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1113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docx

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

1、健康的涵义: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完全按好的状态。

2、心理健康的涵义:

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3、制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

(1)统计常模

(2)社会规范(3)生活适应(4)临床诊断(5)主观经验

4、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5、我国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代表性观点:

6、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水平正常

(2)自我意识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人格统一完善(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与目标:

识记: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涵义:

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2、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要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好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心理健康的具体目标: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増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教育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全体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6、差异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主体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辅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

8、整体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

9、发展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

10、活动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11、保密性原则的涵义:

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给予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

领会:

1、心理健康教育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学校和社会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3)开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

(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

(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和谐。

3、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全面发展教育有三方面的作用,即基础与中介的作用、操作与动力的作用、激励与增效的作用。

4、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基本目标、和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

5、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面向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教育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中的人和事的不满言行、错误观点甚至敌对情绪与态度,教育者不应随便符合他们的观点和思想情感,而应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辨是非,帮助他们端正看问题的角度,调整看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排除各种心理困扰,解除心理症结。

7、全体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以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和最终目标。

8、差异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一样,因材施教,有的放矢,重视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9、主体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集中而直接地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特征,要求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10、整体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最后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整体素质的目的。

11、发展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是要对学生、对人性持有正确的认识和信念,认识人的潜能,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辩证看待学生的特点和局限,重视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持乐观肯定的态度。

12、活动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针对青少年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等,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知识的简单传授上,应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与实际情境中去讨论、体验和训练。

必要的时候还要创造条件,使他们可以通过直接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完善个性发展。

应用: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既有不同点,又有共同点,更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点表现在:

(1)理论基础不同

(2)学生观不同(3)目标侧重不同(4)工作内容不同(5)工作原则不同(6)方法手段不同。

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工作对象都是正在成长发展的学生,根本目的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它们还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扩展了德育的方法,增加了德育的途径,巩固了德育的基础,强化了德育的地位和功能,使德育在新的历史时期与其他教育获得了更为和谐的统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脱离德育的要求,因为德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因此,两者既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相互替代。

2、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人脑的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卫生用脑、进行治理的全面开发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技能、知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等系统的教育,从而直接和间接地服务与智育,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优化学习行为,并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3、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的关系:

体育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奠定了必要的生理和体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健康获得了必要的条件。

体育不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因为人的心理健康的维护,本质上还要靠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4、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是美育的基础,美育应该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美育,就会带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现状

识记:

1、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起源:

是心理卫生运动和职业辅导运动。

2、台湾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萌芽生长。

台湾心理健康教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8年,蒋建白领导成立了“中国辅导学会”,这标志着台湾省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初步建立。

(2)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建立。

(3)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动发展。

3、香港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4、中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1)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引入

(2)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3)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4)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

领会:

1、心理卫生运动的推动:

现代心理卫生最著名的倡导者皮内尔。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做出直接贡献的先驱者当属美国人比尔斯。

1909年2月,在比尔斯等人的积极努力下,“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在纽约成立,比尔斯任顾问。

此后,心理卫生运动不仅在美国迅速发展,而且扩展到世界各国。

1930年,“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在华盛顿召开,代表53个国家和地区,会上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它的宗旨是“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化的、教育的活动,尤其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心理缺陷等的研究、治疗与预防,以及全体人类幸福的增进。

”心理卫生运动引起了全社会对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视,促使人们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关注,从而使心理咨询与辅导等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心理测量运动的影响:

3、职业辅导运动的贡献:

4、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并率先在美、欧等国家中发展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专家队伍与政府投入

(2)人才培养与资格要求(3)服务领域与任务(4)专业知识机构与学术期刊。

5、西方心理健康教育的趋势: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定的职业化、高学历化取向

(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综合化、途径的多样化与整合化取向(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的专业化、实践化与研究化取向(4)心理健康教育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取向。

6、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理论上,将加强研究力度,强调本土化研究,强调辅导的人生化本位;在内容和方法上,职业辅导将会成为重点,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将会扩展,学校辅导课程将有进一步发展;在技术方面,计算机将有助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7、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

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比较断的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与不足,

(1)思想观念上重视不够

(2)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3)专业化队伍尚待建立(4)理论指导力尚显不足(5)实际操作规范性不高。

8、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展望:

(1)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化

(2)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化(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4)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5)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化。

9、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成就:

(1)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2)各地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注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4)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5)编撰出版了一大批心理健康教育的读物。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识记:

1、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训练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状况(比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比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比如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异性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培育和发展个体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自我概念。

2、自我接纳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3、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指教育学生如何正确确立现实的有价值的自我目标及适当的志向水平,引导学生合理掌握时间,妥当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追求自我价值和理想的实现,同时引导学生自觉控制自我,学会处理自我意识问题上的困扰,努力改善自我。

4、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对教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5、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学生视对方为朋友,彼此喜欢对方,并互相帮助。

6、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教育青少年学生更多地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并帮助他们有效地与父母沟通;同时也使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正确处理代沟问题,以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

7、异性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教师和家长应在了解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异性交往的原则,并教育他们学会以正确的方式方法与异性同学大方相处。

8、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成就动机进行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成就动机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进而树立恰当的抱负水平。

9、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就是要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使他们学会学习。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它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得操作程序和步骤。

10、考试焦虑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考试焦虑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现象,考生在考试期间紧张、不安、担心、忧虑、恐惧等情绪反应,都可称之为考试焦虑。

11、情绪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情绪辅导又称情绪教育,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并能有效地沟通,掌握疏导不良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防止和克服消极、冲突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

12、休闲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指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休闲观念和态度,获得必备的休闲知识和技能,学会选择安排有益的休闲活动方式,拥有充分而丰富的休闲生活,发展自己的才能与个性的一种教育活动。

13、职业教育与辅导的涵义:

是根据个人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个性特点,结合国家需要和有关职业消息,帮助个体选择恰当的职业,以便为今后的升学就业做好准备。

领会:

1、自我认识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自我接纳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一)自尊心的培养

(1)教育学生学会自尊自重

(2)教师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

(二)自信心的培养

(1)给予学生积极评价

(2)因材施教发掘潜能(3)自我竞赛获得自信(4)创造机会发挥特长(5)集体评说相互尊重。

3、自我完善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

(2)自我设定与自我激励(3)自我监督与自我控制(4)自我体验与自我强化

4、师生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

(2)注重师生互动,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师生的自由交往(4)采取民主的教育态度,促进自身的教育行为(5)了解学生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5、同伴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促进同伴之间的互动

(2)了解学生同伴关系的现状,公正及时的处理同伴冲突(3)建立班级活动的规则,重视和利用非正式团体(4)创设积极向上的班风(5)提高人际认知水平,调整交往认知结构(6)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主动参与交往活动。

6、亲子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父母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

(2)子女学会理解和尊重父母。

7、异性关系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一)青少年学生性意识的发展

(1)对性知识和异性的探求和了解

(2)对异性的疏离与排斥(3)对异性的关注与接近(4)对异性的追求与爱恋

(二)青少年学生的异性交往教育

(1)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教育

(2)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3)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①克服羞怯②真实坦诚③留有余地(三)引导学生区分友谊和爱情。

8、学习动机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习兴趣(3)激发成就动机(4)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

9、学习策略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2)组织策略①列提纲②做示意图③利用表格(3)精细加工策略①记忆术②做笔记③联系生活实际④利用背景知识。

(二)元认知策略

(1)元认知知识

(2)元认知控制(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2)努力管理策略①情绪管理②动机管理③环境管理

10、考试焦虑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端正应试动机,减轻心理负担;

(2)做好充分准备,形成良好的应试状态;(3)冷静处理怯场。

11、情绪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情绪认识

(2)情绪识别(3)情绪沟通(4)情绪控制(5)情绪熏陶

12、休闲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1)认识休闲的功能

(2)学会休闲的选择(3)懂得休闲的伦理

13、职业教育与辅导的措施:

(一)明确职业能力倾向

(1)一般学习能力

(2)言语能力(3)算术能力(4)空间判断能力(5)形态直觉能力(6)文书速度与准确性的能力(7)眼手协调能力(8)手指灵活度(9)手的灵巧能力

(二)了解职业兴趣类型

(1)实用型兴趣

(2)研究型兴趣(3)艺术型兴趣(4)社会型兴趣(5)企业型兴趣(6)事务型兴趣(三)探索职业价值取向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

识记:

1、心理健康课程的涵义:

狭义的是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形式,它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与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即设计如何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组织活实施、如何进行课程评价以提高课程的质量等问题。

广义的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

2、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涵义:

是传授较为系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基础知识的一种课程形式,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部分。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涵义: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式。

4、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涵义:

是指学校通过经验环境(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授给学生的关于心理发展方面的非公开性经验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5、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涵义:

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传递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中的内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和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机制的一种课程形式。

6、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

在于促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实现对自己心理的“认知”;着眼于心理品质的“训练”;着眼于心理品质的“陶冶”;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侧重于与某种学科的学习及某种形式的活动相关的心理品质的认识与训练。

7、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结构:

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认知经验要素、意志品质要素、情感经验要素、社会经验要素和生活经验要素。

8、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逻辑组织形式和心理组织形式。

领会:

1、心理健康课程的特征:

最本质的特征是“人本化”,即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不同的学习经验,协助学生发展其价值观、责任感、知识和能力,以此陶冶其健全人格。

2、心理健康课程的原则:

除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必须的别强调的体验性原则和相容性原则。

3、心理健康课程开设的意义:

开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符合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补充。

(1)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有利于优化课程的结构(3)有利于完善课程的功能(4)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性质:

(1)知识性

(2)基础性(3)问题逻辑性

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性质:

(1)活动性

(2)系统性(3)主体性(4)互动性。

6、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的性质:

(1)全局性

(2)导向性(3)陶冶性(4)规范性。

7、融合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

(1)整合性

(2)潜隐性(3)依附性(4)融合型

8、识记法:

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健康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之自觉进行心理保健和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

9、操作法:

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言语和动作的操作活动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常见的操作法有叙事法、测验法、游戏法、作业法、演讲法。

10、集体讨论法:

是在老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某以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述自己的意见,进行研讨的一种教学方法。

11、角色扮演法:

就是通过学生扮演或模仿一些角色,重演部分场景,使学生以角色的身份,充分表露自己或较色的人格、情感、人际关系、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发展心理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12、行为改变法:

是通过奖惩等手段来建立和消除某些不良行为。

应用: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程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是按照课时一节一节地进行的。

对于每节课的进程,往往包括以下步骤:

(1)课程的引入

(2)课程的开展(3)分组讨论(4)课程的升华。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课程起始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和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确立主题名称

(二)确定主题的教学目标(三)确定课时和教学场地(四)选择教学活动方式(五)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六)拟定教学活动程序。

4、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组织:

是指为完成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师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传统的学科教学,它的教学过程应体现出自身明显的特点:

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

(一)课前准备

(二)课程导入(三)课程开展(四)课程结束。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辅导

识记:

1、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

2、心理咨询的种类与形式:

3、问题的基本类型:

4、评估的一般过程:

5、团体咨询与活动的概念与特点:

6、团体咨询与活动的功能:

领会:

1、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与联系:

2、心理咨询的过程与环节:

3、团体咨询的作用机制:

4、团体咨询的主要技术:

5、团体咨询的运行过程:

6、团体咨询组织者的作用:

应用:

1、会谈评估:

设计会谈提纲、会谈中的提问技术;

2、测验评估:

使用心理测验的意义、使用测验的注意事项

3、情感干预技术:

4、行为干预技术:

5、认知干预技术:

6、团体咨询的一般方法:

7、处理团体咨询中常见的问题:

七:

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领会:

1、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2、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4、社会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5、自然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6、艺体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7、学科教师准也能力的含义:

8、课堂心理气氛的基本含义:

9、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应用:

1、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策略:

2、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

八、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实施

领会:

1、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影响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

3、亲子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