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823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docx

九年级化学上单元评价检测七

单元评价检测(七)

第七单元

(45分钟 100分)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南宁中考)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

【解析】选B。

A选项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B选项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C选项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D选项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质标志。

2.(2014·江苏南京质检)如下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

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大理石粉        B.面粉

C.煤粉D.镁粉

【解析】选A。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遇到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大理石粉不具有可燃性不会发生爆炸,而其他粉末都具有可燃性,可能发生爆炸。

3.(2013·襄阳中考)用扇子轻轻地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用扇子轻轻把蜡烛扇灭,是由于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2013·桂林中考)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

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解析】选A。

将木柴架空一些后,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

5.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A.不小心将酒精洒在桌面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对事故处理的措施。

A选项中湿抹布可以隔绝空气,故正确;B选项中自然界中的水有导电性,用水扑灭很危险,故错;C选项中打开门窗会形成气体对流,燃烧会更旺,故错;D选项中打开排气扇可能会出现电火花,非常危险,故错。

6.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

小明推测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选B。

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生成物为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所以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故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7.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

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氢气作为一种最理想的燃料,现在还不能被广泛应用

【解析】选B。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利用的是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叙述不正确,其他各项的叙述都是正确的。

8.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引起的,而缺氧窒息又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发生火灾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火中自救的措施。

室内起火,若打开门窗,室外空气进入室内,会助长火势;为了减少吸入有害气体和烟尘,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山林火灾发生时火势顺风蔓延,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有害气体会顺风扩散,所以应该逆风逃离火灾区。

9.(2012·日照中考)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能力及对生活常识的判断能力。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体沸腾时飞溅出来而伤人;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否则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煤气,发生火灾或爆炸。

10.(2014·四川板桥中学联考)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B.化石燃料面临被耗尽的危险,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C.氢气极易燃烧,燃烧的产物是水,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D.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它不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

【解析】选D。

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又因为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所以它可能成为未来的新能源,故D说法错误。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1.(6分)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一名学生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燃烧。

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

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喷水将火扑灭,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可燃物;室内可燃物着火,打开房门后,室内空气流通使氧气的浓度增大而增大火势;消防队员灭火时向可燃物喷水的原因是水蒸发时能够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

答案:

(1)可燃 

(2)空气进入房间内使氧气的浓度增大,导致火势更旺 (3)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12.(8分)(2013·兰州三十一中期末)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能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它与石油和________均属于化石燃料。

(2)石油的炼制能得到很多产品。

下列属于石油炼制产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汽油    ②煤油    ③食用酒精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________(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它与石油和煤均属于化石燃料;汽油、煤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食用酒精由粮食发酵制得,不属于石油炼制的产品;除太阳能、核能外,风能、潮汐能等都是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答案:

(1)CH4 煤 

(2)①②

(3)风能(或其他合理答案)

13.(10分)煤、石油、天然气是我国最主要的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如何高效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开发新能源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1)煤燃烧时产生的________(填化学式)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以得到不同产品,其中供汽车作燃料的有柴油和________。

(3)天然气除用作燃料外,还用于制造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气)等化工原料。

①桌面有一瓶合成气,某同学用微观示意图模拟它的组成,部分图示如右。

试用粒子的观点分析,他的图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气是一种新能源,但目前作为燃料还不能广泛应用,其原因之一是氢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煤中含有的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是产生酸雨的主要物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以得到不同产品,其中供汽车作燃料的有柴油和汽油;(3)①CO分子和H2分子在不断运动,故两种粒子排列是不规则的,所以图示不合理;②氢气是一种新能源,还不能广泛应用,其原因之一是氢气制取一般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成本高,同时氢气的密度小且易燃易爆,故贮存困难。

答案:

(1)SO2(或NO2) 

(2)汽油

(3)①不合理 CO分子和H2分子在不断运动,故两种粒子排列是不规则的 ②制取成本高(或贮存困难)

14.(12分)(2013·厦门中考)如图是某种热水器示意图。

(1)若使用时所在空间不通风,会产生一种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__。

(2)下表是燃烧1kg不同燃料所产生两种气体的质量:

燃料

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

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

A.石油气

2900

5.0

B.天然气

2500

0.1

C.煤气

2500

11.0

①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等质量上述燃料燃烧,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填编号),产生导致酸雨的气体最多的是________(填编号);列举一种不产生以上两种环境问题的能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产生水垢,写出稀盐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燃料和燃烧的知识的认识,解答本题关键明确3点:

(1)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有哪些?

各自带来的污染如何?

(2)正确解读表格信息,通过比较确定燃烧等质量的石油气、煤气、天然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质量的多少进行解答;

(3)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导致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比较表格可知,燃烧A、B、C三种燃料,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是石油气,产生二氧化硫最多的是煤气,既不产生二氧化碳也不产生二氧化硫的能源应是清洁能源,如太阳能、氢能、风能、水能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答案:

(1)CO 

(2)①CH4+2O2

CO2+2H2O

②A C 太阳能(合理即可)

(3)CaCO3+2HCl====CaCl2+H2O+CO2↑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5.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

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

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1)根据上述实验可判断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是因为虽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并未降到着火点以下,并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在空气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而B是在水中燃烧,所以B符合环保要求。

答案:

(1)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或氧气),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2)A、B C (3)B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6.乙醇是一种清洁能源。

乙醇的燃烧可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C2H6O+3O2

2CO2+3H2O

②aC2H6O+5O2

2CO2+2CO+6H2O

试填空:

(1)反应②中的化学计量数a=________。

(2)反应___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完全燃烧,产物无毒性。

(3)9.2g乙醇在空气中若按化学方程式②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反应后共有4个碳原子,故a=2;

(2)CO有毒,故产物无毒的反应为①;(3)设生成CO的质量为x,则

 

2C2H6O+5O2

2CO2+2CO+6H2O

9256

9.2gx

=

,x=5.6g

答案:

(1)2 

(2)① (3)5.6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