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745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docx

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江苏省云台农场苗圃新建项目

1.2项目单位:

江苏省云台农场、新海新区管委会

1.3建设性质:

新建

1.4建设地点:

位于连云港市新海新区南郊云台农场东南部,南邻徐新快速路,东接国家三级航道烧香河。

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

1.5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及主要内容:

1.5.1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8月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②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农业出版社编着的《农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③《江苏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

④农业部综合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着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

⑤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有关调查资料。

1.5.2项目建议书编制范围及主要内容

A、项目建设必要性及产品市场分析;

B、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C、资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建设条件论证;

D、工艺路线、设备选择、总图布置、建筑工程等建设方案论证;

E、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

F、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G、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经济、社会分析。

1.6生产规模:

项目设计正常生产年份向社会提供各类绿化苗木480万株。

1.7建设内容:

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103.8亩。

主要分四大区:

入口区面积3亩;办公管理区面积30亩;生产用地区面积980亩(播种区12亩、营养繁殖区18亩、移植区625亩、引种驯化区15亩、母树区14亩、大苗区210亩、仓储生产区3亩、防护林63亩);观光休闲游览区面积90.8亩。

项目平田整地1103.8亩,土壤改良980亩,防渗渠2000米等田间工程;苗木检验室100平方米,圃道38655米等辅助设施;进排灌系统:

300m3蓄水池2个、主排水沟、节制闸、桥涵三座、泵站一座(灌排两用);600平方米温室大棚一座;办公用房300平方米,观光休闲游览区用房800平方米等办公及公用设施。

项目需购置各类设备349台(套、亩、辆),包括修剪工具、固定喷灌、活动喷灌等生产设备330台(套、亩);苗木检验设备等辅助设备2套;办公设备及公用设备5套;车辆5辆。

1.7投总投资及使用计划

项目总投资1865.9万元,项目建设投资1365.9万元,其中包括建筑工程费253.6万元,设备购置费532.4万元,设备安装费用23.4万元,其它费用491.2万元,预备费用65.3万元;建设期利息0万元。

项目第3年投产,流动资金500万元。

1.8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865.9万元;项目建设所需资金一是申请国家资助500万元,二是企业自筹1365.9万元。

1.9财务效益

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1731万元,利润总额598.82万元,所得税149.71万元,税后利润449.11万元。

投资利润率24.07%,投资利税率13.23%;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2.69%,所得税前15.21%;财务净现值(Ic=9%)所得税后827.14万元,所得税前1617.45万元;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7.55年,所得税前6.92年。

1.10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产品方案

万株

480

1.1

香樟苗

万株

22

1.2

高杆女贞苗

万株

28

1.3

雪松苗

万株

26

1.4

黑松苗

万株

5

1.5

榉树苗

万株

130

1.6

栾树苗

万株

110

1.7

中山杉苗

万株

7

1.8

落羽衫苗

万株

25

1.9

垂丝海棠苗

万株

12

1.10

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小龙柏、绣线菊、云南黄馨等类苗

万株

115

2

总投资

万元

1865.9

3.1

建设投资

万元

1365.9

3.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00

3.3

流动资金

万元

500

4

全场定员总计

120

5

全年生产天数

360

6

燃料、动力

6.1

新水

万吨

5

6.2

万度

35

7

总成本费用

万元

1221.39

8

年销售收入

万元

1731.0

9

利润总额

万元

598.82

10

所得税

万元

149.71

11

税后利润

万元

449.11

12

投资利润率

%

24.07

13

投资利税率

%

13.23

1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2.69

税后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21

税前

16

财务净现值(Ic=9)

万元

827.14

税前

17

财务净现值(Ic=9)

万元

1517.45

税后

18

投资回收期

6.92

税前

19

投资回收期

7.55

税后

20

借款偿还期

0

21

盈亏平衡点(以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

%

42

1.11结论

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480万株种类绿化苗木,对加快城市绿化,减少粉尘污染,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建设背景

江苏省云台农场是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直属企业,始建于1952年9月,土地总面积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总人口5452人,职工1506人,离退休130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森林覆盖率19.3%。

截止2009年10月末,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0666万元,其中净资产5722万元,年实现利润1273万元。

主要经营出口创汇农业、农业乡村旅游和房地产开发等三大特色产业。

农场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新浦区南郊,北依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和着名风景胜地花果山,与渔湾、孔雀沟、东磊等着名景区相毗邻,南接国家三级航道烧香河,西连京沪、宁连高速,连霍高速穿场而过。

距连云港机场35公里,连云港港口10公里。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气候宜人。

近年来,省、市都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及乡村绿化,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内容,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对苗木的生产,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云台农场以都市型农场为战略定位,形成了以出口创汇农业、农业乡村旅游和房地产开发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出口创汇农业建立了以出口蔬菜种苗繁育、种植、加工、仓储和出口贸易为核心产业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农业乡村旅游建成了以御香采摘园、蓬莱水生植物园、万亩浅水藕、农业生态科技园、云鼎农庄、出口蔬菜加工和体验农业为载体的农业乡村旅游示范区。

为拓宽农场就业渠道,加快农场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场职工增收渠道,云台农场明确由分管领导主抓,农委、林业站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搞好协调、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的连云港市苗木生产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存在企业生产规模小、产品少、档次低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供应能力。

该项目建设符合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的发展需求,对农业增效、职工增收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台农场和新海新区管委会决定共同投资进行云台农场1103.8亩苗圃基地建设,本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生态综合治理的方针引导农场职工发展种苗业的新模式。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需要

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传统工业化道路所造成的全球性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已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同时,城市化伴随着诸多的心理和生理疾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让森林进城、园林下乡,创造和谐的居住环境正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因此,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意义十分重大。

2.2.2项目建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建立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

同时,发展花卉苗木基地对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对花卉苗木的需求以及带动当地青年创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3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建设的发展

林业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以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承受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压力和风险,随着苗木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推进林业产业建设,是林业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的必由之路。

各地在探索林业产业建设的道路时,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模式,其中,公司+基地的方式得到许多地区的首肯。

本项目考虑企业的发展,以基地的形式对苗木进行集约化生产,提高了林业的生产力,每年可以为全省提供优良的绿化苗木480万株,通过项目的示范,可带动当地周边村镇发展苗木种植,充分发挥云台农场龙头带动作用,将广大农户联合起来,有效促进当地林业产业建设的发展。

2.2.4项目实施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增加农场职工收入

实践证明,生态林业如无经济效益,则不能吸引和调动职工的栽植积极性,种苗业是生态建设的基础。

本项目的实施,就是让农场职工通过苗木基地的建设见到利,从而激发起职工的发展种苗事业的积极性和管护力度,从而增加职工收入,推动生态林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改善山区的生态环境。

2.2.5项目实施是城市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在当前进行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建设之时,强化国营苗圃在苗木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是事关重大的。

因大规模的城市环境改造,一次所需要的苗木数量大,要求质量高,规格整齐,只有大规模的国营苗圃能提供苗木。

任何一两家小规模,甚至家庭承包的小苗圃不可能满足需要。

国营大苗圃的现代化建设,加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化。

发挥土地优势,按城市规划需求育苗。

发挥科技人员多,现代信息反馈快,可以集中优势完成重大绿化项目的作用。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可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而且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3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项目承担单位是以培育经营造林绿化苗木为主的农林业综合企业。

项目单位资金实力雄厚,生产管理和营销运营能力在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完全具备承担本项目的能力和条件。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市场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围绕我国城市化建设和林业六大工程建设,我国绿化种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总体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

2010-2011年全国林业苗木育苗面积平均每年以24.32%高速度增长,2011年达到506.66万苗,苗圃存苗量376.98亿株,当年可出圃苗木250.93亿株。

分析全国林业育苗统计资料可以看出:

2011年全国育苗面积与苗圃存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2.06%和11.77%,基本上是同步增长,而2010年与2011年育苗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24.86%和36.05%,苗圃存苗量分别增长15.37%与7.43%,育苗面积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苗圃存苗量。

这说明苗圃单位面积的存苗量减少,多年生、大规格苗木增加,也就是说城市、四旁绿化和速生树种育苗量迅速增长。

林业育苗发展的总体趋势符合当前绿化造林多元化的新形势。

江苏省2010年实有育苗面积为2.41万hm2,过渡性苗圃面积为0.57万hm2。

在实有育苗面积中新育苗面积为1.35万hm2,国有育苗面积为0.40万hm2,私有企业育苗面积为0.54万hm2,个体户育苗面积为1.27万hm2。

总产苗量为223901.9万株,其中一般造林树种为苗木数量为209567.6万株,干果经济林苗木数量为14334.3万株。

2年生以上苗木为123252.6万株,容器苗18288万株,2年生以上的容器苗15072.4万株。

江苏省低档次“家庭作坊式”的苗木基地势必造成,苗木品种单调,多样性差,品种质量低,不能满足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林业工程建设的开展,苗木生产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国营育苗企业在大规模苗木生产中的主导作用逐渐增强,已经成为江苏省苗木供应的主渠道。

从2010年开始,江苏省实施省级城市绿化工程,发展速度显着提高,对苗木的需求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但由于苗圃建设跟不上绿化建设的速度,近年来大量引进外省的苗木,给苗木市场造成一定的紧张,同时也由于引进苗木不适应当地气候以及远距离调苗木等原因,绿化造林成活率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2市场前景分析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化种苗需求稳步增加。

2010年,全国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

除公共绿地稳步增长外,各地居住区、单位、防护绿地和借地绿化也快速发展,公共绿地和其它绿地在整个城市绿化中所占的比重,因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和不同年份有所差异,连云港市2012年完成的新增绿地中公共绿地仅占15.52%,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个时期连云港市的非公共绿地的发展要远远高于公共绿地的增长,城市绿地总量将迅速扩大。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是绿化种苗产业发展的又一潜在市场。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在我国许多地区,小城镇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但周边环境的脏乱差的状况依旧。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的环境整治已经全面展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给绿化种苗产品市场的持续稳定地增长奠定了基础。

江苏省云台农场发展林业生产既有地域优势,又有政策优势,更兼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优势。

一方面云台农场地域面积广泛,宜林地宽裕;另一方面云台农场属于新海新区,临近市区;其三,连云港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城市建设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定位在生态园林城市上,因此,汇集多方面有利和积极因素,云台农场苗圃项目的建设从社会效益上讲:

为改善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奠定了基础,也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从经济效益上讲:

林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正在逐年增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在逐年提高。

3.3项目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项目培育的各类绿化苗木能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主要用于城市园林绿化,这些苗木当前市场需求量大,本项目培育的优质苗木将很受市场欢迎,市场竞争力很强。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4.1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连云港市新海新区南郊云台农场东南部,地处云台山云台山南麓的黄海之滨,北依云台都市农场,南邻徐新快速路,东接国家三级航道烧香河。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气候宜人,规划场地内地势较平坦,便于项目建设。

规划面积为1103.8亩。

场址地理位置见图4.1。

图4.1场址地理位置图

4.2建设条件分析

4.2.1社会环境条件

连云港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

连云港,位于东经118°24′~119°48′和北纬34°~35°07′之间,古称郁洲、海州,民国时称连云市,建国后称新海连市,别称“港城”。

东西长129公里,南北宽约132公里,水域面积1759.4平方公里,总面积7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80平方公里。

连云港市辖3区4县。

连云港市也是我国于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20年来,连云港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已先后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的部分城市缔结了友城关系,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连投资开办了2000多个合作项目。

世界500强的美国杜邦、法国罗盖特、日本味之素等着名跨国公司相继在连投资办厂。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园区、旅游度假区等特色园区,已经成为该市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合作的重要载体。

4.2.2交通条件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全长10900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31公里),以中国、中亚、欧洲铁路为陆上桥梁,横贯亚洲、欧洲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有日本、韩国、香港、俄罗斯、德国、美国等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新亚欧大陆桥的国际运输。

自1992年12月1日正式开通13年来,连云港港承担了整个陆桥90%以上的国际过境箱量。

(1)连云港的铁路

火车站:

连云港有、连云港港站、、东海站4个客运站及规划中灌云站。

目前,紧紧依托陇海铁路线,连云港铁路客运和货运列车可直通北京、上海、南京、、成都、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并通过京沪线、京九线、陇海线等连接中国各地。

已经开工建设的铁路有宁淮连铁路(南京--淮安--连云港)连盐铁路(沿海铁路江苏段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青日连铁路(青岛--日照--连云港)等。

(2)连云港的公路

连霍国道主干线,东起江苏连云港,途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四省,西至新疆霍尔果斯,全长43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占41%以上)。

它是我国建成的横向最长的公路快速通道,也为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中西部地区增加了一条快速的出海通道和“走西口”去中亚、西亚、欧洲的便捷通道,无疑与铁路运输相辅相成。

目前连霍公路在某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了铁路。

由于连霍公路有6个通关口岸,车辆当天就能完成通关手续,而铁路只有1个通关口岸,车辆仅办理通关手续往往就需要几天,另外,连霍公路与新欧亚大路桥形成无缝衔接,过境货物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通过铁路运输后还要排队等候换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时间换乘”。

(3)连云港的水运

连云港港位于黄海之滨,中国沿海中部的海州湾西南岸,江苏省的东北端,位于北纬34°44',东经119°27'.港口北倚长6㎞的东西连岛天然屏障,南靠巍峨的云台山,为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兰新铁路的东部终点港。

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主要港口相距在500海里的近洋扇面内,现为江苏最大海港、苏北和中西部最经济便捷的出海口、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以腹地内集装箱运输为主并承担亚欧大陆间国际集装箱水陆联运的重要中转港口,集商贸、仓储、保税、信息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沿海商港。

(4)连云港的空运

连云港白塔埠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占地5平方公里,位于连云港市西25公里,东海县境内,并和徐连、宁连等高速公路连接。

4.2.3市政设施条件

本项目周边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完善,各市政管线已接到项目用地内,可以满足本项目建设的需要,具体情况如下:

1、给水

本项目建设施工建成后生活用水全部由连云港市供水公司通过市政供水网供给。

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施工及建成后居民生活需求。

2、电力

连云港市值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完全能满足建设施工用电及建成后生产生活用电。

3、天然气

连云港已经完成西气东输接入工程,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用气需求。

4.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4.3.1承办单位实力雄厚

江苏省云台农场是江苏省农垦集团公司直属企业,始建于1952年9月,土地总面积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6万亩,总人口5452人,职工1506人,离退休130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人,森林覆盖率19.3%。

截止2009年10月末,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0666万元,其中净资产5722万元,年实现利润1273万元。

主要经营出口创汇农业、农业乡村旅游和房地产开发等三大特色产业。

4.3.2国家政策支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全面确立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四化同步”等战略思想,全面制定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政策,全面构建农业生产经营、农业支持保护、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4场址综合评价

场址的选择符合连云港市总体规划要求,场址的周边环境,位置,地质情况等能满足项目的建设。

选址区域内的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等条件比较完善,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运行的要求。

综上所述,该场地适宜建设本项目。

第五章项目技术方案

5.1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项目设计正常生产年份向社会提供各类绿化用苗木480万株。

其中香樟树苗木22万株;高杆女贞苗木28万株;雪松苗木26万株;黑松苗木5万株;榉树苗木130万株;栾树苗110万株;中山杉苗木7万株;落羽杉苗木25万株;垂丝海棠苗木12万株;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小龙柏、绣线菊、云南黄馨等类苗115万株。

5.2生产工艺

5.2.1苗木繁育技术

5.2.1.1香樟树育苗技术

樟树材质优良,有香气,是上等的建筑、、工艺的良材,樟树的樟脑和樟油广泛用于工艺、代工、医药和国防工业,此外樟树还是“四化”中绿化的优良树种。

樟树是常绿,喜光,主根强大,发达,喜温湿气候,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寿命较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四旁,河滩冲积生长最好。

1.。

每年十至十二月,将已成熟的种子采下,然后混沙贮藏,三月初即可催芽播种。

2.。

在冬初进行第一次耕耙,播种前进行第二次耕耙,并施足,基肥一般用,每亩1500~2000公斤或碳胺50公斤,50公斤、菜饼150公斤,然后筑成高床,一般床高35~50厘米,床宽1.2米。

3.。

三月初樟树播前需催芽,可用50℃的浸种,当温水冷却后再换50℃水重复浸种3~4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10~15天。

4.。

条播行距20厘米左右,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后覆土盖或地膜,保持湿润,以利种子发芽。

5.抚育管理。

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就可以开始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可进行。

樟树每亩留苗2万株左右。

7月份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经常除草。

秋末停止追肥、灌溉。

追肥一般2-3次,前二次可用尿素7-10斤,最后一次可用尿素10公斤、磷肥7.5公斤。

樟树1年生苗可达50厘米以上,地径达0.7厘米以上。

6.移栽。

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每亩1500株左右。

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厘米左右截杆,当芽长到10厘米左右可定主杆,剪去多余枝芽,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

冬季床面施厩肥2000公斤。

这样3年生苗木可达3厘米以上。

培育大苗的应经过,移栽时间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较为适宜,移植密度为2.25万株/hm2左右。

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10cm左右截干,当芽长到10cm左右可定主干,剪去多余枝芽,留1个比较粗壮的枝。

在培育中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培土、追肥、灌溉以及防治病虫害等培管工作。

幼苗抚育第1年不少于3次,第2年可进行1-2次。

樟树多萌生枝,头3年要进行抹芽,主要抹去离地面2/3的嫩芽。

冬季床面施厩肥30t/hm2。

这样三年生苗木可达3cm以上。

出圃时就泥球,并适当剪去枝叶,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