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456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docx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

对联创作六原则-对联创作要点-

 

工,首先是指工整。

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

就是说,要完全合乎或基本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

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古人(或者说前人)作对,是很讲究“工”的。

清代以前联书,选联都比较严,几乎没有不工的。

民国时期的联书,如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各集所收之联,也都选得很认真。

当然,也有些书选得随便一些。

近年的联书中,确有一些是不够严谨的,尤其所选入的新对联,若干不工整的对子,也“登堂入室”,以致人们对新对联的创作产生疑虑。

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本身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二是编选者没有逐联推敲,东抄西摘,凑成一本就算大功告成,便一误己再误人了。

我以为后者责任更大些,如果按“虽少而精,宁少勿滥”的原则办事,那些十分不工整的“对联”便会永无出头之日,那将是联坛的幸事。

 

这里,不想举例了,只是提醒读者:

莫以为印成铅字的都是好对联,都是“范文”。

 

工,还有“精巧凝练”的意思。

我大致估算过,七言以下的对联,能占到对联总数的一半以上,九十字以上长联,还不及百分之一。

它以有限的数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象,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练。

 

不懂得惜墨如金,是对联不工的一个毛病。

1986年全国“慰问前线,缅怀英烈”征联活动,初评入选的对联中,也还有这样“不精”的对联,试举两例:

 

编号“283”联:

 

山美水美,山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日月高,何及战士风格高

 

评委们认为“山水美”、“日月高”是多余的巧意,应变为:

 

山美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何及战土风格高

 

编号“272”联:

 

边关御寇,火中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天下同歌一代英雄

 

评委们认为“火中”、“天下”为赘语,不如删去成为“四六”句式更为凝练:

 

边关御寇,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同歌一代英雄

 

当然,经过“阑尾切除术”的对联,不可能再得一、二等奖了,得纪念奖还可以,因为作品毕竟还可以“救药”,否则,评委们连议都不必议了。

 

 

稳,即平稳安定的意思。

循规蹈矩,能求得安稳;标新立异,也同样能求得安稳。

如同建筑,无论样式如何,都必须基础稳固,形象端正。

作对联也是这个道理。

 

稳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

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

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就比六四句式显得稳重;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居多;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一般为六五七句式,若“六六六”则呆板,若“七六五”则不稳,几乎没有人这样用,道理就在于最后用字数多的句子,可以把前面的话“托”住。

另外,还有一种领字的情况,领字可以理解为是合起来“托”住全联,如昆明大观楼联,其结尾应分别为: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也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

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

 

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

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

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例如:

 

知多世事胸襟阔

 

阅尽人情眼界宽(格言联)

 

家居绿水青山畔

 

人在春风和气中(春联)

 

这样的对联居多。

但有些是有强弱变化的,主要是上弱下强,这样的对联也很多,如《羊城晚报》征联力拔头城的一联: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上下联都是发愤争胜的意思,下联的力度自然更大些,概括面也更广些。

再如广州翠园酒家征联中独占鳖头的一副作品:

 

翠阁我迎宾,数不尽甘脆肥浓,色香清雅

 

园庭花胜景,祝一杯富强康乐,山海腾欢

 

比起出句的具象感受,对句在气韵和感情升华方面,都高出一筹。

 

从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到,强弱之分,不是好坏之分。

无论强弱相当,还是上弱下强,每一句都要尽力去做。

倘有一句败笔,则如同房基柱塌陷,建筑物是不会稳固的。

 

至于上强下弱的情况,比较少见,除非一些趣联,否则,谁也不愿做“虎头蛇尾”的事。

 

稳,还有一个“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

一个人思想反复无常,对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感情上浮躁夸饰,他的对联作品,很难达到真正的稳。

 

 

贴,即妥当的意思。

好比人做件衣服,经过妥当地剪裁、缝纫,穿起来很合身,不大不小,不肥不瘦,自己穿着合体,别人看着也舒服。

作对联也要像穿衣服一样。

好的对联可达到“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地步。

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

 

“不贴”,常表现为夸大其词,仿佛一个矮人穿了长衫,戴了高帽一般。

题名胜,则“世上第一”、“天下无双”;“胜西湖”、“胜蓬瀛”……;写挽联,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即使作广告,写悼词,恐怕也没有这样写的。

 

“不贴”也常表现为用词不当,特别是对同义、近义词,未能精细选择。

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副应征联:

 

东临碣石涛声旧

 

西近阳关柳色新

 

此联在立意、情绪、对仗、平仄诸方面都不错,只是“旧”字为与“新”字对仗,字下得太拘束,反而意思不清:

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

评委们决定把这个字换掉,用一个近义词“古”代替:

 

东临碣石涛声古

 

西近阳关柳色新

 

这样,“抢救”了一副好联。

 

不贴,也表现为上下联主题不集中,即立意上不那么一致。

这是征联中大量作品初评落选的一个原因。

1988年春节的“环宇大团圆”征联,第一联为征下联,终评时遇到达样一个对句:

 

出句:

皓月仰中天,自有清辉周四海

 

对句:

黄花香晚节,俨然正色傲三秋

 

这一对句,立意不错,切合征联时令(始自中秋节),对仗、平仄都没有问题,而且“晚节”一词形成双关,既说黄花(菊花)开在晚些的节日(中秋)中,又说老人保持晚年的情操。

因此,这一对句颇受评委会中老年评委的喜爱。

不过,又发现它与大团圆征联的主题虽有一定关系,但“贴”的不紧,因此,只能评为二等,且排列靠后了。

 

 

切,虽也有“妥当”的意思,但它主要表现为有比较明确、比较强烈的针对性,即“确切不移”。

 

《楹联丛话·卷四》载:

 

潮州韩文公祠联云: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紧切潮州,移易他处昌黎祠不得。

 

此联之所以不得“移易他处”,是因为“紧切潮州”。

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中,瞻奉舍施。

韩愈(文公)上《论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谁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被贬为潮州刺史。

虽只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但他的文学主张因际遇更得到加强,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被尊为百世之师。

 

不妨将此联与其他韩祠联进行对比:

 

其一苏学士前传谪宦

 

孟夫子后拜先生

 

其二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其三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其四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成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显然,这几副联亦是佳作,但并未“紧切”当地。

前二联是潮州的,后二联是北京的,与“天意”一联比较,切与不切,十分清楚。

 

除切地外,对联还强调切人,无论题赠、喜庆、哀挽,要非常适合受联人和撰联人的身份、经历、性格特点。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震惊文坛,许多名人写挽联表示悼念之情,兹举数联于下:

 

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郭沫若挽)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死也不宽恕,懂得进攻退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陈毅挽)

 

敌乎?

友乎?

余惟自问

 

知我?

罪我?

公已无言(徐懋庸挽)

 

这几联是“工而切”的。

首先切合鲁迅:

有用鲁迅著作名的,如《中国小说史略》、《二心集》;有歌颂鲁迅精神的,如打落水狗;有对鲁迅进行恰当评价的,如“岂仅文坛闯将”、“不愧思想权威”;有说鲁迅遗嘱的,如“莫作空头文学家”;有由鲁迅逝世时间进行联想的,如“方悬四月,叠坠双星”(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逝世)。

其次切合作者自己:

蔡联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陈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儒风。

郭联的“撼无一面”,是言事,他与鲁迅未见过一面,也没通过一次信,感到“这在我是莫大的遗憾”;徐联在切合自己方面更值得称道。

人们知道,鲁迅生前曾对徐产生误会,撰文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徐还未来得及进行解释,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因此,徐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