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文档分享.docx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文档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文档分享.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资管理系统设计文档分享
工资管理系统(Salarymanagement)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课题的背景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
党和政府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指导思想。
对企业而言,全面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近期不能回避的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人事管理是企业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
而工资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实行电子化的工资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可以减轻比较繁琐的手工工资管理。
现在应用在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几乎都包括了工资管理模块。
有些环境中是由作为大型ERP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引进的,有些是作为企业的财务系统的一部分。
这些根据规范的西方的管理制度设计的工资管理软件,在很多时候还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的问题,本文介绍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工作就是要为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解决他们在工资管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在本单位经过一周的调研,并参考其他同行设计工资管理软件,我基本上搞清楚了像我们单位这样的小型企业对系统的需求,如果能够设计一套针对类似本单位的小型国有企业的工资管理系统特别有意义,并且是现行的财务管理软件代替不了的。
在和指导老师多次交流后,确定实现方案的要点和工作计划。
本系统的实现的主要功能有:
员工信息管理、工资结构设置、工资汇总打印等等功能。
(娱乐导航资讯)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
而工资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
实行电子化的工资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本文介绍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的研究和开发的比较和综述,研究开发的过程,以及设计思路和实现细节的考虑,最后给出了作者在毕业设计过程的体会。
1.2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
注:
本范文由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徐国梁老师提供。
正如研究任何其它软件项目一样,我做的毕业设计也经历了从选题,调研,熟悉开发环境,实验关键技术,查找类似的相关系统的资料;系统概要设计,数据库结构设计,功能模块开发,功能模块测试,系统调试和系统试运行和修改。
下面的流程图反映了我们的基本的思路和过程。
在各阶段的时间安排上,选题和调研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熟悉开发环境,实验关键技术,查找类似的相关系统的资料用了两周时间;系统概要设计用了一周的时间;数据库结构设计用了一周时间;功能模块开发和功能模块测试用了四周的时间;最后,系统调试和系统试运行和修改用了约三周的时间。
完成全部工作大约用了3个月的时间。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2.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信息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很早就在人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把信息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高效处理和应用是在计算机发明以后的50年代末。
目前人们所提到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存贮、检索、加工和传递,使其应用于组织机构及企业管理领域的“人-机系统”,该系统是70
年代初“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单一的人—机系统,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对管理的作用有限。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入网络化的发展时期。
世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在其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的管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持系统(DSS),其处理对象和服务对象,自身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2.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存在三个要素,这就是人、计算机和数据。
人是指企业领导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MIS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他们在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MIS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只靠一些计算机开发人员就可以完成的,必须有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
计算机技术是MIS(管理信息系统)得以实施的主要技术。
在这些技术中,软件开发是MIS开发的重点。
第三个因素也不能忽视。
企业的管理数据是MIS正常运行的基础。
广义地说,各项管理制度是MIS建设成功的基础。
试想要计算一台机床的成本,需要按时输入每个部件、每个零件以及每个螺钉螺帽的费用,涉及企业的生产车间、采购、库房、工艺设计和财务等多个部门,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制度作保证。
2、管理信息系统的界面特点
在计算机软件技术中,人机界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分支。
MIS人机界面设计一般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以通信功能作为界面设计的核心
人机界面设计的关键是使人与计算机之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信息。
一方面,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时应当尽量采取自然的方式:
另一方面,计算机向人传递的信息必须准确,不致引起误解或混乱。
另外,不要把内部的处理、加工与人机界面混在一起(人机界面程序只是通信),以免互相干扰,影响速度。
设计MIS时,针对每一个功能,都要按照模块化思想,使输入、处理与输出“泾渭分明”,充分体现人机界面的通信功能。
这样设计出来的程序不易出错,而且易于维护。
报表打印是MIS必备的功能之一,而且打印之前常常需要计算。
计算与打印分开设计,虽然消耗时间,但易于整个MIS系统的维护。
(2)界面必须始终一致
统一的人机界面不至于会增加用户的负担,让用户始终用同一种方式思考与操作。
最忌讳的是每换一个屏幕用户就要换一套操作命令与操作方法。
例如在整个系统可以以问号图标表示帮助,以磁盘图标表示存盘,以打印机图标表示打印等。
(3)界面必须使用户随时掌握任务的进展情况
人机界面应该能够告诉用户软件运行的进度。
特别是在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时,必须让用户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如可以设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几的任务进度条等。
目前,Windows下的应用软件无论大小,其安装程序几乎均做到了这一点。
开发MIS软件时,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4)界面友好。
使用方便
多数MIS软件的数据输入量较大。
对于一些相对固定的数据,不应让用户频频输入(特别是汉字),而应让用户用鼠标轻松选择。
例如,人事管理系统中的“文化程度”是相对固定的数据,其值一般取“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大本”、“硕研”、“博研”等。
录入这类数据之前,MIS软件应在相应位置弹出一个列表框,待用户以鼠标点击,而不应让用户每次都输入这些汉字。
总之,所开发的MIS在使用过程中,应使用户的数据输入量降至最低限度减少用户的干预量。
实践证明,用户干预愈少,MIS系统的满意程度愈高。
2.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主要有独立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合作开发方式、购买现成软件方式等4种。
这4种开发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根据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资金情况、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选择。
不论哪种开放方式都需要有单位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参加,并在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培养、锻炼、壮大该系统的维护队伍。
1.独立开发
独立开发适合于有较强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队伍和程序设计人员、系统维护使用队伍的组织和单位,如大学、研究所、计算机公司、高科技公司等单位。
独立开发的优点是开发费用少,实现开发后的系统能够适应本单位的需求且满意度较高,最为方便的是系统维护工作。
缺点是由于不是专业开发队伍,容易受业务工作的限制,系统优化不够,开发水平较低,且由于开发人员是临时从所属各单位抽调出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这些人员在其原部门还有其他工作,所以精力有限,容易造成系统开发时间长,开发人员调动后,系统维护工作没有保证的情况。
因此,一方面需要大力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原则,另一方面可向专业开发人士或公司进行咨询,或聘请他们作为开发顾问。
2.委托开发
委托开发方式适合于使用单位无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或开发队伍力量较弱、但资金较为充足的单位。
双方应签订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协议,明确新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开发时间与费用、系统标准与验收方式、人员培训等内容。
委托开发方式的优点是省时、省事,开发的系统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费用高、系统维护需要开发单位的长期支持。
此种开发方式需要使用单位的业务骨干参与系统的论证工作,开发过程中需要开发单位和使用单位双方及时沟通,进行协调和检查。
3.合作开发
合作开发方式适合于使用单位有一定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及软件开发人员,但开发队伍力量较弱,希望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技术队伍,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的单位。
双方共享开发成果,实际上是一种半委托性质的开发工作。
优点是相对于委托开发方式而言节约了资金,并可以培养、增强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便于系统维护工作,系统技术水平较高。
缺点是双方在合作中沟通易出现问题,需要双方及时达成共识,进行协调和检查。
总之,不同的开发方式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需要根据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也可综合使用各种开发方式。
2.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一般包括系统开发准备、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转换、系统运行与维护、系统评价等步骤。
根据开发系统的大小、复杂、投入、方式、方法等因素的不同,各步骤的要求和内容也不同,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计划。
1、系统开发准备
系统开发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提出系统开发要求、成立系统开发小组、制订系统开发计划等工作。
2、系统调研
新系统的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工作都要建立在对现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即必须调查现行系统的运行情况、问题等,明确用户的需求,特别是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方式。
调研的主要内容有:
(1)现行系统概况:
该组织的发展历史、目前组织的规模、工作状况、管理水平、与外界的主要联系等。
调查该项内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划分系统界限、系统与外界的输入输出接口等。
(2)组织机构:
画出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弄清组织的行政关系、人员编制、工作范围、地理位置等,发现不合理问题及新系统启动后可能对现有组织的影响。
(3)业务流程:
按照业务种类的不同和处理时间的先后不同,深入了解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画出现行系统业务流柞图,并与业务人员反复讨论,得到认可。
调查中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意人、财、物、信息的流向、规格、频率、要求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4)报表、数据处理:
了解各种统计报表、数据的格式、内容、处理时间及上报时间、频率、规律,存在的问题,对新系统的要求、希望等并收集各种报表。
(5)问题:
现行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可以按照严重程度分成不同的等级。
新系统的建立应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并改善薄弱环节。
(6)新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了解各级领导和各类业务工作人员对新系统功能的要求,系统分析(又称逻辑设计)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要求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系统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建立一个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由系统数据流程图、概况表、数据字典、物理逻辑表达式及有关说明组成。
最后要完成系统分析报告(也称为系统逻辑设计说明书)。
系统逻辑模型就像在根据需要建设一座学校前,按照学校教育的层次(初等、中等、高等)、规模、投资、地理环境、技术水平等条件的要求和约束,先由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保证学校建成后的各种功能得以实现,之后才能进行工程设计和施工一样。
在系统设计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