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95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docx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DOC

洪涝灾害常见自然疫源性疾病防控技术指南(20160729更新)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

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的疾病也属虫媒传染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特别是在洪涝灾害期间,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洪涝灾害发生期间灾民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压抑,使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灾区卫生防病措施受影响等,均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一、洪涝灾害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影响

洪水泛滥,灾区人民大规模迁移,短期内灾民大量聚集在庄台、堤坝等高处,人群密集,设备简陋,常常席地而卧,增加了人鼠之间接触机会而使感染机会增多;各种生物群落也因洪水淹没引起群落结构的改变和栖息地的变迁,从而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野鼠有的被淹死,有的向高地、村庄迁移,野鼠和家鼠的比例结构及优势种群均发生变化,鼠密度及鼠间接触机会的增加,也增加了病毒扩散的机会;从而引起肾综合征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流行区也有直接的影响,洪涝灾害频发,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也随洪水扩散,这就增加了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等防洪抢险人员和当地居民与疫水接触的机会,常常会引起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

灾害后期由于洪水退去后残留的积水坑洼增多,使蚊类孳生场所增加,导致蚊虫密度迅速增加,加之人们居住的环境条件恶化、人群密度大、人畜混杂,防蚊设施匮乏,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加而导致蚊媒病的发生。

因此,洪涝灾害有可能会加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造成乙脑的暴发。

二、灾害相关的主要自然疫源性疾病

(一)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传播途径:

携带病毒的鼠类分泌物、排泄物等被搅起漂浮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或经粘膜接触而感染;被鼠类咬伤或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新鲜排泄物而感染;进食带毒鼠类粪便污染的食物,经口腔或胃粘膜而感染;有报道认为还可经螨类吸食带毒鼠类的血液后又叮咬人而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

潜伏期为4-45天,多为1~2周。

1.诊断和治疗

(1)临床表现与病程

起病急、畏寒、发热(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痛);面、颈、上胸部充血潮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

典型病例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五期经过。

前三期可有重叠,并存在大量五期不全的异型或轻型非典型病例。

(2)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血、尿检查及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高或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汉坦病毒和/或检出汉坦病毒RNA均可确诊。

(3)治疗原则

治疗主要抓好“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采取综合性抢救治疗措施,特别应早期抓好抗病毒治疗及液体疗法,对重症患者要及时抓紧抗低血压休克、预防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2.洪涝灾害对出血热的影响

(1)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有沿水系分布的特点。

水灾之后,重疫区仍表现出稳定性与局限性的特征;低发疫区疫情有所上升,疫区扩大,水灾之后,发病范围扩大,疫情明显上升。

(2)洪涝灾害期间,鼠类往往向人类居住环境迁徙寻找食物或暂时栖息,增加了鼠与人之间接触传播的机会,可造成短时间内病例数明显增加。

出血热发病人群分布特征往往与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接触传染源机率高低密切相关。

洪涝灾害引起生态环境改变,往往造成宿主动物大量移动,可能造成疫源地扩散。

受灾群众居住条件、环境变差,感染出血热的机会和场所增加,因而疫情人群分布特征可能有所改变。

出血热发病流行与传染源的宿主数量及带毒率密切相关。

洪涝灾期野鼠大量迁移到庄台、堤坝,鼠类聚集,野鼠进入室内,对鼠间传播提供条件,鼠类带毒增加。

由于救灾或受灾人群临时居住条件一般较差,鼠与人群间的接触感染机会增加,可导致局部暴发流行。

3.预防及控制

主要采取预防接种和防鼠灭鼠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1)灭鼠详见洪涝灾区病媒生物应急监测和控制技术指南

(2)加强疫情监测

在重点受灾地区或传染病多发地区设立疫情监测点、严密监视疫情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通报和报警,以便采取应对措施。

卫生防疫人员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及时收集、整理、分析疫情。

具体要求可参见《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

(3)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期间,要到受灾群众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评估后对高危人群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参加抗洪救灾或灾后重建的人员,在行动前建议开展疫苗应急接种。

对出现疫情暴发的居住区或临时安置点内的高危人群,实施应急预防接种,接种率应达80%以上,防止疫情蔓延。

4.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出血热防治水平

认真贯彻“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治疗中防好“三关”(预防和控制低血压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大出血),降低病死率。

5.健康教育

教育群众做好卫生及自我防护工作,如确保居家及工作场所无鼠;妥善保管粮食、食物,防止被鼠污染;清扫有鼠类尿、粪污染的地方时,要适当防护,戴橡胶或塑料手套,戴口罩;做好防鼠灭鼠措施,防止鼠进入室内;不采取人工捣动鼠窝等灭鼠措施。

(二)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夏秋汛期的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

钩体病按流行形式一般分为稻田型、洪水型和雨水型,南方以稻田型和雨水型为主,鼠是主要传染源;北方以洪水型和雨水型为主,猪是主要传染源。

1.诊断和治疗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7-14天,短者3-4天,长者可达28天。

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特异性诊断:

钩端螺旋体培养阳性,检出钩端螺旋体核酸,显微镜凝集试验检出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

400或双份血清抗体水平呈4倍增高。

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地治疗。

本病治疗应重视以有效抗生素及时消灭机体内病原体,对控制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并应强调休息,细心护理,注意营养,酌情补充热能及维生素B和维生素C。

     

钩体病的治疗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抗菌治疗是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的核心措施,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

2.洪涝灾害对钩体病的影响

在洪涝灾害期间,人因抗洪抢险或在灾区生活、生产接触被带菌动物(鼠类、猪、犬和牛等)尿液污染的水体而感染本病。

病原体可经皮肤、粘膜侵入人体。

由于大雨、地面土壤被稀释接近中性,为病原体的生存、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特别在洪水泛滥时,很多地区的鼠类栖息地及牲畜饲养场所被洪水淹没、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伴随洪水四处飘溢,同时大量鼠类和牲畜随灾民迁移到未被淹没的地区,扩大了污染和传播范围。

(1)稻田型

主要在稻谷收割季节,鼠类聚集田间或下田觅食,带菌鼠尿污染水田,人群因下田劳动接触疫水而感染。

患者有明显的疫水接触史,感染和发病人数与当地传染源的数量、种类和带菌率,以及收稻季节的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2)洪水型

洪水泛滥之后,由于洪水冲刷带菌动物的排泄物而污染水体。

人群因抢险抗洪接触疫水而发病,往往在洪水之后10-15天出现流行高峰,疫情来势猛但流行期短,一般在20-30天内流行终止。

(3)雨水型

主要发生在丘陵平原地区。

雨季之后,洼地、河沟、池塘积水被带菌动物排泄物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而感染。

疫情比较稳定,多呈散在发生,局部地方可出现暴发流行,疫情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3个月。

3.预防与控制

(1)灭鼠

以稻田型为主要流行形式的疫区以灭鼠为主。

(2)加强家畜的管理

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对粪尿要发酵才能施用。

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

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

(3)减少疫水接触机会

提倡干田割稻,在稻收季节将田水排干后再进行收割,可避免和疫水接触。

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4)疫苗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在流行地区,对参加抗洪救灾和稻谷收割的主要劳动力,应接种钩体病菌苗。

在发现首例钩体病患者后,高危人群可服用强力霉素,200毫克/次/1周。

每月两次,连服2天,隔周再重服一次。

(5)宣传教育,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带菌动物的尿污染的水体接触。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

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

三带喙库蚊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

1.诊断和治疗

病人有蚊虫叮咬史, 突然起病,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征阳性等脑实质病变表现为主,脑膜刺激征较轻。

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检查呈无菌性脑膜炎等;从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出乙脑病毒或脑脊液、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恢复期血清抗体阳性者,均可确诊。

2.治疗原则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支持、综合治疗。

必须重视对症治疗,要认真把好“三关”,即高热关、惊厥关和呼吸衰竭关。

具体办法如下:

(1)降温

高烧易发生惊厥,可加重脑水肿,诱发呼吸衰竭,故必须及时降温,最好把体温控制在38.5℃以下(肛表),头部温度力争降到36℃左右,其方法有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和激素等。

(2)镇静

乙脑患者因头痛剧烈,常有烦躁不安,因颅压增高易发生惊厥,故应给以适量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如果遇抽搐患者则应尽快地用镇静剂予以控制。

(3)防止呼吸衰竭

重症病例早期可发生颅压增高。

在防治颅压增高上,首先要防止痰堵造成换气不佳的缺氧,故应多让病人侧睡,防止昏迷时舌根后坠。

若已出现痰堵,可考虑气管插管或切开,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

当出现脑水肿或脑疝,引起呼吸衰竭时,应立即给以脱水剂。

如病人有缺氧表现,则应早期给氧,如病人出现呼吸表浅或节律不齐时,应采用呼吸兴奋剂。

此外,支持、综合治疗亦应重视,如认真细致的护理,高热量多维生素的营养性流质,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

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达约10%-20%左右,部分病人(约30%左右)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痴呆、半身不遂、精神失常、记忆力和智力减退等。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对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

3.洪涝灾害对乙脑流行的影响

(1)灾害发生在乙脑流行期前一个月内,由于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的数量大大增加,猪的自然感染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大幅度升高,人的居住环境差,可致乙脑发病人数剧增,发病高峰前移。

极有可能引起大的暴发流行。

(2)灾害发生在流行期间,因孳生场所的增多,蚊虫密度增大,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的改变使得人被蚊虫叮咬的机会增多,蚊虫吸食急性期病人血而带毒的机率增大,蚊虫的带毒率增加,人的感染机率增大,从而导致乙脑发病人数明显上升。

特别是在特大洪涝灾害之后,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居住环境差,病人防蚊设施差,蚊虫密度很大,极易导致大范围内的乙脑暴发流行。

(3)灾害发生在流行后期,虽然孳生场所增多,蚊虫密度增大,居住环境差而使蚊虫叮咬人的机会增多,但此时猪的毒血症时期已过。

蚊虫的带毒率降低,带毒时间短,因此不会对乙脑的流行产生很大影响。

局部地区可能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