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0021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 附解析.docx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附解析

省(市区)姓名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押题练习试题D卷附解析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

180分钟,本卷满分为3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为了研究教师的强化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某研究者把被试学生分成受表扬组、受训斥组、静听组、无强化组等四种强化方式组开展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这种研究设计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A.客观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伦理原则

2、叶澜老师提出了“生态式”的教育,反对教育的农业模式、工业模式。

有研究者基于此,在中国知网上以时间为序,按2015年、2014年、2013年……的顺序查阅“生态式”教育的文献。

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3、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普通高中的性质发生改变,在教育任务上兼顾()

A.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

B.普通教育与基础教育

C.升学预备教育与就业预备教育

D.基础教育与预备教育

4、埃里克森认为,6-12岁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勤奋与自卑“的矛盾,这种对矛盾的积极解决有助于展出的优秀品质是()

A.“胜任力“

B.“忠诚”

C.“希望”

D.“意志”

5、以下关于终身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民主化的要求

B.终身教育的原则是连续性、整体性

C.终身教育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延续

D.终身教育将学校化教育转变为社会化教育

6、《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7、不是教育了一切人,才可以改造社会,二是改造了社会才可以有好的教育,这一主张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A.倡导工学主义的知识分子

B.倡导国家主义的知识分子

C.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D.具有平民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8、将要解决的问题、要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是()

A.因果分析

B.归纳分析

C.比较分析

D.系统分析

9、某家长认为目前学校课业负担过重,担心会影响孩子创造性和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决定在家亲自给孩子上课。

该事例说明学校教育具有()

A.正向显性功能

B.负向显性功能

C.正向隐性功能

D.负向隐性功能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改革正规教育   

B.发展成人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推行回归教育

11、我国1958年确立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坚持立德树人

D.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设置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

C.中学西迁

D.实行军训制度

1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心,其最广泛、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

A.工读校

B.半日校

C.列宁学校

D.冬学

14、研究者试图了解某地区初中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最适合选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访谈法

B.问卷法+访谈法

C.问卷法+实验法

D.实验法+观察法

15、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反映离散趋势的差异量数是:

()

A.全距

B.中数和平均数

C.标准差和方差  

D.差异系数

16、清朝地方官学实施严格的“六等黜陟法”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

A.思想控制

B.动态管理

C.分类教学

D.身份限制

17、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以下有关他的表达,正确的是()

A.最早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B.系统阐述了“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C.组织草拟了《京师大学堂章程》

D.主持制定了“癸卯学制”

18、2003年教育学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这属于()

A.课程管理的改革

B.课程结构的改革

C.课程内容的改革

D.课程组织的改革

19、20世纪30年代指导苏联国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

A.《教育人民委员会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

B.《国家学术委员会教学大纲》

C.《关于小学和中学的决定》

D.《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20、下列选项中,属于运动技能的是()

A.摇头   

B.系鞋带   

C.心算   

D.作文

21、在职业选择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反对的是()

A.选择适合儿童禀赋的职业

B.选择对社会有用的职业

C.选择为法国政府服务的职业

D.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职业

22、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段主题思想不明确的短文之前加上主题标题与未加相比,被试感到加上标题的材料更易于理解且记忆效果好。

最适宜解释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同化论

B.生成论

C.联想轮

D.图式理论

23、在现代欧美教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

A.要素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   

D.存在主义教育

24、1927年经蔡元培等人提议试行的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是借鉴国外教育行政制度的结果。

所借鉴的国家是()

A.法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25、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

A.泛爱学校   

B.文科学校   

C.实科学校   

D.国民学校

26、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刺激——反应联结的特点是()

A.建立快,消退也快   

B.建立快,消退慢

C.建立慢,消退快   

D.建立慢,消退也慢

27、下列选项中,内外效度都比较高的理想的实验设计是()

A.单组前后测设计

B.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C.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D.所罗门四组设计

28、陶行知创立“小先生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解决普及教育额师资问题

B.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C.发挥优秀学生的帮扶作用

D.尽早完成儿童的社会化

29、.西周时期贵族家庭的儿童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在其最初阶段更为注重()

A.学习计数和练习写字  

B.训练基本的生活技能

C.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D.养成端正的道德品行

30、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

31、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斯宾塞认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其判断依据是他的()

A.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B.外在教育目的论

C.教育准备生活说 

D.教育适应生活说

32、明代在城乡泛设立了一种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机构,它在招生择师,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这种教育机构是()

A.书馆

B.精舍

C.社学

D.私塾

33、学生必须接受“自由教育

秉持这种观点的人在课程类型上倾向于()

A.学科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社会中心课程

D.活动中心课程

34、根据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观点,儿童学习游泳主要属于()

A.连锁学习

B.信号学习

C.规则或原理的学习 

D.解决问题的学习

35、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是:

()

A指导教育实践  

B.规范教育行为

C.揭示教育规律 

D.制定教育方针

36、为了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维新教育所采取的区别于洋务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A.改革科举

B.发行报刊

C.兴办学堂

D.译介西书

37、我国中学曾经分别开设《动物学》和《植物学》的两个科目,后来合并为《生物学》一个科目,从课程组织的类型来看,合并后的《生物学》属于()

A.融合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核心课程

38、某团队在进行职业教育调查时,将×职业高中里没上课的老师都召集到一个会议室进行访谈。

这种形式是()

A.结构性访谈

B.非结构性访谈

C.重复性访谈

D.集体访谈

39、定性研究区别于定量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A.研究成果更具客观性

B.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

C.研究更多地运用理性思维

D.研究更多地关注事物的性质及意义

40、体谅模式使用诸如“有人在乘车时不停地跟司机说笑话,接着可能发生什么?

”之类的人际互动情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经验,续写故事或画连环画,分组合作编写和表演情景剧,其直接目的在于引导学生()

A.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客观评价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B.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感受他人的处境和需求

C.设身处地,从参与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D.置身事外,从旁观者的立场预估人际行为后果

4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基本消除受教育权上的性别差异,规定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子癸丑学制

D.戌学制

42、下列关于古代东方国家巴比伦、埃及、印度教育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教育内容以军事体育为主

B.教师社会地位低下

C.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和阶级性

D.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连续性

43、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44、相对于其它类型的教学研究,教育行动研究重视教师的参与,强调()

A.与理论的分离

B.实践问题的解决

C.教师的独立研究

D.研究结论的迁移

45、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特有()

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发现学习属于主动学习,接受学习则是被动学习。

 

2、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无明显差异。

 

3、核心课程即主要课程。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教育实验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含义,并举出两种影响实验效度的心理效应。

 

2、列举教育测量的4种类型,并各举一例说明。

 

3、杜威的教育目的论。

 

4、分析美国进步教育运动衰落的原因。

 

5、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包括哪几个方面。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请回答以下问题:

(1)蔡元培所说的“教育者非以要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观点?

(2)试从学校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说明蔡元培所说的教育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教育变革中的表现?

 

2、有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教育思想体现出平等精神,请依据实例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

 

3、某研究者拟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进行调查。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5小题,每题2分,共90分)

1、D,解析:

本题选D。

伦理原则要求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必须承担保护对象的责任,使其权益免受研究活动的侵害。

2、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

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

逆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按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3、C

4、A

5、C,解析:

C选项的表述是明显错误的,终身教育并不是哪种教育的延续,它的含义不仅仅指人的一生所受的教育,还包含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其他几个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答案选C项。

6、D

7、B

8、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分析的资料作为一个系统,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和比较、归纳法,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9、D,解析:

正向功能是有助于;负向功能是阻碍;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隐性功能与显性功能相对,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

10、C

11、A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两个必须是: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12、A中小学都有BD,西迁是高校。

A最合适,建议采用排除法。

13、D,解析:

群众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冬学、夜校、雨校、半日学校、识字班等。

其中冬学是最主要的形式,它是利用冬季农闲的时候开办的,故本题选D。

14、B问卷适合了解普遍一个地区老师的情况。

访谈适合深度了解老师们的思想。

15、C

16、B这个需要了解六等黜陟法的含义,它是动态实现对学生成绩的奖惩。

17、D只有A和D是张之洞所为,但张之洞不是最早提出的,而是吧中体西用思想理论化的人物,也就是说A表述有误。

18、B

19、C

20、B

21、A

22、D

23、B

24、A

25、A

26、D

27、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所罗门四组设计的基本特点。

所罗门四组设计是把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与只有后测的设计加以组合(a与b),将有无前测这一变量纳入实验设计之中,将变量所造成的差异数部分从总变异数中排除出去,以检验实验处理所产生的影响是否显著。

所罗门四组设计内外在效度较高,是一种较理想的实验设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28、A

29、B

30、D

31、C

32、C只有社学和私塾针对儿童,社学是国家建立,私塾属于私立。

33、C

34、D

35、C

36、B

37、A两个科目合并为新的科目就叫做融合课程。

38、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访谈调查的类型。

根据访谈者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以将访谈分为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

教育研究方法

39、D

40、B

41、C

42、C考查的是东方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

43、D

44、B

45、A

二、辨析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1、错误。

(1)发现学习含义。

(2)接受学习含义。

(3)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不能绝对地、机械地归为主动或被动。

理由:

①发现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去亲自获得知识。

接受学习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通过自己头脑的积极主动的反应才实现的。

②尝试与错误迷宫问题解决等属于被动学习。

2、答案要点:

错误。

虽然皮亚杰和维果茨基都认为知识是个体对经验的建构,但在知识的实质以及知识的建构过程方面,两人仍存在着明显的理论上的差异。

通常将皮亚杰的知识建构观称为认知的或个体的建构主义。

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以心理结构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这种知识是通过同化、顺化等过程,为个体所建构起来的。

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则称为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在得以内化之前,以各种社会文化工具的形式存在于社会之中,而知识的内化则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3、错误。

核心课程:

又称问题中心课程,由学习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中心课程和学习核心课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周边课程组成的课程类型。

主张打破学科的界限,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如环境保护等。

主要课程:

完成学位培养目标需要学习的课程,如文学、历史、数学等。

核心课程有不同的理解,如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等,题干缩小了核心课程的范围,故本题错误。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答案:

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联系的真实程度,即研究的结果能被解释的程度。

它表明的是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自变量的操纵。

只有当实验的结果仅仅是由于操作自变量和控制了无关因素的干扰所致,一个实验才是有效的,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外在效度涉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被正确的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景、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所以又可以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

在实验设计中,常常会由于变量的混淆而影响实验结果,即实验结果不仅仅是实验操作变量的结果,而是操作的变量与未控制变量相混合的结果。

心理学家把由变量的混淆而引起的典型错误概括为心理效应。

影响实验效度的典型效应如实验者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和霍桑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期望效应,是实验主试情感的某种偏向而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干扰。

霍桑效应也被称为被试效应,指实验对象情感上的变化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2、答案要点:

这是根据测量内容的数学特征划分的。

(1)定名测量:

也叫类别测量、定类测量,是最简单的测量水平。

它是对事物的性质或类别的鉴别。

在定类测量中使用的类别必须具有互斥性和穷尽性。

定名测量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

其实就是分类。

(2)定序测量:

也叫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鉴别。

(3)定距测量:

也称区间测量、等距测量,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数量差别或间隔距离的测量。

(4)比率测量:

也称等比测量。

它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

3、答案:

在教育目的方面,杜威反对外在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希求的是过程内的目的,即把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杜威尊重儿童的观念。

同时杜威也强调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即教育使民主的工具,教育是为了民主的,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因此,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工具。

4、答案要点:

(1)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未能与美国社会的持续变化始终保持同步,未能较好地适应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进步教育理论和实践存在局限性,如:

过分强调儿童个人自由,忽视社会和文化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作用。

(3)改造主义教育和一些保守主义教育流派的抨击与批判,加速了进步教育的衰落。

【评分说明】教育史的大题容易在三个地方出题,一是法案,像07年考的就是国防教育法,二是人物及思想,比如去年的孔子的教师观,三是教育事件,就是今年出到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答此题的时候最好先大致介绍下什么是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及其总的发展过程,然后再说出其衰落的原因,说明原因是最好分点说明。

5、答案:

1)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

2)编制观察提纲<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进入观察情境;

3)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观察内容;

4)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四、分析论述题(共3小题,每题30分,共90分)

1、【解析】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凯程专门押中的题。

问题1解析:

新观念其实主要指教育要尊重人的身心发展,即凯程课堂中专门讲过得“尚自然,展个性”的思想。

问题2解析:

(1)教育制度的体现主要指1922年学制,男女共同受教育。

(2)教育方法的体现主要指方法灵活多样,体现儿童的主体性,实用主义思想,突出做中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

(3)教育内容的体现主要指学习白话文,学习科学知识。

2、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礼乐破坏,官学失去政权依托,是垄断的文化学术向下层扩散,出现“学术下移”现象。

为私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打破了“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揭开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序幕,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中,有部分体现“平等精神”,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平等说、墨家的“兼爱”等思想。

(1)孔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

可从两方面来理解这一观点:

第一,播学于平民。

孔子不分贵贱、贫富、等级招收学生,他的学生中贫贱者占多数,这是“有教无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播学于四夷。

孔子不分地域、种族招收学生,孔子不分国别和种族招收学生,这对于传播华夏族的先进文化,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2)孟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所以高于禽兽,就因为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

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

(3)墨子思想中有关于平等思想的体现

墨子认为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

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

提倡“兼爱”的思想。

综上所述,先秦的一些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的确体现了某种平等的思想,然后,这种平等的思想是一种狭隘的平等的思想、是一种不彻底的平等的思想。

例如,孔子虽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又宣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收同等的教育,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并不是真正的平等。

点评:

本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掌握。

3、参考答案:

(1)试述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问卷调查的优点:

(1)问卷调查的范围广。

无论是观察法还是实验室实验,主试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局限于特定的情境,而问卷则可以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现象,均可作为问卷的内容。

(2)问卷可以选取大样本量,效率较高。

问卷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将问卷分发或邮寄给众多的被调查者,短时间内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据。

(3)问卷法的结果较少受主、被试交互作用的影响。

问卷法中,调查形式通常是匿名的,主试不用去控制和操纵被试,被试可以在较为自由的状态下独立思考来回答问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被试交互作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结论比较客观。

(4)问卷法的结果较易量化。

相对于观察法、访谈法来说,问卷法所收集到的资料便于编码和统计处理。

问卷的结果可以进行不同层次的量化分析,不仅可以进行描述统计、推论统计,还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结构模型分析。

问卷调查的缺点:

(1)灵活性问题。

当题目不适台被调查者时,被试只能是猜测、放弃或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