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111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docx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省市

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

刘春芝史建军

[摘要]通过运用产业地理集中度等统计模型,以1998年到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东北三省与江浙沪制造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发展程度明显低于江浙沪的制造业发展层级,规模优势仍然集中在传统重化工业上,依靠能源、资源的优势发展了自己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尽管发展程度落后于江浙沪等省市,但从数据的分析中也看出,东北三省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生产与深加工方面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产业优势,特别是在新型制造业领域也逐渐赢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为今后东北三省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制造业;地理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产业集聚水平;东北三省;江浙沪六省市[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3-7411.2011.03.014

()()[文章编号]1003-7411201103-0104-6

[收稿日期]2010-08-19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辽宁“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刘春芝1970-,女,辽宁开原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史建军()()1982-,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讲师。

沈阳110034

制造业在工业化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导向标。

辽吉黑三省的制造业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是国内制造业的排头兵,曾为新中国发展与壮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辽吉黑三省的制造业发展逐渐趋缓,并且发展模式趋同、经营分散化、重复建设等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

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沿海发达省份制造业的发展经验,指导和规范东北三省制造业的发展与产业定位。

一、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模型的选取

()一空间基尼系数测定

基尼系数于1912年提出,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对洛伦兹曲线进行了数量分析后得出的。

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度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其首次运用于衡量产业的空间分布则是在1986年。

在这之后,陆续又有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产业地理集中问题时使用了基尼系数,用来阐释某种产业在特定区域内部的集聚程度。

基尼系数是对比某地区所选产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所就业人数的比值,以

[1]及该地区就业总人数与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通常用公式来表示:

—104—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

n2()()1G=?

S-xiii=1

式中,G表示空间基尼系数,S是样本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与全国该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值,x是ii样本地区就业人数与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值。

采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测算产业地理集中度可以简便直观的得到样本观测结果,所测算的产业集聚程度与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成正比。

运用空间基尼系数可以测算出目前东三省的产业地理集中程度并得到产业的分布现状,通过与江浙沪的对比,我们可以从测量结果中总体把握东北三省制造业的产业布局并推测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区位熵法

采用区位熵是为了准确测算样本区域内部特定产业专业化水平,是对样本区域该产业相对集聚程

[1][2]度的度量。

计算区位熵的方法为:

e/eit()2Q=iE/Eit

其中,e为样本区域内部某产业的职工数量,e为样本区域总职工人数,E为样本区域所在领域产iti

业部门职工人数,E为该领域总职工就业人数。

Q为区位熵,取值大于零,当比值大于1时,体现出某ti

产业在样本地区具有比较优势,比值越大,说明其优势越突出。

通过对区位熵的测算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样本区域内部优势产业的明显地位,并通过对比区位熵Q值的大小来判别某产业的专门化率。

()三地理集中指数

尽管我们可以使用基尼系数来测算某一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但由于其本身涵盖因子范围较小,且因子容量不能够反映样本真实样本信息等原因,我们又引入了地理集中指数这一概念。

也就是说,空间基尼系数没有考虑到具体的产业组织状况及区域差异程度,因此在表示产业的集聚程度时经常含

[3]有与事实情况不相符的“虚假”现象。

所以我们引入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

为了使计算得以简便,我们对地理集中指数做出几个假设。

假设一:

我们选取的样本区域内的某一产业涵盖了若干家企业,记为P;

假设二:

将样本区域按照一定的要求划分为若干空间,记为Q;

假设三:

P个企业分布在Q个样本空间内。

这样便得到地理

集中指数的计算公式:

QQQP2222)()()(G-1-?

xH?

S-x-1-?

x?

ZiIiiji=1i=1j=1i=1()r?

?

3QQP222)()()()(1-?

x1-H1-?

x1-?

Ziiji=1i=1j=1

式中,r为地理集中指数,x为样本区域总的就业人数与样本区域所在领域的总就业人数的比值,i

S为样本区域内部某产业就业人数与该领域内相同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值。

H为赫芬达尔指数,定义i

N2为H=?

Z,为了简便的计算,我们采用统计年鉴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这一数据来计算企业jj=1

的规模分布,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由于企业在规模上和地区间的差异带来诸多影响,充分弥补了采用基尼系数法所造成的数据缺失问题,便于对样本进行跨产业、跨时间、跨空间的分析与

[2][4]对比。

二、六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与分析

本文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和上海六省市相关年度制造业产业数据作为原始样本,通过

—105—

东北亚论坛2011年第3期

对上述指标的测算与计量,分别得到不同角度的目标值。

首先以上述省份为参照系,利用2008年的各省

份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地区划分的从业人数”来具体测算所选定的20个行业在不同省份的基尼系数与?

区位熵,见表1。

其次,对六省市制造业的20个行业进行分析,分别以1998年、2001年、2005年和2008

[5]年的统计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计算出各时间点上的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并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

()六省市制造业分行业空间基尼系数与区位熵表2008年表1

Q?

1的省份Q?

2的省份行业代码空间基尼系数ii

()()C130.09093.61、黑3.19吉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沪、吉()C140.0620黑2.07

饮料制造业黑、浙、辽()C150.0446吉2.59

烟草制品业辽、沪()()C160.0814黑2.79、吉2.56

纺织业苏、浙———C170.0627

造纸及纸制品业浙、沪、吉———C220.008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0.2381辽4.14、黑3.35

C260.006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吉、辽、苏———

C270.0301医药制造业黑、浙———

化学纤维制造业浙、苏、吉———C280.050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吉、辽、苏———C310.003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0.0730辽3.5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辽、吉、苏———C330.0034

金属制品业沪、苏———C340.0197

C350.0057通用设备制造业沪、苏———

C360.0047专用设备制造业沪、苏———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沪、苏()C370.0263吉2.7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浙、沪、苏———C390.0141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苏、沪———C400.071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沪、浙、苏———C410.0110

资料来源:

相关省份统计年鉴2009。

国内学者在研究地理集中指数方面多采用区间分析的方法,将地理集中指数按照一定的依据划分

()γ为三个区间,第一个区间为?

0,0.02,说明目标产业在所选区域内没有地方化的迹象;第二个区间γ()()γ为?

0.02,0.05,说明目标产业在所选区域内分布比较均衡;第三个区间为?

0.05,+?

说明

[6][7]()目标产业在区域内有着很高的集聚程度魏后凯,2008。

依据区间分析的方法,我们将这20个

不同制造业部门在六省市的地理集中指数分类排序如下,见表3和表4。

三、研究结论

结合各表,我们可以初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区位熵指标上,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制造业产业多集中在依托

(()原材料为主要来源的制造行业,如农副食品加工业吉林3.6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辽宁

())4.1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辽宁3.56等资源与能源工业。

而江苏、浙江、上海的制造业产业

?

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一致,我们选择了制造业的20个行业作为研究样本,这20个行业的分类标准在新的国民经济分类体系中基

本未作改变,都属于比较典型的制造业。

Q?

1、Q?

2的省份两列中各省份按区位商由大到小排列,“———”表示该项为空。

?

it

—106—

辽吉黑与江浙沪六省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比较分析

((()))则较多的集中在纺织业江苏1.45、金属制品业上海1.68、通用设备制造业上海1.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上海1.3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浙江1.4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江苏1.5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上海1.38等依托资本与技术的新型工业。

通过

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东北三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多集中在以原材料为基础的重化工业上,以及部分要

()求产业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工业,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吉林2.79。

表2六省市制造业分行业地理集聚程度指数表

1998年2001年2005年2008年10年间变化率%行业及代码

地区辽吉黑江浙沪辽吉黑江浙沪辽吉黑江浙沪辽吉黑江浙沪辽吉黑江浙沪

0.12050.02420.03650.02250.06040.02360.12760.01065.89-56.20农副食品加工业C13

0.05770.09380.08820.14590.14100.14840.06830.145818.37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