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单选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8652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单选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育学单选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育学单选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育学单选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育学单选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单选题.docx

《教育学单选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单选题.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单选题.docx

教育学单选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  )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A.《论语》B.《大学》C.《孟子》D.《学记》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卢梭D.洛克

3.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活动要以(  )为中心。

A.教材B.儿童C.课堂D.教师

4.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  )。

A.夸美纽斯B.凯洛夫C.赫尔巴特D.杜威

5、制度化教育的标志是(  )

A、教育实体 B、学校 C、学校教育系统 D、终身教育

6、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的出现

7、教育的多元化的特点(  )

A、古代教育 B、近代教育 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D、后工业社会教育

8、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康德的《论教育》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9、《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的教学原作是(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激励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0.“出自选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一论点出自的。

()

A.洛克《教育漫话》B.卢梭《爱弥儿》C.康德《论演说家的培养》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1.被公认的第一部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雄辩术原理》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1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1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主张()。

A.学生处于主体地位B.教师处于主导地位C.教师处于顾问地位D.学生活动处于中心地位

1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

15.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理想国》D.《雄辩术原理》

16.前苏联()主编的《教育学》对中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

A.叶希波夫·冈察洛夫B.斯米尔切诺夫C.凯洛夫D.申比寥夫

17.“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构成了()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A.实用主义B.经验主义C.实验主义D.进步主义

18.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平等性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

19.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学校教育制度B.教育体制C.社会教育制度D.业余教育制度

20.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中国B.日本C.新加坡D.德国

2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上,心理起源论者所强调的是()。

A.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B.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人类语言产生后的必然要求D.对外部自然界的恐惧

22.社会上出现专事知识传授活动的知识分子和专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场所——学校,一般地说是在()。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3.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24.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

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

25、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6、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

A、四书  B、五经  C、六艺  D、八股文

27、"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28、"教学相长""及时而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  )。

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

29、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  )。

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

30、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是(  )。

A、孔予B、孟子C、荀子D、朱熹

3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

32、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赫尔巴特

33、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A、中庸B、大学C、盂子D、学记

34、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  )。

A、亚里斯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

35、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 D、赫尔巴特

36、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  )。

A、夸美纽斯B、杜威C、凯洛夫D、赫尔巴特

37、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的标志是(  )。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民主主义与教育》D、《普通教育学》

38、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

A、文化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的教育D、军事体操教育

39.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

A.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B.英国哲学家培根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D.英国哲学家洛克

40.“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把“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A.许慎B.孔子C.朱熹D.韩愈

4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42.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一一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

43.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

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44.教育的终身化是()的特点

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20世纪以后的教育D.后工业社会教育

45.“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46、古代()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

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47、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4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49、“学不躐等”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5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51、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

52、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5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

54、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

55、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D)

56、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

5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

58.我国学校产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的()

A.商代 B.周代 C.夏朝 D.春秋

59.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 B.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四书、五经

60.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6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决定的。

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文化C.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人口

2.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育人选才功能D.文化功能

3.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A.1957年 B.1982年 C.1986年 D.1990年

5.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A.布鲁纳 B.赞可夫 C.舒尔茨 D.皮亚杰

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是()

A.学校教育B.高新技术的应用 C.科学理论的产生D.完善的社会制度

7.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

8.在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

A.教育B.文化C.国家的建立D.学校的出现

9.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学生 B.教师 C.学校的观念文化 D.校园设施

1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胡锦涛 D.周恩来

11.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师生的交互作用 B.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C.同伴群体的影响 D.社区的影响

12.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生活方式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4.()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15.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16.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17.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个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B.思想观念C.抽象思维D.理性思考

18.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结构的变化

19.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 B.布局结构 C.层次结构 D.需求结构

20.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

A.质量 B.可能规模 C.规模 D.速度.

21.()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A.18世纪9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19世纪5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22我国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森严的入学条件,充分说明了社会政治经济影响和制约着()。

A.教育的领导权B.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受教育权的分配D.教育目的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1.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A.劳动 B.潜能 C.知识 D.意识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3.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弗洛伊德 B.威尔逊 C.格塞尔 D.皮亚杰

4.提出“白板说”的是()

A.华生B.洛克C.卢梭D.格塞尔

5.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年龄分阶段进行

6.在教育教学中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7.“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A.平衡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8.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B.培育“四有”新人 C.促进社会的发展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 B.学习 C.生殖 D.思考

10.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反映了()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学校教育 D.个体因素

12.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A.成熟 B.遗传素质 C.环境 D.教育

13.“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A.赞科夫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布鲁纳

14.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专项显示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因素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

15.心理学家所说“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1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需求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17.“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18.“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这是()的言论。

A.卢梭 B.洛克 C.康德 D.柏拉图

19.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0.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A.威尔逊 B.格塞尔 C.华生 D.洛克

21、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其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表现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

22.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25.17世纪英国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认为,“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是()。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遗传决定论的观点C.教育万能论的观点D.基因决定论的观点

26.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27、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D、方向性

28\、肯定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对儿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坏境决定论C、辐合论D、系统论

29、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30、儿童身心发展的(  )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31、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2.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B、教育C、环境D、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3、心理断乳期是指(  )。

A、幼儿期B、儿童期C、少年期D、青年期

3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

3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36.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37.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A.发展B.成长C.成熟D.生长

38.曾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阶段的教育是()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2.“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是(   )。

A.涂尔干  B.卢梭  C.杜威  D.裴斯泰洛齐

3.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施了强制性的国民义务教育的主要原因是(   )。

A.培养适应现代化的社会生产所需的劳动者  B.培养资产阶级统治人才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  D.受教育者自由发展的要求

4.卢梭主张的自然主义教育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论。

A.个人本位B.社会本位C.宗教本位D.文化本位

5.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这是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的()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政治本位论D.宗教本位论

6、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社会要求与个体发展的统一论 D、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7.“明人伦”是我国()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国民党统治时期

8、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  )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9、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B、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11.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1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教育的性质B、教育的任务C、教育的内容D、教育的规律

13.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14.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A、培养社会精英B、提高人口素质C、促进社会发展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15.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积累知识D、搜集知识

16.素质教育是以()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站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7.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智育C、劳动技术教育D、体育

1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A、道德素质教育B、思想素质教育C、政治素质教育D、心理素质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 D、起基础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  )

A、主体 B、客体 C、媒体 D、手段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4.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

A.教师的个人修养 B.教师的专业素养 C.教师的品质 D.师生关系

5.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6.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7.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

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__________特点。

A.复杂性B.长效性C.创造性D.示范性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开发学生的智力C.做学生的朋友D.教书育人

10.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单一性B.多重性C.模糊性D.低级性

11.对我国教师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2.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

这说明学生具有()。

A.依赖性B.向师性C.可塑性D.接受性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连续性B.创造性C.长期性D.主体性

14.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15..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大致是在()

A.原始社会初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初期

16.提出“师者,人之模范”的教育家是()

A.孟子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