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801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8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docx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灸疗学新认识——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

著者:

陈日新

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腧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2.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其最佳刺激为艾热刺激,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3.腧穴热敏化态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第一章概述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反应点。

腧穴的起源就是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则是动态的、个体化的、敏化态的腧穴。

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已经认识到疾病反应点即腧穴敏化的部分特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对特异联系,创立了一系列通过疾病反应点即敏化的腧穴来治疗疾病的针灸疗法,创造了人类疾病治疗史的神话,开创了疾病治疗的新途径。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

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等;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

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在灸疗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疾病在体表产生病理反应的一种新现象即腧穴热敏化现象。

研究始于1988年。

我们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

第一是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第二是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第三是传热: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第六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比如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施灸三阴交,热流向下腹部传导,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

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而对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20多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

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

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左右。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

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于临床推广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及阐述其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我们多年来已研究了20多种疾病的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

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

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

《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

《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

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

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

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疗效也愈好。

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

灸之要,是不是也要求气至而有效?

乃至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

如果能,如果是,这就意味着艾灸的疗效大有发掘之潜能!

自2001年以来,我们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卫生厅等6项有关经穴热敏化的科研项目,经过近6年的临床研究,我们得出如下研究结果:

①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某些腧穴会发生敏化。

其中腧穴热敏化是一类新的敏化类型,热敏化腧穴对艾条悬灸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产生透热(艾热从经穴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扩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临床特征,且极易激发循经感传活动,而非艾条悬灸无此作用。

②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骨性关节炎、感冒、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盆腔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等疾病,与艾条悬灸非热敏化的相同腧穴比较,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以上结果表明:

(1)人体腧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功能态,当人体发生疾病时能使体表腧穴发生敏化,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经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处在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腧穴特异性的“小刺激大反应”;

(2)热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热,也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疗效优于常规静息态腧穴的针灸疗法;

(3)热敏化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约95%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

因此,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

如上所述,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由于大幅度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充分展示了灸疗学的特色与优势,有可能振兴中国灸疗学;继续深入探索腧穴热敏化的出现规律,扩展其适应症,改进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方法等,均是以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腧穴热敏化现象已涉及到许多新的生命现象,新的生命现象必然蕴涵着新的生命规律与机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极有可能发现人体机能调控的新规律,开辟灸疗调控人体机能的一片新天地,对现代医学发展也将提供创新的机遇。

第三章腧穴热敏化现象

我们在临床施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代科学、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的奇异生命现象。

第一是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图3.1);

第二是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图3.2); 

第三是传热: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到达病所(图3.3);第四是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第五是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图3.5);

第六是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图3.6);

第七是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

施灸部位产生的热、胀、痛等感觉发生深透远传,所到之处,病症随之缓解。

如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施灸三阴交,热流向下腹部传导,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以上灸疗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部和表面的热感)。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第四章腧穴热敏化规律

1.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

普查健康人群的结果显示,腧穴热敏化出现率约5~10%,而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20余种疾病进行艾灸腧穴观察,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平均可达70%左右。

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居多,急性病和慢性病均可出现。

疾病痊愈后,腧穴热敏化出现率下降至10~15%左右。

2.热敏化腧穴与经穴定位的关系

腧穴热敏化作为一种疾病的病理反应,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我们曾以30例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体表共查找出热敏化腧穴121个,与经穴定位的重合率为48.76%。

热敏化腧穴具有时变特性,即随着时间其部位和强度也发生变化。

对热敏化腧穴进行艾灸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3.热敏化腧穴对艾灸的反应

热敏化腧穴对艾热反应表现为喜热、透热、扩热、传热和非热觉。

平均出现概率为70%,这说明上述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所谓喜热就是与非热敏化腧穴比较,热敏化腧穴在艾灸时患者感觉非常舒适,往往能即时减轻疼痛。

尽管这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但这是艾灸适应症的一个重要标志。

喜热现象出现概率为95%左右。

透热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主要特点。

所谓透热就是当艾热靠近这个已热敏化的腧穴时,患者可以感觉到艾热通过体表深透进入到皮下深部组织,甚至进入胸腹腔脏器,而在施灸部位,患者感到表面不(微)热深部甚热。

透热现象出现概率为60%左右。

扩热也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主要特点。

所谓扩热就是当艾热靠近这个已热敏化的腧穴时,患者可以感觉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片状扩散。

扩热现象出现概率为80%左右。

传热则是热敏化腧穴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所谓传热即艾灸热敏化腧穴时,患者感觉一股热流沿着某种路线传导,从而气至病所,甚至患者感到施灸部位不(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甚热。

传热现象出现概率为70%左右。

非热觉是热敏化腧穴的一个奇异特点。

所谓非热觉即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独立出现概率约10%,相兼出现概率约60%。

4.腧穴热敏化的分布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研究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对于临床推广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及阐述其产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我们多年来已研究了20多种疾病腧穴热敏化的分布规律,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感冒、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激惹综合症、男性性功能障碍、痛经、盆腔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中风等,初步掌握了这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穴区、感冒在风池和上印堂穴区、盆腔炎症在三阴交穴区、眼科疾病在耳垂区等。

5.腧穴热敏化与灸性循经感传

针刺疗法的精髓与灵魂是《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所训: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即激发感传,气至病所。

古代医家已把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作为提高针灸疗效的一种积极手段。

《三国志》在描述东汉名医华佗行针治病时说“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这就是对感传与针刺疗效关系的生动描述。

《针灸大成》中所说的“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就是一个尽人皆知的著名论断。

强调行针治病时务必使气直到病所。

近三十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

感传活动是人体经气运行的表现,是人体内源性调节功能被激活的标志。

针刺疗效与感传显著程度密切相关,感传愈显著,针刺疗效也愈好。

采用激发感传,促进气至病所的方法,对治疗一些现代医学棘手的病症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长期以来,灸疗学仅强调要求施灸过程中的腧穴产生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并不强调艾灸治疗过程中产生感传活动。

艾灸穴位能不能像针刺一样发动感传,气至病所?

灸之要,是不是也要求气至而有效?

乃至特效、高效、速效和长效?

如果能,如果是,这就意味着艾灸的疗效大有发掘之潜能!

八十年代,我国著名灸疗大师周楣声已观察到艾灸能有效地激发循经感传,施灸的部位常重视选择压痛点。

我们则观察到,压痛点与热敏化腧穴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穴位敏化类型,前者属力敏化,对机械能刺激敏感,如针刺、按压等;后者属热敏化,对热能刺激敏感,如艾灸等;有时两者可同时在同一穴位发生,表现出腧穴敏化的多重性和多样性。

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发动循经感传,出现率达95%以上。

说明艾灸热敏化腧穴能高效率发动感传,热敏化腧穴是灸疗的最佳选穴,灸之要,仍然遵循“气至而有效”的针刺疗法古训。

第五章腧穴热敏化的探查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是激发感传、开通经络的关键之一。

它决定了本疗法对病症的适应程度及施灸部位。

腧穴热敏化的发现过程表明,其出现部位、表现特征及适宜刺激都有其特有规律。

长期的临床观察表明,对于腧穴热敏化的探查必须在深刻认识腧穴热敏化现象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艾灸材料,采用正确的艾灸方式。

一、灸材选择

腧穴热敏化的特性研究及临床疗效研究结果证实,这类新型敏化腧穴的最佳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故选择纯艾条作为腧穴热敏化探查的灸材。

二、探查准备

(一)环境

保持诊室安静,可适当运用轻柔的音乐。

诊室的温度保持在20℃~30℃。

(二)灸态

1.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态,选择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探查部位,放松肌肉,均匀呼吸,思想集中,体会艾灸时的感觉。

2.医生集中注意力于施灸部位,不断询问患者在艾灸探查过程中的感觉,随时调整艾灸的手法与位置。

三、探查部位

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特殊反应,它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机体疾病的部位、性质和病理变化。

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发现,不同疾病的腧穴热敏化的出现部位是不同的。

结合传统灸疗理论及临床观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查:

1.相关疾病的腧穴热敏化高发部位(见下篇各论部分)

2.病痛及其临近部位

3.与疾病相关的经络循行部位

4.体表特定穴部位

5.与疾病相关的神经节段分布部位

四、探查手法

1.回旋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回旋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此种方法有利于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

2.雀啄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旋灸部位,施行雀啄灸法,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此种方法有利于施灸部位进一步加强敏化,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3.温和灸法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施灸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固定位置的温和灸法,以患者局部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产生灸性感传。

腧穴热敏化的探查手法通常是上述三种手法的密切配合。

根据腧穴热敏化现象出现的时间,有迟发和速发之分,故在临床探查的过程中需要医生耐心、细心的观察。

如果在上述的探查部位中均没有探查到腧穴热敏化,可再采用激发手法以激发患者整体经气水平,然后运用上述手法再次进行探查。

所谓激发手法就是采用艾条温和灸法艾灸患者的神阙、关元、至阳、肾俞、足三里等强壮穴位,施灸时间为20分钟左右。

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激发手法能使腧穴热敏化的出现率提高20%~30%左右。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所有的热敏化穴被探查出。

五、腧穴热敏化的判别

腧穴热敏化是根据施灸部位对艾条悬灸的灸感反应来判别的。

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腧穴热敏化在探查过程,会出现以下几种灸感反应,只要出现以下一种以上(含一种)灸感反应就表明该腧穴已发生热敏化

1.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2.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

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甚至达病所;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

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6.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第六章腧穴热敏化艾灸的操作

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

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

二、灸法操作

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

单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

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T形灸三角灸

单点灸

双点灸

三点灸

悬灸

(一)单点灸

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灸操作。

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

1.回旋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回旋施灸。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

回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

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

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

临床操作1~3分钟。

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

(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行艾条悬灸操作。

操作手法包括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

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枢(双)与关元等。

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

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

掌握最佳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应。

腧穴热敏化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根据腧穴的热敏化特性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腧穴热敏化的最佳施灸剂量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

这即能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又体现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精髓。

1.Ⅰ相期:

又称潜伏期,是指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时,灸性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在这段时间内,艾灸刺激信号在体内进行传导,激发、整合各种功能活动,为腧穴热敏化反应显现从量上逐渐积累。

不同疾病、不同部位,其对艾灸刺激的反应速度不同,不同性质病理过程也制约着灸性感传显现的速度,因此有迅速和缓慢之分。

潜伏期短的,称为速发型,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

潜伏期长的,称为迟发型,一般在十分钟以上。

2.Ⅱ相期:

又称上升期,指灸性感传被诱发后,除局部出现热感渗透、扩散、酸、胀、重、麻等感觉外,灸感沿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区,即所谓的“气至病所”。

这是经气激发的表现,是艾灸信号开始在机体内发挥调整、治疗作用的反应。

3.Ⅲ相期:

又称发挥期,指灸感维持感传路线及感传强度,发挥治疗作用。

艾灸刺激在体内发挥着最大的调动能力,艾灸效应仍在不断积累并维持、稳定在一个高水平,这是艾灸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时相。

4.Ⅳ相期:

又称消退期,指灸感强度逐渐减弱,沿感传路线逐渐回缩,直至消失。

这是机体经过艾灸逐步调整后,机能状态趋向平缓的表现。

四、灸性感传

对热敏化腧穴施行艾条悬灸,极易出现灸性感传现象,其感觉形式、感传速度、感传深度、感传方向等与传统的循经感传现象比较,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1.感觉形式

在热敏化腧穴上激发的灸性感传,其感觉形式以热感为主,可表现为热感扩散、热感渗透、热感感传等。

另外还有局部或非施灸部位的酸、麻、重、胀、蚁行、水流感、清凉感等,甚至还会出现非施灸部位的烧灼感、痛感等。

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引发的灸性感传,其感觉形式可为单一感觉,亦可为多种感觉的复合,所以,应仔细询问患者,注意区别。

2.感传速度

不同患者,不同部位的热敏化腧穴,其灸性感传速度是不同的,与针刺激发的感传速度范围基本相同。

3.感传宽度

这在《灵枢·本输》上称为“阔数之度”。

在热敏化腧穴上激发的灸性感传,其感传宽度有粗有细,与感传速度一样,变化很大,无固定范围可言。

从临床上观察来看,多数是以边缘模糊的线状和带状出现,但也可见片状扩散,或由线成片,或由片成线,不一而足。

4.感传深度

在《灵枢·本输》上称为“深浅之状”。

在四肢的感传线当行经关节处多是曲屈弯转,在躯体的表面则是直行向前。

感传进人胸腹腔以后,必然是横穿斜达不受内腔的遮隔,畅行无阻。

体表的浅感传,与胸腹腔的深感传,互相衔接,构成一体,寻取捷径而奔赴患处。

5.感传走向

所取腧穴热敏化的位置与病患的部位,是决定感传走向的一个主要因素。

最主要的是循经至病,躯干部也多见前后直达的形式,或是上下分行、左右分支,腰腹部易出现两侧环抱;循行开始或过程中会有分叉多岐的情况;弥漫扩散也是出现比较多的形式,有的是在灸处扩散,有的则是行进一段距离再弥漫全身;灸感行进过程中大多数会如潮汐一起一伏向前推行。

6.感传时间

疾病轻重不同,完成艾灸四相的时间不同,一般病情越重感传的时间越长。

而且同一个病人随着病情的好转,每次感传的时间会缩短,这也是判断疾病轻重和病情转归的一个标准。

最长可达数小时,最短数分钟。

第七章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

一、艾灸作用

1.温经散寒,行气通络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

朱丹溪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而无热象的疾病,均可用温气的方法来治疗。

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2.扶阳固脱,升阳举陷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

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加,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灵枢·经脉》篇云:

“陷下则灸之”,《伤寒论》也指出“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故临床上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等病症均可以用艾灸疗法来治疗。

3.泄热拔毒,消瘀散结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艾灸治疗痈肿的记载,《千金要方》中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