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397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 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docx

第五章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

第五章实验动物设施与设备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实验动物设施的分类和实验动物设施的组成,重点讨论开

放环境、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的结构特点和实验动物设施使用特点,以及生物安全和感

染实验设施的使用特点。

关键词:

设施;开放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特殊环境设施。

实验动物科学一个重要的研究目标是控制实验动物的环境。

环境因素的变化常常引

起实验动物生物学特征的改变,进而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同时,实验动物环境的问题

也不可避免涉及到动物福利问题。

合理设计和建造实验动物标准设施有利于高效管理,

使实验动物生产和动物实验条件达到最优化。

第一节实验动物的设施分类

一、实验动物设施的概念

实验动物设施是指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的总和。

一个设施可以大到动物中心或

生产繁殖机构,小至某一实验动物室。

总体的原则是提供实验动物最适宜的环境,保障

实验动物的质量和为动物实验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

二、实验动物设施分类

(一)、按其功能分类

1.动物生产设施(AnimalProductionFacility)指用于实验动物的饲育繁殖、生产

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2.动物实验设施(AnimalExperimentalFacility)指用于研究、试验、教学、

生物制品、药品生产、检定等为目的进行实验动物饲育、试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

管理在内的总和。

3.特殊动物实验设施(SpecialAnimalExperimentalFacility)指用于感染、毒理动

物实验、病原微生物和细胞培养、重组DNA、转基因动物实验、克隆和胚胎干细胞、

细胞实验和应用特殊化学物质等进行实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包括运营管理在内的总

和。

(二)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

1.普通环境(OpenSystem)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是饲养

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场所。

饲料、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垫料要消毒,饲养室内要有防鼠、

防昆虫等措施。

2.屏障环境(BarrierSystem)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外界隔离,是饲养清洁级动

1

物和SPF级动物的设施。

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过滤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

对于10000级,进入屏障内的人、动物和物品如饲料、水、垫料及实验用品等均需有严

格的微生物控制。

(图5-1)

经初、中、

具无害化

高三级过滤

处理功能

气后进入

的密封排

动气系统

高压消毒锅

进渡槽

淋浴

传递窗

图5-1屏障环境

3.隔离环境(IsolationSystem)实验动物生存在与外界环境完全隔离的环境内。

工作人

员通过隔离器上组装的无菌手套进行操作,不直接接触动物。

饲料、饮水,垫料,笼具

等都应高压、高温灭菌。

进入隔离器内的一切物品均需通过传递舱灭菌。

适合饲养SPF、

无菌动物、动物的保种育种或同等级的动物实验。

(三)、按设施的平面布局分类

根据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要求,建筑设施中又分为无走廊式、单走廊式、

双走廊式和三走廊式。

1.无走廊式(NoCorridors)此类设施一般面积比较小,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主要

用于饲养品种单一或以实验为主的设施。

由于人流和物流交叉,进出路线交叉,而且污

染物品容易影响洁净物品的清洁度,一般饲养普通级动物。

2.单走廊式(SingleCorridors)为了有效地利用洁净区内的面积和节约能源,一

般的研究机构在进行中、短期动物实验时常采用此种模式。

大多是利用原有的建筑进行

改造而成的实验动物设施。

相对于双走廊其优点是占用空间小,设施利用率较高,维护

费用低。

缺点为清洁笼具和污染材料之间常常存在污染的危险,走廊相对拥挤。

(图

5-2)。

3双走廊式(DoubleCorridors)是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类型。

可以有效

分割为清洁区和污染区。

作为屏障设施使用,比较容易控制微生物污染。

缺点是有效利

用面积减少(图5-3)。

2

4.三走廊式(ThreeCorridors)三走廊式压力梯度从中间的洁净走廊、前室、动

物饲养室、污物走廊逐渐降低,是目前常用的动物实验设施。

图5-2单走廊单元

图5-3双走廊单元

第二节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筑要求

一、选址

为新建实验动物设施选址,可参照GBJ73-84洁净厂房的规范要求。

考虑外部环境

如下因素:

(1)选择大气含尘浓度及化学污染程度较低,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图5-4)。

(2)选址地的空气含菌水平低,可降低设施中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3)选址地应能保证水电供应,并应有道路到达,交通方便。

(4)选址应远离有严重震动和噪声干扰的铁路、码头、飞机场、交通要道。

(5)设施应布置在院区内环境清洁、人流、货流不穿越或少穿越的地段。

(6)选址应避开自然疫源地。

二、设施面积的分配和布局原则

(1)繁育饲养区和动物实验区分开,各成独立系统,专区(室)专用。

(2)在规模较大的实验动物楼,从微生物控制以及实验动物使用管理方便考虑,应将

低级别实验动物与高级别动物所在的楼层尽量分开。

(3)同等级、且性情亦较温顺的动物可安排在同一套设施或同一楼层内,但对环境易

造成较大影响的动物,如犬会制造巨大噪声,应作特别处理。

3

(4)洁净设施布局设计时,应保证人员、物品和净化空气单向移动,以避免交叉污染。

(5)实施布局要方便日常工作和实验操作,并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必需物品。

三、实验动物设施的布局

(一)区域布局

1.前区的设置包括办公室、维修室、库房、饲料室和一般走廊。

2.饲育区的设置

(1)繁育、生产区。

包括隔离检疫室、缓冲间、育种室、扩大群饲育室、生产群

饲育室、待发室、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走廊。

(2)动物实验区。

包括缓冲间、实验饲育间、清洁物品贮藏室、清洁走廊、污物

走廊。

(3)辅助区。

包括仓库、洗刷间、废弃物品存放处理间(设备)、密闭式实验动物

尸体冷藏存放间(设备)、机械设备室、沐浴间、工作人员休息室。

(二)其它设施设置

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均应在压力变化相交接处设有缓冲设置。

动物实验区的设施应

与饲养繁育系统分开设置。

有关放射性实验操作应参照GB4792实施。

带烈性传染性、

致癌、使用剧毒物质的动物实验,均应在负压隔离设施或有严格防护的设备内操作。

类设施(设备)须具有特殊的传递系统,确保在动态传递过程中与外环境的绝对隔离,

排出气体和废物须经无害化处理,应体现“人、动物、环境”的三保护原则。

图5-4实验猴建筑设施

(三)各个分区设施的功能

1.饲养室饲养动物的生存环境,是设施的主体部分,其生产设施应分设有育种

4

室、扩大群饲育室、生产群饲育室、待发室等。

2.隔离检疫室外部引进的动物需隔离1-2周。

3.动物实验室供作动物实验用,如手术室,实验处理室,实验观察室,动物监

测室,大型生产单位应建立包括微生物寄生虫、病理、遗传等项目实验室。

4.洗刷消毒室对饲养用笼具,鼠盒、水瓶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不同环境要求不

同,在开放环境里,动物室所用器具可集中洗刷消毒。

楼内饲养动物,应在每层楼设

置洗刷室,房间大小依动物数量而定,房间不宜狭小,应有足够空间堆放待洗刷物品及

消毒后物品,地面有一定坡度并有通畅的排水管道。

笼具清洗后可采用化学消毒,用

1:

200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效果良好。

在屏障系统里,所用物品必须经高压灭菌后方可

应用,一般使用双扉高压灭菌器,其洗刷消毒后室与动物室相连,物品经灭菌后直接移

入屏障(图5-5)。

5.库房贮存各种消耗品,如饲料、垫料、笼具、用具等,屏障设施内应设清洁

库房(图5-6)。

图5-5消毒室图5-6清洁库房

6.工作人员用房包括办公室、休息室、淋浴室、厕所等。

繁育设施屏障环境每

个单元宜单独设立,淋浴设备包括更衣、淋浴、换消毒衣几个相连的小间,形成一个通

道,不经过此通道不能进入屏障,屏障设施内一般不设卫生间以减少废物。

7.废物处理间废物处理间是实验动物设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废弃污物包括动物

粪尿污染的垫料、死亡、淘汰及动物实验后的尸体等。

污染垫料应密封运送至专门堆集

场所,做到日清日洗。

尸体装于塑料袋中密封,可先暂存在冰柜内,然后送焚尸炉焚烧。

(四)屏障环境的人流和物流控制

洁净区压力梯度一般遵守:

洁净走廊>动物生产(实验)区>非洁净区顺序的原

则。

清洁区严格地控制微生物的侵入,无论人员、动物、物品和空气都需经过相应的处

理才能进出清洁区,保证屏障内不被污染。

5

人的移动路向:

更衣→淋浴→二次更衣→清洁走廊→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污染走

廊→外部区域。

物品的移动路向:

物品→高压蒸汽消毒锅(已包装的消毒物品可经传递窗,笼具经

泡有消毒液的渡槽)→清洁准备室→清洁物品储存室→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污物走廊

→外部区域。

实验动物的移动路向:

外来实验动物→传递窗→检疫室(经检疫后)→清洁走廊→

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污染走廊(包装)→外部区域。

屏障设施内必须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以除去粉尘土和微生物;过滤脱臭器除

去臭气。

往往将初、中效过滤器和控温、控湿装置集中在一起,每个饲养室设立独立的

高效过滤器,将调控好温、湿度的洁净空气送入动物室。

室内排风口也应装有初效过滤

器。

四、实验动物设施的建筑要求

(一)房间面积

2

地面面积应该在15-20m之间,最小宽度在3m左右,天花板高度至少为2.5m。

门位

于房间狭窄端,沿墙壁长端安置笼具、设备和工作区。

设计上力求多种动物通用。

动物

室和实验室涂料一般可选用草绿色,走廊为灰色,表面平滑、耐磨、耐压、耐酸、碱、盐、

化学溶剂,无渗漏,自流平厚3mm,有一定弹性,使用年限为15年。

(二)地面

平整而不平滑,耐水磨和腐蚀,拐角处做成圆角弧面设计。

地面可采用聚氨酯自流

地坪、卷材加焊地面。

也可采用司米克地板砖拼缝镶嵌深色环氧树脂涂料。

在材料的使

用上要特别注意其放射性指标、采用高级环氧树脂加优质固化剂自流坪,

(三)墙面

外墙首选混凝土、钢筋和砖,其次为空心黏土砖填充墙,内部为土建墙。

也可采用

水泥砂浆墙体,外涂3遍环氧树脂墙漆,表面光滑、平整、无反光、无缝隙、不脱落、耐

冲击、耐腐蚀。

阴阳角均为圆弧形,易于清洗和消毒。

(四)天花板

采用能承重、气密性好、保温性能好优质彩钢板制成。

金属圆踢脚,隔墙与隔墙之

间、隔墙与吊顶之间均有金属圆弧连接件。

(五)无菌水池和地漏

设不锈钢密封式水池,防污染。

地漏为不锈钢特制,可水封,防堵,防回水、回气。

(六)门和窗

门一般情况向内开,在屏障环境内,门向压力高的方面开启(即正压),上面设计观察

窗,门宽不小于1m。

门采用特制铝合金净化门型材制作,耐腐蚀,易清洗。

为工作车过

6

往方便,不设门槛,门下装密封条,气密性好,安装闭门器。

为了防止污染,节约能源,屏障

区一般不设窗。

(七)传递窗和内走廊

传递窗为不锈钢板制作,耐消毒液,内设4个紫外线灯,双门互锁。

走廊宽度不应小于

1.5m。

(八)药液渡槽

用3mm厚不锈钢制作,下设排水开关,上盖可用水密封。

(九)配电及通讯

设施内的配电线暗装,由非洁净区进入洁净区的电气管线、管口应严格密封。

电源插

座带盖,开关均有防水膜。

(十)野鸟和昆虫控制

在门、窗等部位,要有防止野鸟和昆虫进入的设施。

包括纱窗、过滤器或风门片等,

同时在管道系统使用风门片或隔栅,在地面排水口覆盖纱网。

(十一)噪声控制

实验动物对声波的灵敏度和范围比人高,噪音引起动物躁动和惊恐,影响正常生活规

律,影响实验结果。

因此,一是防止外界干扰,远离噪音源;二是对空调及送风设备进行隔

音和消音处理。

第三节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环境国家标准

一、国家标准的制定

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影响动物实验的效果和动物繁育的质量,我国技术监督局1994年

批准颁布了动物实验环境及设施标准(GB/T14925-94)。

2001年又进行了重新修订。

二、2001年版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14925—2001)对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环境指标做出了详细规定,本

次国标修订的主要特点是:

对环境条件分类作出了调整;区分了动物繁育、生产设施和

动物实验设施的环境指标,并根据不同种类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提出不同的环境要求;

新增了各类动物居所密度和动物照度指标;对循环空气的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总之各

项技术指标的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操作性加强,具体内容见表5-1至表5-4。

表5—1实验动物繁育、生产设施环境指标(静态)

指标

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鸡

项目

屏障环普通环屏障环

普通环境隔离环境隔离环境屏障环境

境境境

16~2

温度,℃18~2920~2620~2616~28

日温差,℃≤-4-44

相对湿度(%)40~70

10~20~510~20~5

换气次数(次/h)8~108~1010~20**

20*0*20*0*

气流速度(m/s)0.1~0.2

20~20~

压强梯度(Pa)-100~150-100~15020~50**

50**50**

空气洁净度,级-10000100-1000010010000

落下菌数(个/皿)≤303无检出303无检出3

3

氨浓度(mg/m)≤14

噪声(dB)≤60

工作照度150~300

照度(lx)

动物照度15~20100~2005~10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12/12或10/14

注:

表中氨浓度指标为动态指标。

*一般采用全新风,保证动物室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如果先期去除了粉尘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

不排除使用循环空气的可能,但再循环空气仅限于同一单元,新鲜空气不得少于50%,并保证供风的

温、湿度参数。

**单走廊设施必须保证饲育室、实验室压强最高。

***此处动物实验设备系指动物饲养和实验时,保障动物所处的局部环境应达到本环境指标的设备。

8

表5—2动物实验设施(设备***)环境指标(静态)

指标

项目小鼠、大鼠、豚鼠、地鼠犬、猴、猫、兔、小型猪鸡

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隔离环境

温度(℃)19~2620~2516~2618~2216~26

日温差(℃)≤43433

相对湿度(%)40~70

换气次数(次/h)8~1010~20*20~50*8~1010~20*20~50*20~50*

气流速度(m/s)0.1~0.2

压强梯度(Pa)-20~50**100~150-20~50**100~150**100~150

空气洁净度(级)-10000100-10000100100

落下菌数(个/皿)≤303无检出303无检出无检出

3

氨浓度(mg/m)≤14

噪声(dB)≤60

工作照度150~300

照度(lx)

动物照度15~20100~2005~10

昼夜明暗交替时间(h)12/12或10/14

注:

表中氨浓度指标为动态指标。

*一般采用全新风,保证动物房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如果先期去除了粉尘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

不排除使用循环空气的可能,但再循环空气应取自于无污染区域或同一单元,新鲜空气不得少于50%,

并保证供风的温、湿度参数。

**单走廊设施必须保证饲育室、实验室压强最高。

***此处动物实验设备系指动物饲养和实验时,保障动物所处的局部环境应达到本环境指标的设备。

表5-3各类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

小鼠(g)大鼠(g)豚鼠(g)地鼠(g)

项目

<20>20<150>150<350>350<100>100

2

单养(m)0.00650.010.0150.0250.030.0650.010.012

2

群养(m)(母+同窝仔)0.0160.080.09/只0.09

最小高度(m)0.130.150.180.180.180.220.180.18

表5-4各类动物所需居所最小空间(续)项目

兔(kg)猫(kg)犬(kg)猴(kg)小型猪(kg)鸡(kg)

项目<2.10-2

<2.5>2.5>2.5<10>20<44-6>6<20>20<2>2

50

单养

0.200.460.280.370.601.01.50.50.60.750.961.20.120.15

2

(m)

群养

0.93(母+同窝仔)----

2

(m)

最小高

度0.400.450.76(栖木)0.80.91.50.60.70.80.60.80.40.6

(m)

9

第四节动物设施中的主要设备

(一)空气净化系统设备

空调机房设计时要考虑节能、环保等的特殊要求,确保设施运转后,能耗较低,同时

应有足够的运行可靠性,必须保证无论设施出现何种情况,都有方法或措施避免设施停

止运行或者使其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设施利用全新风系统,有初、中、亚高、高效滤

材对气流进行处理,确保空气净化,所有机组都一备一用,配备一定功率的发电机组,确

保送、排风机组任何时间都能运转。

屏障系统内必须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以除去粉尘土和微生物;过滤脱臭器除

去臭气。

将初、中效过滤器和控温、控湿装置集中在一起,每个饲养室设立独立的高效

过滤器,将调控好温度、湿度的洁净空气送入动物室。

室内排风口也应装有初效过滤器。

根据过滤的效果分为以下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装置。

初效过滤器主要

阻挡10μm以上的异物或尘粒。

中效过滤器主要阻挡1-10μm的悬浮性尘粒。

高效过

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主要阻挡粒径在1μm以下的尘粒(表5-5)。

表5-5各种空气过滤器性能

适应粉尘过滤效

分类形式压力损失保养方法适应范围

粒径(μm)率(%)

除去粗尘或保护

低效过滤器无纺织布5以上70-903-20水洗

中、高效过滤器

棉纤维或

医药、食品工厂、

玻璃纤维更换

中效过滤器1以上40-958-25医院维持清洁度

的袖珍单滤器

用的最终过滤器

元式

亚高效亚高效过更换低水平的清洁房

1以下95以上15-25

过滤器滤器单元间

更换

超HEPA99.99以无菌动物隔离器

高效过滤器1以下25-50单元

过滤器上等

普通级动物房应有通风设备,以保证换气次数的要求,其它级别要安装净化通风设

备。

一般是顶送风(图5-7),四角回风,注意减少涡流。

二、电源、照明、通讯设备

设有报警器和故障显示装置。

清洁级以上动物应用备用电源,以保证不间断供电,

凡没有双路供电能力的单位,应安装备用发电机。

普通动物室的照明度分为工作照度和动物照度。

工作照度150-300lx,采用特制嵌

入式净化灯,进口镜面铝反光罩,有机透明灯片。

工作照明开关在清洁走廊和污物走廊双

控。

图5-7空气流通图5-8无菌水生产系统

动物照度依动物类别不同,啮齿类动物只需15-20lx;犬、猴、猫、兔、小型猪

100-200lx。

对无采光房间,设置明暗各12h的自动动物照度明暗开关。

紫外线灯与工

作照明连锁,并集中控制,防止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工作后启动自动消毒30min以上。

由于实验动物设施的特殊性,人员进入后内外联系非常重要。

安装电话程控交换机,

分设在洁净区内各室、洁净走廊,与洁净区外部相通。

三、安全和报警系统

为了加强管理,在屏障区内每个房间、走廊都设置了摄象机,可以对内部操作管理进

行检查、指导,对动物实验操作和实验期间的动物反应进行观察和录像,也方便教学、学

习和参观。

实验动物设施要求全天24h不能停止送风,如果停电或出现故障,不能及时发现和

处理,很可能造成设施污染和动物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在中央控制室设置风机故障

报警,温湿度、压差异常报警及闭门报警系统,保证设施运行的安全。

四、消毒与灭菌设备

(一)压力蒸气灭菌器

洁净动物设施使用的物料均应经过消毒灭菌。

双扉压力蒸气灭菌器的主体跨过屏障

墙,并有两个门,一个开启在非洁净空间内,物料由此门进入作蒸汽灭菌;另一个门开

启在洁净控制区内,灭菌后的物料可从中取出使用。

一些大型的双扉压力蒸气灭菌器可

对笼具甚至笼架作灭菌处理。

而不耐高温高压和(或)不能水浸的物料,则可通过渡槽

或传递窗进入洁净区。

(二)渡槽

渡槽是内放消毒药液的水槽,在非洁净区及洁净区各开一口,不耐高温高压的器

械物料从非洁净区一侧放入,浸泡消毒后从洁净区取出使用。

(三)无菌水生产系统

大型实验动物设施耗用大量无菌水,须安装无菌水生产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先以超

滤膜滤去0.5μm以上的悬浮微粒,可滤去细菌和真菌,然后以紫外线照射,可杀灭病

毒,并进一步杀灭细菌和真菌,获得净化水(图5-8)。

实验动物的饮用水无需蒸馏、离子交换等,这样更有利于动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五、微生物控制设备与饲养设备

(一)隔离器

隔离器能有效防止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扩散,不仅为隔离器中的动物提供屏障,同

时保护感染设施内的大环境不被有害微生物污染。

隔离器通常包括容易折叠的膜式隔离

器和硬壁隔离器。

最早的硬壁是不锈钢材料,现在采用透明的聚碳酸酯材料。

薄膜式隔

离器主要由塑料薄膜室、橡胶皮手套、过渡仓、空气过滤器、操作台(架)、内帽、外帽、

空气压缩机、喷枪、灭菌罐、连接袖、黏胶带、橡皮圈、气压计、风机等组成。

聚乙烯

薄膜室是隔离器主体部分,是实验动物的饲育区。

隔离器内的操作都要经过橡胶长袖手

套进行,笼具、饲料、垫料、饮用水及必要的仪器设备经严格灭菌后送入隔离器中(图

5-9)。

图5-9P3实验室隔离器

(二)独立通风换气笼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饲养大、小鼠的笼具经历了木盒、陶罐、金属笼盒、塑料盒

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Theniplas公司,在带空气过滤帽的塑料盒的盒帽

上加了一个进风口,希望促进盒内的通风换气,从而出现了第一个独立通风换气笼盒

(IndividuallyVentilatedCages,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