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939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docx

师宗县长青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1980水平采区回风巷工作面

 

师宗县长青煤矿

北翼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工作面编号:

1990

编制:

冯宗七

编制日期:

2011年6月26日

施工单位:

掘进班

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概述1

一、巷道名称和位置1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1

三、巷道设计长度1

四、设计开、竣工时间1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1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1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2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2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指数2

第三节 地质构造2

第四节 水文地质3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4

第一节 巷道布置4

第二节 支护设计4

一、巷道断面4

第三节 支护工艺4

一、支护材料4

二、支护工艺4

第四章 施工工艺5

第一节 施工方法5

第二节 凿岩方式5

第三节 装载与运输6

第四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6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8

第五章 生产系统8

第一节 通风8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8

二、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9

三、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9

第二节 综合防尘10

第三节 防灭火10

第四节 安全监控11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学瓦检仪的配备和使用11

第五节 供电11

第六节 排水12

第七节 运输系统12

第八节 通迅系统12

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

第一节 劳动组织13

第二节 作业循环14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5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15

第一节 施工准备15

第二节“一通五防"16

第三节通风安全监控24

第四节 机电25

第五节 运输29

第六节 其他31

第八章 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33

一、灾害预防33

二、避灾路线34

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瓦斯检查员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测尘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测风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空气压缩机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支护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爆破工安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安全员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班组长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钻探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放料、运坑木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巷道维修工操作规程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一、巷道名称和位置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位于主井北冀1990水平回风巷,沿北冀走向掘进工作面。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

掘进的目的是沿16煤底板随北冀走向,陪同1950水平运输大巷交替掘进,用于主井北冀16煤采区回风巷。

三、巷道设计长度

巷道设计长度:

400米,和大巷联眼8条(每条70米),总工程量960米,方位40—70度之间

四、设计开、竣工时间

经矿委领导决定: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1年6月底开工,预计2011年年底竣工。

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

该掘进巷道地面相对位于我矿北冀松林山下面,地面标高2080—2160米,垂深90—210米。

和相邻小田湾煤矿相距2000米,与工业广场、建筑物、水库、相邻矿井无任何影响。

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

本区岩煤层为北东倾单斜构造,产状不稳定,岩(煤)层厚度变化较大,走向西北25-60°倾向南东,煤层倾角40—50°之间,上部倾角略大于下部。

煤系地层属海陆交互相沉积,由细碎屑岩和煤组成,由于受到断层破坏,煤系层厚度仅在150米左右,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6层,自上而下编号为:

3#、7#、9#、14#、16#、21#可采煤层总厚度7.8米,其中3#、9#、14#、16#、21#属中厚煤层,其7#属薄煤层。

工业牌号:

9#、14#、21#煤层均以焦煤为主,牌号比较稳定,井田各煤层的工业牌号与煤的变质程度基本一致。

9#号煤层顶板,有质较硬灰绿色—黄绿色隐晶或含少量片状晶体的高岺石泥岩,底板有发育良好而丰实的鲕状菱质结核。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煤层自燃、煤尘爆炸指数

16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5.03m³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49∕min,属低瓦斯,该煤层自燃倾向性为四类,不自燃,不存在自燃发火,煤层产生的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第三节 地质构造

本区地层为一东急倾斜构造,煤(岩)层产状不稳定,走向西北25—60°,倾向南东,倾角40—50°之间,上部倾角略大于下部。

据本区钻孔资料,矿井范围内,断层和褶皱均比较发育,地质构造复杂,见断层情况表,受断层影响,煤层产状变化较大,煤层局部变厚变薄,随处可见,常见煤层重复和缺失现象。

第四节 水文地质

1、井田范围内没有小窑开采,无老窖水对矿井开采无影响。

2、本区属高原山区地形,由永宁镇及峨嵋山组地层构成的单斜山梁成为东西二侧的分水岭,区内无常年流水,其间有季节性小溪。

旱季无水,排泄条件很好,流量变化迅速,对矿井开采无大的影响。

3、煤系与邻近地层多为砂,泥岩互层,属富水性弱的裂隙含水组,具有含水与隔水的两重性,可采煤层虽在其间,受断层切割,但断层带富水性决定于上、下盘地层的富水性,故大部分地段,不会造成严重的充水条件,区内雨量充沛,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此形成的干、雨季差别直接决定着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

 

断面情况表

断层

编号

位置

确定断层依据

走向长(米)

断层产状

断层性质

落差(米)

影响深度

控制情况

顷向

倾角

煤层

标高(米)

地质点(个)

钻孔(个)

可靠程度

F511

321线—331线间

16#、21#煤重

200

175

40-57

不清楚

16-21

1588

2

0

轻可靠

F513

34线两侧

3#、9#煤之间缺失

120

125

43

8-16

12

1876

1

2

轻可靠

F514

34线以北180米至40线以并

T1f1与23煤之间见不同程度的缺失

300

145

41-62

6-140

T1YO2-P21的24煤

12514

3

7

轻可靠

F515

35级以北300米至27线以北10米

35线地表见9煤层2K355孔见12—16煤层

1200

136-168

45-59

34-大于130

12-26

1670

5

2

轻可靠

F516

35线两侧

3煤与9煤之间缺失

380

136

51

46

1868

2

1

轻可靠

F517

35线与36线之间

12#、14#煤重

250

150

12-14

3-9

轻可靠

F520

36线至37线之间

地表见21煤层

250

113

65

30-80

24

1824

2

1

轻可靠

F525

37线两侧

37线9-16煤之间缺失

500

154

68

23

9-16

1892

2

1

轻可靠

F526

37线两侧

见9煤被错断重复

180

140

70

8

9

2004

1

轻可靠

F553

36线北至41线南

地表见T1f1+4地层重复

3200

155

50

150-130

3-22

1400以下

6

轻可靠

F524

36线至37线

地表切割P213、P212

130

115

7

20-30

12-16

1950以上

2

轻可靠

F42

V井田北部边界以外至312线南170米交F51断层重叠

地表上肋TC272-1,TC263的3煤及卡以头(T1YQ1)地层分别与下盘17#、13#、9#煤层及T1F3接触

>300

110-135

50

130-400

21-21以下

1800-1400以下

7

1

基本可靠

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 巷道布置

工作面布置于16煤底板岩层中,沿16煤底板随北翼走向掘进。

第二节 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该工作面采用U形支护,拱形断面,巷道长400米,联眼(8条)560米,巷道断面宽2.4米,高2.6米,断面4.64m2,空项距不超过0.7米,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前探支护。

附巷道设计断面图

第三节 支护工艺

一、支护材料

材料选用:

回风平巷用直径不小于160㎜,回风顺槽用直径不小于140㎜的桉木材质支护。

二、支护工艺

1、采用风镐掘进,人工装岩,U钢架设,应先挖好柱窝,立棚腿、上顶梁,使顶梁与棚腿咬合,然后向工作面木楔和角楔,楔紧棚子,上好背板。

2、架设木棚前,应先加工接头是否达到标准。

3、支架的棚距一般为500㎜—600㎜。

工作面必须系用钢管进行前探支护,工作面后二十米必须按规定用金属支架进行加强支护。

4、顶梁和棚腿的结合必须紧密,不得出现抬肩掉口,前倾后仰现象。

5、支架架设好后,顶、帮应保持一定的空隙,方便用背板、背帮、背顶。

6、巷道交叉时在开口处采用抬棚支护,抬棚顶梁要求用直径不小于180㎜的木质较好,强度较高的材料。

7、支设抬棚技术要求较高,要把棚腿支成双岔脚,先支设好进度棚,然后在进度棚下,支顺巷抬棚,并加柱维护好安全,再回掉开口处进度棚腿,支设中还要注意插梁要成双数,而且与抬棚相接处要有凹口。

第四章 施工工艺

第一节 施工方法

1、施工前,地测科必须提前标定开口位置,标定巷道中腰线,施工单位严格按线施工。

2、施工时,必须对工作面后10米巷道支护进行检查加固,并将各种管路、电缆落地,并掩护好。

3、施工时,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安设局部通风机接好风筒,准备好各种支护材料。

第二节 凿岩方式

1、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因我矿属于Ⅴ井田,煤岩层产状不稳定,断层和褶皱均比较发育,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局部变薄变厚,常见煤层重复和缺失现象。

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缺失等地带掘进巷道均采用压风钻湿式打眼。

第三节 装载与运输

巷道掘进中,工作面均采用人工装岩,矿车采用0.7m³u型矿车,平巷人工推车,斜坡采用YR250㎡—6型绞车提升,从井底车场直接提升到地面矸石场。

第四节  管线及轨道敷设

在掘进过程中,所敷设的电缆、降尘管路、风筒等均应按断面图中规定的位置吊挂牢固整齐。

1、降尘管路接头要严密,不得漏水,在工作面必须安设闸阀和喷头,风筒使用直径400㎜的抗阻燃风筒,逢环不得漏风,风筒口距工作面不得超过5米。

2、铺轨要求

(1)轨距为600㎜,偏差不小于2㎜,不大于5㎜,轨道中心线与设计值相差不得超过±50㎜。

(2)轨道的铺设要求严格要按腰线铺设,有起伏地段必须要达到该巷竖曲线要求。

(3)轨面和轨道接头必须平整,其高低及内侧偏差不应超过2㎜,螺栓、螺母和道夹板必须齐全,两侧钢轨接头应对齐,钢轨接头必须置于枕木上。

(4)钢轨接头间隙,在直线部分不应超过5㎜。

曲线部分不超过8㎜。

(5)曲线铺轨时,轨枕应与曲线半径一致,两侧钢轨的接头必须错开,其错开长度为钢轨长度的1∕3—1∕4。

(6)曲线外钢轨加工后,应符合曲线弯度。

3、道碴和轨枕要求

(1)道轨铺好后,道心要填平、砸实。

(2)轨枕为加工后的木质枕,规格(长×宽×厚)为1.2m×0.2m×0.2m,枕木间距800㎜,其偏差不准超过要求的100㎜,轨道中心线与道木的中心要一致,道木要垂直轨道中心线。

(3)道夹板,必须上齐平光垫,弹簧垫,螺栓,螺母,并且紧固牢实,不得松动。

(4)道心禁止填煤块、木材等。

4、压风管道的铺设

1、用1.5寸钢管从运输大巷分岔引向工作面。

2、压风管要用铁丝固定在巷道右下角。

5、通讯线

1、从运输大巷分岔引向工作面。

2、通讯要用挂钩固定在巷道右上方。

 

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设备及工具配备情况表

序号

设备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局部通风机

YBT—5.5

1

备用1台

2

煤电钻

ZM15T

1

备用1台

3

综保

BBZ1—4—I

1

4

磁力起动器

QC815—60

1

5

智能型甲烷断电仪

KHJ2

1

6

智能型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KG3019

1

7

压风钻

1

备用1台

第五章 生产系统

第一节 通风

施工过程中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局部通风机安设在1930米水平运输大巷内,最长供风距离80米

一、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独立通风机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应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量、人数和局部通风机实际吸风量等规定分别进行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100Q瓦K掘=100×0.2×2=40m³∕min

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³∕min

Q瓦—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涌出量

K掘—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量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2.0。

2、按人数计算

Q掘=4n掘=4×8=32m³∕min

4—每人每分钟不低于4m³的配风量

n掘—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3、按局部通风机吸风量计算

Q掘=Q通ⅠK通=110×1.2=132m³∕min

Q通—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

Ⅰ—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

K通—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的风量备用系数一般取1.2。

二、局部通风机、风筒规格选型

1、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的确定:

Qf=Qj∕(60×Φc)=60∕(60×77%)=1.30m∕S=78m³∕min

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³∕s

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³∕s;按炸药量计算为 

m³∕min。

Φc—风筒有效风量%,取Φc=77%

2、根据局部通风机的风量78m³∕min,选用YBT—5.5型局部通风机(5.5KW)可以达到要求。

3、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直径为400㎜,风筒要吊挂平直,缓慢拐弯,保证风流畅通。

三、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

安装局部通风机的地点设在1930水平运输大巷内,此处全风压风量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且可以保证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的回风道口之间的最低风速。

附图7:

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二节 综合防尘

防尘水源:

地面消防水池→1950水平运输巷,在回风顺槽和运输大巷每50米安设一个喷头以供巷道后路和工作面降尘用。

在工作面安设可移动管路,并安装喷头对工作面经常喷雾洒水。

第三节 防灭火

1、该工程采用压风钻打眼,坑木支护,喷雾降尘,该工程相邻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和火区,防火的重点是电缆、机械摩擦和人为火灾。

2、车场机电硐室内备有砂子,干粉灭火器,可直接灭火。

3、防火水源来自地面消防水池→1950水平大巷——1990水平回风巷工作面。

4、遇火灾时,应视火灾的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只准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灭火过程中,必须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在安全员的监督、监护下进行,并要指定专职瓦检员检查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采取防止人员中毒的措施,同时立即汇报调度室,对主扇进行反风,避免火源和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各采区,引起事故。

如果控制不住火势,所有人员应戴上自救器,向进风方向迅速撤离,灭火撤离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听从瓦检员指挥。

第四节 安全监控

一、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光学瓦检仪的配备和使用

1、矿领导、安全员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其分管范围内的甲烷进行不间断的监测,如有报警现象,(甲烷报警点为1%)必须进行处理。

2、做好安全监测、监控,并认真登记具体情况,按规定监测和调校井下瓦斯传感器和探头,并做好调校记录。

3、当班的班组长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和光学瓦检仪,并把常开的报警仪悬挂在掘进工作面、风筒出风口后1米无风筒的一侧,当报警仪报警时,停止工作,并进行处理。

4、井下电钳工下井担负机电维修工作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在检修工作地点20米范围内检查甲烷气体浓度,仪器报警时不得通电或检修。

第五节 供电

1、该掘进工作面掘进施工中,供电电源来自井底车场机电硐室内的馈电开关向工作面设备供电。

掘进工作面供电电压为380v。

电缆要吊挂整齐,电缆钩每2米一个,电缆的垂度不大于50㎜,配电点设置在距工作面20米以外的安全地点。

2、工作面设备以及供电电缆

名   称

型    号

数 量

馈电开关

KBM—200∕660(380)

1台

检漏继电器

JY82A

1台

局扇

YBT—5.5

2台

局扇开关

QC815—60

2台

压风钻

2台

综保

BBZ1—4—I

2台

电缆

局扇供电电缆

智能型甲烷断电仪

KHJ2

1台

智能型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KG3019

1台

第六节 排水

排水系统

掘进工作面→1950水平水沟→主水仓→地面

第七节 运输系统

掘进工作面采用风镐落煤(岩),人工装煤(岩),采用0.7m³“U”型矿车,地面绞车选用JT—1.0型45KW1米绞车提升,平巷运输及进入车场采用人工推车。

工作面→井底车场→斜井→地面

附图:

运输系统示意图

第八节 通迅系统

工作面安有电话,能够直接与调度室主(副)井绞车房,和井底车场相互直接联系。

第六章 劳动组织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一节 劳动组织

1、巷道掘进采用每天“二八”制(一天2班,每班8小时)组织生产。

2、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所有职工必须持证上岗。

(1)各班组长必须认真组织,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每班必须由班组长统一领导,做到集体入井,集体交接,集体收工,集体上井。

(3)每个班入井前,必须由班组长组织召开班前会,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工作安排;二是进行安全预想,班前会要准时简明,完毕后更衣,要准时入井,安全准时到达作业地点。

(4)进入作业地点后,必须与上一班交班,口对口,交不清,不能走。

(5)每个班和每个岗位必须按照作业计划,岗位责任制和质量标准,在本班内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额定工作量,当班要认真填写现场交接班记录和记录牌板,与下一班认真交接签字。

(6)交班人员必须将当班安全生产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材料配件消耗和供需情况,遗留工作和存在问题,以及接班后注意事项交接清楚。

(7)交班人员对本班内能够处理的问题必须在交班前解决。

(8)对于交接过程中发现影响生产的问题,交接双方必须共同予以处理,确保当班按时进入正常生产状态。

(9)接班人员必须在交班人员在现场的情况下进行,按照设备与工程质量标准,作业规程规定,对分工负责的设备和工程状况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接班者对自己盲目接班后的问题要负全部责任。

(10)交接双方将交接的现场与现场交接班记录上所存在问题或隐患核对无误,交接清楚后,共同在交接班记录本上交接班人员签字处签字完毕,交班人员方可离开现场,收工升井。

(11)接班后,班组长要对上一班未做完或所留下的隐患及时处理,处理好后方可进入正常作业。

(12)交接双方班组长要互相协调,如发生争执意见,必须向矿领导汇报,并按矿领导提出的协调意见执行。

劳动组织表

工  种

出勤人员∕人

备  注

早 班

中 班

夜 班

班组长

1

1

瓦检员

1

1

安全员

1

1

推车工

4

4

支护工

2

3

合  计

9

10

第二节 作业循环

为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完成,工作面施工作业必须根据劳动组织的人员配备,合理安排工序,工序和工序之间尽量做到交叉进行平行作业,以充分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时利用率。

 

沿煤层掘进循环作业图表

工序顺序

工序名称

工序

所需

时间

早班

中班

备注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入井

15

2

交接班

10

3

安全检查

10

4

风镐破岩(煤)

70

5

手工清理

60

6

出矸

240

7

支架

60

8

清理工答面交班

15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煤层掘进作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备   注

1

主巷巷道断面(净)

4.6

2

副巷巷道断面(净)

3.89

3

沿煤上山联眼(净)

2.88

4

工作面长度

m

800

5

每循环出勤人数

8

6

循环进度

m

1.0

7

每日进尺

m

2.0

8

每月进尺

m

60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施工准备

1、施工前,由班组长负责组织作业人员传达贯彻《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并进行考核、签字。

2、施工前,地测科必须提前给开口位置标好中线、腰线,施工人员严格按线施工。

3、施工前,必须对支护和环境进行检查加固和清理。

4、施工前,应提前按设计要求,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和其它系统,并能正常使用,同时准备好各种支护材料和所需工具。

第二节“一通五防"

一、通风管理

1、工作在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不超过0.5%,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温度不得超过30℃,否则必须停止工作。

2、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小于4m3,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通风股每月上、中、下旬必须对总进风巷,总回风巷以及各采区进回风巷,各采掘工作面进行测风,并根据测算数据,做到合理分风,并做好记录,测风结果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

3、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井口防爆门及井下风门漏风不得大于5%。

4、因停电,机械等原因主扇停止运转时,必须打开防爆门,以免造成风流短路,并及时通知井下工作人员快速撤到地面。

5、安全员提前入井,入井后先检查局扇20米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安排人员检修或生产。

6、局扇不得任意关停,局扇安置必须距回风口大于10米,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

7、必须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距工作面的距离不能大于5米。

8、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专用变压器、专用线路、专用开关供电。

10、局部通风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