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5898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73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docx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三及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三)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

1.【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好言兵,且善射。

正德元年冬,权阉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

“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弟子盈天下,世遂有“阳明学”云。

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远近惊为神。

十四年,命勘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

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守仁计取南昌,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

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

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初,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

王琼大言曰:

“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

”至是,果奏捷。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

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乃诏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

乱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

行至南安卒,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

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B.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C.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D.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物指推究事物的道理,成语“格物致知”指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B.弱冠指男子十八岁,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故称弱冠。

C.阳明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故其学说被称为阳明学。

D.缟与素都是白色的生绢,缟素指白色的丧服,做动词时可理解为穿白色的丧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天资聪明,潜心向学。

十七岁和上饶娄谅谈论朱熹格物致知的大意,后来在阳明洞中苦思潜修,顿悟要义,学业大进。

B.王守仁刚正不阿,不惧权贵。

他反对当权太监刘瑾滥捕上疏救戴铣等人,触怒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C.王守仁善于用兵,精于奇谋。

巡抚南、赣,他亲率精锐士兵,出其不意直捣贼巢;计取南昌,纵火烧船,三十五天就平定宁王叛乱。

D.王守仁文武全才,颇受赞誉。

他创立“阳明学”,弟子遍布天下,多次剿贼平乱,战功赫赫,百姓称赞,廷臣颂功,朝廷追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②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2.【2017届黑龙江大庆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

以荫主原州截原寨。

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

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

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

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

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

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

守约曰:

“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

”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

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

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

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

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

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

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

或曰:

“如水害何?

”守约曰:

“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

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

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

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

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

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

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

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全部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

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②或曰:

“如水害何?

”守约曰:

“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3.【2017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

父端友,工于诗。

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

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判苏轼。

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由是知名。

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

神宗阅其文曰:

"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

"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

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章惇当国,出知齐州,群盗昼掠途巷。

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宴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

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

徽宗立,复以著作召。

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

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

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

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

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

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

尤精《楚词》,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

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注:

贼曹,汉、魏、两晋、南朝郡县均置,主盗贼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B.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C.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D.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博辩隽伟/绝人远甚/必显于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晁补之,字无咎”,字是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的,女子在十五岁行笄礼而字。

B.“举进士”,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C.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明清两朝兼为最高学府。

D.“迁”与文中的“调”“除”“拜”“徙”都是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迁”指贬官。

(3)下列各选项中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晁补之少有才名,颇具文采。

苏轼看过他的《七述》后感到自愧不如,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搁笔了。

B.晁补之有治世之才。

宋对安南用兵时,他著述《罪言》中的大意得到大家的肯定,体现他的政治才能。

C.晁补之仕途坎坷。

晁补之犯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降职通判应天府和亳州,不久又贬职监督处、信二州的酒科。

D.晁补之执政爱民,深得民心。

他在河中府修河桥方便了百姓,老百姓都画了他的像进行祭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宴客,召贼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

②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4.【2017届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

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枢数岁而父母俱丧,为其姑所养。

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

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

纶甚嘉之,将引荐于朝廷,乃留书二万卷以付枢。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

“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玩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

比求志之士,望途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

”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

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

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之,前后数反,枢固辞以疾。

门人或进曰:

“鄱阳王待以师友,非关爵位,市朝之间,何妨静默。

”枢不得已,乃行。

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焉。

每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枢少属乱离,凡所居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

目精洞黄,能视暗中物。

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六十。

撰《道觉论》二十卷行于世。

(节选自《陈书·马枢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B.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C.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D.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王欲极观优劣/乃谓众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伏/不得空立主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即《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与《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B.伊、吕指伊尹和吕尚,殷商时期伊尹、吕尚两位贤臣辅佐朝政,皆有大功,后来以伊吕来泛指辅弼重臣。

C.征是我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指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太建为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自汉武帝始,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顶是(3分)()

A.马枢才学出众。

他年幼时父母双亡,是姑母将他养育成才。

六岁的时候,他便能背诵《孝经》《论语》《老子》。

B.马枢德高望重,鄱阳王倾慕他品德高尚,但因为马枢出生鄙陋,不能亲自前往,于是让使者去邀请他,马枢称病推辞。

C.马枢少逢乱世,他的居所,连盗贼都不进,依托在她家的人常有数百家。

他目光敏锐,能看见暗中之物。

D.马枢博览经史,尤其善解佛经和《周易》《老子》,并撰写有《道觉论》二十卷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流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

②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焉。

1.【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

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

登进士第,为郴州尉。

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

”恪曰:

“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

”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

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

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

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

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

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

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

“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

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

”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B.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C.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D.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根据古俗,一个读书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书上签名,都要用此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语文字上称呼之用。

B.“拜”指授予官职,相近意思的词还有除、授、辟、征、举等。

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常用词语有“升”“擢”“拔”“迁”“陟”等。

C.“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为四级:

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

D.明朝洪武元年,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尚书,其次为员外郎,其次为郎中,其次为侍郎,其次为主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

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

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

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

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

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

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5分)

②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5分)

2.【2017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月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苏颂,字子容。

第进士,知江宁县。

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

颂在馆下九年,奉祖母及母,养姑姊妹与外族数十人,甘旨融怡,昏嫁以时。

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

擢知制诰。

大臣荐秀州判官李定,召见,擢太子中允,除监察御史里行。

宋敏求知制诰,封还词头。

复下,颂当制,颂奏:

“虽朝廷急于用才,度越常格,然隳紊法制,所益者小,所损者大,未敢具草。

”次至李大临,亦封还。

神宗曰:

“台官有阙,不拘官职高下。

”颂与大临执奏不已,于是并落知制诰,归工部郎中班。

知婺州。

方溯桐庐,江水暴迅,舟横欲覆,母在舟中几溺矣,颂哀号赴水救之,舟忽自正。

母甫及岸,舟乃覆,人以为纯孝所感。

徙亳州,有豪妇罪当杖而病,每旬检之,未愈。

谯簿邓元孚谓颂子曰:

“尊公高明以政称,岂可为一妇所绐。

但谕医如法检,自不诬矣。

”颂曰:

“万事付公议,何容心焉。

”既而妇死,元孚惭。

吴越饥,选知杭州。

一日,出遇百余人,哀诉曰:

“某以转运司责逋市易缗钱,夜囚昼系,虽死无以偿。

”颂曰:

“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皆谢不敢负,果如期而足。

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兼侍读。

请别制浑仪,因命颂提举。

颂既邃于律历,以吏部令史韩公廉晓算术,有巧思,奏用之。

授以古法,为台三层,上设浑仪,中设浑象,下设司辰,贯以一机,激水转轮,不假人力。

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自书契以来,经史、九流、百家之说,至于图纬、律吕、星官、算法、山经、本草,无所不通。

绍圣四年,拜太子少师致仕。

(节选自《宋史·苏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B.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C.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D.时至刻临/则司辰出告/星辰躔度所次/占候则验/不差晷刻/昼夜晦明/皆可推见/前此未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

考中称为及第,没考中称为落第。

第进士,即殿试及第,考中进士。

B.古代倡导孝道,有“百善孝为先”之说。

孝即孝顺,善事父母;古代以尽心奉养和绝对服从父母为孝。

C.尊公是对别人祖父的敬称。

尊,敬词,用于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又如尊堂指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D.九流是古代战国时代的九个学派,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颂为官正直,坚持按法规办事。

神宗想破格提拔李定,他认为这样会毁坏法制,拒绝起草任命书,他和李大临的知制诰一职都因此被免。

B.苏颂仁厚待民,体谅百姓的苦衷。

不论是犯了罪却装病的豪强妇人,还是欠了钱还闹事的吴越饥民,他都能以其悲悯之心去感动、转化他们。

C.苏颂擅长发明,科技成就很突出。

他和韩公廉等人设计、制造的天文仪器,用的是水力而不用人力,不仅能够观测天象,还能够准确地报时。

D.苏颂十分好学,知识面非常广博。

无论是经史、九流、诸子百家之说,还是天文、地理、算法、音韵、医药等方面的知识,没有他不通晓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甘旨融怡,昏嫁以时。

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

②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3.【2017届吉林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魏舒,字阳元,任城樊人也。

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

身长八尺二寸,姿望秀伟,饮酒石余,而迟钝质朴,不为乡亲所重。

性好骑射,著韦衣①。

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

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为高耳。

舒曰:

“若试而不中,其负在我,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于是自课。

百日习一经,因而对策升第。

除渑池长,迁浚仪令,入为尚书郎。

时欲沙汰郎官。

非其才者罢之。

舒曰:

“吾即其人也。

”襆被而出。

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谈者称之。

累迁后将军钟毓长史,毓每与参佐射,舒常为画筹②而已。

后遇朋人不足,以舒满数。

毓初不知其善射。

舒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坐愕然,莫有敌者。

毓叹而谢曰:

“吾之不足以尽卿才,有如此射矣,岂一事哉!

”转相国参军,封剧阳子。

府朝碎务,未尝见是非;至于废兴大事,众人莫能断者,舒徐为筹之,多出众议之表。

文帝深器重之,每朝会坐罢,目送之曰:

“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

”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甚有声称。

征拜散骑常侍。

出为冀州刺史,在州三年,以简惠称。

入为侍中。

武帝以舒清素,特赐绢百匹。

迁尚书。

太康初,拜右仆射。

舒与卫瓘、山涛、张华等以六合③混一,宜用古典封禅东岳,前后累陈其事,帝谦让不许。

以舒为左仆射,领吏部。

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

以年老,每称疾逊位。

时论以为晋兴以来,三公能辞荣善终者,未之有也。

太熙元年薨,时年八十二,谥曰康。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一》)

【注】①韦衣:

用皮革做成的衣服,为卑贱之服。

②画筹:

指用筹码计算射箭的成绩。

③六合:

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B.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C.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营之/常振其匮乏舒/受而不辞

D.入山泽以渔猎为事/唯太原王乂谓舒曰/卿终当为台辅/然/今未能令妻子免饥寒/吾当助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