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37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docx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轴对称平移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轴对称;平移。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

3、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内容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有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这里是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本单元教材先设计了画对称轴,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

 

第1课时:

图形的运动

(二)

教学内容:

82、83页例1、例2及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对称轴,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1、认识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

出示82页轴对称图片

师:

这些图片好看吗?

为什么好看?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因为对称而让人觉得美的物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

(板书:

轴对称图形)

二、复习旧知

1、你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2、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看书中图片,画出对称轴。

三、学习新知

1、出示例1

(1)这幅图对称吗?

(2)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

(3)点A和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4)点B和B’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5)点C和C’点()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个小格。

(6)我发现: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2、小结: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

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

或者画对称图形。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思考的基础上,用铅笔试画。

(3)小结: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结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练习:

P83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轴对称

沿着图形中间的直线对折,

图形两侧叠起来是完全一样的,

中间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平移

(1)

教学内容:

教材86页例3及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认识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图形的过程,感知平移现象。

能直观地分辨常见的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经历观察、操作等过程,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会判断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教学重点:

1、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能根据规定格数在方格纸上画出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把这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

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知识铺垫:

学生观察教师示范:

(1)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2)物体从一个位置沿着直线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这种现象叫做平移。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

(1)引导观察:

把这个图形向上平移,数一数平移了几格?

向右平移,数一数平移了几格?

注意:

不要把两图之间的空格距离当成平移了几格。

学生活动:

自己数一数,小组交流。

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

(2)课件演示数方格的方法。

(3)怎样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

(要想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多少格,只要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条边平移了多少格就可以了。

小结:

平移的关键:

根据箭头观察平移的方向,采用找对应点的方法确定平移的格数。

(4)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方法步骤

(1)找出原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或端点)

(2)按要求分别描出各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

(3)按原图将各对应点顺次链接。

3、平移的特点:

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

三、巩固应用

1、P87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把图放在实物展台上,指明学生上台讲解,教师组织评价)

3、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自己先确定平移方向和距离,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交流、展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移

(1)

图形在平面内移动的位置

可以数图形平移的方格数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

教材87页例4及练习二十一第3—6题。

学习目标:

1、提高观察、操作画出不规则图形平移后变成规则图形。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

学习重点:

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学习难点:

把平移用到图形的变化中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

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2、这个平行四边形做的什么运动(平移)往哪个方向平移?

(向右)它平移了几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自由回答)

3、看来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

今天我们要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图形的平移。

(板书课题:

平移)

二、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例4

谈话:

平移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用处可多了!

(课件显示例4的图)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这个图形有两条边都是曲线,你能用我们学过的平移知识来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3、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图

(1)中的左边半圆向右平移6格,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学生边说边用课件演示)

5、引导学生计算出面积,并说出计算方法。

6、尝试练习:

第87页做一做(你会用平移的方法算出火箭的面积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展示。

(把右边的三角形向左平移成一个长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就可以求出面积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集体讲评。

2、完成练习二十一第5题

要求说出小动物们分别向哪个方向方向平移多少格才能吃到喜欢的食物,教师在展示台上展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6题

六、板书设计

剪拼

不规则图形---------→学过的图形

平移

 

课后反思:

 

第四、五课时单元检测

第六课时试卷讲评

 

统计

教学内容:

平均数;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2、能根据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建议:

1、注重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

3、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4、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

5、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6、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课时平均数

学习内容:

教材90页例1及练习二十二1、2题

学习目标

1、建立平均数你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慨念和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让学生经历解决求简单平均数问题的过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学习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出示书橱,上有12本,下有10本,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使每层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

现在每层都有了11本,这11本是他们的什么数?

(3)小结:

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以多补少或先合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号朋友。

板书:

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1.课件出示90页例1情景图:

2、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从统计图上获得了那些信息?

3、设问:

要知道这几个同学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应该怎么求?

(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方法。

(1)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指人板演)

(2)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14+12+11+15)÷4

=52÷4

=13

(3)52表示什么?

13又表示什么?

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还可以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平均数,

5、小结:

13不是实实在在的数,它只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量,在实际收集的数量中有的比13多,有的比实际少。

三、巩固新知

1、课件出示例2.

如果比总个数你觉得公平吗?

小结:

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学生独立解答,抽生板演。

2、完成课本第92页的“做一做”。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

四、梳理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事吗收获和体会?

五、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二、三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95页例3及练习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师:

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

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

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

一起动手试一试。

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

标题;纵轴:

代表人数,单位:

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

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

你们会画吗?

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

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

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

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

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

我们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

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

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

图例

PPT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

复式条形统计图

3、PPT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

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

哪年最少?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

哪年最少?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三、巩固练习:

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营养午餐

教学目标:

1、了解健康知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3、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能合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2、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一、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