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0896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种塔吊基础计算.docx

7种塔吊基础计算

7种塔吊基础计算

1、单桩基础计算

2、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

3、附着计算

4、天然基础计算

5、三桩基础计算书

6、四桩基础计算书

7、塔吊附着计算

 

一、塔吊单桩基础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60,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50.00m,塔身宽度B=1.60m

混凝土强度:

C35,钢筋级别:

Ⅱ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c=14500.00N/mm2

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2.50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m=8.00MN/m4

桩顶面水平力H0=100.00kN,保护层厚度:

50mm

二.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

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

2.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366.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M=1.4×600.00=840.00kN.m

三.桩身最大弯矩计算

计算简图:

1.按照m法计算桩身最大弯矩:

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4.5条,并参考《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

(1)计算桩的水平变形系数(1/m):

其中m──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

b0──桩的计算宽度,b0=3.15m。

E──抗弯弹性模量,E=0.67Ec=9715.00N/mm2;

I──截面惯性矩,I=1.92m4;

经计算得到桩的水平变形系数:

=0.271/m

(2)计算Dv:

Dv=100.00/(0.27×840.00)=0.45

(3)由Dv查表得:

Km=1.21

(4)计算Mmax:

经计算得到桩的最大弯矩值:

Mmax=840.00×1.21=1018.87kN.m。

由Dv查表得:

最大弯矩深度z=0.74/0.27=2.78m。

四.桩配筋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3.8条。

沿周边均匀配置纵向钢筋的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其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偏心受压构件,其偏心矩增大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l0──桩的计算长度,取l0=4.00m;

h──截面高度,取h=2.50m;

h0──截面有效高度,取h0=2.50m;

1──偏心受压构件的截面曲率修正系数:

解得:

1=1.00

A──构件的截面面积,取A=4.91m2;

2──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影响系数,当l0/h<15时,取1.0,否则按下式:

解得:

2=1.00

经计算偏心增大系数=1.00。

(2)偏心受压构件应符合下例规定:

式中As──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取As;

r──圆形截面的半径,取r=1.25m;

rs──纵向钢筋重心所在圆周的半径,取rs=1.20m;

e0──轴向压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矩,取e0=2.78m;

ea──附加偏心矩,取ea=0.08m;

──对应于受压区混凝土截面面积的圆心角与2的比值,取=0.53;

t──中断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0.625时,取t=0:

由上两式计算结果:

只需构造配筋!

五.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366.00kN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Quk──最大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u──桩身的周长,u=7.854m;

Ap──桩端面积,取Ap=4.91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类别

1222500粘性土或粉土

2213500粘性土或粉土

3061675砂土或碎石类土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4m,所以桩端是在第2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

R=7.85×(2×22×1.00+2×13×1.00)+0.75×500.00×4.91=2395.76kN

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366.00kN,所以满足要求!

 

二、塔吊十字交叉梁基础计算书

一.参数信息

塔吊型号:

QT60,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塔吊倾覆力距M=600.00kN.m,塔吊起重高度H=37.00m,塔身宽度B=1.6m

混凝土强度:

C35,钢筋级别:

Ⅱ级,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0.50m

桩间距=3000mm交叉梁的宽度=300mm,交叉梁的高度=500mm

保护层厚度:

50mm

二.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

1.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245.00kN

2.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F=1.2×(F1+F2)=366.00kN

塔吊的倾覆力矩M=1.4×600.00=840.00kN.m

三.交叉梁最大弯矩和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计算简图:

十字交叉梁计算模型(最大弯矩M方向与十字交叉梁平行)。

两段梁四个支点力分别为

RA=N/4-3M/2LRB=N/4+3M/2L

RC=N/4RD=N/4

两段梁的最大弯矩分别为

M1=N(L-b)2/16L+M/2M2=N(L-b)2/16L

得到最大支座力为Rmax=RB,最大弯矩为Mmax=M1。

桩顶竖向力Rmax:

Rmax=N/4+3M/2L=(366.00+38.18)/4+3×840.00/(2×4.24)=398.07kN

交叉梁得最大弯矩Mmax:

Mmax=N(L-b)2/16L+M/2=(366.00+38.18)×(4.24-2.26)2/(16×4.24)+840.00/2=443.34kN.m

四.交叉梁截面主筋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交叉梁的有效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经过计算得s=443.34×106/(1.00×16.70×300.00×450.002)=0.437

=1-(1-2×0.437)0.5=0.645

s=1-0.645/2=0.677

Asx=Asy=443.34×106/(0.677×450.00×300.00)=4847.21mm2。

五.桩承载力验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398.07kN

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

A──桩的截面面积,A=0.165m2。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七.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

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398.07kN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最大压力:

其中R──最大极限承载力;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s,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s,p──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

qs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

u──桩身的周长,u=1.571m;

Ap──桩端面积,取Ap=0.16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

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

序号土厚度(m)土侧阻力标准值(kPa)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

1224825粘性土

2386.51900粘性土

34644350砂类土中挤土群桩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3m,所以桩端是在第2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

R=1.57×(2×24×0.8+1×86.5×0.8)/1.65+1.64×1900.00×0.16/1.65=413.91kN

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398.07kN,所以满足要求!

三、塔吊附着计算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说明规定,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

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

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

环计算。

一、支座力计算

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

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计算如

下:

风荷载取值q=0.1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M=500kN.m

计算结果:

Nw=68.394kN

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

计算单元的平衡方程为:

其中:

三、第一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满载工作,风向垂直于起重臂,考虑塔身在最上层截面的回转惯性力产生的扭矩和

风荷载扭矩。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从0-360循环,分别取正负两种情况,分别求得各

附着最大的轴压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91.96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0.54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4.82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24.85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76.25kN

四、第二种工况的计算

塔机非工作状态,风向顺着起重臂,不考虑扭矩的影响。

将上面的方程组求解,其中=45,135,225,315,Mw=0,分别求得各附着最大的轴压

力和轴拉力。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8.29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0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52.45kN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43.90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0.00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

62.75kN

五、附着杆强度验算

1.杆件轴心受拉强度验算

验算公式:

=N/An≤f

其中N──为杆件的最大轴向拉力,取N=76.25kN;

──为杆件的受拉应力;

An──为杆件的的截面面积,本工程选取的是14号工字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