A.1/4B.1/8

C.1/16D.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V形发尖是显性性状,父母均为显性杂合子。

故再生一个平发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概率的计算。

25.下列有关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控制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属于假说的内容

D.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孟德尔中“假说——演绎法”提出了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但并未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故A错。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研究方法。

26.阳阳做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Dd∶dd=12∶6∶2,他感到失望。

下列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

A.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B.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C.重复抓50—100次,保证实验统计样本数目足够大

D.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一半,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该学生抓取的结果不符合1∶2∶1是因为其抓取的次数太少。

D项中将某小桶中的配子减少一半不对。

考点:

本题考查孟德尔定律的模拟实验。

27.下列有关遗传的基本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绵羊的长毛与短毛、棉花的细绒与长绒都属于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性状分离是指杂种显性个体自交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后代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属于相对性状。

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时可表现出来,B错。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错。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学的核心概念。

28.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哪个选项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JanusgreenB)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③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④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①错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而无法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③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首次发现了动物激素——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分泌,⑥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教材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及使用目的。

29.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产生的可遗传变异一般只能来自基因突变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且不进行减数分裂,所以细菌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而基因突变是所有生物均可以发生的变异,故A项正确;染色体变异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属于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项错误;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分离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C项错误;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纺缍体的形成,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