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210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 15页.docx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doc15页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企业学院:

...../Shop/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

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Shop/40.shtml

《总经理、高层管理》

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Shop/38.shtml

《中层管理学院》

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Shop/39.shtml

《国学智慧、易经》

46套讲座

...../Shop/41.shtml

《人力资源学院》

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Shop/44.shtml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

77套讲座+324份资料

...../Shop/49.shtml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

67套讲座+8720份资料

...../Shop/42.shtml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

52套讲座+13920份资料

...../Shop/43.shtml

《财务管理学院》

53套讲座+17945份资料 

...../Shop/45.shtml

《销售经理学院》

56套讲座+14350份资料

...../Shop/46.shtml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

72套讲座+4879份资料

...../Shop/47.shtml

2005年五道口综合考试试题以及仅代表个人的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64分)

1.系统性风险

2.中央银行独立性

3.正回购与逆回购

4.收益率曲线

5.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6.结构性失业

7.真实经济周期

8.什么是会计中的借贷法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从国民经济统计角度看,储蓄=投资恒成立;而从凯恩斯乘数理论角度看,储蓄并不总是等于投资。

二者有无矛盾,如何解释?

2.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4.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制约与问责机制。

三、论述题(选作一题,共26分)

1.为了缓解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试分析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对宏观金融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64分)

1.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变化、世界能源形势的改变都会使股票报酬发生变动。

这些风险影响到所有的证券,因此,不能通过证券组合分散掉。

换句话说,即使投资者持有的是经过适当分散的证券组合,也将遭受这种风险。

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这种风险是无法消除的,故称不可分散风险。

由于系统风险是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风险,所以也称“市场风险”。

2.中央银行独立性

答: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对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

建立独立的发行制度,以维持货币的稳定;独立的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独立的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

这是一种相对的独立性,即在政府的监督和国家整体经济政策指导下的独立性。

它的两条原则是:

第一,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为基础的出发点。

要考虑自身所承担的任务及责任,不能自行其是,更不能独立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之外,甚至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相对立。

第二,中央银行的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及整个业务操作都必须符合于金融活动自身的规律。

中央银行既不能完全的独立于政府,也不能对政府百依百顺,成为政府附庸。

3.正回购与逆回购是回购的两种形式。

回购是证券出交易时,卖方向买方承诺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将证券买回的交易方式。

正回购,是同一内容的资产先卖出再买进的合约;逆回购,是同一内容的资产先买进再卖出的合约。

回购交易的特征是:

期限短;买卖的资产都是流通量大、质量最好的金融工具,如国库券.回购的实质是一种质押短期借贷,最初目的是融资,后发展为货币政策手段。

回购协议买卖价格是一致的,但卖方(融入方)要付息给买方。

回购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企业和中央银行以及中介服务机构。

4.收益率曲线:

是债券的利率期限结构的曲线,即反映在一定时点上不同期限债券的收益率与到期期限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任一时点上,影响债券利率期限结构的形状的因素有三个:

第一,对未来利率变化方向的预期。

如果预期利率上升,则利率期限结构呈上升趋势;第二,债券预期收益中可能存在流动性溢价。

这样,投资者在接受长期债券时,要求对与期限相联系的风险给予一定补偿;第三,市场效率低下或者资金从长期(或短期)市场向短期(或长期)市场流动可能存在的障碍,这一因素使长、短期资金市场形成分割。

收益曲线的图形有三种:

第一种是随着期限增长收益增加,收益曲线向上倾斜;第二种是随期限增长收益不变,收益曲线水平;第三种是随期限增长收益减少,收益曲线向下倾斜。

一般的收益曲线属于第一种。

RRR

OTOTOT

收益率曲线图

5.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应计基础)也称应计制或应计基础,是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应该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与否作为确认的标准,而不考虑款项是否已经收付的会计核算原则,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是当前绝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核算基础,在收入赚取的期间确认收入,在费用发生的期间确认费用,而不论收到或付出现金在何时,它是财务报表所体现出来的受益概念更符合客观、真实。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比现金更能“润滑”今天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是权责发生制而不是收付实现制确认了信用的所有方面。

投资者、信贷者及另外的决策制定者及时地搜寻有关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

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报告与盈利活动相联系的现金流人和现金流出来提供这些信息。

应收、应付项目是未来现金流人和流出的预测器,换言之,权责发生制会计通过在交易或其他事项发生时,而不是在收到或付出现金时,报告交易或其他事项产生的现金后果来辅助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

一旦这些现金流量能在一种能够认可的确定性程度上被估计是,权责发生制才提供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

收付实现制(现金收付基础)亦称“实收实付制”,指直接以款项的收付为标准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原则。

凡是收到款项,立即确认收入;凡是发生支出,立即确认为费用。

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手续比较简化,并可如实反映业务情况。

但是,收付实现制对会计核算的盈亏状况有很大影响,它使企业所计量的收益不真实。

收付实现制违背了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

它通过忽略应收项目低估了收入和资产,忽略应付项目而低估了费用和负债,另外,有超过一年经济寿命的支出不能予以资本化在未来年限中进行折旧摊销,预付费用与递延费用并没有在它们真正耗费的当期作为费用支出。

因而收付实现制违背了会计核算上的配比原则,其所提供的报表对未来的现金流量状况的预测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6.结构性失业:

指因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某些具有劳动力的工人,由于他们工作的产业进入萧条而失去工作机会,而他们不一定适应新工业部门的技术要求,因而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二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能迅速流动到发展迅速的地区,因而也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结构性失业既有失业,也有职位空缺,两者并存,但不匹配。

结构性失业经常被认为是摩擦性失业的极端形式,它不能通过扩大总需求予以解决。

一般认为对就业有严重影响的比较重要的结构变化有:

消费者趣味的变化、技术水平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

消费者趣味和技术水平的长期变化会新产生一些行业,也会淘汰一些行业,从而造成失业。

人口的增长由于它既能影响生产又能影响劳动力供给,所以也会影响失业。

随着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政府的开支和税收政策对失业影响也在增加。

在宏观经济学界,对结构性失业还存在另一种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通过劳动者相对工资的调整,可以反映出引起劳动力需求结构性失调的根本性需求变化,可以消除结构性失业,因而结构性失业不可能长期存在。

他们还认为,自然失业率包含一种摩擦性和结构性因素。

结构性因素来自劳动力和商品市场的特征以及社会和法律的障碍。

因此他们认为,失业和空缺的并存与结构性失业无关。

7.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性理论之一,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

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实际因素的冲击,如石油危机和农业歉收,还有诸如战争、人口增减、技术革新等等;尽管冲击的具体原因很多,但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有限,或者改变人们的偏好,或者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

真实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其核心思想是较小的技术冲击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波动,真实经济周期是理性个人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状态,政府干预并不能增进人们的福利水平。

8.什么是会计中的借贷法: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一种复式的记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叫借方。

右方叫贷方。

不同的会计要素,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规定由不同的含义。

经济业务发生后,是的资产类(包括资产、费用、成本、支出)账户核算内容增加时,计入该账户的借方,核算内容减少时,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权益类(包括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账户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内容恰好相反,经济业务发生后,如果是的该类账户核算内容增加时,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核算内容减少时,计入该账户的借方。

在一定时期内每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所登记的金额相加的合计数,叫做借方或贷方的本期发生额。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其据以确定的原理是:

(1)复式记账原理,即任何一项经济业务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2)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原理,即每一项经济业务应做借贷增减相反的记录。

因此,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按借贷相反的方向,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

具体地说,如果在一个账户中记借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贷方;或者在一个账户中记贷方,必须同时在另一个或几个账户中记借方;记入借方的总额与记入贷方的总额必须相等。

实际运用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去登记经济业务时,一般按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内容,确定所涉及到的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其次,确定该项业务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或贷方,以及各账户应记金额。

采用借贷记账法,在某项经济业务发生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应借、应贷关系。

账户之间应借、应贷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形成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

二、简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从国民经济统计角度看,储蓄=投资恒成立;而从凯恩斯乘数理论角度看,储蓄并不总是等于投资。

二者有无矛盾,如何解释?

可以从意愿投资和计划投资,以及意愿储蓄和计划储蓄之间的区别去说,两种理论使用的是不同的概念。

2.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基础货币一般由存款准备金和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两部分组成,因此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因素,具体说来就是影响两部分的因素:

(1)影响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因素:

第一,存款准备金率,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商业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越多,基础货币量增加。

第二,流通中的现金量,流通总的现金流入银行系统的数量增加,能使商业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随之增加。

第三,中央银行买卖信用证券的数量,买进有价证券,就能使商业银行的上缴存款准备金增加。

第四,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贴现的松紧,如果中央银行扩大或放松对商业银行的放款、贴现,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也能够增加。

(2)影响流通在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金量变动的因素:

第一,公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倾向,公众收入增加,手持现金量也会增加,消费倾向的变化也会引起现金量复杂的变化。

第二,物价变动状况,在币值不稳定和物价不稳定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提取存款、手持现金、抢购商品等混乱状况。

第三,经济发展和体制的变动情况,如商品交易发展、就业人数增加、集贸市场扩大等因素往往会促使流通中现金量增加。

第四,存款和现金比例变化,如收购农副产品付现比重提高,农业贷款、个人贷款中相当部分的付现等,也会促使现金流量增加。

第五,信用开展程度,如银行存款利率的提高、储蓄网点的增多、非现金结算的广泛开展等,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流通中的现金量。

(3)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控制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任务,就我国而言,加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先前的资产负债已经平衡,基础货币就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再贷款,业就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原始资金来源,也是整个金融体系的原始资金来源。

还有外汇储备变动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即外汇占款。

(在此不展开了,请同学自己分析一下)

3.简述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答:

零基预算是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

其基本的原理是:

对于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费用项目开支水平,不考虑基期的费用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的必要性及其支出数额的大小,使所编制的预算的数据更符合当期实际情况,从而避免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的缺点。

零基预算的编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企业根据预算期间的战略目标和各个部门的具体任务,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确定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费用开支项目及其数额;第二,对酌量性固定成本的每一费用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将其所费与所得进行对比,用来对各个费用开支方案进行评价;然后把各个费用开支方案在权衡轻重缓急的基础上,分成若干层次,排好开支的先后顺序;第三,按照上一步骤所确定的费用开支的层次和顺序,结合计划期内可动用的资金来源,分配资金,落实预算。

4.试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制约与问责机制。

三、论述题(选作一题,共26分)

1.为了缓解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

(1)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

①中国目前实行“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但是,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中国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波动幅度不足万分之五。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固定汇率制。

随着美国放弃“强势美元”政策,美元开始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由此连带钉住美元的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贬值。

②目前,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规定,除“三资”企业外,所有中资企业的外汇收入一律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汇手续,创汇企业只允许按规定保留一小部分机动外汇资金,企业不得持有超过外汇账户上限的外汇,银行不得也不将超过外汇结算周转头寸上限的外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出售,甚至连外国直接投资也由央行通过人民币外汇占款发行方式全部吃进,这样中央银行实际上扮演了外汇市场最终出清者的角色,包括银行、企业和居民在内的外汇需求受到高度抑制,造成虚假的“供”大于“求”,难以真实反映外汇供求水平。

与此同时,央行作为外汇的唯一最终持有者,自然会导致国家外汇储备随着外汇流入同等规模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汇储备的虚假繁荣。

在西方发达国家,流入的外汇不一定由中央银行全额买入,外汇储备变动压力较小。

③“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急剧增加。

中国在出口贸易方面享有长期顺差,2002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贸易顺差国;资本项目方面,中国2002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④美、日等国以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和中国巨大顺差造成世界经济不平衡为借口向中国施加压力。

⑤国际热钱在逐利本性的驱使下,纷纷狂赌人民币升值,通过各种途径流入国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⑥国内存在升值压力。

一方面,强制结售汇制度使中央银行投入大量基础货币,形成高额的外汇占款,通胀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高涨,局部过热的现状也造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

因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物价上浮的货币具有升值压力。

(2)根据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缓解升值压力。

首先;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尽管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已朝市场化的方向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可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市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扭曲的,汇率的波动还不能真正反映供求的变化。

为使人民币汇率变化能够真正成为市场上供求变化的“晴雨表”,为使保证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能够朝着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方向发展,深化我国的外汇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①变创汇企业的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如前所述,人民币强制结售汇带来的外汇供给无限膨胀和需求压制,不仅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虚假繁荣,而且也造成了外汇市场“供不应求”的假象。

改革的办法是变企业的强制性结汇为意愿性结汇。

今后,任何企业,不论外资还是中资企业,其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入可按自身的需要在任何一家外汇银行办理结汇手续。

通过意愿结汇办法的实施,可以消除长期以来外汇供给无限膨胀的负面影响,从而最终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②监管资本流动,同时进一步开放我国的外汇市场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对于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入活动还需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管措施,以确保有效的使用外汇资金和防止盲目引进外资所带来的债务危机;更主要的是抑制热钱的肆意流入,减少投机因素及其带来的人民币压力。

对于资金的流出,也应该实行适当有效的控制,以防止资金的不合理大量外流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的严重冲击。

同时,积极探索开放外汇市场,允许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自由开立外汇账户,自由地进行外汇买卖活动,只要是外汇资金来源合法,国内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可在国内按实际需要在人民币和外汇之间实行自由转换。

这样,才能反应市场真实需求,从而真正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反映资金的价格,实现资本合理配置。

③对资本项目要做到均衡管制,加速“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我国在资本项目管制方面,一致存在着非均衡现象,突出表现为鼓励资本流入,限制资本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因此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很小。

另一方面,外国直接投资的急剧增长,这除了我国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能等优势以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资的各种优惠政策。

与国内企业相比,外资企业在所得税、关税、工商税、外汇管理、产业政策乃至市场准入等方面都享受“超国民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直接投资的强劲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流入,而对外投资不能得以迅速发展,这是资本项下大规模顺差的重要原因。

因而,需要实行均衡管制,逐步取消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扶持,并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这可以促使国际收支顺差缩小,进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④努力促成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货币可兑换所达到的阶段性程度制约着交易主体取得和运用外汇资源的途径、持有外汇的方式和规模,从而规定着外汇供求的性质和结构,影响汇率的形成机制。

目前,外汇的收支仍然实行强制性结汇和限制性售汇,外汇的供给膨胀和需求压制现象明显,从而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一旦人民币实现了真正的可自由兑换,长期以来被压制的外汇需求就会得到释放,上升的外汇需求将会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其次,积极探索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

①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适时退出事实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根据“三元悖论”以及各国金融开放的实践,随着加入WTO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的加快,现有的事实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必将受到挑战,随着资本项目的放开,为了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制度必然趋于灵活、市场化。

这样,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幅度,才能形成合理的资金价格。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相机而动。

②通过积极的探索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的行为,可以向国际社会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积极姿态,以缓解巨大的国际社会压力。

国际社会向中国施加的压力的缓解,也能促使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减轻,从了减轻大规模的热钱投机于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升值压力。

③完善中央银行的汇率干预机制目前,我国的外汇市场机制不健全,汇率的波动不能真正体现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变动,加之央行频繁入市进行干预,导致人民币汇率信号失真,汇率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扭曲。

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后,央行能够建立有效的汇率干预机制,在汇率浮动的范围内央行不做任何干预,由市场自发的力量进行调节。

避免央行应切记频繁入市干预,以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三,在财政政策方面,针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进行税收结构调整。

首先,可以调低出口退税率。

下调的将会使中国出口增长放慢,进而使经常项目盈余下降,起到为汇率升值减压、也为中央财政负担减压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出口退税税率下调将造成的企业出口活动受挫;而且目前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来源于资本项目。

其次,提高房地产等高利润、高风险行业的所得税率。

这样一是有利于抑制局部过热,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二是为中央银行通过对冲操作稳定汇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为通胀压力的减轻为外汇占款提供操作空间。

此外,拓宽国内巨额居民储蓄的投资渠道。

事实上,最近几年中国居民储蓄始终保持迅猛增长势头,又苦于找不到合理投资渠道。

一旦资金拥挤在国内某一两个行业(例如房地产业),很容易造成经济局部过热。

从而形成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

2.试分析财政政策由积极转向稳健对宏观金融政策的影响。

答:

(1)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内涵

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也就是经济学讲的中性财政政策),主要是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服从服务于中央宏观调控大局,宏观上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苗头继续扩大,又要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重新出现;既要坚决控制投资需求膨胀,又要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既要对投资过热的行业降温,又要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

具体说来,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十六个字。

①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近期中央财政赤字规模大体保持在3000亿元左右。

随着GDP的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会不断下降,预计明年将降至2%左右。

②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

资金安排上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有促有控。

对与经济过热有关的、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要退出来、压下来;对属于公共财政范畴的,涉及到财政“缺位或不到位”的,如需要加强的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要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努力促进“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发展。

③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按照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的原则,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