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9301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docx

从现代社区和家庭服务业的现实冲突与矛盾看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31

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

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

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周珏珉

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3

一、以社区和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城市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

3

1、城市人口增多,给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5

2、城市流动人口增多,需要通过家政服务加以管理和引导。

5

3、家政服务需求量大。

家庭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

5

4、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政服务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5

5、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6

6、家庭轴心转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6

7、城市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为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提供了独特的服务领域。

6

8、独生子女照顾、培养、教育的需求增大。

7

二、现代家庭服务业存在的现实冲突与矛盾——我们离和谐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7

(一)、当前制约本市家庭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8

1、家庭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快,而家庭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

8

2、家庭服务业企业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

8

3、劳动力市场与家庭服务企业之间出现断桥。

8

4、家政服务员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9

5、家政服务的中介机构良莠混杂,缺少行业规则和管理11

6、找家政服务员难住“老外”,高端涉外家政市场难成气候。

11

7、社会对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认识不足,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12

8、对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研究和行业管理滞后12

9、家庭服务向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步履缓慢13

(二)、家政服务行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良性的经营环境。

13

三、促进现代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上海市妇联对推动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探索与实践16

(一)、适应社会变革、创新服务机制,通过有效服务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

17

(二)、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在加强自身建设同时做好行业引领、促进家政行业规范发展。

18

(三)、加强对外来家政劳务人员的源头管理,以提升家政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家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

(四)、关注政府所急,社会所需,积极探索中国养老事业新模式。

21

四、关于推进上海家庭服务业健康协调发展,探索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之间协调保障机制的思考和建议24

(一)、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机制,努力提高家政服务业的社会地位。

24

(二)、建立覆盖家政服务员的社会保障机制。

25

(三)、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与再就业机制。

25

(四)、建立灵活的经济营运机制。

推进家庭服务业的专业化、产业化和职业化进程。

26

(五)、尽快成立上海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建立家政服务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26

(六)、加大政府宏观管理监督调控机制,使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有制可循。

27

(七)、要加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家政服务行业的政策扶持机制28

从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协调保障机制

上海市妇联巾帼园总经理周珏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地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

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就业充分,人们的各种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社会群体各种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基础首先是家庭和谐。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是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增强城市服务功能,适应上海经济发展实际、国家发展战略和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方向。

本文想从剖析现代家庭服务业的需求与矛盾及其现行实践这一角度来思考和探索构建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协调保障机制。

一、以社区和家政服务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城市服务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前景。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或接近1000美元时,(我国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00多美元,)人们的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二元经济结构开始打破,产业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工业开始回补农业。

我国目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工农业之间产业政策的重大调整,正是这种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规律和趋势的反映。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城市家庭服务业倍受人们关注。

以家庭服务业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城市服务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在我国,家庭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个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高。

人们都希望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吃、穿、住、行、娱达到最佳状态,社会的进步带来的是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家务劳动从家庭走向社会,从自我服务走向市场服务是一种发展趋势。

因而现代家庭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家庭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的待业、从业人员带来了通畅的就业渠道和广阔的就业市场,因而也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在经济学家心目中,家庭服务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对政府来说,家庭服务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劳动者眼里,家庭服务业是新的就业机会;在用户眼里,家庭服务业意味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确实,家庭服务业在使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为千千万万个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

在我国大中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

发展家政服务业,对改善人民生活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从劳动力供给情况看,家政服务人员的供方市场是源源不断的。

目前,我国城镇有下岗职工650万人,失业人员570万人,加上每年新增长劳动力800万人,还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4亿人,形成我国就业工作的巨大压力。

但经济发展所能容纳的就业机会则很有限,以经济增长速度为8%计算,每年可新增就业机会700万个,因此,大批劳动者急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

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看,城市服务业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就业新领域。

农业的调整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促使一部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

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6%,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40%、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尚有较大差距。

这种差距,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吸收就业的潜力。

国家劳动保障部曾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需求的调查,需要社会提供服务的家庭占到40%,以此推算,四个城市约有115万个家庭可以提供2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尚有空缺100万个)。

再推算全国32个特大城市和43个大城市,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在1500万个以上。

  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来看,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

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1.5亿人,2004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超过一个亿,预计今后几年农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数还将进一步增加。

从家政服务的需求来看,在城市中,可以说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就业大市场。

中国社会正在步入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生活的现代化和劳动的社会化,这些都可以直接促使人们产生家政服务的需求。

我国超过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这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我国10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25%,两者之和为35%,按城乡人口3:

7的比例计算,城市的老人和儿童有1.2亿人,他们首先是需要得到社会、家庭或他人照顾的群体,这其中,隐含着对家政服务的巨大需求,同时不少现代的家庭已经具备接受社会提供家政服务的能力和条件。

1、城市人口增多,给家庭与社区服务行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我国目前有建制城市668个,全国城市总人口已达3.25亿,城市化水平为30.9%。

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中的服务业发展滞后,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生产和生活效率。

2、城市流动人口增多,需要通过家政服务加以管理和引导。

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日渐扩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对城市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开展社区和家政服务,是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改善流动人口生活质量,引导流动人口向合理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

3、家政服务需求量大。

家庭服务社会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

家政服务业以城镇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特殊群体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为属地单位提供社会化服务。

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生活节奏的逐步加快,必然导致部分家庭功能逐渐外移,转由专门的家政服务员承担,以便人们集中精力参与社会竞争。

因此家政服务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4、家政服务成为了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家务劳动社会化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所认同,家政服务也由“急需型”扩展到“享受型”。

需要家政服务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高收入的家庭,而越来越多地进入中等收入家庭。

大多数人认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仅是一种时尚,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观念的体现。

5、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也激烈地冲击着家庭。

家庭结构小型化、是我国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趋势。

中国传统家庭以大家庭为特征,特别是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家庭比较多,在这种家庭中互相制约、互相支持而且亲属关系也较多,家庭生活中的一些需求,家庭内基本可以予以解决和满足。

家庭小型化后,家庭内部关系减少,调动的力量减少,相互支援也在减少。

因而,家庭生活中的需求的满足就要到家庭外去寻找,增大了对家政服务的需求。

6、家庭轴心转移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历史上中国家庭是以父子为轴心,现在的家庭中,妻子和丈夫一样也是家庭经济的创造者。

在城市中大多数是双职工家庭。

特别是一些夫妻双方都比较忙,甚至妻子更忙一些的家庭中,对家事料理上需要请人帮助。

许多家庭需要用钱买时间、买服务。

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大。

7、城市人口的老龄化日趋严重,为家庭与社区服务业提供了独特的服务领域。

早在1982年,上海市就已进入老龄社会,上海现有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50万人,80岁以上老人30多万;老年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或只能半自理的达28万之多,老龄人口已达18.72%。

到2050年,全国老龄人口将会超过25%,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程度将相当严重,超过目前世界上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国家。

我国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NP只有800美元,而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NP已经达到5000美元。

敬老、养老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家庭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本土化的新兴养老模式,就更加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了。

当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是家庭养老为主。

家庭养老面临许多问题,在城市中,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老人是比较普遍现象,因而就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家政服务。

8、独生子女照顾、培养、教育的需求增大。

当前,我国城市家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

对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上班族的父母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子女,这一任务也就落在家政服务员的身上。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来,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上海城市居民对家政服务和劳务消费需求也呈现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上海家政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又是一个巨大的劳务市场,据不完全统计:

上海市区目前有家庭近300万个,按保守的方法计算,如果五分之一的家庭(即60万家庭)需要家政服务,而每个家政员可为三户家庭服务,那至少也需二十万。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光是台商就有近30万,还有大批国外境外在上海的投资者不下百万。

他们中的大部分个人或家庭都需要家政服务。

同时家政服务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的服务包括养老、教育、餐饮、美容、园艺、维修、配送等诸多行业,能为全市提供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个就业岗位,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总之,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发展现代家庭与社区服务业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功能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它将在城市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的前景非常看好。

二、现代家庭服务业存在的现实冲突与矛盾——我们离和谐社会的距离有多远?

到过国外的人,会有一个很突出的感觉,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并不比先进国家差多少,有些方面甚至更完善,但是,我们的生活总是还有不方便的感觉,这种不方便体现在细微的地方,比如孩子放假了,两口子都得上班,想找个让你放心的人看看孩子,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着;到医院去看病,得一大清早就去排队,没病也能给你累出病来;家里如果有谁住院了,一家人全部跟着被“拖下了水”——在为家庭提供服务方面,我们的社会的确做得还很不够。

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家政服务带着全新的理念和日益丰富的内涵悄然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那种“润物细无声”般的体贴和温情把许多人从家务劳动的烦琐和无奈中解脱出来,也预示出家政业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我国和本市的家政服务还处在较为粗糙和低级的阶段,观念的混杂、制度的缺失、监管的空白和运作的失范,让人们不禁慨叹:

家政服务在充分展示其独有人文关怀的同时,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家政服务既有较大的需求市场,又有大量的人员供应,按理说应该是皆大欢喜。

但事实上,在家政服务热的背后,有着较为突出的矛盾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前制约本市家庭服务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1、家庭服务社会化进程加快,而家庭服务业发展整体滞后。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已成为发展方向,但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还缺乏相关法律、规章来约束,导致家政市场发育不良。

于是,家政行业的行业规范,家政员的权益保障,都成为了引发种种问题的盲点。

这主要表现在量和质方面。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体制改革,将原来由政府和企业管理的养老、职教、就业、医保等工作已逐步或全部走向社会化。

这是一场势在必行的伟大变革。

人民生活水平已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向中等富裕国家发展。

人民消费需求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现在62%的家庭都需要家庭服务,而我们仅能提供30%的家庭服务,绝对量相差30%左右。

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

2、家庭服务业企业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

笔者认为:

当前制约家庭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从事家政服务的服务人员都是自由人而不是职业人,从业者基本上是想干就干几天,不想干抬腿走人,没有职业规范的约束。

这种社会零散务工者形象,严重影响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声誉和发展。

二是从事家庭服务业的企业大部分是中介行为而不是管理行为。

中介,顾名思义就是仅仅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它在服务运作过程中可以不承担服务人员的身份核准、岗前培训,岗中管理和出现问题后的善后处理。

目前我们的家政企业许许多多都小型化、零散化。

许多企业都走中介服务、赚点小钱的路子。

要想让家庭服务业尽快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走家庭服务企业化道路。

3、劳动力市场与家庭服务企业之间出现断桥。

由于相关规章和社会偏见制约发展,形成家政服务在观念上和供需上的缺位。

现在全国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我们许多家政企业却等米下锅。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这个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初创阶段,人们对这个市场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许多误区。

绝大多数人把进入家庭、为家庭生活服务看作是伺候人、低人一等。

城市下岗女工面临着再就业难的问题,而大部分人不愿意进入家政行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一部分妇女自愿到城市中做家政服务员,愿意作这项工作的农村妇女由于文化素质等原因又不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求。

在城市中出现了“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和”想做的人做不了,能做的人不愿做”的供需缺位的局面。

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仅家政和社区服务一项,全国大中城市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在2000万个,目前还有近一半的缺口;从业人员中,城市居民所占的比例不足10%,90%以上的家政员来自农村,我国家政服务还处于粗放型、低水平的发展阶段,远远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要。

4、家政服务员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即使花了大价钱也难以找到称心的家政员,这已成为国内和沪上不少家庭的心病。

最近,一份对上海市高收入人群的调查显示,52%的市民对家政服务表示出不满意,只有8%的家庭对此表示满意。

与令人担忧的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现状相伴的是未来对家政服务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且对其素质要求也会日渐提高。

而目前家政员队伍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

(1)、家政服务员队伍中佣家型的多,智家型的少;

目前家政服务队伍主要是从事买淘烧、清洁卫生、搬运等体力型家政服务,那些需要上档次的家政服务如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家庭办公、居室布置、家庭护理等高层次的家庭服务难以找到合适的家政人员。

同样,在高级管家和涉外家政服务方面也存在着“想做的人做不了,能做的人不愿做”的尴尬局面。

 最近,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对本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作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达3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不到10%。

(2)、家政服务员队伍游击队居多正规军少;

随着家务劳动社会化需求的迅速增加,本市的家政服务业正方兴未艾。

据有关方面统计,在家政服务发展较快的本市,仍然存在着40万个家政岗位缺口,以人均月工资600元计,这个缺口每年就能提供近30亿元的收入,而这还不包括高级的家政服务。

应当说,从家政这个产业延伸出来的就业机会和产值相当可观。

而从目前家政的情况来看,面对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真正活跃于市场上的主力军却是组织随意的家政“游击队”,而拥有资格证书的专业家政员则寥寥无几。

目前,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多是外来人口。

他们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不仅文化水平较低,安全性不高,服务质量和稳定性也得不到保证。

那些能够提供家庭宴会、私人教练等高层次服务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3)、家政员中非专业人员多,专业人员少;

长期以来在人们传统的眼光中,家政服务似乎仅仅是替人打扫家、帮人看孩子的代名词。

人们将家政服务视为伺候人的职业,将其从业人员看作下人、佣人,认为不需要多少专业技术也能胜任,正是在这种初浅认识和陈旧观念的影响下,不少有文化或有其他就业途径的人不愿从事该职业,即使正在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也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来对待。

这是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低且游兵散勇居多的主要原因。

加之家政服务的专业教育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导致从业人员中,多是未经培训或仅经过简单培训的非专业人员,而专业人员极少。

目前,以家政服务员、钟点工等为主要代表的家政业,在较长时期还将以下岗女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就业群体,她们大多数知识和文化水平偏低,时常被雇主辞退,就业稳定性极差。

据调查,超过半数的家政服务员连续就业时间不超过3个月。

从理论上讲,家政服务业的兴起为一大批下岗职工开辟了再就业的新渠道。

但事实上,诚心把握这一就业机会的人并不多。

(4)、雇主和家政员担忧埋怨多,信任度和忠诚度少;

目前我国的家政服务业水平参差不齐,在社会诚信度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下,雇主对没有担保的家政服务员不放心,担心家政服务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害怕丢失财产,更害怕孩子被家政服务员抱走。

而家政服务员也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担心会不会受到虐待和人格侮辱。

而发达国家家政服务员都是家政公司的员工,个人都拥有资格证书,雇主通过家政公司聘请家政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的服务水平和诚信由公司担保,家政服务员的利益也由公司负责维护。

而我们目前不少市民请家政员时,对他们的个人资料不太了解,出了问题也没人负责,许多市民整天提心吊胆。

大多家政服务员没有上岗证,由于现有的培训机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服务的需要。

许多正规的家政服务公司只好自己开设培训班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有时还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那些游击队式的小家政公司,让新来的员工跟着老员工到用户家干一天,就算培训。

目前家政从业者多数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又缺乏规范的行业培训,导致工作质量低下,而且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隐患与纠纷。

(5)、家政服务员队伍不够稳定,缺乏组织管理、协调和保护

家政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一是家政服务员大多单兵作战,缺乏组织管理、协调和保护;二是大多数家政服务人员由于只能从事简单的家政服务,劳动时间长但收入低,积极性不高;三是有些客户对家政服务员存有偏见或不够尊重,个别雇主对家政从业者随意打骂、随意克扣工资、随意要求超时劳动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政服务员人格受损,辞职不干。

四是家政员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近年来伴随家政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家政服务员受伤事件屡屡发生。

此类事件,雇主双方一般以调解的方法解决,但家政服务员的权益很难真正得到维护,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导致家政服务行业发展步履维艰。

5、家政服务的中介机构良莠混杂,缺少行业规则和管理

随着家政服务热而出现的中介机构,缺少对家政服务员的岗前培训和岗中规范管理,而且客户与中介机构、客户与家政服务员、中介机构与家政服务员三者之间缺少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关系。

少部分打着家政公司旗号的中介机构谋利心切,唯利是图,发布虚假信息和承诺,违规操作和短期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政市场的声誉,扰乱了家政市场的秩序。

家政业发展规模小、鱼龙混杂是制约家政公司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6、找家政服务员难住“老外”,高端涉外家政市场难成气候。

据了解,目前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已达到数十万人,为了有一份家的感觉,相当多的“老外”选择在城中寻找成套现房居住,对他们来说,找家政服务员成为一大难事。

据了解,外籍业主对家政服务员的要求,除了普通家庭雇佣家政服务员所需要的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整理家居之外,相互间的语言沟通也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家政服务员需要具备达到国家英语三级的语言交流能力,此外,也要求家政服务员掌握制作西式餐点的技能。

加之很多“老外”对于衣物熨烫,家具清洁方面的要求近乎挑剔,以及中外文化观念的差异,都给涉外家政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涉外家政服务市场之所以还未能形成,尽管是由于观念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这一市场的培育和重视不够。

涉外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的上海,是否该建立一套“高端家政服务员”市场的相应标准来推动其发育?

7、社会对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业认识不足,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由于社会对家政服务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的认识还不足,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家政行业的引导、协调、宣传和扶持还很不够,没有形成一定的家政服务市场,家政人员抱怨“社会歧视”雇主说“家政服务员难请”。

大多数居民聘请家政服务员,还习惯于亲朋好友间的相互介绍,在服务行为、服务规范、服务价格等方面无章可循,随意性较大,也制约了家政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尽快成立上海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以规范上海的家政市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8、对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研究和行业管理滞后

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也是家庭服务业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但近年来的发展已落后于其它城市,据了解目前全市经正式登记的家政服务企业有500多家,且隶属关系多元化,有工商登记的企业型公司,有民政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有劳动保障部门登记的非正规就业组织,也有工会,妇联和社区所辖的4050项目,还有许多未经任何登记散落大街小巷的"夫妻老婆店",各种经济成分混杂,业界同行一盘散沙地各行其政,行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市场竞争无序,管理缺乏经验。

家政公司们常常称自己“婆家”不管,“娘家”找不到。

民政、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